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秋霞
(浏阳市财政局,湖南 长沙 410300)
当前,聚焦“三高四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是湖南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而R&D活动是整个科技创新的核心,影响着科技创新的效率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及水平。截至2020年底,湖南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2.25%,R&D经费支出较2016年底增长了92.1%,达941.55亿元,其中73.89%为工业R&D经费支出。而工业是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大中型工业企业又是工业发展的关键推手。因此,了解和掌握湖南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绩效水平情况,分析影响绩效水平的因素,对提高R&D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意义重大。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湖南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R&D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实证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DEA是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决策单元样本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对比,形成包含所有最佳生产观测值的前沿面,通过与此前沿相比较来测评其他决策单元效率的相对高低。本文采用DEA方法并基于BCC模型对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绩效进行评价。
对上述模型进行Charness-Cooper转换,得到等价的线性规划模型:
上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规划问题为:
假设λ*,S-*,S+*,θ*为该模型的最优解,则BCC模型判定生产效率的标准如下:S-*表示为减少多少投入时达到目标效率,S+*表示为增加多少产出时达到目标效率。结合θ*,S-*,S+*,3个指标,可判断DEA有效性。当θ*=1,S-*=S+*=0时,则该DMU为DEA有效,即原投入X0和原产出Y0达到相对最优水平;当θ*=1,但S-*或S+*大于0,则该DMU为DEA弱有效;当θ*<1,则该DMU为DEA无效,即维持原产出Y0不变的情况下,只需投入原X0的θ*比例。
BBC模型将综合效率拆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其中,纯技术效率反映企业R&D投入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优良,规模效率反映企业R&D投入结构与规模的合理程度,当规模效率值为1时,即投入规模达到最优。
对R&D活动进行绩效评价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其首要环节是要明确R&D投入与产出变量,本文结合学者已有的R&D绩效评价研究成果,遵循指标建立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全时当量和R&D经费内部支出为投入指标,反映企业R&D活动人员及经费的投入。而产出指标从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两方面考虑,选取以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评价指标,衡量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市场创新能力。数据均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
考虑到R&D投入产出存在时滞性,本文对年际间投入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相邻年份投入指标的相关性均大于0.9且在1%显著水平下显著相关。因此,本文采用同年的投入与产出数据,对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不会造成影响。
表1 投入指标年际间的相关系数
本文选取 2010-2020 年湖南省12个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和产出为研究样本,由于张家界、湘西州两地的相关统计数据不全,出于数据完整性考虑,未将其纳入本研究范围。为检验各指标数据是否满足DEA分析要求,对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如表2所示:呈显著正相关性,说明本文选取的指标是合适的。
表2 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1.实证结果
运用deap2.1软件对2010~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效率分析,分别得到各地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将2010~2020年各地市的计算结果进行平均,得到湖南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变化趋势图(见图1),统计出2020年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值(见表3),将2010~2020年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值进行平均,得到各地市R&D活动效率情况,并反映在象限图上(见图2)。
表3 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值
2.实证分析
由图1和图2可知,2010~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综合效率均值为0.831,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99,规模效率均值为0.902。从变化趋势来看,湖南省近11年R&D活动效率值均在0.8~1之间上下波动,且其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按近11年的平均效率水平可将各地市分为4类:第一类是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均低于平均水平,有永州、衡阳;第二类是规模效率高于平均水平,纯技术效率低于平均水平,有湘潭、怀化、邵阳;第三类是规模效率低于平均水平,纯技术效率高于平均水平,有娄底、郴州;第四类是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均在平均水平之上,有株洲、长沙、常德、益阳、岳阳。总体来看,湖南各地市R&D活动效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由表3可知,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情况:株洲、邵阳、岳阳、益阳、娄底等地市的综合效率均为1,说明当前这些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在技术上有效、规模效率上处于最优;湘潭、衡阳、常德、郴州等地市的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且都小于1,说明这些地市在合理安排要素投入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导致长沙、永州、怀化等地市综合效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率不高。因此,在保持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需对投入规模进行合理调控。而湘潭、衡阳、郴州、永州、怀化等地市,虽然均未出现产出不足,但不同程度上存在R&D人员投入冗余现象。因此,这些地市要进一步提高对R&D人员的利用效率,在现有产出水平下湘潭、衡阳、郴州、永州、怀化等地市R&D人员全时当量投入应分别减少410.991人年,130.184人年,915.519人年,69.561人年,75.112人年。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R&D效率高低的因素,以上述DEA分析得到的R&D活动综合效率值作为因变量,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由于BCC得到的综合效率值在0到1之间,因变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取值,在回归分析时会导致估计量产生偏差。因此本文采用适用于双侧受限的tobit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模型中β为多元线性模型的回归系数向量,χi为自变量向量,Yi为因变量向量,ε为残差项,ε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
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湖南实际,从内部与外部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将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绩效影响因素归纳如表4所示:
1.实证结果
本文以2013~2020年湖南各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DEA分析的综合效率值为因变量,以表4中的各影响因素指标为自变量,建立Tobit模型。各因素指标的数据均根据《湖南省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表4 各影响因素测度变量及具体指标
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对各变量均进行了1%和99%的缩尾处理,后续分析均采用处理后的数据,实证分析采用的软件工具为stata16.0。在进行回归之前,以TE为因变量与影响因子进行回归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说明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表5 变量描述性分析结果
2.实证分析
由表6可知:地区经济水平、政府科技投入、园区工业发展、企业盈利能力等对R&D综合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企业盈利能力贡献作用最强,其次是政府科技投入和园区工业发展。而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和市场集中度对R&D综合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贸易开放程度对R&D综合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由于各地市外向型经济还出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出口产品多集中在低劳动力成本、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的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进程。长此以往,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表6 Tobit模型估计结果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及启示:
实证结果表明,导致DEA无效的原因,既有R&D活动技术效率低的因素,也有规模效率低的因素,但技术效率低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在合理安排要素投入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管理质效的提高。一方面,优化政府R&D经费投放,进一步向重大需求集中和重点领域倾斜,并改进经费预算管理与拨付方式,积极推行项目全面绩效考评,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提升绩效管理约束力;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精简研发人员,重视R&D活动日常考核管理,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充分调动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投入、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对R&D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贸易开放程度对R&D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此,一方面,要抓好落实各项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与措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完善有关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税收减免制度,帮助企业及时兑现税收红利,以减税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进一步调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促进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同时,建立并完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水平和园区工业发展对R&D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前,产业园区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平台。因此,各地市要重视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综合各地经济发展特点与资源禀赋,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二是聚焦产业集群,通过引进整合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项目落地园区,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进行融合。多举措做强产业园,打造地区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