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夏文草书结体规律与书写特色

2022-12-06 12:08赵天英
敦煌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西夏文结体楷书

赵天英

(兰州文理学院 敦煌文化研究中心, 兰州 730000)

西夏文草书文献遗存丰富,类别众多,蕴含着那个时代的原始信息,史料价值很高。对西夏文草书的系统分析是破解西夏文草书,从而识读西夏文草书文献的有效途径,但识读障碍,阻碍了对其研究。因而,如何推进西夏文草书的识读研究,便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问题。对此学界已有认识,并作了初步研究,如对西夏文草书规律总体的探 讨[1-2],对特定文献的西夏文草书的分析[3-5],还有对西夏文书写特征与规律的探究[6-7]。 这些成果推进了西夏文草书的研究,但从文字学角度系统分析西夏文草书的内容依旧缺乏,有助于高效破解西夏文草书的研究内容亟待补充。

探讨西夏文草书结体与特色,从文字学角度深入分析,是认知西夏文草书重要的方式。分析已经识别出的西夏文草书的结体规律与特色,对进一步识读未知西夏文草书,从而研读西夏文草书文献有很大帮助,因而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做一些探讨。

西夏文草书的结体方式和汉文草书十分相似。汉文草书为了提高书写的效率,打破了正体字符的结构规律,采用新的书写方式,通常是缩连并用,把长画缩为短画,短画缩为点,把几笔连成一笔,省略笔画,甚至把复杂的部分省减为几个符点,简并偏旁,把几个偏旁简化为一种[8]。西夏文草书结体与之类似,打破楷书字平衡的结构,在结体上存在随意性,但绝不是任意赋形,无论结体布局还是符号转化都遵循着规律性的原则。

一 结体方式与规律

结体是对字的笔画安排和形式布置,将字的笔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字。草书是书写快速便捷要求下的产物,故结体形式首先取决于书写是否快速便捷。赵壹《非草书》言:

夫草书之兴也。其于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繁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趣急速耳,示简易之指,非圣人之业也。但贵删难省烦,损复为单,务取易为易知,非常仪也。[9]

赵壹的话,不仅指明了草书产生的原因,也道出了草书结体最基本的方式,即“删难省烦”“损复为单”“取易为易知”,西夏文草书结体正是如此。同时,书写的生理习惯影响着西夏文草书的结体。书写者遵从就近与顺手的原则,将西夏文楷书字就近的笔画连笔或共用,或将一个字体构件概括成一个符号,形成草书字。西夏文楷书字体方正,笔画繁多,所以草书笔画的减省与概括,可谓大刀阔斧,力度很大。

西夏文草书与汉文草书一样也有原形草法和符号草法两种方式。原形草法不减省楷书原有笔画,而是改变形态,以便连笔,造就了以连笔为主的结体方式。符号草法是西夏文草书最主要、最常用、最具革命性的结体方式。西夏文草书结体具体表现为笔画的形变、省略与简化、连笔、共用笔画、改变字形结构、抽象与概括,每一种方式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10]。

(一)笔画的形变

草书字形的基本构成是点画和使转。点画就是笔在纸上运动,留下的痕迹聚于一处为点,引申开来为画。使转就是笔的提按运动。运笔纵横牵挚伸屈,成直线运动为“使”;运笔转折钩环盘纡,成曲线运动为“转”[11]。 西夏文草书的点画、使转都建立在楷书的基础上,改变楷书笔画的形态。笔画的形变是西夏文草书最基础的结体方式,形变方式有类别的改变和长度的伸缩。

1.笔画类别的改变

西夏文草书结体中,楷书字 “横”“竖”“撇”“点”“捺”“折”六种基本笔画都有形变为其他笔画的现象。表1中是这几种基本笔画最常见的类别变化方式。

2.长度的伸缩

草书字改变楷书字笔画的长度,在起笔时,往往将长的横改为短横、长竖改为短竖、长折改为短折。改长笔为短笔较为多见,改短笔为长笔则多用在字形取势和夸张用笔时,具体表现如表2所示。

表2 笔画长度伸缩示例表

西夏文草书结体中,笔画的形变非常普遍,几乎无字不有。除表1—2这些常见的变化以外,还有很多变化形式,如横点、竖点变为侧点,竖折变成直笔,三折变两折等。这些变化中以点取代其他笔画的比较多,如点代替撇、横、竖,有时也将一个字体构件变为一个点。点在所有的笔画中,具有运行距离最短或根本没有运行距离、富于跳跃性又便于连写的特点,最符合草书快写的原则[12]。

