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魁夫
(商丘市睢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南 商丘 476100)
规模化养殖场猪群密度大,猪舍空间有限,猪只活动范围不大,使猪场疫病更为复杂、更难控制,一旦染上疫病,经济损失惨重。为了保障经济效益,养殖场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促进规模化养殖场健康发展。
1.1 养殖密度大,发病速度快。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猪只活动范围小,接触频繁。若发现1只猪染上疫病,则传播速度和范围不可估计,疫病防治难以控制,会影响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2]。
1.2 疫病风险大,危害严重。规模化养殖场生产规模大,猪只数量多,而且分段式饲养的工艺流程决定了猪只在生产中与传统模式相比流动性增强,不同来源、不同年龄猪群之间疫病传播几率增大;另一方面,养殖场多途径购买种猪,隔离检测措施不到位,也会让不同地域、不同繁育体系之间的疫病传播肆虐。这就要求养殖场严格执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引进有检疫合格手续的猪群,从外省引种时还应当取得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审批手续,对于新引进的猪种要进行45 d的隔离观察,并对它们进行严格的疫病检验,全部正常方可混群饲养。目的是为了检验猪只是否带有病毒,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也可以确保没有携带有潜伏期的病毒,杜绝疫病在猪群中的传播。
1.3 疫病非典型化。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致病机理,导致受损的器官也不一样,会呈现出特定的病理变化,也就有对应的流行病学名称。可现阶段,饲料霉变、重金属超标、滥用抗生素、病毒变异、生猪抵抗力降低等都可以导致生猪发病,而猪群疫病也多由不同因素同时造成,导致病情复杂,表现的症状也非典型化,疫情防治控制等工作也有了新的难度。生猪的屠宰检疫中经常遇见一些猪身上同时会有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肺疫的病理表现。
1.4 传播速度加快,应激性疾病增多。由于规模化养殖场需要不断进行转群、称重、分群和并群,使得群体中争夺位次的斗架频繁出现。养殖场为了让猪群的生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会让猪群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生产状态之中,这样一来猪群的应激增高,有些敏感猪体内分泌会发生异常,有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的症状,抵抗疫病的能力降低了,有些像胃溃疡、应激综合症在散养时不常出现的疾病此时容易多发。猝死综合征(SDS)[2]、应激综合征和应激性溃疡,这些都是常见的应激反应。
2.1 强化场内防疫措施。规范化养殖场要有完备的防疫设施设备,并建立档案、做好记录,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满足防疫条件。建立科学系统的防疫制度,能够更好地进行疫病防治。首先,对于外来人员、车辆、动物,除非有许可,否则禁止进入养殖场,防止携带病菌;其次,对于需要进入养殖场的一切人员、车辆、物品,要遵守检疫制度,彻底消毒,做好登记方可进入。车辆可进行的消毒方式有喷淋(雾)或熏蒸等,保证车顶和车身都消毒到位,绝不能留有死角。对于入场人员,入场前在更衣室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可选择紫外线照射、喷雾、喷淋、负离子臭氧消毒等各种有效的方式;再次,出现病死猪的情况下,要隔离病源猪群,对病猪要严格按照防疫规则做好无害化处理,做好记录。
2.2 主动监测,及时发现隐患。由于规模化生产下疫病传播速度快,日常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养殖场应具有合格的疫病诊断设备并配备相应的疫病诊断人员,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做好日常的专项监测并严格记录。有了日常的监测记录,依据所在地区的疫情做出对应处理,及时预警,就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对一切可能存在的高危影响因素,开展检验检测,一旦出现异常,立马做出相应对策,尽快处理病死猪并隔离密切接触的高风险猪群,对病猪生活的区域要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废弃物做好无害化处理。
2.3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①夏季气温较高,圈舍里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疫病也比较高发,所以需要合理安排猪群密度,对圈舍进行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也可以通过安装降温系统来使圈舍的温度保持稳定。冬季空气不流通时,可以定期进行消毒,以免猪只由于天气变化产生应激反应;②对猪群饲料产品进行有效把控,重视饲料的存放与管理。在猪群采食之前进行病原检验,保证饲料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没有被有害病体侵蚀。饲料发霉、变质、生虫会影响质量,导致猪群免疫力下降,因此订购数量应符合规模,不可过多,保证在保质期内用完;③购买仔猪或引进猪种时,需充分了解来源猪群的健康状况,严格执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引进有检疫合格手续的猪群,必须来自非疫区。从外省引种时还应当取得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审批手续,对于新引进的猪种要进行45 d的隔离观察,隔离期间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对猪群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它们进行严格的疫病检验,全部正常方可混群饲养;④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工作。养殖场除了按照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还应该定期检测猪群的抗体水平,根据本场往年的发病情况、周围疫病发生的种类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包括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次数、剂量、间隔的时间等进行科学免疫,提高免疫质量。对免疫猪群做好详细记录;⑤猪舍门口可设置消毒垫或消毒池,消毒液及时更换。猪舍及周围环境、养猪用具都要定期清洗消毒。注意防蚊灭鼠,养殖场内禁止养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2.4 加强饲养管理人员培训。规模化养殖场应该围绕猪群养殖工作的需求和特点,对饲养管理人员大力开展培训指导,不仅要对日常饲养管理工作熟练掌握,还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疫情防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国内外猪病的动态动向以及一些动物常见疫病的流行特点和病理特征,立足于自己所在猪场,发现问题,及时预防处理,确保养殖场疫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疫病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