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

2022-12-06 10:43:01董明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木马层面信息安全

◆董明

浅谈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

◆董明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0021)

人工智能时代产品以及服务的安全运行,需要计算机技术对其提供可靠支撑,由此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成为重中之重,计算机在信息安全层面一旦存在隐患,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本文主要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防护措施,以供参考。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

目前,公众已经迈入人工智能网络时代,公众获取信息以及数据的渠道在不断扩增,计算机对于信息在处理层面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由于数据量过于庞大,很容易遭受一些威胁攻击,数据一旦泄露,将会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对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不仅能更好的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在运行中的安全,也能更好推动社会发展。

1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信息化高速发展,数据业务几乎成为所有业务类型的领导者,推动着网络安全架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对计算机的信息网络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

1.1 无意识的操作失误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体系中,公众如果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输入一些不符合语句的数据,抑或是在技术层面存在失误,会对整个数据库的安全性造成威胁,情节严重就会导致系统出现瘫痪,数据具备一定程度的脆弱性,信息在传输期间一旦被盗取、破解,数据就会泄露或者丢失。与此同时,由于一些自然环境所导致的硬件设备损坏,也会出现一些数据失真或者丢失的状况。

1.2 网络病毒以及黑客的蓄意攻击

伴随信息网络不断延伸以及拓展,计算机用户被黑客攻击的事件发生量急剧升高,一部分是通过恶意软件对设备进行入侵,还有一部分是利用公众爱贪小便宜的心理,从而对其发布一些虚假中奖之类的短信,公众一旦上当就会在网站上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露。黑客还可能应用一部分广告,抑或是修补系统漏洞等诸多方式,将病毒侵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对其进行攻击。

1.3 计算机自身存在bug

简而言之,计算机bug就是设备软件或硬件层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为黑客侵入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条件,而且此类bug通常情况下,普通用户很难对其进行防护,还有一些极为隐蔽,如果发现不及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1]。

1.4 木马

木马属于病毒的一种,但是又与传统病毒有较大差异,并不会持续的传播以及复制,也不会对其他文件造成感染,通常情况下只是伪造一些特别身份,从而引导用户来执行或者下载,然后再冒充正常的应用程序,通常情况下冒充的都是计算机中的系统程序,所以并不容易被用户所发觉,之后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伺机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对系统造成破坏、控制用户主机。木马在传播层面的方式主要如下:

(1)通过通信软件或者邮件等方式传输以及发送,引导用户下载或者点击。

(2)与正常软件捆绑,用户在下载正常软件期间,木马就会同时被下载。

(3)以网站的方式传播,应用网页挂马的形式,在用户对网站进行访问浏览时,就会自动地下载到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

(4)经过U盘、硬盘等一些移动型的储存媒介进行传播。正常情况下见到的木马,大部分都是冰河木马,此木马在国产木马中堪称leader。冰河木马面世于1999年,与传统形式的病毒不同,传统形式的病毒只是单纯的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肆意的破坏、任意的删除系统文件,且一旦发作就会将计算机系统彻底损毁,但冰河木马更偏向于专业化,在使用操作、功能布设、整体架构、设计层面,都存在着极大程度的诱导性。

1.5 蠕虫

蠕虫在计算机病毒中比较普遍,但要想对其予以真正意义上的彻底消灭,却极其困难。蠕虫病毒就某种意义而言,自己属于一个完整的程序,具有极强的危害性、隐蔽性、自我复制能力、攻击性,而且可以对漏洞进行自我扫描。正常情况下,蠕虫在网络体系中可以任意选取主机,对其在漏洞层面进行扫描,如若发现某个用户的主机中有漏洞存在,蠕虫就会自动对漏洞发起攻击,然后应用用户主机与蠕虫目前所在的主机之间展开相互通信,通过网络就可以将蠕虫自动复制到用户的主机上面,与此同时启动并隐藏,隐藏之后持续寻找其他存在漏洞的主机,再次展开攻击。经常见到的蠕虫主要包含冲击波,杰弗里帕森这一典型的蠕虫病毒给微软公司在各个层面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冲击波主要针对微软发布的Windows系统,此系统中存在RPC漏洞,冲击波主要对Windows的2000、XP和server 2003进行主要攻击,冲击波对于IP地址可以持续进行扫描,在网络体系中找寻其他存在RPC漏洞的计算机主机,一旦寻找就会对漏洞自动发起攻击,攻击成功之后就会将自身通过网络通信的方式,直接复制到被感染的主机中,然后持续对IP地址进行扫描,再次寻找下一个可以攻击的对象。

2 人工智能时代因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导致的危害

2.1 个人隐私以及信息被泄露

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为公众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安全层面带来极多隐患,与此同时,为诸多不法分子、黑客提供了某种用武之地。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遭受威胁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家人、同事、亲朋好友等,都会收到铺天盖地的垃圾邮件,以及持续不断的推销电话,更为严重的是此类垃圾邮件通常情况下,会夹杂一部分病毒用来盗取你的个人信息,从而申办假的信用卡、身份证进行消费,对于个人名誉及财产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更有一部分不法分子极为猖獗,会冒充公检法的名义使用被盗取人的信息,从而对其财产进行诈骗,抑或是威胁公众,称其个人身份与一些性质极为恶劣的案件有牵扯,且会对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以达到威胁恐吓的目的,从而实施诈骗。

2.2 对社会经济、国家政治在安全层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国际互联网强化了国与国之间的依赖性,国际层面任何有关经济的风吹草动,都极有可能对本国经济在安全层面造成一系列安全威胁。其一,由于国际互联网极为容易遭受病毒感染、黑客攻击,总是会存在一些不法人员,设法攻击自身具备不足之处的国际互联网,从而对各国政治、经济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其二,一部分网络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的缺陷来不法获取其他国家在经济层面的情报,从而打破社会主义市场在经济层面的秩序,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层面造成严重威胁。以往由国家管控信息扩散程度的模式正在逐渐被打破,国际互联网具备开放性、全球性的特征,政府、国家时刻面临非政府组织、个人的诸多安全威胁、挑战[2]。