表1 笔画类别改变示例表

(二)省略与简化

省略与简化是草书结体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也是西夏文草书最主要的结体方式。省简笔画,或者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字体构件,从而用笔画简单的草书形态代替结构复杂的楷书基本形态。这种简化并不是没有章法的随意简化,而是有其严格的自身规律,随着发展越来越体现“约定俗成”的规范。表3显示省略与简化不仅会省去或简化笔画,有时会将整个字体的一部分省去。

表3是西夏文草书结体中省略与简化最基本的形式。省略与简化遵从的原则有三:一是对快速书写有效果;二是能保持草字内部运动的平衡;三是对识读影响不绝对大,对相近字的辨别有帮助。

表3 省略与简化示例表

西夏文楷书字笔画多,结体为草书时,几乎都要简省笔画,字形复杂简省的多一点,字形简单,简省的就少一点。合体字是简化的重点,大多数组成合体字的每个字体构件同时简化,甚至直接简化整个字体构件。如何简省和简省程度取决于字体构件的笔画多少。若字体构件均比较复杂,则都要简化或者省略,如絁(乐)草作,鞘(引)草作,组字的全部构件都做了简化。若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构件只有1到2画则一般不会简化或者省略,如翖(缘)草作,浚(捣)草作,翖字中间的部分的2竖未做草化,浚字左边的1竖未做省略。这和一些字草化后呈现2竖或者1竖的形态有区别,如皏(顶)草作,右下部的1竖是由蠯草化而来。另外,一个字中有重复并列的相同笔画时,只留一笔,将其他笔画省略。

合体字在经过简化后,若非改变字形结构,大多数会保持楷书字体构件的数量。如緽(佛)草作,楷、草体都是两个字体构件,前(往)草作,楷、草体都是三个字体构件。西夏文草书字的字体构件不似楷书那么明显,有时候一点、一折就会代表一个构件,这是草书的特点。这也凸显出另外一个现象,就是草书里边的一点、一拐皆有来处,有些字的字形十分接近,只有微小的差别,却并非同一个字。

西夏文草书结体中也有不简化原则,除史金波先生提及的“一个字中笔画简单,又不可或缺的部位一般不再省笔或简化”之外[1]18,还有字体构件上和整个行文中的不简化原则。字体构件上不简化表现为当一个字的组成部分一部分复杂,另一部分简单时,只省略和简化复杂的部分,简单部分不再简化。行文中如果一个结构简单的独体字夹在两个结构复杂的字中间,为了保持平衡,一般不再简化,如西夏文草书《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中的“魏”“瑟”等字未做简化。

(三)连笔

连笔是草书最具特色的结体方式,将独立的笔画连接起来。有局部笔画的连接,有整个字所有笔画的连接,还有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如表4所示。

连笔是西夏文草书达到行文快速目的最有效的方式。如表4所示,包括上下连笔、左右连笔、字内部的连笔和字与字之间的连笔。无论如何连笔皆会保留原楷书字的意蕴,为释读提供线索。连笔中,交笔的处理比较慎重,以不引起混乱为原则。补笔在连笔草字中使用比较多,这是连笔的行笔特点决定的,将有碍连笔的笔画留下来,最后做补笔处理。两字相重复的草书表示形式,多数以连笔的方式处理,从上字末笔向下一拐即可,既是连笔,也是排在一起的重复字在草书里的替代符号。在两字的连笔中,往往是上下两字相关,是一个词,而且这种现象十分突出,所以,西夏文草书字与字之间的连笔,不仅是字形的连接,更重要的是字意的贯连。

表4 连笔示例表

连笔在草书中很常用,笔画的轻重有一定的规则。《续书谱》云:“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13]就是说连笔时,楷书原有的笔画行笔重,笔画粗,连接原笔画的牵丝细而轻。这个对汉文草书的论述也完全符合西夏文草书的特征,因而在识别西夏文草书时,可以根据草书笔画的粗细来甄别笔画与作为辅助线条的牵丝。

(四)共用笔画

在楷书字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笔画在草书中用一个笔画表达,即所谓共用笔画。其突出特点是共用的笔画占位尽量兼顾原有笔画的位置,这也是它有别于省略与简化的特点,表现形式如表5所示。

表5 共用笔画示例表

(五)改变字形结构

西夏草书里边,为了书写方便,改变楷书字笔画的位置或方向,甚至改变原字的结构,如表6所示。

表6 改变字形结构

字形结构的改变以左右结构改为上下结构和左中右结构改为上下结构为多,这是因为西夏文自上而下书写,上下字字义连贯,要实现字形连接、笔意呼应,就必须让下边的字笔意趋上,造就了字形结构由左右向上下的变化。

