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新闻传播学八大学术热点

2022-12-07 06:45邓涛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特色

邓涛

热点1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

《百年回顾: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历程》(作者:罗诗婷 邓绍根,《新闻春秋》2021年3期)本文系统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四个时期的中共新闻事业史研究状况。发现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对应萌芽起步、曲折发展、恢复开拓和繁荣创新的发展特点。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系统性研究不断出现、个案研究不断丰富、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同时史料也不断丰富、方法亦不断创新,且得到的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未来发展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一是使“党”的特色更加鲜明,且加强新中国以后时段的研究;二是研究者需要树立方法创新和跨学科的意识;三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新的史料和数据库。

《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政策的研究图谱与未来落点》(作者:刘小燕崔远航,《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年2期) 本文旨在梳理并厘清“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现有相关研究的兴趣落点,发掘该领域仍待填充的空白点,勾勒当前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研究图谱。作者认为党的领导人的新闻思想可被视为新闻工作总路线,而新闻政策处在总路线与具体新闻活动之间的中间决策层;政策必然需要包含政策对象、政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三个基本要素,党的领导人新闻思想则更为宏观整体,并在具体的新闻政策中得以体现。

“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研究”图谱凸现出新闻学视角的偏好与政治学视角的匮乏。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两类主题:一是对特定新闻政策的讨论,二是对某阶段或某时期、某类型新闻政策变迁的审视。当前国内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新闻内容管理政策研究多宏观,少数聚焦特定领域政策;媒体经营管理政策研究多历史视角,聚焦特定时期政策;新闻队伍建设政策研究多讨论实践,聚焦论证政策效果;涉外新闻工作政策研究重微观活动,聚焦政策良好作用。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整体变迁研究重阶段性讨论,呈现阶段之间差异。

“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研究”的未来取向在于:第一,更详尽梳理和勾勒不同类别新闻政策文本变化;第二,从政策制定角度系统性阐析政策变迁的多因素;第三,建立对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效果及影响的合理评估体系;第四,填补研究时段空白。

《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作者:郑保卫,《新闻春秋》2021年4期)概言之,如果没有党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就无法成功地宣传和组织群众,就无法有力地批评和打击敌人,就无法有效地反映表达和引导舆论,就无法顺利地指导、推动和开展工作,就无法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如此辉煌的成绩、成果和成就。

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办报的历史经验,作者将其总结为四个问题:为什么办报,为谁办报,办一张怎么样的报,怎么样办报。最主要、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体现在解决这四个问题当中。

《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作者:雷跃捷,《新闻春秋》2021年4期) 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了上述论断:第一,坚持党性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有利、最持久的坚守。第二,坚持党性原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方针最准确的阐释。第三,坚持党性原则是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原则最根本的认识。第四,坚持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经验。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转向与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再考察》(作者:邓绍根,《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年6期)“五四运动”后《新青年》不断转向,先后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号”“劳动节纪念号”,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陈独秀不仅将《新青年》迁回上海出版,而且与群益书社决裂,独立创办“新青年社”,出版《劳动界》,宣告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1920年9月《新青年》第八卷开始改组后,编辑部南北同人分裂,并于1921年4月由沪迁穗出版,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

在《新青年》不断转向中,陈独秀等人积极贯彻列宁的“办报建党”原则,在全国各地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壮大充实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编者作者队伍,创办面向工人劳动阶级的报刊和通讯社,不仅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而且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的优良传统。

热点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和来源》(作者:童兵,《当代传播》2021年2期) 本文讨论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的三个问题。第一,关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作者认为可从理论研究,特别是新闻哲学的角度,新闻信息传播历史演变的角度,新闻实践尤其是新闻业务的角度,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四个维度考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来源。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来源有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五千年形成和积累的传统文化成果继承发扬、合理借鉴国外新闻观研究成果、新闻科学研究对新闻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第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的研究。

作者认为,中国特色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观的呈现应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考量和具有中国风格,用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观考量新闻传媒的观念与机制,应反映中国实际、拥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的特征。

