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冰 中国传媒大学
智能化媒介技术通过多元的传播功能、多向交互的传播方式,打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空限制下的传播局限,为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更多可能。而电视剧创作牵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满足了其打造优质内容,深化文化内涵,激发审美共情的需求,更能通过新兴的传播形式与技术、新潮的文化表现形式,传达非遗的时代价值,推动非遗的社会化传播,增强观众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记忆。现从非遗与电视剧创作的内在关联与价值契合出发,探讨电视剧以非遗为内容开展创作的困境,并对创作过程提出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非遗热”持续在社会文化领域产生影响。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的核心,拥有最广泛的受众基础,是当前最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也是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国产电视剧正向专业化、精品化转型,一部同时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电视剧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当下,植入各具特色的非遗内容已成为电视剧创作的新风尚,恰到好处地使用凝聚着风土人情与手艺人智慧的非遗资源,不仅可以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还可以中和电视剧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问题,实现口碑与市场的双赢。以电视剧的方式传承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新发展阶段电视剧创作者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记忆,对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从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至今,全国共收录了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些非遗项目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及民族性。从类型上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划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跨界融合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势能,深刻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复兴,助力乡村振兴,为国家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文化支撑。
电视剧对非遗内容的挖掘早有先例。在非遗概念尚未提出时,传统技艺、曲艺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内容就已经开始进入电视剧创作中。如1997年播出的现象级电视剧《太极宗师》,男主角杨昱乾的历史原型就是太极拳宗师杨露禅,该剧将全国顶尖的武术高手汇聚一堂,为观众带来了一部围绕着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优秀电视剧。但太极拳于2020年12月17日才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这一时期电视剧创作对非遗内容的传承是无意识的。
随着国家非遗保护与传承政策、脱贫攻坚政策的出台以及民族文化复兴、乡村振兴建设的迫切需要,电视剧创作者开始有意识并主动创作包含非遗内容的电视剧作品,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对当地非遗进行创新性保护传承的路径,期待通过电视剧等多种传播形式赋予非遗新生命。如由茂名市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出品的电视剧《冼夫人传奇》,为更好地彰显粤西地区浓厚的风土人情,创作组对岭南文化进行了资源整合,特邀请化州市“跳花棚”表演组配合拍摄工作。“跳花棚”是流传于化州市民间“傩祭”活动中的舞蹈,展现了当地的传统民间礼仪习俗,既是研究地方社会和生产力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历史佐证,也是研究化州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的宝贵资料。2021年的脱贫攻坚剧《山海情》,通过福建省莆田市非遗项目“红团”展现了拼搏、开放、务实的闽南文化,电视剧的热度也促进了观众对莆田市的了解与关注。