(六)抽象与概括

抽象与概括是草书用某种字符或形态替代楷书字的构件或整个字形。这种方式恣意奔放,突破原来楷书字的窠臼,使两种字体差异很大。但无论变化多大,细细比对两种书体,还是能从草书中看到楷书的影子,如表7所示。

表7 抽象与概括示例表

以上六种西夏文草书结体方式,往往综合使用,造就了一个个形体简洁流畅、龙飞凤舞的西夏草字。

二 西夏文草书符号

汉文有原形草法和符号草法两种方式[14],西夏文也有这两种方式,西夏文草书具有符号特征。在能够体现草书系统性和规律性的诸因素中,草书符号无疑是最主要的部分[15]。 尤其是由楷书字体构件形变而成的草书符号,是释读西夏文草书的关键所在。

草书符号代表着楷书的字体构件,有时一种符号代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字体构件。这些草书符号代表的字体构件,相对稳定,类似于汉字部首与偏旁。

(一)偏旁部首与字体构件

偏旁与部首是汉字中的概念。偏旁是指构成合体字的部件。部首是汉字归类时,将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将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称为部首,部首都是独立的汉字,具有特定的意义。西夏文也有偏旁的概念。西夏文韵书《文海》对每个西夏字的字形、字义和字音都做了解释,其中字形组成的分析就体现了偏旁的概念,在对文字组成的分析中,使用了纳(左)、緈(右)、笒(全)、緵(头)、饲(圈)、蛃(中)、崇(下)等术语,指称组字时用了原字的那一部分,纳指左部,緈指右部,緵指头部、上部,崇指下部,蛃指中部、饲多指上部加左部,笒指一个字的全部[16]。《择要常传同名杂字序》中也有偏旁部分,技緵(字头)、技纳(字左)、技蛃(字中)、技緈(字右)、技笒纳簧(全字为偏)分别指的是处在不同位置的字的组成部分。

汉文部首的归类方法,在西夏文研究过程中被借用,有用来探索西夏文部首规律的[17-18],也有在字典的编纂和索引编写时像汉字部首那样按字形归纳出一些西夏文部首,以便查字使用[18]304-505[19]。但汉文部首的概念,不完全适用于西夏文。在西夏文字中,同一形体往往在不同的字中起不同作用,同时,作用相同的成分往往在不同的字中用不同的形体表示[20]。 所以,西夏文中无论是西夏文本身使用的纳(左)、緈(右)、笒(全)、緵(头)、饲(圈)、蛃(中)、崇(下)、技緵(字头)、技纳(字左)、技蛃(字中)、技緈(字右)、技笒纳簧(全字为偏)等术语,还是现代研究中引进的偏旁部首的表达形式,它们实质上指的都是楷书字的字体构件。字体构件在西夏文草书中更具研究意义,因为它是草书符号最根本的来源。

(二)西夏文楷书字体构件对应的草书符号

草字多变化,与楷书笔画有明显的差别,但它毕竟由楷书速写概括而来,所以可以根据楷书笔画的类别来判断草字最具特征的笔画[21]。在西夏文草书里可以根据楷书字的相同构件,归纳出一些草书符号。有时,一种字体构件由一种或两种形体不同、较为稳定的符号来替代,使用哪一种符号,一般由原楷书字笔画多少决定,一般来说,原字笔画繁多,就用较为简单的符号,原字简略,就用较为复杂的符号,如表8所示。

西夏文草书符号很丰富,大多数比较稳定。表8只是最常见的一些西夏文草书符号。多数楷书字体构件用一到两种较为固定的草字符号来表达,打破这一共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这个构件在楷书字里位置,如这个构件与相邻的笔画在连笔上形顺路近,则往往会合并简化,改变这个构件常见的草字符号表现形式;另一个就是在同一行里为避免重复而刻意的变化。

表8 西夏文草书符号示例表

表8(续)

表8(续)

(三)异形同符与同形异符

异形同符,就是不同的楷书字体构件,在草书中用同一个草书符号代替,如膁(解脱)草作,籋(我)草作,膁右下部的,籋右部的,草书皆作。这样的现象在西夏文草书里边很普遍,是草书符号化后,用相同的符号代替不同的字形,是草书简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会给释读带来困难。

同形异符是指相同的形体有不同的草书符号,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草书字体多变化的表现,即一字多形现象,由于草化程度不同,书写风格不一,都会导致这种情况,如腞(者)草书有等写法,但无论怎样,都基本接近,都能从中看出楷书的影子;另一种情况是,同一个楷书字体构件,在字的不同部位可简化成不同形式,如柜,在字的左部可以是“”,也可以是“”,在字的右部一定是“”,在字的中间可以简化成一竖,如阶(能)草作,键(花)草作,蔎草作,孩(黑)草作。