《关于学习研究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几个问题》(作者:徐光春,《新闻春秋》2021年4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的总观念,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新闻事业的性质、功能、使命、原则、目的、方法、规律的总体认识;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新闻事业的思想灵魂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点有鲜明的政治性、坚定的人民性、科学的真理性和有力的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新闻事业、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希望和要求。首先,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其次,要真正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观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再次,要善于识别、批判、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错误影响。最后,要把重点放在学习研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闻观的重要论述上来。在学习、研究、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观当中,要把学习好、研究好、践行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闻观的重要论述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新闻作品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作者:陈力丹,《新闻春秋》2021年4期)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有必要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如何走过了这一百年,需要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新闻作品。

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报、红中社、新华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都发表过很多脍炙人口、体现马新观的经典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曾经激励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战斗或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新闻作品,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进一步深入的突破口,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作者:尹韵公,《新闻大学》2021年6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不能孤立地只在报刊活动中寻章摘句或断章取义,而应把它们放在欧洲大历史和德意志成长史的环境中进行深入考察,这样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及其形成与发展的时代缘由和历史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身处德意志民族上升时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他们敢于批判资本主义,也敢于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这种批判与自我批判的伟大风范,丝毫不影响也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理念体系的真理光芒。

这启示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国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本土化和民族化,坚决杜绝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不健康的实用主义和不正确的教条主义的态度。

热点3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

《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的十个重要问题》(作者:季为民 刘博睿,《郑州大学学报》2021年4期)

第一,合法性。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与学术的发展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始终在不断探寻本土化发展路径。第二,研究逻辑,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新闻实践探索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实践逻辑:新闻实践、新闻教育的研究等将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建设提供现实基础。理论逻辑: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须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观点,注意把握学术和实践的关系,平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关联。第三,理论渊源主要有四: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研究传承;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理论体系的推陈出新;西方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扬弃吸收;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及自然科学相关成果的交叉融合。第四,话语体系建设包括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困难和问题、构建之原则及方向三项内容。第五,学术规范剑指主要问题与建设路径。第六,学术评价分主要指标、评价体系两大板块。第七,学术流派指中国新闻学的代表性研究群体和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派构建。第八,研究方法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研究成果、政治经济学理论,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学科交叉。第九,平台建制论中国新闻学科主要学术平台及若干问题,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平台的建设。第十,创新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后,科学认识以推动理论创新。保持开放态度,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时代背景、理论起点与概念内涵》(作者:胡钰,《新闻与写作》2021年7期)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提出,体现了全球视野下基于中国视角对人类新闻活动规律的学理性认识,其意义在于为人类新闻活动提供有别于西方新闻学的“另一种解释”。

这一新的选择源于中国历史文化与新闻实践,也源于建立更加公正、民主、自由以及更加符合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利益的国际传播新秩序的需求。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构建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基于新闻学的国别特色、知识体系,表现出特有的内涵,包括:人民性新闻立场、有机性新闻参与、正向性新闻效果、伦理性新闻技术和人文性新闻文化。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概念源流与合理性基础》(作者:叶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2期)中国特色新闻学具有独特内涵、外延,系立足中国文化、实践和经验等而发展出来的理论体系。其构建和发展,契合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实践规律,反映了中国国情、道路的现实需要。

相关概念辨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之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侧重点为中国特色学科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之内涵——构成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侧重点为新闻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之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闻、传播、舆论、宣传的系列论述体现的思想体系,侧重点为人物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之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侧重点为学科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内涵——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的新闻工作观念体系,侧重点为新闻观念。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的问题检视:基于十三五期间新闻学研究成果的反思》(作者:黄春平,《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21年5期)“十三五”期间的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建设多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的梳理、媒介融合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重构等主题,多关涉新媒体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传媒实践难题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重大问题,但也存在着中国特色的提炼不够、研究的前瞻性缺乏、问题意识不强、多聚焦传播技术、被网络新媒体消解的倾向等问题。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建设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深化、中国特色新闻学体系的历史梳理、新媒体及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研究、新媒体伦理法规与媒介素养研究等重大问题的突破。

《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生成逻辑:基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视角》(作者:齐爱军 齐琳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2期)理解并阐释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最重要的是基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视角。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话语创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政治逻辑落地形成了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理解这种理论话语的生成逻辑及其历史合理性和科学合理性,是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育人功能视角下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的三重逻辑》(作者:王仕勇 郑保卫,《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2期)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新闻学,需遵循社会需要逻辑、个体发展逻辑和知识生产逻辑。

