“和法”论治儿科疾病体会*

2022-12-07 06:43王晓鸣宋艳玲姚国芳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僵蚕口臭枳壳

王晓鸣 宋艳玲# 姚国芳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2 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 杭州 311100

“和法”源于《内经》,是中医八种基本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临证中屡见虚实夹杂之脾胃(肝脾)之疾,笔者常用“和法”缓图,每每获效。本文就“和法”的临床应用,谈谈以下体会。

1 “和法”内涵意义

“和法”的理论最早起源于《内经》的“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是指阴阳。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治疗疾病的大法,即以调和阴阳为总纲,故“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恢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协调状态,所谓“因而和之,是为圣度”。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确立了“和略”“和阵”,并对其进行系统论述,对后世“和法”影响至深。笔者最推崇张景岳对“和”的定义:“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这里的“和”,是调和之意,因其不和而和之。有些疾病虚实夹杂,单用补法反而助邪,专使攻法又恐伤正,用“和法”最为适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育仁教授在《健脾不在补贵在运》一文中论述“运脾法属于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中的和法”。江育仁教授运用“和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立意调和脾胃,认为“具有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的特点”。“脾健在运,运属和法”这一理论,对中医儿科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小儿患病与脾胃(肝脾)失调关系密切。如今孩童多喜食肥甘厚味,日久伤脾,中焦运化失职,致痰食蕴结;再加上学习紧张、压力大,情志调节能力差,肝失疏泄,气滞郁热,久郁化火。临床上常见脾胃(肝脾)不和、脾虚肝旺,挟滞、郁热等虚实夹杂之证,“和法”在此时往往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2 “和法”立方举隅

2.1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又称功能性消化不良,属痞满、积滞、厌食、胃脘痛、腹痛等,是儿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小儿又“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节,家长常过度喂养,伤及脾胃,乳食积滞,郁久化热,内伤致病。笔者自拟肝脾和方,治疗消化不良、再发性腹痛诸证。肝脾和方由白术、芍药、枳壳、陈皮、柴胡、半夏、甘草组成。白术、芍药、枳壳、陈皮为张景岳“和阵”名方芍药枳术丸,健脾理气、消痞和胃,用于消化不良证属脾胃不和者;柴胡疏肝解郁,半夏燥湿化痰,此药对用于气机不畅,痰湿郁结者;甘草配芍药和中止痛。挟食积者加炒山楂、鸡内金,挟湿热者加黄芩、米仁。

案1:患儿女,7岁。阵发腹痛半年,疼痛部位不定,难以忍受,常在上课时发作,通知家长接回。诊见面色不华,纳食尚可,伴有口臭,大便偏干,腹软不胀,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数。证属肝脾不和,内有积滞。予肝脾和方,调气机、消积滞。拟方:炒白芍、生白术、炒枳壳、陈皮、柴胡、姜半夏、鸡内金、炒山楂、连翘各6g,甘草3g。7剂。二诊,药后腹痛次数减少,口臭已消,大便转润,舌脉如前。原方去连翘,加茯苓6g,改生白术为炒白术。7剂。三诊,患儿仅腹痛1次,再续前方7剂。四诊,患儿无腹痛,停药。

2.2 便秘:小儿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或大便难以解出,常伴有腹痛、腹胀、食欲减退、口臭等症状,甚者导致肛裂出血等。小儿便秘多属于功能性便秘,由于缺乏规律的排便习惯未能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饮食结构含大量蛋白质或以精细少渣食物为主,对肠道刺激不够,导致便秘。小儿功能性便秘往往属虚实夹杂之证,脾虚为本,食滞、津亏为标[1]。治疗以运脾行气、润肠导滞为法,自拟运脾行滞方,药物有生白术、枳壳、瓜蒌仁、火麻仁、杏仁;兼郁热加玄参、芍药,阴亏少津者加玄参、麦冬,食滞者加鸡内金、莱菔子,脾虚加茯苓、山药。运脾行滞方以枳术丸为君,健脾行气,重用白术以启通便之效;“三仁”为臣,取自五仁丸润肠通便之意;佐以或清热,或滋阴,或消食。

案2:患儿女,2岁半。大便多日一行、干结如羊屎状,纳食减少,喜食夜奶,晨起口臭,舌质红、苔腻,指纹紫滞。治以运脾导滞,佐以消食。药用生白术15g,枳壳、瓜蒌仁、火麻仁、杏仁、鸡内金、莱菔子、玄参各6g,服7剂。嘱戒夜奶,晨起排便训练。二诊,大便转润,口臭减轻,舌淡红、苔薄腻,前方去玄参,再续7剂。三诊,大便每日一行,无口臭,纳食增加,前方再续7剂,每日服1次。停药后随访1月,便秘未复发。