三 文书类别与草书特色

不同类别的草书文书有不同的特色,这是文书性质和不同的书写要求所决定的。有些文书有草稿性质,自然潦草一些。有的草书,如佛经类,怀着虔诚之心书写,行文规整。有些文书要公示,不仅要规范,书体也要美观。

(一)社会文书草书的特色

西夏社会文书草书构成了西夏文草书的主体。社会文书中的草书文献有审案记录、户籍、账目、契约、军籍、告牒以及书信等官私文书等。社会文书多是在民间使用的实用文书,分布地区广,书写量大。社会文书中的草书总体上比其他文书潦草:一方面是因为不少社会文书有草稿性质;另一方面,许多社会文书需要即时快速书写,对速写的要求最高。

社会文书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行草和行楷比较多。行楷没有严格的规则,写的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行楷。写的放纵一点,草书的味道就比较浓厚,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较快,又没有草书那样难于辨识,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22]。既能赴急又便于释读的实用特性,使行书和行楷在社会文书中备受青睐。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同一件文书中,草书和行书兼有,有的字很草,是标准的草书,而有些字是行书,甚至是行楷,夹杂出现,这类文献也有一定的数量。

社会文书中的告牒类文书,都比较整洁美观,无论草化的程度如何,皆规范标准。告牒类文书要广而告之,规范标准是为了准确释读,整洁美观也是考虑到读者的审美要求。有些账目类文书和单方持有的契约文书,非常潦草。如契约类文书上的字草化程度很高,难以辨识,有些粮食借贷契约为了让借贷双方了解其核心内容,在契约末尾往往用算码标出粮食的种类与数量。其他诗歌曲辞文书、医方等也是较为潦草的文书。

虽然社会文书中比较潦草的文书占的比例较大,但也不乏字体俊美、章法严整的精品。

(二)佛经草书特色

西夏印刷术发达,印本佛经数量很多,同时,许多僧人和信徒,怀着虔诚的宗教情怀,将一笔一画地书写佛经作为修行方式,故而写本佛经也不少,其中有部分为草书书写。一些佛经类西夏文草书文书清晰整洁,布局规整,和佛教僧众虔诚的宗教情怀不无关系。如俄藏Инв.No.7578西夏文草书《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图1),行距相等,字与字之间少有连接,草书标准规范,草化程度不大。有的文献草化程度大,是成熟的草书,如俄藏Инв.No.4848草书佛经(图2),字体非常简化,流畅优美。

图1 俄藏Инв.No.7578《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图2 俄藏Инв.No.4848 草书佛经

西夏文草书佛经的另一大特色体现在西夏藏传佛教文献中,即一些藏传佛教草书文献草字的写法明显受到了藏文的影响。书写者将藏文字母曲曲婉转,藏文草书轻盈俏丽的行笔特征引入西夏文草书中,使这类草书别具特色。如俄藏Инв.No.5055草书佛经(图3)就是此类文献的代表,这类西夏文草书,俊美独特,别具情趣。

图3 俄藏Инв.No.5055 草书佛经

(三)夏译汉籍的草书特色

西夏引入和翻译汉文传统典籍的时间比较早。元昊即位不久,即“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教国人纪事用蕃书,而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23]。 就是说,西夏文一创制就翻译了部分传统汉籍。《孝经》就是其中之一,为西夏文草书《孝经传》的产生打下基础。俄藏Инв.No.2627西夏文草书《孝经传》(图4)是西夏文草书儒家经典的代表。行文自然流畅,草书标准规范,上下字少有连笔,体现出经书类文书的庄重雅致。

图4 俄藏Инв.No.2627《孝经传》

(四)《择要常传同名杂字序》反映的西夏文刻本草书特色

《择要常传同名杂字序》(图5)为首次所见西夏文刻本草书,也是截至目前所见最早的汉字系统刻本草书。上面的草书示例字简化程度很高,有些字和写本文书中草字的字形十分接近,有些则比写本中常见的草字简化得多。字的线条比较硬,弯曲的笔画不圆润,这是刻本的特性决定的,显示出草书进入雕版印刷后的特点。

图5 西夏文刻本草书《择要常传同名杂字序》

西夏文草书文献丰富,充实了中国各类文书实物资料,随着这些文书的破解,当时的社会面貌将被逐步展现出来。

猜你喜欢
西夏文结体楷书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楷书的笔势
楷书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西夏文《乌鸣占》考释
《西夏文史荟存》第三辑弁言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西夏文“五部经”考略
硬笔楷书3500字
硬笔楷书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