新闻学科建设的社会需要逻辑着眼于“为谁培养人”,主要要处理好学科属性与政治属性、学术追求与人民立场的关系;个体发展逻辑着眼于“培养什么人”,主要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核心素养培育与促进全面发展的关系;知识生产逻辑着眼于“怎样培养人”,主要要处理好本土与世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的特色与路径:中美比较的视角》(作者:韦路 李佳瑞,《新华文摘》2021年4期)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理念,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也应该吸取美国新闻学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加强与美国新闻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优化和提升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成效,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对世界新闻学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发展路径。

热点4国际传播与中国形象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作者:段鹏,《现代传播》2021年8期) 外部挑战:西方国家的话语攻讦,智媒时代的新型挑战和信息疫情的叠加影响。内在检视:战略规划的体系性问题,理论框架的全面性问题,话语体系的平衡性问题,人才培育的协同性问题。策略建议:布局智能全媒体国际传播战略体系,加强跨领域国际传播协同创新研究,健全话语体系打造立体化国家形象,探索协同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国际传播视野下的党媒话语权建设》(作者:程曼丽,《新闻春秋》2021年4期)所谓党媒话语权或党媒话语建设,指中国主流媒体的话语建设。作者的两点思考,话语权乃大国博弈的结果,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我们不能一味地跟着西方国家设定的议题跑,不断重复着攻击和反攻击的模式,要努力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确立自身的主体定位与话语优势。

《浅析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的本土化探索》(作者:李宇,《新闻春秋》2021年2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播电视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要渠道,传播策略和运行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升级、优化,开展了本土化等诸多探索。

本土化在国际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2003年开始进行本土化探索,重点发展本土化工作室和海外控股公司;中央电视台从1989年开始在海外设立本土公司,2012年建设了海外分台。

《<华尔街日报>对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研究》(作者:连少英 米若玉,《新闻春秋》2021年1期) 1889年创刊、2007年被新闻集团收购的美国财政金融专业报纸——《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行种族歧视,恶意渲染人们的不满情绪,质疑我国数据的真实性和信息的透明度,片面关注和夸大我国在疫情应对中的问题,构建歪曲、偏离现实的拟态传播环境。

为提升我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国际传播力,我国应直面西方媒体,积极回应并主动出击,同时要优化传播手段,促进全民参与,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外国受众获取“一带一路”信息的媒介选择与使用偏好研究》(作者:赵永华 卢丹 韦佳玥,《新闻春秋》2021年3期)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分析了外国受众获取“一带一路”信息的媒介选择及使用情况。

研究发现,外国受众最喜好使用手机、电脑等互联网媒体接触“一带一路”信息,其最常使用本国媒体获取“一带一路”信息,中国媒体和世界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弱于本国媒体。

《青年镜像:中国形象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与塑造》(作者:郑承军 唐恩思,《青少年导刊》2021年4期)在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塑造中,美英等西方国家不仅有效利用社交媒体来传播国家以及城市形象,还开设了中文微博等本土化账号,精心设置议题,引导青年受众的关注。

中国应充分利用海外社交媒体,重视青年群体的网络传播力量,主动发起和设置议题,讲好中国故事,由“他塑”转为“自塑”,探索青年参与海外社交媒体中国形象塑造的方式和路径,让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热点5当代青年亚文化——饭圈

《“饭圈”文化的成长与省思》(作者:孟威,《文化研究》2021年3期)“饭”,即“粉丝”,“圈”,含群体边界、区隔、限制的意涵。“饭圈”,即青少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助力形成的,以符号、文本为表现,由技术、观念、行为、态度构成的自成一体的生活体系。“文化就是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呈现出基于年龄要素而产生的差异文化的特点,故可将其视为一种当代青年亚文化。

饭圈文化形成了“爱”的自组织结构,发挥出有限权力强制力,但其群体决策权、所有权、控制权旁落,娱乐资本主导地位没有改变。因此,要使饭圈文化步入主流文化,不仅需要拥有独特的话语表达与行为风格,还需具有吸纳形塑更广泛社会群体的理性、规则,以及实现共同价值目标的资源和能力。

