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阐释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青年奋斗。近年来,一个个感动中国的青年温暖人心,他们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高尚情操等价值选择,感召和激励着亿万中国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选树优秀青年典型,用榜样力量激励青年奋发成才;“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围绕创新创业,广大青年在强国之路上尽显青春风采;在抗疫一线组织青年突击队,在脱贫攻坚战场发挥生力军作用……广大青年在新时代的广袤天地贡献智慧力量。还有更多的“青年”,他们虽已不再年轻,但他们的精神正“青年”,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人物传奇
张桂梅:教育燃灯者
“燃灯校长”张桂梅,拖着病体,战胜千难万难,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是时代楷模,照亮了大山里女孩們的梦想,她扎根和服务偏远地区,经常自掏腰包给群众治病、修路、建水窖,帮助群众协调纠纷、化解矛盾、发展产业。她艰苦朴素,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时时想着群众,把工资、奖金甚至社会为她捐助的诊疗费累计100多万元都捐出来,用于兴教办学、扶贫济困。2006年,云南省政府奖励的30万元,她全部捐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
张桂梅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
解读
她膝下没有儿女,却是上百个孩子的“妈妈”;她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级中学,让贫困山区越来越多的女孩圆了大学梦;她倾心倾力帮助边远地区师生、困难群众,将积蓄全部用于兴教办学、扶贫济困。“只要还有一口气,我都会站在讲台上,九死亦无悔”是张桂梅的铮铮誓言,20多年来,她以“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精神,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的梦想,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她立志改变大山里女孩们的命运,提升她们的素质,让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娇艳的花朵。她带着一颗“童心”、怀着一颗“痴心”,真正践行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石光银:“死在沙窝也要治沙”
“毛乌素”蒙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曾经的毛乌素沙漠,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被风沙撵着跑是生活的常态。出生在当地的石光银,从小的梦想就是治沙造林除穷根。在40多年里,他带领当地百姓与风沙对抗,植树5300多万株(丛),治理沙滩25万亩,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出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他还将治沙与致富结合,打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带领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个信念的指引下,石光银的梦想实现了。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毛乌素沙漠一万多平方公里流沙止步生绿,80%的水土不再流失,茫茫荒漠变成一片绿洲。石光银说,他一辈子就干了“治沙”这一件事。因为这一突出贡献,他荣获了“七一勋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
解读
防沙治沙,久久为功。石光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出生在饱受风沙侵袭的沙地边缘,植树造林,治理荒沙是他从小的志愿;当沙漠终于变成绿洲,如何让乡亲们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是他身为共产党员的使命。
40多年来,石光银和乡亲们在荒漠里筑起一道“绿色长城”,创造了世界治沙奇迹,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治沙之余,他扶贫帮困,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用一生书写“为人民服务”的最好注脚。
杜富国: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的扫雷英雄
杜富国2010年12月入伍,2015年6月主动请缨参加边境扫雷任务。面对生死雷场,杜富国刻苦训练扫雷技能,仅3个月就熟练掌握10余种排雷方法,以优秀成绩拿到扫雷“入场券”。三年来,他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实现了从“戍边尖兵”向“全能雷神”的转变。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坡顶扫排爆破筒“翻犁”(爆破)过的土地上,杜富国一行发现了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爆炸物。杜富国初步判断,这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他高呼“你退后,让我来!”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他身上的防护服瞬间炸成了棉絮状,杜富国顿时倒在血泊之中,当场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解读
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喊出“跟我上”是一种担当;和平时期,杜富国喊出“让我来”也是一种担当。杜富国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听令出击、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他坚持号令当头“让我来”,为人民扫雷障冲锋在前;重担面前“让我来”,为使命练绝技奋勇争先;生死关头“让我来”,为战友不惜血染雷场;苦累危难“让我来”,为大爱洒真情无私奉献……杜富国用一次又一次的“让我来”,诠释了新时代英雄战士应有的价值选择。
最美大学生:让青春绽放最美光彩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2021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刘宸、刘耀东、杨倩、宋哲、张建、阿卜拉江·伊马木、周杰、周锦宇、黄君婷、梁荣浩等10名在校大学生获此殊荣。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青春力量:刘宸、阿卜拉江·伊马木携笔从戎,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边疆;杨倩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周杰、周锦宇、宋哲矢志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张建、黄君婷、刘耀东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将勃勃青春向下扎根;梁荣浩入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靠的是他矢志不渝的奋斗、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的追求和“止于至善”的匠心。
解读
在他们各不相同的青春经历中,一个相同的答案呼之欲出:青春最美的模样,就是矢志追求梦想、为祖国为人民不懈奋斗。他们的青春,在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最美风采;他们充满着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锐气,洋溢着在创新创业中服务社会、以创新创造奉献国家的热忱。每名“最美大学生”背后,都有无数的努力以及日复一日的坚守。心怀家国、心系社会,是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来源,也是当代青年的精神写照。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未来,还有更多精彩的青春故事等待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