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德育话语的时代化表达

2022-12-06 20:39王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话语道德德育

王涛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浙江宁波 315500)

文化自信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哲学和道德思想,是德育话语创新的“源头活水”。在德育的研究领域中,话语作为德育的外在体现,是德育的外显方式,也是德育学科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就当前的新时代建设而言,高校德育话语与文化自信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嫁接和黏合,而是具有相关性联系的。文化自信之于德育话语,提供的是更丰富的话语要素、更具认同感的话语自觉,以及更具感染力的话语氛围。然而我们无法忽视高校德育在时代浪潮中面临的外在化、边缘化和适应性危机。因此,如何解读文化自信与德育话语的内在关系逻辑,如何突破现实困境对德育话语进行设计和创新,如何对接青年学生道德话语习养的内在诉求,是德育研究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一个新问题,德育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现实性意义。

1 德育话语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系逻辑

从人的主体性和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德育话语体系的形成和话语权的提升彰显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并为文化自信的坚持与发展提供了内在依据。一方面,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通过彰显人的价值来实现的。德育活动往往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性,它是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需要而存在的。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个体受德育话语启发形成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即对他人和社会以及对自我的正确看法。另一方面,德育实践活动内蓄着文化自信的活力。德育实践活动以主体的能动性特征为起点,经历了理解、认同、实践等一系列演化过程,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文化自信作为一个有机要素,在与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始终坚持自我的调节、扬弃与更新,充分展现出了自身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创造力。

根据陈秉公教授的“双重主体”理论,高校德育话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分别作为“主导”性主体和“养成性”主体而存在,两者统一在同一个德育话语传播实践之中,并构成了德育话语实践主体的内在“操作—发展”机制[1-2]。德育话语内容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意识形态特征,随着时代的变革,德育话语体系也需要进行时代化的构建和转换。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自信既是作为德育内容,又是作为德育话语语境而存在的,具有功能上的双重性特征。

文化有其自身的规范导向和同化功能,有益于增强话语的专业仪式感、丰厚感和感染力,同时也有益于德育实践活动对文化的自觉借鉴。文化包含了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和心理归属等重要内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内源性的发展。文化自信为德育话语的创新和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和良好的外部条件。高校德育话语应致力于在文化自信语境下体验和应用这些文化哲学以寻求社会存在的新的价值和意蕴,两者作用统一于个体道德品质的生成以及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形成上。古人云“文以载道”,德育话语的创新与发展需要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化作品来开展;同时德育话语的成效性需要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衡量和展示,从而在多元文化思潮中抢占话语市场、发挥话语能量、增强话语效果,打造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话语品牌。

2 德育话语的当代表达困境

对德育话语表达问题的探讨,无法脱离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这是由它本身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高校德育话语的发展不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多元社会思潮、历史发展进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思想家们或教育者的人性假设和德育理念的影响。当代高校德育话语的外在化、边缘化和适应性危机是德育表达困境中的突出现象,这3 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德育话语的创新发展。

2.1 德育话语的外在化危机:话语自觉的缺失

德育话语的外在化是指信仰缺失状态下话语及其思想流于表面,无法内化为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的现象。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视角来看,德育话语的外在化表现是有其必然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佛教、道教等都有通过理想道德人格来塑造自身的共同追求,如“圣人之于民,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涂之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儒教》)等,这些论述的都是非常完美的人格形象。这种强调责任和自我牺牲的集体主义道德,或强调权威与自我发展的个体主义道德演化成了单一的、甚至绝对性的道德权威。高校德育无疑夸大了这一道德权威标准在构建话语体系中的作用。一方面,德育话语传输工具化。把学生单方面的看作是社会规范的产物,进行过度的理想道德话语的强制性灌输,将受教育者主体的情感和体验从知识当中剥离出来。另一方面,德育话语学习任务化。青年学生对道德话语的学习和使用异化为一种外在化的过程,他们将自己置于学习对象之外,进入不了学习对象的场域之中,话语的实践也只流于外在化的强制性的道德约束,造成在德育话语交流中“道德不在场”的现象。

