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文化认同视角的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探析

2022-12-06 14:14陈英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0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中华文化技艺

陈英哲

(呼伦贝尔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著名建筑学家、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说“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 ”

历史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这个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 代表着这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1]。

1 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史学家普遍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生产中进行的一切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 均可纳入“文化”的范畴。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生产中创造的一切具有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成果,均属于“文化成果”的一部分。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代代文化创造者逝去, 但他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却在岁月长河中保存了下来, 演变成为 “历史文化遗产”。 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各种创造物暨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包括遗址、陵墓、建筑、寺庙、雕刻、壁画、艺术品、绘画,以及各个民族的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活动等),均可纳入历史文化遗产[2]。历史文化遗产,是连接中华民族历史与现今的桥梁,对其进行挖掘与研究,对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凝聚力、向心力。所谓“文化认同”,指的是人们对文化的认知状况、认可程度,以及人们对文化的深厚情感[3]。

中华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先民们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中, 创造形成的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各种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多元文化。在该文中,所说的“中华文化认同”,指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 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对伟大中华文化形成的向心感、归属感与认同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最基本条件。在中华文化形成的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各民族不仅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认同, 而且对中华文化也达到了共有认同[4-6]。

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为文化认同提供宝贵的资源和支撑, 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又能够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7]。 那么,作为草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也必然能为中华文化认同提供有力支撑;在中华文化认同之下,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亦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 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自古以来生活在呼伦贝尔地区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目前已经被发现而且含有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对丰富中华传统文化有巨大贡献的文化资源。 同时也是呼伦贝尔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位于祖国的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域辽阔、风光优美,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呼伦贝尔是中国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如东胡、匈奴、突厥、乌桓、柔然、回纥、室韦、鲜卑等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现如今,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俄罗斯等42 个民族,依然生活在呼伦贝尔辽阔的土地上, 还保持着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因而呼伦贝尔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是草原文化最为直接而又形象的体现。

就物质文化遗产而言, 从石器时代的满洲里市扎赉诺尔蘑菇山北遗址到近现代的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委一号楼,贯穿整个中国历史。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呼伦贝尔市共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1 153 处,其中全国重点保护单位13 处,包含了81个不可移动文物点; 有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 处,经不完全统计,呼伦贝尔市及所属旗(市、区)现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8 处。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 目前呼伦贝尔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 项,如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传统曲棍球竞技、扎恩达勒、乌钦、鄂伦春族的桦树皮制作技艺、狍皮制作技艺、赞达仁、服饰,鄂温克族的叙事民歌、“抢枢”、驯鹿习俗、桦树皮制作技艺、萨满舞、服饰,蒙古族的蒙古包营造技艺、巴尔虎长调,俄罗斯族的巴斯克节等; 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0 项,如达斡尔颈力赛、摔跤、木库莲、哈尼卡、摇篮、刺绣工艺、猎刀制作技艺、米勒采食习俗、民间缝布艺术;鄂温克叙事民歌、神话、民间故事、鹿棋、驯鹿文化、桦树皮制作技艺、撮罗子、敖鲁古雅鄂温克婚礼、萨满服饰与器具、木制四轮车制作技艺、口弦琴制作技艺、鹿哨制作技艺、布里亚特服饰、舞蹈;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斜仁柱制作技艺;蒙古族巴尔虎英雄史诗、甘珠尔庙会、巴尔虎婚礼、布里亚特搏克、射箭、银器制作技艺、乐器制作、蒙古文书法、马具制作技艺;俄罗斯族民间舞蹈、木刻楞营造技艺、列巴制作技艺等; 此外还有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0 项[8]。 这些林林总总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呼伦贝尔珍贵的文化资源, 是草原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草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例证。

3 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是游牧民族文化与农耕民族文化、游耕民族文化(农耕民族以汉族为主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相互碰撞、交融而成的文化成果。 概括地说:黄河文化(农耕文化)与长江文化(游耕文化)和草原文化(游牧文化)三大文化在数千年的岁月里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沉淀,最终形成的同中有异、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

