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的为害与防治

2022-12-06 09:43马笑林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夜蛾幼虫害虫

马笑林

(丹东市振安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0)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草地贪夜蛾是外来侵入害虫,现已成为跨世界的主要农作物害虫。草地贪夜蛾主要来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区域,自2019 年1 月进入中国云南、广西地区以来,全国多个省市均有发现,对我国玉米、棉花等作物带来严重危害。 作为一种常发性害虫,草地贪夜蛾不易防治, 近年来成为我国农作物虫害防治的重点对象。系统了解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与形态特点,研究其暴发原因和危害特征,通过监测预警早发现、早预警、早报告,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损失。

1 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与形态特点

草地贪夜蛾也叫诱蛾、秋行军虫,夜蛾科翅灰蛾属。 全变态害虫,个体生长发育经历卵、幼体、蛹和成虫4 个虫态,各虫态发育期因环境温度及寄主植物而略有不同。幼虫与玉米钻心虫相似,迁飞特征、群体扩展性、取食为害特点与普通粘虫类似。 雄蛾体长16~18 mm,前翅长10.5~15 mm,灰褐色,翅表面有呈浅黄色、长圆形的环状斑,环形斑下角有一黑白楔体纹,翅外侧有一凸出的近三角白点。 雌蛾个体略大,体长18~20 mm,前翅长 11~18 mm,翅表面常为灰褐色或灰色与棕色之间的杂色,无明确斑点。

判断草地贪夜蛾的简单方法是看其外貌特点。草地贪夜蛾最突出的外貌特点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 个暗色斑纹以及头顶上呈突出的Y 字形花斑。 低龄虫卵全身呈翠绿或金黄,头顶则呈黑白或橙色。

2 草地贪夜蛾各形态的为害特征

幼虫以咀嚼型口器咬紧植株叶子,叶片受害后会导致落叶,然后转移到其他叶片继续危害。 大量幼虫将小苗和幼小植物的茎切断, 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并能钻入植物穗中,取食植物花蕾和生长点。

1~3 龄幼虫一般夜间为害,主要集中在叶子背部取食,取食后的叶片会产生透明薄膜“虫孔”。 对于玉米作物,一般埋藏于花心叶、叶鞘等地方取食。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并随风扩散迁移到附近植物群中继续为害。 4 龄后幼虫对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的影响加重,主要聚集于植株生长点附近或幼叶部位取食,取食后会在玉米叶子上出现覆膜小孔或不规则状长形小孔,甚至钻进中心叶或未拔出的雄穗、雌穗,直接危害植株叶片和果穗成长。4 龄后幼虫能把整棵玉米的叶子食光,严重时会导致作物死亡。

草地贪夜蛾的食量特别大,尤其在高龄时期具有暴发性。当其食光一片地区后会成群转移到其他作物上继续为害。 苗期受害会使农作物减产20%,严重时导致农作物绝收。

3 草地贪夜蛾蔓延原因分析

3.1 寄主广泛性

草地贪夜蛾具有杂食性, 能寄生且寄生范围很广。既可寄生在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上,也能在谷子等经济作物上寄生,还能在野草上生长发育。 据统计, 草地贪夜蛾能为害353 种植物, 包括玉米、小麦、水稻、小麦、大麦、高梁、栗等,也包括十字型花科、豆科、茄科、菊科等。此外,还可为害苜蓿、洋葱、菜豆、花生、桃子、草莓及众多花卉。

3.2 繁殖能力强

草地贪夜蛾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产卵量大且虫卵存活率极高,可使虫量短期内快速成长。 夏季一个月内便可完成一代, 春秋两季需三个月左右完成一代,冬季则需六个月左右完成一代。 正常情况下,每只雌蛾产卵量可达2 000 粒,每年繁殖5 代左右。 草地贪夜蛾生存能力很强,能在各种环境下正常生存。

3.3 抗药性强大

草地贪夜蛾是南美洲主要害虫,在玉米作物上经常出现。为此,当地居民频繁使用杀虫剂,使草地贪夜蛾逐渐形成抗体, 进而导致许多农药施用效果不佳。草地贪夜蛾进入中国后,因其自身抗药性而使国内一些传统杀虫剂如部分菊酯类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减弱。同时,作为一种外来侵入害虫,其在我国自然环境中鲜有天敌,导致该害虫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