2.2 德育话语的边缘化危机:主体地位的削弱

在多元文化思潮的推动下,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发展上呈现出价值认同的混杂局面,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解放,一些具有传承性和广泛群体参与性的青年亚文化正在生成。这些亚文化一方面为文化自信的发展与繁荣增添了活力和灵感,另一方面也挑战着主流文化的权威。它们以对抗、撕裂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为指向,以自我表现、自我愉悦和自我满足为目的,以构建新的符号意义[3]。如代表拒绝竞争、对一切漠不关心的“佛系文化”,代表无情绪、无追求、无约束的悲观颓废的“丧文化”,以及代表开放和豁达的新型“消费文化”等。这些流行话语的使用可以使青年获得群体融入感和存在感。由于青年学生对德育话语的内在认同性的缺失,高校德育话语在青年表达中被边缘化,其享用功能也远不如流行话语。现如今,青年亚文化已逐渐成为社会文化变迁的风向标,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削弱了高校德育话语的主体地位。这一现象的产生无疑与高校德育话语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青年学生来说,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潜能的激发主要是靠具有高度自觉性的学校德育来进行,而高校德育话语表达方式不当和排除错误干扰功能的缺场是导致学校德育话语功能和享用上的边缘化的根本性原因。

2.3 德育话语的适应性危机:话语创新力的稀释

高校德育在其理论基础和意识形态特性方面具有历史一致性和坚定性,这使得高校德育话语呈现出稳定性的特点,这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德育话语的发展。新时代社会矛盾和实践主题的变化,使得高校德育话语的稳定性受到了冲击,由此产生了高校德育话语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矛盾。德育话语的适应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如前所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学生已经演化成为价值认同的集合体,其道德需要更加趋于多样化和层次化。与现实社会脱节的一成不变的高校德育话语体系犹如“郑人买履”,显然无法满足青年学生对于话语内容、话语传播方式及道德文化环境的新需求。二是无法适应移动网络空间碎片化、随机化、个性化的传播路径。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对于话语的评判标准是“有意思”“有用”“方便”,而相关新媒体技术未能及时引入到德育话语的传播过程中,导致话语实效性发挥滞后,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明显下降。可见,在新时代条件下,如何从供给方面协调处理好德育话语创新性发展和学生获得感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现状,是德育话语体系创造性构建需要回应的时代课题。

3 新时代德育话语的创新表达策略

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话语本身绝非一种纯粹的中性的表达形式,话语创新的实质是对时代背景与主题的把握,因而话语体系转换的要义在于重新审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语境以更好的关照现实。从提升主体参与度、彰显话语主导性和超越固化思维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以下3 项策略来有效提升高校德育话语的时代化表达转换。

3.1 “社会化合作”模式:提升主体参与度,重塑德育话语自觉

马克思曾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4]德育话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始终处于教育者的道德标准的特殊性和青年学生道德习养的普遍性的矛盾张力之中,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催生着话语创新与文化自信的深度融合,而这一过程是在社会环境这个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舞台中进行的。在时代化的文化自信语境中,通过德育实践活动,科学合理的德育话语贯彻一段时间后就会演化成话语自觉,也即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

基于德育的对象性特征,提升德育话语自觉和话语认同感需要不断的参与道德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化合作”策略,即把学生始终作为德育实践活动的主角,把学生的活动始终作为德育过程的中心,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通过实践话语的形式表达德育领域的实践性知识。在校内,开设项目参与式德育课程,以问题为导向对社会转型中凸显的道德矛盾与冲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增强德育话语的情景体验,扩大社会影响。在校外,与政府机关、企业、非营利性机构等社会单位开展深度的校企联合,专注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专业领域职业道德的培养。由此,使得德育主体获得主客观层面上的双重变化,即客观方面与外部世界在形式和关系上的变化,主观方面对德育话语认知水平、个体发展功能和话语享用体验的变化。唯有在实践中,德育话语的内化效果才能得到持续验证。

