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奔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分析当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以下简称“融合”)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融合”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拒绝“两张皮”现象,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互融合、同向同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共同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何谓课程?“从字面上来说,是指以课堂为渠道、以教材为载体的知识(理论)传递程序或进程。从理论上来说,应包括高校所开设的所有课程,既包括理论课程,又包括实践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又包括隐性课程。”[2]
“思政课程”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四门必修课和形势政策课,是育人的主渠道。
“课程思政”的概念引起了学者的广泛讨论。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还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立意高远的创新,它是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彰显和功能的发挥。”[4]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价值理念产生影响,是一种隐性教育。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二者的育人目标也是一致的,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都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但二者又有所区别。“思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具有系统性、直接性等特点,更侧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课程思政”则更侧重价值引领。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很多误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教育被“割裂”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专业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只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情,在科学教育中只涉及“真”,而不涉及“善”与“美”,只重知识传授而不重价值引领,这严重限制了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实践中坚持科学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科学精神包括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客观精神是指承认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理性精神是指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证精神是指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具有理性思维,尊重事实和依据;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思维,辩证分析问题;要求学生勇于探究,不畏困难,坚持探索。科学精神对学生的主体状况与客观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格物才能致知,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科学的处理方式探索求知,锐意进取,形成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和觉悟。只有科学求真,才能掌握立世之基。
“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科学作风是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为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和吃苦耐劳。房玄龄曾说“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意思是一个人必须谦虚谨慎,不以自己的才能矜骄于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细致缜密地思考问题,虚心向他人请教,秉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念,才能使学习过程顺利进行。“谦虚谨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应得到推崇。班固曾经说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周恩来总理也曾经说过“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快乐的事情。”党章也规定,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从古至今,严谨求实都无不作为一种优秀的科学精神而被弘扬。因此,学生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真正做到“求真、求实、求精、求是。”;同时,“融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我国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都体现了这种精神,比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只有意志顽强、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科学道德包括合作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科学道德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道德的浸润。合作精神需要教师自上而下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学生接受了合作精神之后,在实践中会有意识地与其他成员积极配合,相互帮助,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实现共同目标和利益。与此同时,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也势在必行。爱国表现在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观念引导。爱国不是口号,而应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通过对学生科学道德的培养,不仅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更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坚持方向性原则,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坚持方向性原则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在保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相一致。教育者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广大青年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和政治经验不足,心智发展也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侵蚀。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讲好我国独特的国情、历史和文化,将教学内容与我国现实的发展基础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相结合,紧跟党的步伐、时代的步伐,用科学的价值理念浸润之,并积极引导,使爱国主义情怀深入人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时政热点作为育人素材。比如,教师可以将疫情防控与育人相结合,激励当代青年学生担负起时代责任。“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十天即建成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都无不体现出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阶段性的胜利,为世界疫情防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成功案例。然而西方少数媒体将疫情上升为政治问题,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简直荒谬至极。教师可借此开展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也将成为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认识指导实践,良好的认识利于实践更好地进行。“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与统一。失去价值引领的知识传授就没有依托,离开知识传授的价值引领就会失去支撑,二者不能割裂开来。“‘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教师必须自觉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时时处处体现育人的职责,扭转偏重传授知识与能力,忽视价值传播的倾向。”[5]教师还应端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摒弃“知识为王”的教育思路,提高自己的德育意识,充分挖掘德育素材,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自然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将科学精神、科学作风、科学道德等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使学生受到优秀价值和文化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优秀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更好地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人师表,知识渊博”是教育者“角色”的应有之义。教育者要想教育他人,首先要实现自我教育,端正态度,关注知识更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自觉修炼“内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教学实践。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师要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身,用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同时,高校还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比如,可以开展学术讲座、研修培训、各个专业教师的学术交流会议等。教师也要主动阅读相关书籍,关注时政热点,及时给自己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理论库。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形式对内容又具有反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还要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去促进内容被学生更好的吸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线上线下教育结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例如,浙江大学苏德矿教授的《微积分》课程,用活融媒体,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形式进行了创新。他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播放具有价值引领意义的视频,拓展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创建了极具个人特色的“微博课堂”,向全国的学习者答疑解惑。通过学习,学生提高了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了严谨求实的作风,培养了探索求知的意识,树立了为科学献身的信念。
其次,教师应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论来源于实践,学生的成长、思维的进步都需要在实践中推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才能在实践中出真知。教师如果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灌输,不能将理论联系实际,课程难免会与现实相脱节,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接受,上课积极性会大大削弱。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实践的“无字之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或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使之成为自己品德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将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例如,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刘明老师的《户外拓展》课程,创新了体验式学习模式,拓展了课程思政。学生在户外运动中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提升了应对危机与克服心理压力的能力。他还将中国梦、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当中,使学生在户外学习中也能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并将优秀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后,教师应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学生情绪的调动上。教学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可以有效开展一堂思政课,不仅能够在有秩序的情况下全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高效地实现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对于“茶馆式”课堂,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优化教学模式,加强课堂管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