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2-12-07 04:43:01王青赵敏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养殖户

王青,赵敏

(陕西省动物卫生与屠宰管理站,陕西 西安 710016)

0 引言

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畜牧业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应对动物防疫工作,如只采用传统手段,则会增加工作难度,甚至无法满足当前畜牧业的发展需求,要求对其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能改进、革新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途径。

1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的分析

1.1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意义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指当发生动物疾病时能采用及时、科学、合理的手段、方式针对疫情进行控制,并综合处理,从而降低疾病发生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各项经济贸易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导致动物疾病发生概率逐步提升,基层兽医工作站人员应定期开展有关检查,在进行贸易交易过程中做好前期防疫工作,从而确保整个过程更安全,通过畜牧兽医防疫工作降低疾病发生概率,从而减少经济损失,促进我国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

1.2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重要性

传统养殖业通常以小规模饲养为主,很难满足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近几年,畜牧业已经向规模化靠拢,养殖条件设施建设都得到改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但随之也带来了更多动物疾病风险,有效加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不仅能做到从源头控制疾病,也能增强最终产品质量和水平,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因此,应重视此类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效益,增强养殖业抗风险能力,为市场经济输送更健康的产品,保证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3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关键

首先,疾病预防与控制是最为重要且关键性的工作,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养殖环境的检查,确保其具有较好养殖条件,针对疾病要及时治疗做出正确且有效的判断,并对各项数据进行记录,从而避免疾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能严格控制疾病出现大范围传播的问题。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要定期针对动物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做好前期免疫接种,从而降低疾病可能在地区内传播的风险。其次,要针对动物疾病开展研究,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能直接接触各类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的研究,根据研究最终结果调整防疫工作方案,不断优化工作手段和措施,掌握区域内动物疾病和防控情况,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要做到及时、有效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现状进行研究讨论,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发现工作中或自身存在的不足,优化解决方案,提升个人能力与水平,针对动物防疫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最大限度提升工作质量[1]。

2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现状

2.1 设施不完善

尽管近几年我国政府已经对动物疾病的防控检测工作提升了重视度,但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如乡村地区,仍面临着资金问题,导致政府对防疫检测体系建设没有重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包括工作环境较差等,对后续工作有序开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除此以外,设备过于落后会降低工作效率,城镇与乡村之间存在经济差距,一部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无法负担购买设备的资金,甚至连运输资金都无法不足,导致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无法全方位开展,不能配备统一设施,不同地区之间防疫检测工作质量及效率存在巨大差异,影响地方经济增长。另外,针对性动物防疫检查工作的设备后期检查、维护等相应手段和措施不足,无法落实责任,许多防疫检测设备处于无法使用的状态,导致检测效率降低,影响最终质量。

2.2 素质不过关

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足或老龄化等问题,掌握专业知识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动物疾病检查工作的需要,致使各项检疫工作流于表面,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质量会产生严重影响,除此以外,检疫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人员流动性较强,工作人员在进行防疫检测时管理意识十分薄弱,致使一些监控措施无法落实,开展动物防疫疾病过程中效率较低,不能采用先进系统理论,也无法针对研究成果优化解决方案,最终防疫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目标,专业人才稀缺致使防疫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诊断疫情,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也就无法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甚至会产生疫情扩大的后果。

2.3 理念不健全

动物养殖规模决定着动物疾病防控手段,一些地区养殖规模普遍较小,大多以散养为主,养殖者为个体,其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受传统观念负面影响,动物防疫工作得不到有效重视,养殖户主观防疫意识较为薄弱,甚至无法了解发生动物疾病时产生的危害。随着近几年我国各项可持续项目的落实,基层地区养殖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一部分小型养殖户已经转变成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动物防疫工作也得到了多方面关注,但在目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问题,如操作不规范,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这些错误防疫工作手段都会导致防疫工作更困难,甚至产生不必要的疾病传播和蔓延。理念无法得到更新,也就做不到管理体制的健全,没有体制约束,工作人员在开展防疫工作时,则没有良好态度,甚至敷衍了事,这严重制约着防疫工作的发展,应利用新管理理念,设置全方位监管工作,从而完成上级目标,严禁出现捏造虚假数据等行为,保障防疫工作能处于真实状态,降低疾病爆发概率[2]。

2.4 法规体系不健全

畜牧动物防疫法律体系综合性建立能明确操作中的各项标准,不断提升防疫工作效率。随着我国社会稳步发展,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传统法规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畜牧业总体发展需求,导致监管体系不完善,甚至部分机构无法对自身进行监督,也就无法达到国家所制定的要求,导致动物疾病无法被及时发现、正确诊断,甚至出现病死动物在市场中销售等现象。