3 人工智能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的措施

3.1 构建信息安全体系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关部门需要构建信息安全体系,针对信息安全在重要性方面进行充分强调,对于重点保障对象予以明确。同时,对于信息安全技术在研究层面要加快速度,对于安全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大力培养,也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础。

3.2 研发数据安全技术

需要注意,传统信息安全技术不可以完全照抄人工智能大数据,我国政府部门对于信息安全在管理工作层面,应该提供一定程度的资金予以支持,保证信息技术产品在安全层面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也为信息安全在技术层面提供合理支持,此外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将加密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加密技术,是目前互联网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应用加密传输的数据技术,并通过相关方式进行解密,能够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性。由此可知,加密技术是对于隧道技术进行保护的一项技术,如果加密技术受损,会对网络在运行层面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网络黑客对于有关数据进程进行增加、删减,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3 对敏感数据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数据高度集中,从而导致信息敏感程度急剧升高,一旦数据信息被乱用,就会发生信息泄露的状况。基于此种现象,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对于敏感数据,在管理工作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强化,针对安全层面的操作机制予以优化、完善。另外,企业部门对于内部管理工作应该进行合理强化,针对设备在应用流程方面编制相应操作规范,保证网络系统在运行中的安全性、稳定性[3]。

3.4 运用杀毒软件的技术

目前,网络病毒覆盖范围极广,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会导致诸多安全隐患的问题发生,在此种状况之下,可以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对于杀毒软件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在管理层面取得较好的效果。杀毒软件自身具备效果好、操作容易等特征,用户只需要将软件下载,就可以根据所有文件展开自动化检测,并将计算机中存在的病毒进行合理排查,然后对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对于计算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由此,负责网络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应用杀毒软件技术,提升网络在安全层面的管理水平。杀毒软件的安装区域位于设备终端,病毒一旦侵入计算机内部网络并接近终端后,对于病毒会实行科学的查杀以及封锁,从而让信息安全得到合理保证。大部分计算机操作人员,由于在安全层面不具备较强的意识,日常工作中可能随意打开一些陌生的链接,下载一些不知名软件,杀毒软件可以针对这些软件、链接中隐藏的一些病毒、木马展开及时清除。与此同时,对于病毒数据库应该及时进行优化、升级,目前人工智能时代,各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同时诸多不法分子也一直在研发新型的网络病毒,所以及时对软件数据库进行更新,能够科学、有效防止新型病毒入侵计算机。

3.5 应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伴随互联网技术衍生而出的一种防卫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内部网络边缘设置相应防卫策略,达到防止外部人员非法入侵的目的,属于一种被动防御式的技术。网络监控是针对内部网络中的所有数据信息,在交换等一些活动层面实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信息系统的入侵信息,让信息安全得到科学合理的保证,就防卫层面而言属于一种主动模式。防火墙技术是网络应用预定义的安全策略,针对内网、外网在通信访问机制方面进行科学管控的一项安全举措。此技术在运用之后,能够让多个不同网络之间实现信息相互传输,还可以按照一定的安全措施,对于网络进行合理检查并判别网络运行中的安全性,针对网络在运行中的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需要注意的是,防火墙技术只可以用来防御外界入侵,但对于内部局域网络无法接触,而且防火墙技术对于一些新型危害无法起到防御效果。所以,负责网络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不要过度依赖于防火墙的防卫功能。

3.6 硬件系统故障维护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式不断延伸,虽然计算机在此背景下处理速度、效率逐渐升高,但是硬件设备依然在不断扩增。在此种背景之下,需要构建一个专业化的计算机设备工作区域,为设备在运行期间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系统化的针对设备展开维护、保养,通过此类手段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合理保障,并为大数据系统中的网络信息在安全层面提供合理保证[4]。

3.7 提升网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众所周知,网络系统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操控,目前一些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相对不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很难避免在操作环节出现失误的状况。所以,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培训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并且对于信息安全系统的有关知识必须予以熟练掌控,与此同时,对于安全意识的培养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此类手段,防止工作期间发生操作失误的状况,所有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循安全规范,避免安全事故出现。

3.8 对网络访问和加密文件进行合理管控

在人工智能时代,针对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的防护,不仅仅是针对网络中的信息在交换层面展开防护,更为重要的是针对计算机自身的信息安全展开保护。所以,对计算机在应用期间,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关注安全防范措施,通过账号访问的措施,让信息安全得到合理保障。此外,可以应用信息加密技术,针对需要保护的信息采取合理加密措施,在应用期间必须输入密码才可以应用。如此实行双重保险措施,能够让信息安全得到合理保证[5]。

综上所述,随着公众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数据信息数量急速增长,数据信息极易发生泄露,计算机信息安全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让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提升,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对于网络安全在管理层面的力度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构建、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创新、开发、应用有关的安全防护技术,与此同时,针对敏感数据也需要加强监督、防护管理,为网络系统在运行层面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

[1]张怡冉,刘婷.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与防护[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5):3.

[2]丁承欣.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的信息安全与防护初探[J].大科技,2019,000(015):208-209.

[3]李晓栋.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6):1.

[4]张琴,潘兴华.基于人工智能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J].营销界(理论与实践),2020(4):1.

[5]张青.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9,000(017):199,201.

5G背景下基于移动终端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侧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实践(SJWJXZ202109)

猜你喜欢
木马层面信息安全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小木马
骑木马
小木马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旋转木马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8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