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莹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北京 102616)
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信息资源的学术性机构。随着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与信息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为突出,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方式已无法充分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注重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也应根据读者需求多路径加强建设馆内的文献资源,健全资源建设的保障体系,提升读者服务水平,为师生文化素养和科研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学科建设是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基础和关键,学科建设需要人才、资源和经费的支持。图书馆是学科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丰富且有品质的馆藏资源对保障教学科研、提升师生阅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之一便是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情况,各高校为了评估达标,加大了在图书采购和电子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先满足了馆藏数量上的保障。然而学科建设新的发展目标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价值体现不单靠生均藏书量、馆藏规模等指标来衡量,更应该注重学科建设的质量和学科资源结构的优化[1]。资源建设由传统的拥有型向服务保障型转变,主要体现在:以读者的需求为基础,为保障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和适用性,有针对性地采选文献资源;以学科建设为主导,围绕学科建设的需求进行文献资源的采访与利用,为学科建设提供精准化、特色化的知识支持和优质的服务;以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为参考,定期开展资源利用率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参考进行资源优化调整。
以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为例,目前主要以订单采购和现场采购为主,读者决策采购(PDA)为辅,传统的采购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订单采购是由馆配书商提供采访书目数据,采访馆员通过汇文服务系统,根据本校的培养方案及资源建设文件汇编有选择地征订图书,再将征订书目发订给馆配书商,图书选定范围完全受馆配商的限制;现场采购不仅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订单采购还是现场采购都是基于采访馆员的经验,主观性比较强,因此在学科建设的专业化和读者需求的多元化方面,很难满足读者们的需求。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使读者有机会参与到文献资源建设中来。采访馆员将书目数据上传至汇文系统后,读者进入北建大官网图书馆主页,登录个人账号后通过OPAC(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浏览书目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读者荐购,但是读者荐购处理流程需要采访馆员订购、验收,编目馆员加工之后才能借阅,图书订到率和流通时间得不到保证,时效性较差,使读者在漫长的等待中消磨了积极性,无法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2]。数字资源和文献传递服务因为经费有限,限制了数据库和原文传递系统的内容采购,目前北建大图书馆只提供BALIS原文传递系统服务,但是通过对信息咨询部馆员的访谈得知,读者对原文传递的使用率并不高,甚至有些读者不了解这项服务或者不知道使用方法。
基于读者需求建设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有助于提升文献资源利用率。首先,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通常是依据馆藏量、学校的学科设置、教研人员所研究的课题以及学术水平等信息需求进行相应采购,这代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范围十分广泛,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图书馆采购文献与读者实际需求有明显差距的现象。对此,为转变该现象,高校图书馆需深入了解读者的具体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多种途径、多种方式采购相应的文献资源,并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弥补传统文献资源建设不足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图书馆是为科研与教学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师生,工作基础是建设文献资源。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建设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能够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一方面,满足读者的个性需求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与建设的总归宿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图书馆文献资源是否符合读者的实际需求,其信息内容价值的高低及信息量大小都由读者判断,所以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是衡量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坚持以读者的具体需求为建设导向,综合分析需求的多元化,并将其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参考依据与推动力量,才能制定合适的馆藏资源建设对策,有效缩小读者需求与图书馆资源的差距[3]。
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还应充分发挥其导向和引领作用,基于读者需求全方位提升资源服务文化。首先,利用重要节日开展党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活动,适度补充党史及传统文化类图书资源,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在思想文化引领方面发挥作用。其次,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展阅读指导与阅读推广工作,帮助大学生从阅读中增长知识,在知识文化方面引领大学生成长。最后,加强图书馆文化类文献资源建设,把最适合的图书提供给师生,通过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把师生吸引到图书馆,促进师生精神成长。
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基于读者需求及时更新资源建设理念,通过观念变革、技术进步、服务创新,为读者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服务,有效提升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以此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不仅需要改革重视收藏、轻视资源利用率的传统观念,还应树立多元思维观念,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促进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得以提高。