2.3 抽动障碍:抽动障碍临床特征为阵发、快速不自主、重复的肌肉抽动,如眨眼皱眉、张口咧嘴、耸鼻抽鼻、摇头抖肩、清嗓干咳,以及抽腹抬胸和四肢抽动等,部分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强迫障碍、学习困难等共患疾病。病机之本责为肝旺脾虚,病之标为风痰上扰。小儿肝常有余,加之儿童压力大,情绪不稳,精神紧张而致肝气郁滞,肝失疏泄,引动肝风而出现抽动症状。小儿脾常不足,“脾为生痰之源”,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脾失运化,津液停聚,出现痰湿、食滞等兼挟证。抽动障碍治疗以调和肝脾,息风止动为总则,自拟调和止动方,药物有天麻、钩藤、蝉衣、僵蚕、远志、郁金、柴胡、白芍、枳壳。方以天麻、钩藤平肝息风,蝉衣、僵蚕清热祛风,远志、郁金解郁化痰共为主药;辅以柴胡、白芍、枳壳调和肝脾,理气解郁,含四逆散之意;合而为调和止动基本方。无兼挟痰食者,加龙骨、牡蛎。临证时还需根据兼挟郁热、痰湿、食滞等,以及抽动部位不同,佐使以相应药物。如心烦易怒,加焦栀子、连翘;喉间有痰,加胆南星、制半夏;口臭、苔腻,加炒山楂、鸡内金;摇头加葛根,眨眼加蔓荆子,耸鼻加辛夷,清嗓加玄参;抽腹、打嗝加代赭石、旋覆花。

案3:患儿女,5岁2个月。近期父母离异,情绪波动大,阵发抽动一月,由祖父母领来求诊。诊见翻白眼、抬眉毛、咧嘴、歪脖等症状,伴有面色不华,闷闷不乐,纳食不香,大便偏干,睡眠尚可,舌淡红、苔薄腻,脉数。方拟调和止动方,调和肝脾、息风止动。药用天麻、钩藤、蝉蜕、僵蚕、郁金、制远志、柴胡、白芍、麸枳壳、炒蔓荆子各6g,龙骨、牡蛎各10g。7剂。电话与父亲沟通,告知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注意事项。二诊:眼部抽动改善,再续前方7剂。三诊:抽动诸症皆减少,大便偏烂,便前偶腹痛,改白芍为炒白芍,去蔓荆子,加姜半夏,再续14剂。四诊:无抽动症状,后停药随访。

2.4 乳房早发育: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指女童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而无其他第二性征。对于近8岁的病例,采取积极中医治疗与随访相结合的方案,效果确定,病患方易接受。单纯性乳房发育发病大都与肝脾有关,肝郁化火、痰食郁结,足厥阴肝经循行绕乳头走胸胁,郁热痰凝,出现乳房肿块或触痛。针对单纯性乳房发育的病机与症候,自拟调理肝脾方,在此基础上,或解郁散结,或降火滋阴,或消食导滞。基本方药:栀子、丹皮、白芍、柴胡、枳壳、姜半夏、郁金、僵蚕、麦芽。调理肝脾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而成,栀子、丹皮清热解郁为主药,白芍、柴胡、枳壳敛阴解郁为辅药,姜半夏、郁金、僵蚕化痰散结为佐药,麦芽消食回乳为使药。如热盛加夏枯草、玄参,便溏、纳差加茯苓、白术,口臭、苔腻加鸡内金、连翘,阴道有分泌物加生地、知母或黄柏。

案4:患儿女,7岁5个月。半年前曾出现乳房肿块,未予处理,自行消退。此次因第二次乳房肿块就诊。诊见患儿形体偏胖,右乳房肿块,触痛,纳食佳,伴口臭,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腻,脉数。治以调理肝脾,清热消滞。药用焦栀子、丹皮、炒白芍、柴胡、姜半夏、枳壳、郁金、连翘、炒鸡金、夏枯草各6g,僵蚕9g,麦芽30g。7剂。二诊,病情进展出现双侧乳房肿块,口臭减轻,苔白腻。原方加浙贝母、蒲公英各9g。14剂。三诊,双侧乳房肿块较前软而缩小,口臭轻,纳食佳,大便偏干,苔薄腻。再续前方14剂。四诊,双侧乳房肿块基本消退,无口臭,苔薄腻。前方去连翘、夏枯草、浙贝、蒲公英,再续7剂,每日服药1次。后停药随访。

3 结语

“和法”源于《内经》之理论基础,发展到张景岳所言“和略”之“和其不和者也”,均是以调和阴阳为最终目的。张景岳创制诸多“和阵”新方,治疗虚实夹杂之脾胃(肝脾)疾病[2]。现代江育仁教授立论“脾健在运,运属和法”,更是明确运用“和法”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笔者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再者小儿脾常不足,儿科疾病脾胃尤其重要,一发则动全身。“和法”立足于脾胃,拟定基本方,随证加减。“和法”的目的是“调平元气”“不失中和”。

猜你喜欢
僵蚕口臭枳壳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去除口臭小窍门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