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威
(辽宁省朝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猪格拉泽氏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接触性细菌病,还称“运输病”。感染后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肿胀、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多发仔猪和青年猪。不少猪因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导致临床表现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导致严重后果。目前,该病已经对养猪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现将一例发生在朝阳某猪场的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情况介绍如下。
朝阳市某猪场2020年1月,一栋保育舍更换供暖设备,该保育舍有仔猪400余头,由于供暖设备不断出现问题,舍内的温度不稳定,有时温度达标,有时温度过低,3~4d后,后来部分仔猪出现高烧、皮肤潮红、毛粗乱、关节肿痛、跛行、呕吐和神经症状等被误诊为仔猪水肿病。以后逐步发展到整个猪群,病猪发病率达40%,死亡率达20%,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
临床可见病猪精神沉郁、发热(40.5~42.0℃)、食欲下降或废绝,伴有呼吸困难,群体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眼睑和皮下有淤血,跛行严重,不能站立,病猪出现突然瘫痪,关节肿大,共济失调,濒死前四肢呈划水样。急性发作,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个别病猪死亡后嘴角有血性泡沫流出。
剖检发现,病猪腹腔腹水呈现淡红色,肠黏膜和肝脾表面附着淡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胸腔积液严重。肺萎缩,心脏有绒毛样被膜,心脏与胸腔壁粘连。肠系膜淋巴结变化不明显,肺间质水肿、心包积液、后肢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质。全身淋巴结肿大,尤腹股沟淋巴结呈大理石状额下淋巴结出血严重,脾脏边缘梗死出血有隆起米粒大的血泡,肾乳头出血严重。
根据高烧、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等临床症状和心脏包裹一层厚厚的绒毛样被膜、全身淋巴结肿大等剖检变化,可初步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5.1 环境因素引起本病多暴发于冬春季节,应激因素最为常见,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好、圈舍阴暗潮湿,密度过大,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诱发本病产生。
5.2 饲料因素引起(1)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普遍存在;(2)某些促生长添加剂的滥用,如高铜、高胂和高锌等;(3)某些抗生素的长期添加,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和氯霉素族抗生素等;(4)长期的应激等;这些都可诱发该病。
(1)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5g)配以免疫调节剂黄金液20ml(主要成分:胸腺肽+黄芪多糖+牛磺酸等)。按照0.1~0.2mL/kg.bw,2次/d,肌肉注射,连用7d。
(2)补充机体能量,饮水添加葡萄糖粉5kg/t,强力多维500g/t,连用5d。
治疗效果不太好,由于先前误诊使病情扩散到整个猪群,个别的猪注射药物后发生应激性死亡呕吐,只有发病时间短的病猪有些好转,后期舍内的死亡率到达70%,给猪场效益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7.1 强化饲养管理对患病猪进行淘汰、隔离。远离保育舍设置单独隔离舍。隔离舍有转职饲养员负责,严禁串舍,淘汰体弱仔猪。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减少消除环境中其他呼吸道病病原。
7.2 通风消毒加强圈舍和周围消毒,猪舍门口消毒池用3%烧碱水溶液,2d更换一次消毒液;圈舍清扫干净后再进行喷雾消毒,可选用使用0.1%新洁尔灭或02%过氧乙酸带猪消毒,坚持每天消毒。另外搞好通风和保暖,减少应激,改为全进全出,杜绝混养等。
7.3 免 疫发病期间暂缓接种其他疫苗,将口蹄疫苗延迟到60日龄接种。加强对呼吸道疾病及蓝耳病的预防控制,可注射自家苗(最好是能分离到该菌,增殖、灭活后加入该苗中)。下批次预防用药选用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头孢拉啶、泰妙菌素、阿莫西林及磺胺类药物配伍使用。同时,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VC,减少应激发生。
8.1 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副猪嗜血杆菌病也是条件性致病菌,常见季节交替温差较大,长途运输、饲料更换、断奶、饲养密度过大、圈舍阴暗潮湿引发。饲养场发生本病,猪群带菌,彻底根除十分困难。可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早发现、早预防、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理本病的发生。
8.2 预防的关键本病疫苗免疫保护率不高,主要是从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预防用药等方面入手。治疗上要在发病初期尽早用药,而且用量要适当加大。注射用药可选用头孢、多西环素、硫酸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有条件的可进行药敏实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