目前,以非遗为内容的电视剧创作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对具有代表性的口头文化、技艺文化、节庆文化等非遗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经电视剧创作者拓展和改编后,把非遗内容作为电视剧的故事主线,展现非遗传承人的精神追求和家国情怀,这类电视剧也可以称为非遗题材电视剧。如2020年热播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一代天才京剧名伶与爱国热血商人,两人在梨园百态和战火动乱中坚定振兴京剧国粹的信念和定倾扶危、以身救国的崇高理想,与命运对抗的传奇故事。2021年的电视剧《当家主母》,通过讲述两位女主走出封建家庭,独立创办缂丝学校的故事,把世界级非遗项目“缂丝”技术起源、发展、兴盛的全过程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另一种创作方式是在电视剧剧情中直接植入非遗元素,主线剧情另有内容,非遗元素可以推进剧情发展,或为剧中的服化道服务。如《延禧攻略》中展现的江苏省非遗项目“绒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展现的江苏省镇江区非遗项目“点茶”技艺,《都挺好》中展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州评弹”等。其在剧情设置中,作为场景的过渡或氛围渲染的工具,辅助了剧情表达,让镜头的转场更加顺畅。
从以非遗为内容的电视剧创作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剧选择非遗为内容进行创作是时代选择,也是历史必然。电视剧以丰富的非遗资源为基础,通过艺术再造,实现传统精神的当代表达。这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艺术性的视觉享受,还能让观众接收到丰富的非遗文化信息,为电视剧积攒口碑。此外,丰富多彩的非遗也为电视剧创作在审美上提供了新的参考。非遗与电视剧的巧妙相融,可以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为观众展现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与内涵,打造富有朦胧诗意的文化画卷。另外,非遗题材类电视剧,往往凝结着刚健自强与人伦和谐的传统思想与爱国主义情怀。如以全聚德为原型拍摄的《天下第一楼》中展示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挂炉烤鸭的制作手艺,通过讲好非遗品牌故事,反映了北京城美食文化的历史流变,传达了优秀民族精神。
尽管将非遗嵌入电视剧中的创作已屡见不鲜,但仅仅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嵌入还远远不够,非遗应与电视剧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核嵌合,达到“1+1>2”的效果,这才是电视剧创作应该追求的目标。现阶段的电视剧创作还缺乏对非遗内涵的挖掘,存在非遗的现代化转化还不够流畅,非遗的受众较少导致电视剧传播受限,电视剧艺术发挥引起非遗被误读等问题。
非遗传承最大的特色是从不脱离传承人所在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是一种依托传承人的活态传承,相较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非遗传承具有脆弱性、偶然性和选择性,这意味着电视剧必须邀请非遗传承人加入制作过程才能确保文化内容的准确性,而传承的唯一性也不利于电视剧创作将非遗内容广泛铺展。电视剧往往只能展现非遗文化的某一个“横截面”,无法传递非遗的动态发展信息,做不到对非遗的活态传承。纵观“非遗+电视剧”作品,其缺乏对非遗项目所在地域与所在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大部分作品都流于对浅层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元素的堆砌。此外,目前的电视剧市场中,以非遗为内容创作的电视剧集中在古装剧、年代剧中,现代剧十分稀缺,这不符合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需求。
尽管在电视剧创作中融入非遗内容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方式,但受限于非遗的活态传承,非遗在观众眼里属于小众文化。首先,观众以电视剧为媒,以一种猎奇、解密的眼光去欣赏非遗,但新鲜感过去之后更多的是疏离。其次,我国非遗项目数量众多,单一的某个非遗题材的电视剧无法吸引该文化圈层以外的观众观看。再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遗传承人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步减弱,很多非遗传承人纷纷投身其他行业,这也导致非遗的受众越发稀少。最后,尽管电视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非遗在公众面前的曝光度,但也仅仅是提高了观众对非遗项目的认知,能受电视剧影响,进而主动挖掘非遗内涵、参与到非遗保护事业中的观众少之又少。