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瓅珠 陶 磊
(1. 南京医科大学 医政学院 2. 南京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我国健康教育内容的更新扩充与相关行政法规的出台制定,以及学生群体的数量、特点的转变,使得研究者关于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研究愈加深入,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不断涌现,研究结果颇丰。但当前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多为主观进行热点追踪和方向把控,鲜有研究者讨论研究现状,进行历时动态分析和多元领域分类,导致该领域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亟须从整体进行知识结构的全景展示。
因此,通过对国内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研究理论和热点的定量可视化分析,利用多元图谱总结近十年来该领域研究的文献时空分布特点,解读研究热点,有利于为后续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实践探索和全面研究推进提供创新空间。
由于研究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为确保数据来源的时效性和可信性,本次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通过检索[关键词:健康教育(精确)+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模糊)]进行搜索,展示从2011年1月1日到2021年11月10日的包括SCI、EI、CSSCI、CSCD等来源的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共4212篇文献,再通过人工筛选,除去与研究目标无关的文献后,最终得到4182篇文献。
由于Citespace能够绘制出基于主题、关键词和学科类别的共现图谱以及对于被引文献的共引图谱[1],本次主要使用Citespace.v.5.8.R1软件,将4182篇文献导入后,时间区间为2011—2021年,切片为一年,主题词来源选择为标题、摘要、作者信息和关键词,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详细分析,选取每个时间切片排名前50的数据形成网络,最终绘制出相应图谱。辅助使用Excel绘制出每年发文量统计图,从不同角度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大学生健康教育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为2011—2013年,发文量偏高且稳定,处于研究活跃期;第二阶段为2014—2021年,出现明显的下降态势。尽管在2019年因《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颁布文献数量略有上涨,出现短暂复苏,但2020年后文献数量呈快速跌落。截至11月10日,2021年的发文量为168篇,低于2011年的一半,说明经过社会、医学、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发展,该领域已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的阶段。从研究学科的分布分析来看(见表1),该研究的权威文献主要集中于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等相关学科,在医药和社会层面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
图1 2011—2021年年发文量折线统计图
表1 2011—2021年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
通过研究者共现分析得到的图谱网络密度为0.0032,表明研究者合作较为分散,未形成高度聚焦,多是高校学者等个体研究者。4182篇文献涉及495位作者,其中20.6%的作者发文量为一篇。在主要研究者的信息汇总中(见表2),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是在网络分析中刻画节点中心性的最直接指标,张欣文章的度中心性最高,其发表的文章与其他研究者文章的连接最密切。引文半衰期(HalfLife)是描述引文老化程度的指标,发表频率最高的俞国良,2017年首次发表文章,半衰期最大,有效价值最高。突发性文献分析显示,冯刚、陈新星的突发性系数(BURSTS)分别是2.59、2.58,说明两位作者是该研究领域前沿的主要领军人物。发文量前10名的研究者中半数在2013年就已开始发表文章,起引领作用。根据普莱斯核心作者计算公式M=0.749(Nmax)0.5,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为俞国良(Nmax=8,M=2.1),即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可认定为核心作者。近十年内,495名研究者中共有38名核心作者,占比为7.7%。4182篇文献中核心作者共发表207篇,远低于普莱斯提出的50%指标[2],表明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问题的聚集程度也较低。
表2 主要研究者影响力分析表
在主要研究机构的信息汇总中(见表3),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是近十年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但图谱的连线少、网络密度低,发文量前11个机构大多来自高校。由此可见,大学生健康教育在近十年内多被高校关注,尚未形成系统严谨的学科体系,缺乏紧密的合作关系网络和社会关注度。
表3 主要研究机构影响力分析表
关键词共现图谱形成607个网络节点和748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041,最大共现频次为583,只标记出1%的网络节点,并进行Pathf inder的网络剪裁(见图2)。“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等为频次和中心性均较高的关键词,是最受关注度的研究主题。节点度越大就意味着该节点的度中心性越高,在网络中就越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节点度较高,说明它们是该研究的重要中介点(见表4)。通过Summary Table分析可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变系数(Burst)为28.66,说明该关键词长期处于研究热门状态,与其相联系的关键词更易处于研究前沿。
图2 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4 高频关键词列表
聚类分析可以快速获取该研究的主要领域信息。以关键词为节点,应用Cluster进行聚类查找分析,LLR算法提取聚类标签,进行自动聚类形成图谱的模块值(Q值)为0.8749,平均轮廓值为0.9638(见图3),说明该图谱的聚类效果和网络同质性较高(S值)。
图3 关键词聚类图谱
根据排名前列的关键词聚类信息和时间线图的显示(见表5),总结概括出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的四个主要研究领域方向,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表5 十大聚类关键词列表
1. 心理健康教育
该领域覆盖了聚类#0、#1、#6、#7、#9,是大学生健康教育一直以来的热门研究领域。从1994年国家第一次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该领域就成为热门研究方向。在2011年教育部提出明确的建设标准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和目标后[3],发文数量就已达到了顶峰。[4]近十年中,自我效能感、心理资本等概念成为新型关键词且热度一直持续至今,表明研究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重要性等达成了基本共识。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借助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测量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等九大心理问题,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辛自强通过横断面研究发现偏执、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变化较明显,即二十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5]第二,针对特定大学生人群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和策略,重点关注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群体的个人特征、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等行为模式。如陈磊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显著高于非贫困生[6];但能否据此说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高于非贫困生仍待商议,张晓玲等人针对女大学生群体发现贫困生和生源地为农村的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严重。[7]第三,针对婚恋、网络、生命、职业生涯规划等特定主题开展研究,将心理健康教育同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走向现实生活,以发展性和积极性的价值态度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8]第四,结合新媒体创新教育应用。如徐祖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平台的五大体系:活动体系、服务体系、知识体系、互助体系及危机预警和干预体系。[9]
