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坤,陈婷娜,王 艳
(1.景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景洪 666100;2.景洪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 景洪 666100)
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机能性因素以及疾病性因素产生的危害相对较大,一般疾病因素性繁殖障碍能够引发大面积的流行性以及地方性感染,可以对规模猪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1.1 卵巢发育不全以及卵巢囊肿正常情况下,一般母猪的卵巢重量处于5g左右,发育不全的通常会处于3g以下,主要原因是脑垂体机能障碍,导致卵巢对性腺激素缺乏良好的敏感性,从而引发卵巢发育不全。对卵巢囊肿,一般表现为发情不规律,此病症在青年母猪当中发病占比能够达到50%左右。
防治措施:可以使用黄体素进行肌肉注射,一般200~500μg/次,需要注射1~4次,通常需要治疗到发情期的前22d,能够将发情率提高到77%左右,受胎率能够达到70%左右。
1.2 卵泡发育障碍主要症状为卵泡机能消退、萎缩甚至硬化,导致母猪不发情。
防治措施:采用肌肉注射性腺激素,一般为200~1000U,也可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药1次/1~2d,用量控制在500~1000U。
1.3 持久黄体主要症状表现为性周期停止,一般母猪长期不发情,同时也无性欲,极个别病猪能够出现性欲以及发情,但是并没有排卵周期,同时多次配种也无法妊娠。
防治措施:先用前列腺素进行肌肉注射,一般3~5mg,观察3~5d后,在母猪阴部肿胀时需要注射性腺激素1000U,一般在3~4d内大部分母猪可发情,此时进行配种即可受胎。
2.1 疾病及其症状(1)细小病毒病 母猪临床表现为流产、畸形胎以及木乃伊胎等,一般染病母猪并没有较为明显的眼观病变,能够导致母猪出现不发情以及久配不孕等现象。同时,在母猪感染这种疾病之后,尤其是在孕后期的症状比较明显,比较常见的为胎儿死亡的情况,可以看到母猪的腹围会明显变小。
(2)乙型脑炎 在正常情况下,该病除了感染猪,马、羊也比较容易感染。其中,马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妊娠期母猪感染后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产,同时在流产前乳房膨大能够流出乳汁。在实际生产时,容易出现死胎、木乃伊胎以及弱仔等问题。生猪感染该病在进行临床诊断时,脑炎症状十分少见,感染猪的体温会突然升高,最高可达41℃。同时,病猪的精神状态较差,没有食欲,并且粪便较干。还有一些病猪,步伐不稳,出现视力障碍。有关学者调查显示,母猪感染后,新生仔猪的死亡率较高,可以高达42%左右,死胎高达40%。血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病在每年中都有相应的病例报告,母猪比较容易感染,感染率在34.1%左右。
(3)狂犬病 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不仅会感染生猪,还会感染其他动物。比如,猫、绵羊、犬等。通常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其中冬春两季以及产仔旺季较为多发,处于分娩高峰的母猪一般为首发,主要症状表现为流产、木乃伊胎以及死胎。同时,如果母猪的年龄不同,发病时的临床表现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此外,产出的弱胎一般会在2~3d死亡,染此病母猪流产率能够达到50%左右。
(4)蓝耳病 生猪感染该病,死亡率一般为50%,最低在20%左右,在我国一些地区死亡率高达80%左右。该病虽然有一定的季节性,但是一年四季中都有可能会发生,还可能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死胎、弱仔以及木乃伊胎,一般流产胎儿会出现脐带坏死现象。感染此病母猪通常发育不良以及产后无乳、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同时间情期延长,有着较高的返情率以及长期不孕。该病对公猪的影响相对较小,比较常见的为咳嗽、厌食等症状。由此可见,该病对母猪的影响较大。通过有关学者的研究发现,有数据显示,在妊娠期间的母猪,大概有30%的病猪,在怀孕后的60d左右,会达到一个流产的小高峰。在怀孕后的100d左右,或最多在110d左右,流产的几率会大大提升,流产率可达70%左右,甚至会高达80%左右。对一些正在哺乳期的母猪,无奶的情况比较常见。
(5)衣原体病 通常表现为体温正常,在实际流产前并无任何症状,一般很少拒食,同时无呼吸困难症状。
2.2 防治措施(1)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对后备母猪,应该在配种前2个月以及1个月开展上述疾病的疫苗2次免疫接种;对经产母猪需要在配种前半个月进行免疫1次;对种猪需要定期开展灭活疫苗免疫;对养殖场中的公猪以及公猪,可以对其进行定期采血工作,从而使疫病普查工作能够得到保证。一般情况下,半年进行一次采血工作即可,对检测出来的有隐性疾病的猪要尽早淘汰。
