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的诊断与预防

2022-12-06 02:32:37仇志丽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流感病毒圈舍流感

仇志丽

(广西博白县博白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博白 5376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猪肉及其制品的需求量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猪养殖工作的发展。今年广西博白县生猪存栏148万头,1~6月出栏115万头,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为猪流感病毒的高发创造了条件。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猪流感病毒,会对养殖工作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为保证生猪的出栏质量,维护人们的食品安全,还需做好养工作,强化疾病防治。

1 流行病学

猪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的猪流感病毒所诱发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会在养猪场群发,严重制约了猪的生长发育,导致育肥困难和繁殖障碍,不利于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养殖场若出现单一病例,会在短时间内波及整个养猪场,防控难度非常大。病猪与带毒猪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痊愈猪也可能带毒6~8周,依然有传播该病的可能。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健康猪与患病猪密切接触会发生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天气突变及较为寒冷季节是发病高峰期。

2 发病原因

气候突变及寒冷环境下,生猪的免疫力会较低,若养殖场未能及时做好保暖防寒以及通风等工作,猪流感病毒会经由猪的呼吸道发生感染,且在短时间内会大范围蔓延,虽然发病率较高,但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治,可有效控制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若饲喂不科学,未能做好饲喂工作,则会使猪摄取到的营养物质不够充足,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因此猪流感发生率也会显著提升;另外,养殖密度不科学,生猪密切接触,也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病率更高;另外,未能落实好消毒清洁工作,致生猪长期生存在较差的环境中,接触病原菌的几率升高,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率增加。

3 临床症状

各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猪流感病毒,感染后,体温会明显升高至40℃以上,眼结膜潮红,眼睑浮肿,全身皮肤发红。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明显下降。患病猪出现咳嗽症状,同时呼吸急促且呈现腹式呼吸,全身肌肉震颤。一般情况下,仔猪可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一般不会出现猪流感。随仔猪生长,母源抗体逐渐消失,会呈现免疫空白期,若不能及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患病几率升高。病猪表现突倒地不起,呼吸急促,咳嗽症状加重。母猪患病,则出现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明显,影响其泌乳量,还会对其繁殖功能产生极大影响,易出现流产、死胎等,后期怀孕困难;公猪患病后,会影响其精液品质,导致其繁殖功能下降。

4 危害与并发症

生猪感染猪流感病毒后,若不能及时治疗,还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1)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由于肺部通气、换气功能受影响,难以较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也会对全身各系统脏器的正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2)可能导致多个脏器功能不全,诱发功能障碍,导致产生较好死亡率;(3)可以诱发意识和精神障碍,导致皮肤苍白或紫绀,排尿量减少,意识或精神受到影响,出现一定的神经系统损伤;(4)还有很多病例也存在心脏损伤,像心肌炎、心包炎或心律失常等。

5 诊断

对猪流感可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初步断诊。一旦生猪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流涕、鼻塞、精神不振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若确诊可进行病理剖检或实验室检测。

5.1 病理剖检剖检病死猪发现,其胸腔中存在大量浆性液体,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充血、肿大。气管中存在红色、白色的泡沫状分泌物,肺部肿胀明显,周围有气肿和许多出血点。肺部表现为病毒性肺炎,质地发硬。症状较为严重的病例,其肺部和胸腔壁粘连到一起,肺间质变宽,病变位置膨胀不全,周围存在众多出血点。

5.2 实验室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病毒分离试验、血清学检测等诊断方式。一般可以从患病猪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吸出物、痰或肺组织)中分离出猪流感病毒进行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呈阳性也就能够确诊。血清学诊断可应用抗原捕捉ELISA、间接ELISA、荧光免疫法等方式。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生猪体内白细胞水平和血小板减少,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血生化检查可发现血钾的水平减少。

(1)抗原检测速度快 可对患病猪咽、鼻拭子标本中流感病毒的NP抗原和M1抗原进行快速检测。该法较病毒分离培养和RT-PCR的敏感性低,难以及时确定流感病毒的亚型,通常能够提示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直接免疫荧光方法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脱落细胞中是否含有流感病毒抗原,结果为阳性也就能够及时诊断。

(2)影像学检查 一般可通过对患病猪胸部X线或胸部CT提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征象去判断,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也存在胸腔积液的情况。