3.2 “一横多纵”模式:彰显话语主导性,强化德育话语主流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5]。“一横多纵”的德育策略即联合高校内部所有资源进行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将德育话语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以德育课程的教材话语作为单一的德育话语。

该策略可以从3 个维度实施。第一,以主流道德文化为“一横”,以各类多元文化蕴含的德育话语思想为“多纵”。现代社会,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依然存在着质的不同,但教育者需要认清,两者对高校德育话语的影响已经比过去更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我们要做的是寻求两者的协同,从多元文化思潮中挖掘道德文化资源,提取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德育思想,主动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育人、化人。依据“跳跃摘桃”的心理学原理,实施多样化、多层次的高校德育话语传输,增强青年学生的话语获得感。第二,以德育课程为“一横”,以各项专业课程为“多纵”。教育者应明确和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地位,建立专业特色文化传承基地,实现从“进校园”向“在校园”的转变。从各类学科专业的特色文化中提炼独特的专业德育思想以增加文化自信的底气,促进课程育人意识的提高。充分把握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德育话语在各类专业课程上的覆盖面,增强青年学生的话语体验感。从而让青年学生在全领域体验高质量德育话语的魅力和文化生气。第三,以学生工作部门为“一横”,以教务、人事、宣传、后勤等部门为“多纵”。显然,从高校内部德育工作者社会群体的特征来审视,无论从功能上还是能力上,校内的任何一个学院或教务、学生部门都无法独立承担和达成学生德育的目标和任务。高校应协调各方面力量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任务共同营造良好德行氛围,让青年学生长期浸润在良性发展的道德文化语境中,增强青年学生的话语融入感。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久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隐性教育效果。

3.3 “交互建塑”模式:超越固化思维,提高德育话语创新力

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在具体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不是一个规律单独起作用,而是存在一个规律群,许多规律同时起作用。”[6]此意义上,新时代高校德育话语的创新应当在原有话语的基础上实现德育思维惯性的超越,厘清文化自信语境下德育话语创新规律、青年学生话语使用规律、网络话语形成规律之间的渐次包含关系,建构青年学生行为与交往普遍使用的范式。唯其如此,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青年学生的道德话语习养需求,逐渐缩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鸿沟。

在准确把握多重规律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德育话语的创新应规避“缘木求鱼”的囚徒困境,主流德育话语与青年文化话语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交互可以促使德育话语由单纯的“双主体”向“交互性主体”转换,也即形成一种渗透灵魂的深层次的精神交往关系。第一,实现对话场域上的交互。依托“三微一端”构建网络德育平台,形成德育话语的移动对话场域,进而利用平台大数据精准服务于现实对话场域,实现场域间的快速转换和交互建塑,增加青年学生对德育对话场域的用户黏性和活跃度,以维护线上——线下的同构关系。第二,实现话语要素平衡上的交互。在德育话语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话语内容、传播载体、实施方法等内在构成要素的非平衡性。在尊重文化自信语境发展趋势和青年学生话语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德育话语的一种或几种要素展开变革与创新,并促进和推动其他要素随之做出相应的合理调整,进而实现德育话语体系内在构成要素的交互建塑。第三,实现话语内容上的交互。文化自信变革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一些社会问题虽然给高校德育话语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挑战,但是高校德育话语显然无法回避历史的选择。“隔靴搔痒”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式必定无法满足青年学生的话语习养需求,积极正面地将现实和网络世界中的新思潮、新话题加入到话语内容当中才能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热度。主动把握和引导青年学生的舆论方向,借助文化自信构建的语境来凝聚思想共识和价值共识,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做到繁花不乱眼,明辨且从容。

猜你喜欢
话语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