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静吕涛王青川张雨红张兰云
赵玉静、吕涛、张雨红、张兰云:淄博市临淄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王青川:淄博市临淄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中心
淄博市临淄区日光温室西葫芦种植茬口主要是冬春茬,前茬作物为秋延迟西红柿,西葫芦每年10月下旬播种育苗,11月中旬定植,翌年5月份拉秧。3月份后,随着天气转暖,西葫芦价格不高,菜农收益降低。同时期芸豆价格在5~6.4元/kg。为达到菜农收益最大化,课题组在临淄区皇城镇推广了越冬茬西葫芦套种芸豆种植模式。
该模式利用日光温室生产早春茬芸豆,生育期短,产量集中,且上市时间正值南方大棚及拱棚架豆未上市的空当期,季节差价大,一般每亩平均产量可达4500kg,亩增加产值约1.3万元,经济效益好。该茬口西葫芦10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中旬套种芸豆,4月中旬西葫芦拉秧,6底芸豆拉秧。
西葫芦越冬茬栽培,棚室内温度低、光照弱,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长势强的品种。近几年主要是“京葫36”,该品种的优点是耐低温弱光,长势强,果实膨大快,果色绿,缺点是抗病性稍差。
10月下旬定植,定植前在畦内浇一次透水,水渗入地下30cm以下,人能进地后定植。每畦2行,行距80cm,株距75cm,每亩定植900~1000棵。
1.温度管理
2.空气湿度管理
空气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温室病害的发生程度,冬季西葫芦温室要尽量降低空气湿度,同时要兼顾温室内温度,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通风。从11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外界温度20以下时只开温室上面通风口,不开下面的通风口。
3.植株调整
由于底肥充足,采用的西葫芦品种长势旺,为防止徒长,方便管理,需要对植株进行连续的激素控制。春节前用15ppm的多效唑控制,一般1喷雾器(15)喷900棵左右,3月中旬以后可用20~30ppm的多效唑控制,春节前10~12天一次,春节后7天一次。通过控制,植株节间长度控制在2cm左右,叶片比不用多效唑控制的常规栽培要小而厚,叶色浓绿,西葫芦每节有瓜。这样可以避免叶片肥大互相遮光,而且通风良好,植株抗病性强。
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长势强、开花结荚早的品种。近几年栽培较多的品种为“九粒青”等。
一般2月中旬套种芸豆,双株定植,种植密度500穴/亩(每穴2株),株距75~80cm,行距1.5~1.6m,留出空间保证西葫芦的生长,可延长采收期20天左右。
1.肥水管理
日光温室栽培中,为促进根系发育,应冲施微生物菌肥。幼苗期,3~4片真叶展开后开始蹲苗,8~12天结束,做到不浇水不施肥,配合温度管理到达蹲苗目的。进入开花结荚期后,可浇1次小水,即“催花水”。浇水后进入连续开花结荚期,进行催肥,主要进行氮磷钾平衡型水溶肥的冲施。一般在上午进行,追肥后注意加强通风降湿。
2.温湿度管理
3.植株调整
芸豆抽蔓后,主蔓生长至30cm时进行吊绳引蔓。当主蔓高1.8~2.0m时进行摘心,这样有利于控制植株生长,增加侧枝数,促进侧枝花芽分化,提高坐荚数。全株摘心后留13~15个结荚节位,植株节间长度控制在14~15cm时,营养生产与生殖生长比较均衡,产量较高。侧枝待花序结荚后留2片功能叶摘心,这样有利于主蔓和侧枝协同坐荚,提高产量。采果后及时清理底部枯叶,做到随摘随清理,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4.预防落花落荚
导致芸豆落花落荚的原因:一是花期温度太高或太低,应严格控制温度在22~28之间。温度太高,1~2天就容易出现茎蔓徒长,侧枝、卷须细弱,茎细长,节间长达25cm左右,较正常株高5~10cm,影响生殖生长,从而降低坐荚率;温度太低,影响花器发育,导致授粉受精障碍,容易落花落荚。二是土壤太干或棚内湿度太大,要求不旱不浇水,小水勤浇,浇大水后及时放风除湿。
5.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和锈病。灰霉病可用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800~12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锈病可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多菌灵等防治。
芸豆生产后期会出现蓟马、螨虫等虫害,可通过设置防虫网、诱虫色板进行预防。发现虫情可用蓟马净、哒螨灵等防治。
根据市场价格及时采收。一般开花10~15天即可采收,结荚盛期2~3天可采收一次。采收时注意保护叶片和茎蔓,避免受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