呼伦贝尔历史文化的主要特色是草原文化,呼伦贝尔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0 000年以前,呼伦贝尔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他们留下了各种石器。数千年后,伴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发展,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开始农耕生产,逐渐形成农耕文化。 而呼伦贝尔地区的先民们则学会了狩猎、放牧,逐渐形成了草原文化。此后,农耕民族逐渐发展成为汉族,汉族创造了汉字,培养出了大量知识分子,开创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极大地丰富了农耕文化。 而呼伦贝尔地区则孕育了许多游牧民族(包括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匈奴族、鲜卑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长城线上进行频繁的战争和贸易往来, 游牧民族逐渐学习、接受了农耕民族的文化及政治制度,相继创建了本民族的政权[9]。 在汉代,汉帝国与呼伦贝尔地区的匈奴族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战争, 迫使匈奴族分裂为北匈奴、南匈奴。 南匈奴归附汉帝国,北匈奴则迁移到欧洲地区(今匈牙利)。此后,汉帝国因政治腐败、阶级矛盾陷入危机,展开了军阀混战(史称“三国时代”)。西晋王朝曾经一度实现过统一,但西晋王朝在立国十年后就爆发了惨烈的内战, 导致中国大地再次陷入大动荡。 这一时期,在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生活在呼伦贝尔地区的新卑族作为一个后发民族逐渐崛起, 新卑族积极学习汉文化,建立了北魏。 在唐代,新卑族与汉族逐渐融合,新卑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唐帝国衰落后, 中国又一次陷入大动荡(史称 “五代”)。在“五代”时期,生活在呼伦贝尔地区的契丹族崛起,扫平北中国,建立了“辽国”,并迫使北宋每年缴纳岁币。此后,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女真族又发展起来,女真骑兵在大草原上纵横驰骋,打败了腐败的辽国、北宋,建立了金朝。 但金朝没有很好地实现民族融合,金朝很快被后起的蒙古族打败。蒙古族从呼伦贝尔地区崛起,向南攻入海南岛、越南,向西攻入波兰、伊拉克,建立了空前辽阔的帝国。 蒙古族在随后的发展中,与汉族相互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呼伦贝尔地区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上演活剧的历史舞台。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 生活在呼伦贝尔地区的各个民族创造了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又与农耕文化相互融合,最终融合形成中华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 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实现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

呼伦贝尔地区最早的文化遗产, 当属扎赉诺尔区蘑菇山旧石器遗址。 扎赉诺尔区蘑菇山旧石器遗址中,有各种原始石器(包括打制石器、石锤、尖状器等), 与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石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表明中国北方草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三位一体,共同构建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嘎仙洞遗址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 在嘎仙洞遗址,发现了公元443年所刻的祝文,与史料中记载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完全吻合。嘎仙洞遗址南北长90 多m,东西宽28m,高度约有20m,与史料上记载的“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完全吻合。 这说明: 呼伦贝尔地区是拓跋鲜卑的发源地。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在拓跋珪时期就明确提出拓跋鲜卑是“黄帝之后”说。 如《资治通鉴》卷110 记载“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 ”[10]《魏书》卷108 记载“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 ”[11]且不论此种追认是否真实,但从侧面反映了拓跋鲜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接受,而拓跋鲜卑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呼伦贝尔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还有呼伦贝尔谢尔塔拉墓葬群遗址、 陈巴尔虎旗浩特陶海古城遗址、呼伦贝尔金界壕遗址、达喜朋斯格庙等。 它们分别是蒙古族、契丹和女真族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民族都曾在中原建立政权。 他们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必须着重介绍达喜朋斯格庙。 达喜朋斯格庙是藏传佛教传入呼伦贝尔地区的产物, 但达喜朋斯格庙属于汉藏结合式建筑,体现了汉族文化、藏族文化(雪域文化)、蒙古族草原文化在呼伦贝尔地区的文化大融合[12]。

从呼伦贝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看, 不难发现,均是呼伦贝尔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官方机构的认可, 证明了呼伦贝尔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目前,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产生了少数民族文化向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升华, 即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各民族既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同时也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先祖们为我们后世子孙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历史文化遗产, 它不仅承载了呼伦贝尔各个民族在生产、 生活中的文化创造, 更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共同的文化塑造,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利用研究,可以展现出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在多样中求统一、差异中求共同的内涵和实质, 这正是我们探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根本途径之一。总之,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认同提供有力支撑;而在中华文化认同之下, 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中华文化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