3.4 适生广泛性

草地贪夜蛾起源于南美洲和中美洲, 适应性广泛。2016 年在尼日利亚被首次发现,因其没有自然天敌,故对非洲玉米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2019 年草地贪夜蛾由缅甸进入中国, 在大部分地区开始繁衍,现已成为“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害虫,其危害性呈现常态化。 随着草地贪夜蛾适应能力的增强,其为害范围会继续扩大。

3.5 迁飞性强

草地贪夜蛾也成行军虫,每晚随气体从高气流可迁飞达500 km,随低气流最高可迁飞150 km,最远可迁飞1 500 km。 如防控不力,则蔓延速度极快。

4 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措施

4.1 强化监测与预警

草地贪夜蛾是天然侵入生物,可通过风、水体、昆虫、鸟类等传带侵入,很难预防。根据农业农村部主攻周年繁殖地区、重点防治迁飞过渡地区、进一步巩固重点区域的草地贪夜蛾虫害布防布控要求,各地采取层层阻截诱杀迁飞成虫、全力扑杀虫卵等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为害损失。在防控过程中,遵循“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联防联控、综合治理”方针,以生态管理和农业治理为主,以生物预防和理化诱控为要点,以化学防治为底线,对重点作物和重点区域强化统防治理和区域联防。丹东市有关部门根据草地贪夜蛾生活习性、迁飞特点,预判其侵入时间和路线,在布控上狠抓重要地区、重要季节,层层阻截诱杀迁飞或入侵成虫,完善监控管理与预警预报发布系统。 在每个村设置监测点2 个,每个监测点放置性诱捕器3 个,做到区级布控监测镇、镇级布控监测点、村级布控调查田,发现虫害当日即报,确保在虫口密度达标范围内应防尽防,确保最严重地区不大规模成灾, 全市草地贪夜蛾虫害防治处置成功率达90%以上,总体为害风险控制在5%之内。

4.2 农业预防技术

1) 选用抗虫、耐虫作物品种,并在播种前选用富含氯虫及苯甲酰胺成份的种衣制剂对作物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可在苗期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 在整个生长期加强水肥管理,有助于提高作物抵御力。

2) 利用植物品种丰富性和多元化, 减少草地贪夜蛾侵扰,如玉米田套种大豆、瓜等对害虫有驱避性的植物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田间虫害发生率。

3) 适当调整播种期, 使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时间与玉米苗期、抽雄吐丝期等发生交错,避免为其幼虫提供适宜宿主。

4.3 物理诱控技术

理化诱控技术是指利用草地贪夜蛾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生态学特征,以性诱捕器、食物诱杀其成虫,干扰其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的田间落卵量。 以光谱为诱虫光源,可达到降低虫口基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6.67 hm2设置1 个诱捕器, 可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但要注意的是根据诱芯的持效期及时更换诱芯。鉴于3 龄以后的成虫进入暴食期且抗药性明显增加的特点,有必要将卵期和1~2 龄成虫期作为施药防治的最佳时机。

4.4 生物防治技术

一是以周年繁殖区和玉米、高粱、棉花为重点,利用夜蛾黑卵蜂、蠼螋、猎蝽等自然天敌防治草地贪夜蛾。 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较好,赤眼蜂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二是在草地贪夜蛾虫卵孵化盛期施用短稳杆菌、 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控,或选择长效低风险的化学农药在低龄虫卵高峰期施用预防。 苏云金杆菌、多杀菌素、印楝素、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也可用于防控草地贪夜蛾虫害,并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

4.5 化学防治技术

科学用药是化学防治的重要保证。在整个植物生育期,应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在田间作物死亡株率及低龄虫卵数量明显超过预防技术指标时,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长效性低风险杀虫剂。 关注农药的交替利用、循环利用、安全应用,以延缓草地贪夜蛾耐药性的形成,增强防控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夜蛾幼虫害虫
不同药剂对2 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冷藏条件对夜蛾黑卵蜂繁育的影响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寓言二则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生物链
把粮食保管好/一个消灭米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