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甜
(西安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语言交际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人们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要运用语言,人们形成思维和思想也需要用到语言,因此语言既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言语生成和理解是人的脑神经的一种机能。语言的心理功能有很多,认知功能是其主要的一种功能。
认知是指人们感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认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语言的认知功能就是指语言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的作用[1]。
认知活动的过程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们的认知活动过程看成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分析认定思维过程,得出人的信息处理模型,交给计算机模拟,以检验信息处理模型是否正确。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电脑信息处理的过程是类似的。首先是输入信息,然后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将分析的结果与预先储存在人脑或电脑中的知识系统进行匹配,将输入的信息归入原有的知识系统的某一类别中。即同化过程,如果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知识系统的所有类别都无法匹配,或者根据某种理由证明原来的匹配是错误的,就会建立一个新的类别。修改原有的知识系统,既适应过程。同化与适应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机制。由此可见,语言在认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1 语言在信息输入环节中起主要作用。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语言,在一般人的知识结构中,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获取知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如果想要知道几千年以前发生了什么,只有通过语言所记录的历史来知道千年以前发生了什么。同时,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事情来获取相关的经验,也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来获得相关事情的经验。我们生活在纷繁的世界中,几乎所有的历史知识和非亲历的知识我们都是通过语言输入而获得的。即使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知识,例如看电、电视和手机短视频以及听广播等获取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但如果没有相应的语言信息的帮助,也很难得到准确、完整的理解。例如,一个不懂英语的人就没办法看懂英语原版的纪录片;一个不懂阿拉伯语的人就没办法听懂半岛电视台的新闻广播。因此,语言在信息输入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语言在信息匹配的环节起着主要作用。信息匹配需要预先储存的知识与新输入的信息及其特征分析结果相互比较,而预先储存的知识系统主要是通过语言分类储存的。例如,人们对时间以及空间的认识,人们对事物的形状以及颜色和味道的认识,人们对人的亲属关系以及社会身份的认识,等等,一般都是靠语言分类储存的。对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的认识,更是靠语言储存的。正因为如此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对世界事物的分类就不一样了,人接收了一种语言,也就接收了对世界的一种分类系统。
2.3 语言在输入信息进行特征分析的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输入的信息是语言信息,对语言信息进行特征分析,要用现有语言知识作为分析的依据,即使输入的信息是非语言信息,对非语言信息的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一般也需要用到语言的帮助。
正因为语言在人的认知活动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也就有了著名的沃尔夫假说。