《撕:网络圈层冲突中的语言操演、认同建构与性别鸿沟》(作者:杨玲,《文化研究》2021年3期)饭圈撕(“撕”泛指网络或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骂战和论争),为一个普遍而富有争议的网络文化现象。不同于线下私人生活中的争吵,粉丝在网络上的撕行为构成了一种操演性的、反社会规训的、具有一定创造力的公共交流形式。

部分策略性的撕活动具有社群动员和团结的功能,可以强化粉丝的身份认同。在跨圈层的冲突中,审美的性别鸿沟比代际隔阂更为突出。

饭圈为成员提供了宝贵的自我赋权、行动力和群体归属感。减少网络圈层冲突的最佳路径,是将青年人的能动性与忠诚度从粉丝社群分流到其他社会团体。

《网络社会治理中的“饭圈”青年:一个新的变量》(作者:田丰,《青少年导刊》2021年2期)组织化的饭圈青年在当下的网络社会治理中尤为重要,因为内中的网络与青年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正视网络青年文化圈层,需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尊重虚拟空间里多元价值亚文化圈层的并存,关键在给予饭圈里的青年人更包容的发展空间,使之逐步树立和现实世界社会规范一致的行为规则,进而拉动饭圈的青年人广泛参与到现实社会、网络空间的社会治理中来。

《治理“饭圈”乱象须多管齐下》(作者:陆绍阳,《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9月14日)“饭圈”乃流量明星和粉丝组成的一个畸形生态圈,其乱象之治理实在是一个紧迫问题。欲根治须“五力共治”。一是监管方提升监管力;二是平台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三是明星、制片方都要先讲艺德,再讲艺能;四是粉丝要有自制力;五是评论工作者应发挥“啄木鸟”的“治虫”功能。

概而言之整顿“饭圈”,并非治理粉丝;而是治理其背后的产业链——明星自律、平台尽职、粉丝理性、全社会参与,特别是“法律该出手时要出手”。

热点6新出现的网络词语——出圈

出圈或曰破圈,指某人或某事的影响力突破自身所属的圈层,开始被其他圈子的人知晓并可能逐渐成为公众话题。

《出圈与折叠:2020年网络热点事件的舆论特征及对内容生产的意义》(作者:周葆华,《新闻界》2021年3期)作者以2020年网络热点事件为例,阐释社交与智能媒体时代两个重要的舆论特征维度——“出圈”与“折叠”,定义前者包括属性与影响两个层面,后者指向事件生成的阶层差异与意见观点的立场差异。

“出圈”与“折叠”有其现实社会基础,同时受到传播逻辑的影响。新的“可见性”(指个体、群体或事件等是否被他人看见和注意)机制提供了“出圈”的可能性基础,跨圈层互动则直接展开“出圈”的实践;平台区隔与算法推荐叠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经验差异与不同群体的价值立场差异,强化了“折叠”;不同阶层的议题与生活“折叠”可能经由跨阶层的“代言”“出圈”,具有关注不同阶层的赋能意义;跨圈层的直接交往可能未必导向彼此观念与立场的理解,可能仅使得“折叠”可见,撕裂加剧。

尽管社交与智能媒体时代的传播主体非常多元,但机构化的专业媒体依然在公共事件报道与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网络热点事件舆论的“出圈”与“折叠”特征,给正处于“深度融合”进程中的媒体内容生产带来“出圈”的重要中介与转译、“破茧”“化叠”的桥梁与连接、深度报道的契机与“从事件到议题”的持续关注和平台时代保障传播公共性的制衡力量等诸多启示。

《内涵、逻辑与影响:媒介化社会中的互联网“出圈”现象解析》(作者:朱天 齐向楠,《新闻与写作》2021年6期)“出圈”之实质并不是简单的原从属圈子外溢或边界突破,而是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新嵌套与连接,是一种“再圈子化”的过程。

其中关系结构、情感能量、圈子模因共同影响了“出圈”传播行为的生成,是影响“出圈”可见性、连续性、内生性的关键要素。

随着“出圈”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纵深价值和社会影响,结构化受众开始进行有意识的社会参与,“出圈”信息表现出显著的定向生产、多元扩散与转译特征。