2. 思想政治教育
该领域覆盖了聚类#2、#4、#7。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人格健康,这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路径支持。[10]从2004年至今,该领域一直处于创新发展时期。[11]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从道德和政治思想角度出发,侧重对德育、马克思主义教育等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将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灌输的主要内容,使大学生得到思想层次的全面发展。[12]如吕雪梅通过中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比研究,提出除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增加实践层面的能力训练,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13],虽然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同,但基于教育规律,该建议值得参考。第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系。主要研究包括近几十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人生价值观、婚恋观、就业观的变化,提出通过针对性地优化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丰富生存内容和平衡生存维度。[14]如朱宇针对大学生恋爱观出现的偏离问题,建议遵循马克思主义恋爱观指导[15];肖建国针对大学生在学习选择、政治追求、就业期望和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功利化问题,建议将马克思主义观、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将有效改善个别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的问题。[16]
3. 卫生健康教育
该领域覆盖了聚类#3、#8、#9。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用kap、SCL-90等问卷定量探究大学生卫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从大学生基础信息、父母家庭信息、健康课程接受度等内外因素解释我国大学生卫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17]近年来研究逐渐由简单趋向复杂,研究针对单一因素逐渐转变为探讨多因素的融合,同时这些因素也在互相影响,推动研究者深入思考。如李芳针对大学生生育观教育缺失的普遍现状,提出包含生命、生存、生活、生涯、生死的五维生命观教育内容。[18]第二,针对大学生性教育的缺失情况,探讨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设计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的性健康教育模式。[19]第三,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认知和研究应对策略,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疾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同伴教育更适用于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开展,通过建立完善应急预案、监测预警机制等做法将有助于应对传染病暴发,保障大学生生命健康。
4. 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该领域覆盖了聚类#5、#6、#9。近十年中,信息化和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推动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环境的动态性发展态势,大学生健康教育管理的重点从健康知识的传播到健康行为的培养再到健康环境支持的发展历程。[20]从高校管理层面探讨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和规范课程,也是主要的研究方向。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基于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探究健康教育路径。辅导员职业具有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实践属性以及综合属性等特点,[21]将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安全课堂、网络心理危机同学生管理相结合,是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该方向在近些年发展成为新的视角;第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将迅速进入社会就业带来的角色快速转变问题,从高职院校性质、现状和管理制度等学校层面开展研究。如李桂英提出通过自信心训练和合理情绪疗法解决该类学生因过多的负面信息和失败经验而产生的自卑心理[22];易晓英也建议高校应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提升老师的文化素养,在“三全育人”体系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23]等。新视角的不断涌现也在侧面反映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在逐步完善。
关键词突变检测可以清楚反映在某时间段变化明显的关键词,是作为不同时间段热门研究领域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本研究最终得到了15个突显词(见图4),其突显强度均大于5,说明在相应的年份内,这部分关键词一直是研究热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度最高,说明2019—2021年心理问题成为研究者最关注的研究主题。根据该图谱可以将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热点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图4 前15个突现词图谱
1. 第一阶段为2011—2014年,是该研究理论学习研究时期
1990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使得该研究的发展程度越来越深,但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实力仍较弱。研究者主要通过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提升我国的传统健康教育理念,并加强对教育队伍、教育视野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十八大强调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背景下,研究者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借助scl,TPB等定量研究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这一时期,我国该领域的理论不再照搬国外已有理论,而是注重“本土化”发展,并得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等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深度在传统基础上偏向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2. 第二阶段为2015—2018年,是该研究方法创新和内容扩大时期