“沃尔夫假说”,又称为“语言相对论”“语言绝对论”,是关于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即在不同文化下,不同语言所具有的结构、意义和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语言绝对论”即语言决定思维,认为一个人的母语决定了这个人的思维;“语言相对论”即思维相对于语言而存在,语言不同的人,思维也不一样[2]。该假说自诞生以来,就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人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是美国语言学家。1897年4月2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温思洛普市。1914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主修化学工程,毕业后在哈特福德火险公司担任防火专家的职务。由于沃尔夫是学化学出生,而且他的主要工作是防火保险员,虽然他从师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萨丕尔(Edward Sapir)但是从来没有取得任何语言学相关的学位,由于不是科班出身,人们对他的研究一直有所争论。沃尔夫在麻省理工接受的是化学工程的训练,掌握了一套实验室的研究方式和参照框架。他的语言学研究完全源于他的内心,他对于语言的研究并不是掌握多种外语,而是研究语言的“为什么”和“怎么样”,以及语言作为意义载体的能力。
在沃尔夫之前人们已经开始了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研究。其中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1.1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思维是通过语言实现并存在的。他写道:“口语是心灵经验的符号。……这些声音所直接标志的心灵的经验,则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其中包括赫尔德和洪宝德。他们认为语言是构成思维的官能,二者相互等同;人们必须借助语言去认知自然世界,语言的差异不在于声音和符号,而在于世界观本身。洪堡德甚至说“语言用不同的方式对现实进行范畴划分,这些迥异的方式限定了我们大脑组织知识的方式”。“语言就整体而言,处于人与对人有内部和外部影响的自然界之间。因为人的认识和活动取决于观念。故观念与事物的关系完全受语言制约”。
1.2 “语言干扰纯正思维”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直接认识就是灵魂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对事物本质理解的洞察,即一种既不能用与此说出来,又不能传达的洞察。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心灵的推理”不需要语言,“一个人考察他面前的三角形,会发现它的三只角加在一起等于两直角,而这个人只是默默思考这件事,并不用任何语词,不管是心照不宣的语词还是说出来的语词”。哲学家贝克莱也认为可以脱离语言进行思维。杜林曾公开宣称“谁要是只能通过语言来思维,那么他就永远不懂什么是抽象的和纯正的思维”。这种观点认为,抽象思维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进行,而语言参与思维过程是对“纯正思维”的干扰[3]。
1.3 “思维先于语言”论。英国哲学家洛克论述了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又指出,在语言初创时,是先有了观念,后有名称;即使到了现在也是先形成了新的复杂观念,然后才有了新的名称。爱因斯坦既充分肯定了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又认为思维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并先于语言。我国生物学家周建人在《思想科学初探》一文中,也明确指出,思想先于语言。这种观点不仅认为语言和思维可以分离,而且明确指出,先有思维,后有语言。
沃尔夫的研究延续了第一种观点,他的老师萨丕尔在20世纪20年代末受洪堡德观点影响很大,在论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时,萨丕尔写道:“人类并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仅仅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生活在社会活动的领域中,而更大程度的是生活在特定的语言之中,语言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表达媒介。如果以为一个人可以不运用语言而使自己基本适应现实,或以为语言仅仅是一种解决特定的交际问题或思考问题的随行工具,那完全是一种错觉。‘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社会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之上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充当他们社会表意媒介的特定语言的制约……我们看到、听到以及以其他方式获得的体验,大都基于我们社会的语言习惯中预置的某种解释”
沃尔夫作为萨丕尔的学生,将其老师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他对语言制约思维的认识来自两种不同的经验。
2.1 来自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从日常火灾的许多分析报告中,沃尔夫发现语言概念竟是导致火灾的一个重大因素。人们在“满汽油桶”旁小心翼翼,而在“空汽油桶”旁则漫不经心地乱扔烟蒂;尽管事实上空桶因充满可爆气体其实更具危险性。人们行为若此无疑是受到了语言概念“满”和“空”的支配。虽然从物理学意义上说空桶汽油更具有危险性,但是常规的语言上只能用“空”来命名它们,而“空”不可避免的示意无危险。这个词一般有两种用法。第一,作为“不存在、空虚、否定和无生命”的同义词。第二,用于分析容器内的物质状态,而不考虑其中的气体、残留液体、散落的垃圾等。“空汽油桶”的“空”就是根据这一用法来命名。但这个名称显示的意义却是第一个用法。
