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明武
(黔南州养殖业发展中心,贵州 都匀 558000)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具有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2021年国务院以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了未来5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2]。
黔南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全州总面积2.62 万km2,总人口为349.4 万人,发展农业产业具有较好的交通区位优势、立体气候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在积极推进山地农业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黔南州推进山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对黔南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
2021年以来,黔南州以“六大产业”(生猪、茶叶、蔬菜、水果、刺梨、中药材)“五大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现代农业水利工程、山地农机化工程、科技强农工程、智慧农业工程)“五大行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培育行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社会化全程服务支撑行动、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创建行动)为主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向优势区域、优势单品集中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山地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一条具有黔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山地农业现代化取得初步成效。
“十四五”期间,黔南州谋划农业现代化重点项目893 个,总投资1 638.79 亿元。2021年在建(新建完成)项目251 个,项目库总投资444.89 亿元,目前完成产业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共计200 亿元(不含投工投劳)。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项目22.73 亿元,是2020年同期1.83 倍,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基金项目3.3亿元。
以实施生猪、茶叶、蔬菜“3 个100 工程”为主抓手,引领“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73.9 亿元、同比增长9.0%,“六大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高达81%。生猪出栏增幅42.5%、规模化率55.49%,两项指标均排贵州省第一;茶叶、蔬菜、水果、刺梨面积产量产值均排全省前列;火龙果、早春辣椒等11个优势单品产量产值均排贵州省第一。
新增高标准农田3.4 万hm2,全州高标准农田累计达16.1 万hm2。全州79 个养殖场投入6.47 亿元进行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增添自动喂料系统、自动环控系统、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建成贵州省首家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中心,年处理能力6 000 t,病死畜禽引发的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71 个,新增冷库库容9.7 万m3,全州冷库库容累计达80万t。
2021年,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 家、省级龙头企业7 家、州级龙头企业8 家,全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达377 家。全国生猪前10强龙头企业8 家落户黔南。全州共有股份经济合作社1 367个、合作社6 013个、家庭农场7 022个。全州新增农产品加工生产线70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6%。新增社会化服务主体30 家,开展机耕、机收、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5.47 万hm2。新增“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15 个,“两品一标”累计达176 个。新增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2个。
蔬菜种苗质量无法保证,现有部分种植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集约化育苗程度低,分散育苗、外调苗占80%以上,且价格较高。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全州农业机械化率为44.21%,与全国71%有较大的差距。全州高标准农田12.73 万hm2,仅占全州耕地的26.49%,远低于全国39%的平均水平,且建设标准偏低,设施配套不完善,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
全州县级以上818 家龙头企业中,收入2 000 万元以上仅有141 家,占比为17.23%,有带动能力的优强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面较窄。
高标准农田建设专业技术力量缺乏,项目建设人员保障不足,全州从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72 人中,农田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仅有17人,占比仅为23.6%。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相继出台了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举措[3]。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简称国发2 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从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3 个方面入手。在黔南推进山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可根据国发2号文件应用好相关政策,谋划好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东西部协作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产品产业强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等一批项目,积极将各项政策红利转换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真金白银。同时立足产业基础,加快谋划一批高质量向外引资项目,助推全州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加快优化产业布局。聚焦“六大主导产业”,按照“重点突破生猪、茶叶、蔬菜,提质增效水果、刺梨、中药材”的发展思路,坚持抓单品、出特色、上规模,纵深推进“3 个100工程”,加强质量品牌培育和打造,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水平。二要实施优势单品培育工程。聚焦绿壳鸡蛋、火龙果等11 个优势单品,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为方向,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三要实施基地提质改造工程。通过品种更替、修剪施肥、绿色防控等综合措施加快茶园提质增效。以“千亩村”“万亩片”为重点区域,采取高接换头、水肥一体化等标准化集成技术,加快火龙果、高钙苹果等果园提质改造。纵深推进刺梨基地抚育提质增效建设行动,加快打造一批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低产低效林改培示范基地。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25°以下集中连片耕地为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和坝区进行布局,实施机耕道、排灌沟渠、冷链设施、高效节水设施、智慧农业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构建“骨干水源+灌溉管网+喷滴灌”现代高效农田灌溉管网为导向,加快完善骨干水源输配水管网,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扎实开展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探索机械化稻+农旅种养综合一体化协同发展,扶持建设一批水稻、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聚焦坝区和重点特色作物连片种植区,加大播种、采收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
一是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培育。依托州内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搭建企企合作平台,持续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加快推进国有涉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全面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作,加强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力度,推进经营主体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二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按照“强龙头、扶村社、扩基地、引人才、建机制”发展思路,引导加工产能向主产区、优势区和物流节点下沉,加快农产品初加工机械配套,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布局规划;以加工需求为牵引,一个县(市)选择1~2 个主导产业,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加强加工企业(合作社)引进培育,加快精深加工领军人才引进,加快乡土人才的培育,推动农产品加工高效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农旅融合。以生产、加工、观光、休闲互动发展为方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完善休闲农业规划布局。围绕农旅一体化,加快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和培育,以茶旅融合和赏花经济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1)抢抓国发2 号文件机遇,深化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等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并规范运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善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持续推进“村社合一”实体化市场化运营,进一步盘活农村生产要素,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4]。
2)探索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改革,引进和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开展覆盖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逐步构建“5 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着力解决无人种地、不愿种地、种不好地的难题。深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加大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深入推进“村社合一”提质运营,积极探索推广租改股、反租倒包等方式,让农户分享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收益,共享产业增值收益。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占补平衡相结合的模式,创新投入方式,提高建设质量。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积极发展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拓展“保险+期货”业务品种和范围,探索开展农业收入保险等试点。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农业现代化投资力度。落实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政策。用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农业现代化多元化投入机制[5]。加快探索完善涵盖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逐步提高地方特色险种占农业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实现愿保尽保。聚焦粮食安全和“六大主导产业”,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大力培养引进一批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推进产业导师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农业专家服务基层行动,加强农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深入推进农业系统骨干人才能力素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技能、乡村产业发展人才示范等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