在传统的调查问卷等定量研究和对比研究等定性方法的基础上,该研究在这一时期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因素分析”“统计学”的应用让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更客观地反映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但定性研究的缺失使得研究结果缺乏全面性。同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出现明显细化,“高校辅导员”成为新的研究对象,“茶文化”“健康素养”“艾滋病”等微领域也被研究者重点关注,成为新的研究分支,研究范围也进一步扩张。
3. 第三阶段为2019年至今,是该研究深入发展时期
从2018年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再次回归到研究热点中心。具体呈现出以下变化: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原因分析、应对策略的研究增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总体上升状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这也为后续研究增加了对比研究。第二,心理健康与大学生行为特点、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的关系研究增多,与个体自身基本状况存在很大关联。第三,咨询方法、干预手段的研究方法增多。第四,结合科技发展和大学生群体转变,“新媒体”“新时代”和“90后大学生”成为新的热点。
综上,通过Citespace和Excel针对近十年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成果分析,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该领域研究已持续多年并已进入热门期。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等关键词出现明显的共引连线,学科间的融合发展已经应用在实际教育中,形成了多象化的知识基础。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深入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探索研究也完善了大学生健康教育体系,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健康素养。
第二,大学生健康教育逐步从“大学生”“健康教育”等宏观探索转向“人文关怀”“茶文化”“艾滋病”等针对性内容研究,重视对健康教育的类别和对象区分。“心理健康教育”被细分为“心理保健”“心理危机”“积极心理学”等子关键词,“大学生”也被细分为“女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同性恋大学生”等子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成为新的研究前沿。但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立场的学生群体,例如针对爱情观、消费观差异的群体研究,还缺少研究者的关注。
第三,大学生健康教育逐渐走向“本土化”发展。我国大学生群体扩增、身心变化特点以及社会政策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影响,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医药文化”“冠状病毒属”等研究热点的出现和持续性研究的开展,有效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评价与理论策略研究相结合,从实践中提出“本土化”理论。但此类研究多为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缺乏针对教育模式和理念、健康教育新方向的基础性理论研究。
第一,研究方法多元化。图谱显示当前研究方法多为依赖于案例分析的kap,SCL-90等问卷和统计学的定量研究和访谈法调研大学生部分健康素养的掌握情况的定性研究,缺乏定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尽管在现状调查的开展,以学生为样本的精细数据调研和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普适性建议等方面已有明显成效,但针对健康教育的历史反思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分析,大学生的性质、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等过程性研究较少,也是后续研究与要突破的瓶颈问题。当前,SPSS,Citespace等软件技术日趋成熟,在其他社会人文研究中也开展应用,但由于大学生健康教育涉及多学科融合,很难单纯依靠软件分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因此建议研究者可以在现有的科学数据基础上,应用历史回顾、横断面研究等方法,灵活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研究手段相结合,这也是大学生健康教育创新研究方法的突破口。
第二,构建长期关注和从事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的专门力量。研究者和机构的图谱发现,大多为思想政治类院校的个体学者,高质量文献占比少。与大学生健康教育效果最好的瑞典相比,在研究群体方面,我国缺少拥有专业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研究队伍。[24]建议日后加强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合作,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调动其他思政教育人员、辅导员及其他管理者,形成长期研究团体。面对高校中时有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等还需相关法学研究人员介入。总之,构建专业团队,注重关于心理、思想和卫生等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分支的开拓,增强研究者和机构间的连线和网络密度,搭建学术话语而并非仅是经验交流的沟通平台,也将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队伍的持续 发展。
第三,创新理论研究路径。目前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指向同一处,即保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聚类图谱显示当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为主要研究领域。这看似以多样的研究视角进行全面分析,但不同学科间的融合还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导致尚未紧密契合。建议以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优化心理素质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为导向,构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学科发展模式,如政府干预主导模式、高校联合发展探究模式等,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适合学科的特色发展方向。研究者也需加强综合性知识储备,避免研究视角单一和趋同化。同时,生理健康研究数量和效果欠缺,在法学、网络教育、生态教育等方面研究仍较少,研究大多处于针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没有重点突出预防机制及应急处理机制。日后研究者应紧密结合社会时代发展,加强该领域突现词的研究,转变传统研究路径。
第四,加深“本土化”研究深度。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将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我国现有的教育理念方法与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25]该研究在西方发展较早,理论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已相对成熟。例如美国的《国家健康教育标准》注重健康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26],澳大利亚的《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注重功能性健康素养、互动性健康素养和批判性健康素养的培养。[27]但因国情社情不同,当前我国的“本土化”研究往往针对某高校的个案分析,关注思想政治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外壳”,仅明确“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我国特定的民族发展、社会需求、复杂的地域文化造就的大学生身心特点却被理论和实践研究所忽视。导致“本土化”理论总结不足,亟须在日后进行对比研究的同时,注重将外来理论方法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国情相结合,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本土化”的认知和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