(2)重视早期的预防和诊断工作。在现阶段不难发现,母猪疾病的种类较多,且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忽视了早期的预防工作,在已经发生了疾病时再进行防治,往往就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做好预防工作,能够对疫病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发现猪养殖场出现异常,或者发现病情,要第一时间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疫病。比如,临床症状、流行特点等,做出初步的诊断。同时,可以结合实验室的诊断结果,做出正确的疾病判断。在进行诊断时,如果能够快速了解发生疫病的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管是预防工作,还是治疗工作,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一些猪的疫病情况比较严重,或者刚出生时就已经比较严重,对这类没有治疗价值的猪要及时淘汰。养殖者要及时处理被淘汰的猪,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
(3)注重自繁自养。养殖户应该坚持自繁自养以及统进统出原则,尤其是进入夏季,应严禁随意购买种公猪以及种母猪,同时严禁到疫区购买。对一些从外地引入的猪群,要避免将其直接混养,可以先将其隔离观察一段时间,一般需要隔离饲养至少4周以上。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相应的疫病监测,保证外猪群健康之后才能够进行混养。
(4)注重加大饲养管理力度。饲养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动物疫病的发生。在具体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将规范性、可行性融入到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的进行都需要由专人负责管理。首先,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也会相应的有所不同。需要给予母猪全价配合饲料,同时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以及青绿饲草,满足猪生长的需要;其次,在以往的猪生长过程中,部分养殖者比较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可能会混合一些已经发霉的饲料进行喂养,不仅会导致猪的身体免疫力严重下降,并且可能会加大疫病发生的几率。对此,对未脱毒的棉仁饼以及霉败的饲草饲料等,应严禁喂食;最后,重视对猪舍环境的管理。尤其是在冬季来临时,如果猪舍温度过于低,可能会导致猪仔冻死,猪比较怕冷,除了要做好猪舍的保暖工作之外,还要保证猪舍的卫生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5)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做好定期消毒能够消灭传染源以及传播媒介。通过对大部分猪养殖场的了解发现,消毒制度不够完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养殖者的消毒意识不强,在养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侥幸心理,消毒工作中存在的漏洞是导致猪比较容易发生疫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在正常情况下,一周需要至少消毒1次,或者最多2次即可。如果是在猪疫病多发的季节,要提高消毒频率,一周至少要消毒3次以上,也可每天消毒1次。其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天气比较炎热的夏季,细菌滋生的速度较快,要适当提高消毒频率;最后,在整个猪养殖场中,要至少在15d左右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工作。在养殖场的入口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消毒池,外来车辆以及人员要进入养殖场前,需要先做好消毒工作。此外,在养殖场进行消毒工作前,需要清理好猪舍的卫生,包括食槽、饮水所用到的设施等。在具体的消毒工作中,可以利用2%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或酚类消毒剂开展严格消毒工作,保证药品来源正规,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场内灭蝇以及灭鼠工作。
(6)做好药物治疗工作,可以在母猪发情期间用30%的林可霉素20mL肌肉注射,1次/d,连用2~3次。同时可用阿莫西林3g,对子宫冲洗,1次/d,连用2次。还可以配合使用中药助孕生化散,具体配方为:当归、丹参、白芍以及益母草各30g,川芎、香附、红花以及炮姜各15g,桃仁20g。
近年来我国的生猪养殖正在向规模转变,由于养殖户缺乏规模化养猪经验,导致生猪患病的情况频频出现,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能够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做好这类疾病的防治工作减少母猪机能性繁殖障碍以及疾病性繁殖障碍的发生,提高生猪养殖水平,推动生猪养殖业不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