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春,郑艺璇,郑艺雯
(1.甘肃农业大学,兰州 730070;2.安徽大学,合肥 230000;3.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自2016 年以来,国家将创建特色小镇列为同步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之一,先后从用地、财政、金融方面出台国家层面的发展支持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支持区域内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使特色小镇进入全面推广新阶段。 从土地规划角度,利用适宜性评价法梳理平凉市麻武村发展现状,针对土地规划中存在的科学性不足、结构不合理、完全闲置数量多、作物种植种类单一等问题,提出土地规划利用思路和打造特色小镇策略,为促进平凉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麻武村地处平凉市崆峒区南部阴湿林缘山区,是麻武乡政府机关驻地,南与华亭县接壤,西与宁夏泾源县交界,东邻峡门乡,北靠崆峒镇。全村辖9 个村民小组 370 户 1 250 人,总耕地面积 589.8 hm2。 境内山峦环抱、沟壑纵横,海拔1 800~2 230 m,森林覆盖率23.6%,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自然植被良好,中药材、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宜林宜牧。
麻武村通过规划集体土地、整合项目资金,建设易地搬迁移民点1 处,共安置群众28 户115 人。 在规划建设中,麻武村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特色小镇建设理念相融合,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集中安置点。 同时,通过流转农民闲置土地,麻武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750 万元,建成双列式标准化牛棚5 栋2 000 m2,配套修建消毒室、消毒通道及水、电等设施,种植玉米饲草20.0 hm2。 根据调查,麻武村对部分闲置耕地进行流转,但流转土地总量为29.4 hm2,仅占土地总量的5%,用于建设用途的流转土地占总流转土地面积的70%。
麻武村的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缺乏长远性、整体性布局规划,停留在“发展到哪,规划到哪”的层面,涉及土地利用的项目多为临时征地,没有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从麻武村的土地利用情况看,流转的闲置土地大多用于修建旅游生态园和标准化养殖场,且集中在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导致文化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小,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发展集聚效应不突出。 在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上,依然延续传统发展理念,致使基础设施占地比重高于旅游产业用地。
随着国家社保体系的日臻完善,土地的生计保障功能正在被国家社保替代。许多农村壮劳力把更多精力放在务工和经营上,导致农村老龄化加重,进而造成土地完全闲置。
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限制,麻武村土地均为低产田,农作物大多以玉米和小麦为主,玉米主要用于饲养牛羊。 麻武村地处阴湿林缘地区,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人畜(牛)数量比为1.0∶1.7,养殖收入是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麻武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选择种植饲草玉米与口粮小麦。
在村庄新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以“三线”为约束,注重发挥规划的合理引导、科学管控作用,共同构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康养小镇。村庄规划应从单一的人居环境改善扩充到全域空间重构和环境治理,从最初的农业发展转向产业融合发展。 在村庄集体建设方面,依托当地特有的资源竞争优势,如自然地理、气候等,在保留原有村庄风貌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康养。
一是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结合村民意愿,将低效、损毁、未利用、污染、退化土地纳入土地整治规划,将废弃、闲置的宅基地拆旧复垦,由村集体统一收回,盘活存量土地。 二是加强闲置土地流转。 针对麻武村土地闲置、撂荒情况严重问题,鼓励本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外来经营人员对土地进行二次承包经营,按约定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增加规模效益。
合理划定农村居民生活区、 产业活动生产区、服务设施建设区等。 在发展特色小镇时,从土地功能分区出发,将产业与用地空间协同起来,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整合服务设施建设区与居民生活区,为旅游产业发展留下空间。
限于气候、环境等因素,麻武村的土地均为低产田,种植结构以玉米和小麦为主,以及少量的油料作物如胡麻等。 应在整合闲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大规模种植饲草玉米、经济油料作物和中药材,提高组织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使农业产业的规模报酬在短期内达到最大,土地产出效益进一步增加。
发展特色小镇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动能,通过特色旅游产业带动地区发展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色小镇的乘数效应。
一是做好居住建设规划,解决安居问题。 通过整合资金、土地等资源,依托当地的独有气候优势,建设以乡村旅游+养生特色康养的小镇,将分散的农村居民集中至小镇安居乐业。 二是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解决乐业问题。 要利用特有优势,在种植养殖和旅游产业方面寻找发展路径。 在种植方面,流转那些撂荒的闲置土地,由合作社统一规划后种植饲草、玉米等,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持。 在养殖方面,在做好养殖肉牛的基础上扩大出栏量,并在延长加工产业链上下功夫,增加肉牛养殖的附加值。在乡村旅游方面,从基础设施抓起, 利用现有的空闲民居打造一批特色民宿。 对农村土蜂蜜、土鸡蛋等“土”味十足的特产进行包装宣传,作为旅游商品提供给游客。 三是开展生态环境整治,解决发展问题。 农村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从群众最关心的生活环境入手,着力整治环境。四是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解决观念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每年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群众思想道德建设。 五是注重干部队伍建设,解决人才问题。在乡村振兴阶段,继续让扶贫“尖兵”担当挑重任、打硬仗的引路人,发挥其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开展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和社会服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