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形态的引领,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有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才会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在精神文明方面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张颐武文化学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十年中国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作了深刻的阐述,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走向复兴的进程。其中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论述,全面阐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略和未来发展的走向,是对于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论断。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必须有文化自信自强的支撑,必须有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支撑。
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自信自强”:一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四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五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前三个方面是要达到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后两个方面则是根本的保障和发展的路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精神引领,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的生活中所体现的价值遵循,这都是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根本的来源。有了意识形态的支撑,社会的发展就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有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就能够更有追求和目标;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国民整体精神面貌和素质的提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惠及人民的重要方面。
有意识形态的引领,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有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才会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在精神文明方面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这既是文化对于社会引领作用的凸显,也是文化重要意义的阐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滋养,是文化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让文化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让文化的创造活力得到更多发挥,让文化从各个方面对民族复兴的进程做出重要的贡献,正是当下的重要主题。而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则是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关键。
这些意义深远的论述都会深刻地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进程。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上看,满足社会和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就需要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从而提高人民对于社会的认同是一项重要的使命,它会为社会的各种心理焦虑和转型期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文化被普通人所分享,能够让民众更加充分地获得文化服务也是社会所关切的。让文化的力量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我们的文化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和文明血脉,让传统文化成为人们精神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也要创造富有生机,充满活力,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这种大众文化会对于整个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也需要公众和社会对此有清楚的认知。有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创造,人们对于自己社会的认同就会更加充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日益壮大,如何提供更多能够满足这一群体文化需求的产品将是繁荣文化市场的关键。另一方面,社会上90后正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他们的文化喜好与精神追求需要我们的文化生产者认真分析研究,从而生产出真正能够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同时也要注重其他群体文化需求的满足,真正创造出代表民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让我们的文化精神高度能够不断提升,让民族优秀文化的创造从传统中汲取影响的同时,展开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