热点7仍在急行军的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的时空升维发展》(作者:胡正荣 李荃,《新闻与写作》2021年1期)自2014年至今,媒体融合作为我国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铺展开来并取得相当突出的业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6月30日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引领媒体融合加速迈向纵深的最新纲领性文件与媒体改革2.0版本的启动文件。

通过对全新的《指导意见》进行解读分析,将有助于各级主流媒体找到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工作路径。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到“加快推进深度融合”,为一脉相承与迭代创新的有机统一。“加快”和“纵深”是解读新《指导意见》的两个关键词。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催生融合质变。作者认为,主流媒体下一步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应当从体制框架、机制体系两个层面推进。

《中国媒体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作者:宋建武 宋梦茜,《新闻与传播》2021年2期) 我国媒体融合的一体化发展,在实践中体现为主流媒体机构自身从原有的传统媒体形态向新兴媒体形态升级迭代,目前经历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过程,正在开始从“面”到“体”的跨越。

考察其发展的阶段和成效,可以从一体化主体、媒体技术、媒体运营组织、产品设计研发运营及生产流程、媒体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五个维度展开。

未来以主流媒体自主可控的互联网平台为核心、以其数据中台为内核,又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基础的现代传播体系,将会通过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等社会运行体系的一体化,成为未来社会的数据汇总和运营枢纽。

《人民日报社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作者:郝冠南,《中国传媒科技》2021年12期) 本文从人民日报社的融合发展思路,扎实做到技术创新和优质内容“两翼齐飞”的举措,以及积极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平台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人民日报社在“内容+技术”方面的创新实践。

热点8“元宇宙”与传媒行业

2021年是当之无愧的“元宇宙”元年。当年10月28日,“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将脸书更名为“元宇宙”(Metaverse),并对旗下的有关部门每年至少投资百亿美元。该词出自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中的人类生活在以此为名的虚拟三维世界中。他宣称,元宇宙的建设及演变可能远超人们的预期,多维度、全感官、沉浸式的人机交互新互联网形态,将有望成为现实。此事引发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对未来媒介技术发展趋势的多维思考。

《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作者:喻国明,《新闻界》2021年10期)该文认为:媒介是连接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纽带,而媒介迭代之“新”就意味着为这个纽带的连接提供了新的尺度、新的内容和新的范式。文章探讨了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具体分析了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媒介演进逻辑,特别是对于人的社会实践自由度的维度突破。

《元宇宙产业发展及其对传媒行业影响分析》(作者:闫佳琦 陈瑞清陈辉 沈阳,《新闻与写作》2022年1期)元宇宙从诸多维度拓展了新型社会形态,增强了边界模糊的时空拓展性、高度沉浸的感官延伸性、人机融合的思想迭代性,引发了“概念先行、产业随后”的传播产业革命。

在关键技术底座的支撑下,元宇宙产业呈现螺旋式上升、集聚性扩散、梯度化发展的产业特点,重构了传媒行业的时空观,具体表现为新闻采编发迎来升级机会、广电行业占据内容与设备先机、社交平台更需关注时空创意思维、数字文娱得益于感知有用性易用性驱动。同时,“类乌托邦”元宇宙生态版图构建过程中还需直面内卷竞争、规避外部风险。2022年1月21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的新媒团队发布了《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2.0版》,报告分缘起、概念与属性、技术与产业链、场景应用、风险点及治理、热点七问和远未来展望七部分内容。

《用户 算法 元宇宙:互联网的三次传播革命》(作者:谭天,《新闻爱好者》2022年1期) 互联网诞生的半个世纪里发生了三次传播革命:用户生产、推荐算法和元宇宙。互联网传播革命的影响在于人类将迎来社会构建、空间重构以及学科重建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的传播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人类将面对更多技术伦理、传播伦理、思维方式、人性本质等方面的考验,需要在哲学层面、社会构建与人类发展方面有更多的深入思考。

《元宇宙的缘起、现状与未来》(作者:郭全中,《新闻爱好者》2022年1期) 在通信技术、交互技术、计算能力、核心算法等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元宇宙呈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基于无限可能,Facebook、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布局元宇宙。

但从发展实践来看,元宇宙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技术、内容、法律等方面的制约。从根本上讲,元宇宙起源于游戏又超脱于游戏,未来元宇宙将经历云游戏、数字孪生、虚实共生三个发展形态。

猜你喜欢
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