首先,高校图书馆需建立相应的读者信息库,深入研究读者需求,根据不同读者知识需求特点,为其订制所需的文献资源信息。读者信息既要包括读者自身的基础情况,也要适当收集读者的阅读方式、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以及科研领域等,便于图书馆及时掌握读者信息,将原本潜在的读者转变成现实读者,让图书馆及时为读者提供需要的知识,有效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实效性。其次,图书馆文献资源呈现多元化发展,除了数据库、电子图书及电子期刊等非传统形式的数字化资源,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这要求高校图书馆需及时改革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的思维模式,积极建设多元化的馆藏体系,从而达到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同时,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图书馆需加强对馆员的教育与培训,转变传统图书馆服务观念,努力提高图书馆员的学术水平与学历层次,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相应的竞争机制,给馆员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及责任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创新精神与科研精神,以此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4]。
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基于读者需求和学科建设及时明确资源建设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发展规划,为学科建设提供精准特色化的资源服务,全面保障资源建设质量,使文献资源能够充分满足读者需求。
首先,若想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满足高校师生的多样阅读需求,需要高校各教学科研部门和图书馆协同努力,依据学科结构优化资源分布,明确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具体定位。第一,深入了解学校课程设置,结合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进行图书采选。例如,北建大图书馆的建设定位是保证文献资源建设的系统性、稳定性,力求建筑科学、道路交通类及相关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发挥本馆建筑科学及道路交通类文献资源馆藏历史优势,多种文献类型并重,使馆藏文献资源成为北京地区建筑类文献中心。基于课程设置的定位,资源建设馆员可结合课程设置表,根据每门课程的名称对应中图法分类号,依据课程名称分析对应的主题词,再根据馆配商提供的书目信息里的分类号及主题词进行选书,然后对选出来的图书根据出版社、内容摘要、出版社、馆藏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后进行采选,这样既符合学校课程设置的基础定位要求,又能提高资源建设馆员的工作效率,进行精准化资源建设;第二,多维度获取读者需求信息,深入调研教师、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实际需求,采选优质资源。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会、馆藏利用情况等形式调研师生的文献需求、对现有资源的满意度以及获取资源的常用渠道等。第三,学科馆员深入学科团队,及时掌握学科发展规划和项目进展,对资源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对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的资源重点采购。从教学科研、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建设学术型资源,保障一流学科建设,优先采购重点研究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研究报告等资源,加大外文文献的订购比例,注重采选核心出版社的优质资源,建设系统、连续性的学科体系。
随着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方式的转型,以及读者动态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加强文献资源采访与读者需求的互动性,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方式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首先,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高校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在海量电子信息中运用便利的信息检索技术搜集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这要求高校图书馆既要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纸质图书资源,也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检索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的网络电子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需综合考虑大学生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合理分类与整合海量的电子信息资源,为学生获取资源信息提供便捷的专题化信息咨询服务,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知识拓展与知识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其次,发挥学科馆员的精准服务,学科馆员要求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合理的专业结构,较高的信息素养使其有能力按照读者的需求对资源进行配置和加工,为读者提供其最需要的资源与服务,并及时传递给各学科读者[5]。另外,高校图书馆还需及时完善读者荐购平台,保障读者荐购渠道的通畅,利用微信公众号、邮件、网站平台、微信群、QQ群等平台扩大读者参与面,最大化消除图书馆资源建设、读者实际需求及书刊出版发行之间的孤立状态,推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馆内各项工作动态的过程,其不仅需要图书馆前期投入一定的资金,还需要图书馆及时健全相关的评价体系,确保文献资源建设能充分满足学生阅读和学科建设的需求。评价机制主要分为图书馆内部评价与读者评价体系两方面,其中图书馆内部评价主要包括读者满意率、馆藏文献保障率、资源利用率以及馆藏对各个学科的覆盖率等;而读者评价体系则是需要开通读者评价的多个渠道,全面了解读者需求的实际满足度,并构建相关的读者意见反馈机制。如此一来,既能减少文献资源建设的盲目性与主观性,也能改善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质量与结构[6]。同时,高校图书馆的评价原则应依据经济性原则、满足需求原则及合理配置原则,经济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满足需求与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较少的经费最大化满足读者多元需求;满足需求原则主要是指资源配置应以满足读者的具体需求为主要目的;合理配置原则主要是指电子资源、纸本资源的互为补充与协调配置。另外,图书馆应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读者对馆内文献资源信息的评价,使读者在与图书馆反馈、交流的过程中,满足自身需求,促使读者参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积极性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加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不仅能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也能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与专业素养。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及时更新传统读者服务模式,通过明确资源建设定位、科学建立评价体系等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质量,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全面性、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同时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精准完备的信息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