(3)鉴别诊断 疾病的诊断也需要和普通流感、禽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SARS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提高疾病诊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为后期疾病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6 预防

6.1 做好饲养管理对该病的预防,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养殖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学习,科学饲养。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科学饲喂,保证生猪生长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其各个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强其抗病能力。(1)要从正规的途径购入饲料,之后妥善存储,避免其出现霉变等情况;(2)要对饲料进行科学搭配,保证饲料营养丰富,松软易消化,适口性良好,进食后,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消化吸收。为促进生猪免疫力的提高,可在饲料中掺入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以促进生猪免疫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些抗病毒中草药,像金银花、板蓝根等,能够显著提高生猪生长质量,较好的抵御猪流感病毒;(3)要科学饲喂。养殖人员要做到定时、定量投喂,避免长期饥饿,然后突然暴饮暴食。注意做到少喂勤添,并且在每次投喂前,先清理干净食槽水槽。同时保证水资源干净、水温适宜。(4)定期做好驱虫工作,饮水中也可以添加电解质、维生素或是中草药等物质,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5)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给生猪一个适应过程,避免突然更换而对生猪造成应激。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促进生猪免疫力的提高,更好的应对猪流感病毒的侵袭。

6.2 加强防疫,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1)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措施,构建完善的防疫机制。养殖可采取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必须从外界引进生猪时要明确生猪的来源,保证生猪不是来自猪流感的高发区域。同时引进后要做好隔离检疫等工作,确定无携带疫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并且控制好饲养密度。结合生猪的生长情况、品种、日龄等,进行合理的分群。为生猪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2)具体措施是首先,要控制好圈舍的温度湿度,保证圈舍温度湿度科学,适合生猪的生长。尤其是在气温突变和比较寒冷的天气,要注意做好圈舍的保暖防寒工作。其次,要做好通风,同时保障圈舍内光照充足。由于养殖场在做保暖工作时,养殖密度较大,会使圈舍中空气质量不佳,会对生猪呼吸道产生刺激,所以需注意做好通风工作,但要控制好通风与保暖之间的关系,避免长时间通风导致环境温度下降,引起生猪发病。

6.3 做好消毒工作要定期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尤其是在猪流感的高发期,更需要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增加工作的频次。养殖场可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消毒清洁制度,结合制度有序开展消毒清洁工作。定时定期对圈舍做好彻底的消毒,科学使用各种消毒剂。一旦发现疑似患病病例,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养殖环境和养殖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对患病猪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日常还需为生猪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控制好圈舍的温度、湿度,做好通风工作,保证圈舍中光照充足,避免病原体滋生导致患病几率升高。消毒剂要科学应用,发挥预期的消毒效果,同时可以定期更换其他消毒剂,避免出现耐药的情况。

6.4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现阶段,猪流感疫情暴发十分普遍,为有效预防该病,定期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最有效的预防对策。需结合生猪养殖实际以及猪流感的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免疫接种制度并严格执行。一般情况下,首次接种一般为仔猪出生后的10~14日龄,第二次接种在1个月之后,在体内形成抗体发挥的作用在8个月左右。养殖场也可以为生猪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档案,规范接种,避免出现重复接种以及遗漏接种等情况。日常还需加强筛查和抗体水平检测,保证免疫接种工作的质量,有效抵御病毒的侵袭。

6.5 加强疾病的监测平时要注意做好对猪流感的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养殖场的养殖实际,关注生猪的生长状态,一旦生猪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等症状时,需及时给予关注,需单独隔离饲养,对其饮食饮水用具以及生长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密切关注其他生猪的生长状况。对隔离的生猪要及时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确诊后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无治疗意义的生猪,要及时扑杀,对病死猪的尸体,需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疾病二次传播。对养殖产生的各种污物,也应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避免其长时间存在于生猪的生活环境中,导致其发病率升高。

7 结语

新时期,猪流感已成为限制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养殖人员要不断强化知识学习,掌握更多的猪流感诊断及预防知识,对患病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学诊断等进行观察,精准诊断,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途径做好预防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疾病的发病几率和对养猪业构成的威胁,保障养殖效益不受影响,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流感病毒圈舍流感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秋季谨防牛流感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5
基于HRP直接标记的流感病毒H1N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业科学(2015年10期)2015-01-25 07:14:18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
家禽科学(2014年11期)201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