有一家木材蒸馏厂用石灰石纤维作为金属蒸馏器的绝缘材料,人们并没有采取措施防止石灰石纤维遇到高热或触碰到火,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蒸馏器下的火焰会延及“石灰石”,并引发剧烈燃烧,这里的人们才知道蒸馏器冒出来的醋酸气会使部分石灰石变成醋酸钙,受热遇火后就会分解,形成易燃烧的丙酮。但是这里的工作人员由于“石灰石”这个词中的“石”的误导,以为这种材料并不是易燃材料,所以未加防范导致了火灾。因此,沃尔夫认为语言形式为某个情境套上了某个定义,并由此做出了某种程度的分析和归类,将它分配在一种世界格局中,而这一世界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一个社团语言习惯基础之上,所以他认为语言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2.2 来自对印第安诸语言的研究。在对印第安多种语言的研究中,沃尔夫以“标准普通欧洲语言”为参照体系,由此比较出语言之间结构上巨大的差异。例如,霍披语的语法要求对客观存在的万物做有生命和无生命范畴的划分。该语言区分名词和动词的依据是延续时间的长短。瞬间现象如闪电、流星、喷烟、脉动等因其延时短只能是动词,而云和暴雨因其延时略长则为名词。努特卡语甚至不做名词和动词的区分,同时具有双重功能的词却可通过词缀曲折变化表达任何事件及状态。“一处房子”可通过词缀屈折形态被辨别为“长久的、暂时的、将来的、过去的或刚动工兴建的”等存在状态。霍披语对动作描述没有时态的要求,但却要求传达“说话人意向中陈述所应达到的可信度”,即用语法手段显示所述之事是事实、期待、回忆或一般规律等。语言的词汇层面也同样反映出对现实世界划分上的差异。霍披语用同一个词表示除鸟之外所有的飞行体。这样蜻蜓、飞机、飞行员等在名称上毫无二致。而在爱斯基摩语中,飘舞的雪、落地的雪、半融的雪、板结的雪却各有专名。
沃尔夫在研究霍批语时认识到在霍批语的微观世界中,现实似乎是由事件构成。事件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事件,一种是主观事件。从客观上来讲,只有当人们面对的是可以感知的物质经验的时候,事件才主要表述为轮廓、颜色、运动和其他感知性范畴。从主观上来说,面对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事件被视为无形的强度因素的表达。事件的稳定性、持久性或者短暂性、倾向性都是建立在那些看不见的强度因素上面。这就表面存在物,并不是以相同的方式“逐渐推移”的。在每一个能够作为一个确定整体呈现的存在物的本性中,充盈着它自身持续方式的力量,所以一切现有事件的呈现都是由先前阶段“准备好了的”,事件随后将会怎么发展,部分基于它已有的准备,部分基于它正在进行中的准备。霍批人强调的是世界的这个准备中或正在被准备的方面,它构成了霍批人眼中“现实的性质”,正如在我们眼中,现实的性质是“物质”和“东西”。沃尔夫认为我们的行为和霍批人的行为,在很多方面可以被视为与语言模铸的微观世界一致。人们针对某些情景采取的行为方式与人们谈论这些情景所采取的语言方式是相同的。霍批人的行为方式是强调准备工作。他们总是事先宣告,为事件做好准备,详尽阐述各种准备措施以保证具备理想的条件,强调良好的意愿以准备达到预期的结果。沃尔夫看来霍批族的“准备”活动重在持久和经常不断的重复,这也是其语言思想背景产生的结果。由无数小的力量积累起来的价值感,在我们文化中被一种客体化、空间化的时间观淡化了,而在霍批文化中却被他们的思维方式强化。
2.3 沃尔夫假说的论点。以诸多类似的事实为基础,沃尔夫推出了构成其“语言相对论”的两个重要论点。
2.3.1 语言的形态制约思维的形式。“每个语言的背景体系(即语法)不仅仅是概念的加工工具,其实它本身的形态就规范了概念的形式,我们按照我们的母语所设定的线界切分大自然,除非语言背景相同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参照,否则,虽然人们所见的物质存在相同,但是头脑中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图像却是各异的”。
2.3.2 “世界上语言系统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差异”.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有些概念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所特有的。同时,不同的民族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概括方式也可能不同。
对于沃尔夫假说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其涉及了不同的学科。国内学者对沃尔夫假说的理解大致为三种。第一,语言影响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第二,语言影响人的世界观。第三,语言影响人的思维。
尽管语言在思维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类的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除了语言之外,人的感觉、记忆和想象等也在思维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思维虽然离不开语言,但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却很难用语言来完全体现,所有我们会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妙不可言”等表述。沃尔夫的观点过分夸大了语言对认知的作用,但其论证中所提出的证据同样使我们看到语言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