如何能在打造精品电视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传播非遗,实现行动转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电视剧是一种侧重于讲故事的艺术,剧本创作、内容拍摄、剪辑等都是影响电视剧内容输出的重要环节。电视剧创作人员对非遗进行编码后,再通过艺术创作使其成为能够表达文化意义的符码。观众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也是其对电视剧所传达的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主创团队与受众受不同教育背景、文化程度、价值观念的影响,对同一内容的解读也大不相同。这意味着电视剧在传播非遗时,文化内涵与传播内容是不对称的。文化色彩浓厚的电视剧往往会被观众认为不接地气,造成交流障碍,进而影响非遗的正向传播。此外,电视剧融合非遗虽屡见不鲜,但并不是每一部都能正确输出、讲好非遗故事。部分电视剧或内容肤浅、缺乏深度、过度言情、偏离主旨,导致其对非遗的传播浮于表面;或不合时宜、故作高深,导致观众看后不知所云。由此可见,电视剧的艺术发挥影响着观众对非遗的接受与理解,主创团队要正确解读非遗,合理安排剧情,避免过度言情,讲好非遗故事,把真正优秀的“非遗+电视剧”作品呈现给观众。
作为艺术产品,电视剧的题材和内容策划决定了其艺术欣赏性(是否好看)。非遗在电视剧中不应该仅仅是点缀的表象呈现,电视剧创作团队更应该深入挖掘非遗背后蕴涵的中华文化内涵。此外,基于非遗的多种特性,电视剧创作团队还要考虑将非遗与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文化联动起来,多重嵌入电视剧创作当中。创作者应该本着根植传统、映照现实、向善向美的创作原则,挖掘非遗的时代内涵,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创造能展现地域情、文化意与民族风的优质内容,引领“非遗风”的创作浪潮。
做好把关工作,确保内容正确。电视剧以其影像存储特性,有记录和保存非遗的功能。因此,电视剧创作在参考、借鉴、融入非遗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真实,尽量避免非遗在剧中“无意识”的错误呈现,比如混淆非遗发源地、发源时间等,避免有损非遗形象的文化传播。
电视剧的生产是一种关于想象力的消费。悠久的历史文明与浩瀚的美学和文化素材可以给受众带来视听的享受。把这些元素有机融入电视剧,在情节创作和视觉呈现上善用巧思,便可以带来更具文化与美学冲击力的体验。2022年上半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梦华录》,开播后以8.8分的豆瓣评分成为豆瓣国产剧高分剧目。《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剧中重现了北宋时期的“节物风流”与“人情和美”,展现出宋代充满烟火气和市井气息的生活美学。剧中对宋代“斗茶”的呈现,还原了我国非遗手艺“茶百戏”,观众能通过主角赵盼儿的巧手,一窥传统文化的风采。此外,《梦华录》通过“慢”场景与“快”情节的碰撞,实现了剧情与现实的连接,为观众提供了“情绪停留”的时间。大部分观众在观剧时实质上并不是单纯欣赏剧情或角色,而是期待从剧中获得身份认同,寻找“向往的自己”。电视剧创作在融入非遗内容时,可以通过在剧中建立与观众的现实连接,增加观众的认同感,解决单个非遗项目受众较少导致的影响力不足和关注度不够的问题。
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创作思维要实现从单向到多维的转变。部分非遗缺乏受众基础,这是电视剧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可以尝试将非遗通过数字化、可视化等多种手段,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传播预热,为电视剧培养观众基础。此外,也可以让观众通过新媒体交互模式,参与到电视剧创作过程中来,比如开通电视剧官微,在创作初期集思广益,了解观众的想法和期待。
二是创新思维,在电视剧生产中引入数字艺术。对于电视剧制作来说,数字艺术的融入为其展现技术美学带来了无限可能。通过打造非遗数字场景,可以提升观众的视觉体验,这不失为非遗在影视化过程中实现现代化转化的一个路径。在前期准备、现场拍摄及后期剪辑和发行放映各环节中,做好数字化准备,融合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强化观众的沉浸式体验,使观众建立对非遗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也为以非遗为内容的电视剧创作提供新范式。
三是整合资源,通过联名互动、跨界合作,延伸非遗电视剧的产业链条。创作和产出优质内容是电视剧的第一要务,此外,也要从形式入手,努力打造结合非遗与电视剧的独有IP,通过全媒体平台,整合内容形式、传播方式及媒介运营等多方面资源,突破固有单一的传播渠道,实现非遗向非遗产业的转化。比如电视剧《梦华录》中女主角的宋代服饰穿搭,引发了观众对宋制汉服的兴趣,随后《梦华录》与汉服品牌十三余开发联名汉服,带动文化出圈。无独有偶,电视剧《传家》在播出期间开发了联名同款旗袍。这些电视剧与品牌的联名互动,革新了文娱消费新体验,能吸引各年龄、各类型的受众,拓宽作品传播的范围,使非遗在“活”起来的同时,实现与电视剧的融合。
以非遗为内容的电视剧创作仍是一片蓝海,虽然在创作实践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其潜藏的艺术魅力仍值得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