3 改进措施

3.1 加强检查与宣传力度

动物疾病发生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养殖环节出现了各类问题,有效开展动物防疫检测工作,必须加强审查力度,做到双重检查,不仅针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指标进行检查,也要针对养殖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审查,对于养殖场出现的各类动物要定期做体检,及时发现动物身上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有效采取防控手段,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同时,养殖户也要针对环境进行定期卫生消杀工作,做到全方位打扫,铲除细菌,避免病毒滋生。此外,加强动物防疫宣传力度,在宣传活动中,依据当地发展状态,选择与养殖户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动物疾病知识宣传工作会直接影响最终工作质量,也会影响防疫工作人员自身理念和重视程度,想要有效开展畜牧兽医动物防控工作,必须针对宣传选择有力措施,可以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各项手段,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扩大宣传范围,安排专人专门负责,及时更新防疫知识,不断增强养殖人员自身知识素养,明确防疫工作重点,了解防疫工作与自身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从而使养殖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动物防疫工作中去,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提升养殖户自身经济收益,促使畜牧养殖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3]。

3.2 重视人才培养与培训

人才短缺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动物兽医防疫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想要有效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重视培养活动,从源头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首先,政府部门应增强工作人员自身福利待遇,包括薪资等,从而有效吸引人才参与相关活动,打破现有人才结构,转变老龄化格局,为兽医行业提供新活力。其次,相关部门要针对人才开展培养活动,定期举办讲座进行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掌握当前世界先进研究技术、成果及相应知识,补充人员知识储备,从而有效开展后期工作。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包括工作人员,也包含当地养殖户,相对专业人才,养殖户知识储备及专业能力都较差,甚至没有防疫意识,导致后期工作无法开展,为有效提升整体防疫工作质量,政府应结合当地发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加强养殖户培训,帮助养殖户掌握专业技能,使养殖户也能具有专业防疫知识。要向养殖户传输防疫意识,通过增加宣传,派遣专业防疫小组,开展各项讲座或进行视频宣传等手段,向养殖户讲解防疫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养殖户也能开展防疫工作,并不断提升自身防疫意识[4]。

3.3 健全管理与基础设施

政府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动物防疫检测工作,依据地区内具体状态,完善基础设施,建立有效防控机制,完善管理体系,依据养殖规模、养殖类型及发生各项疾病的情况配备专业工作人员,最大程度地发挥兽医站的积极作用。此外,兽医站应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及相应任务和个人职责,提升动物防疫工作质量、水平和效率。要重视畜牧兽医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结合互联网发展现状,为基层工作人员配备专业设备,并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宣传技术手段,推广先进专业设备、知识,增强养殖人员及工作人员对防疫工作的全方位认知,从而提升工作时效性、有效性。加强疾病后续监测工作,及时补全工作内容,保证疾病防控水平,增强动物自身免疫能力,兽医工作站也要做好后续排查和信息反馈等工作,做到及时防控,降低经济可能产生的损失。此外,依据基础设施和当前财政现状,保证工作效率,增加资金投入,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应规章制度健全基础设施,设立实验室,保证动物防疫工作能顺利、有序开展[5]。

3.4 落实法律与疫苗接种

要加强省、市政府部门的沟通,增强监管力度,保证各项工作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开展,结合养殖规模现状与当前疫病流行特点,完善原有法律体系。针对现有法律法规,地方政府部门及相应立法机构也要出台辅助法规,从而有效完善监测机制,并联合动物疾病防控相关部门,成立基层小组,定期针对防疫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监督防疫部门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当发现突发事件时能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将疫苗接种落到实处,不断强化疾病防控工作。首先,要针对预防工作开展大范围排查,对交易市场、屠宰场、养殖场等进行定期消杀工作,从而落实检查工作,做好预防。其次,进行治疗,当动物染病后采取正确治疗手段,利用各项治疗方法,针对养殖状况开展疫苗接种,严格按照集中免疫等原则,如出现大范围感染,必须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保证动物身体状态良好。畜牧兽医站及相应工作单位,要针对农户养殖情况进行定期走访,检查养殖环境,了解动物生长情况,针对采集数据进行记录,之后安排动物进行疫苗接种,使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得到提升。

4 结束语

畜牧养殖行业不断发展与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密切相关,开展动物防疫工作面临各项问题,包括资金短缺、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有限、体系不健全等,为打破上述问题,应从动物防疫关键点切入,完善管理体制,进行人才队伍的有效建设,提升养殖户自身防疫意识,全面提高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基础质量,使用科学方式进行饲养,实现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当代水产(2022年7期)2022-09-20 06:21:42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38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38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7:02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