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

2022-12-06 02:32:37祖力胡马毛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牛病养牛牛群

祖力胡马·毛拉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畜牧兽医站,新疆 喀什 844900)

牛病会影响牛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会影响养牛业发展和养牛户的养殖效益,还会影响消费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牛肉及其制品的价格稳定。如果是人牛共患疫病,会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对各类牛病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辨别,以便养殖人员能及时发现牛病,快速作出反应,进行有效控制。

1 牛病发生的特点

有调查发现,不同地理环境、养殖方式、品种类型的不同,可能导致牛病发生的类型以及概率不同,并且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大。我国的养牛范围很广泛,牛群流通速度也很快,但当前的养牛管理措施还有待提高,疫病防控措施有待加强。

1.1 牛病的种类繁多,发生概率高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带动了畜牧业和养牛业的发展,活牛及牛肉制品的频繁交易,使得世界各地不同的牛病进入到我国并传播。由于牛生长的季节不同,环境不同和年龄差异,临床呈现多种牛病类型。常见的牛病有:呼吸道疾病、口蹄病、脑炎等,这些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率会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养牛者采用大批量圈养模式,导致牛病传播加快。并且有一部分是人牛共患病,可在人体内传播,通过食用、口鼻呼吸等途径交叉感染,严重威胁饲养人员生命健康。

1.2 牛病毒性腹泻该病在牛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也是常见的牛病。该病毒易引发牛急性病,感染后会有明显发热症状,且伴随剧烈腹泻。牛病毒性腹泻具有明显的症状,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牛都可感染发病,刚出生的牛犊最常见。携带这类病毒的牛,分泌物与排泄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甚至血液中也含有此类病毒,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分离,甚至会导致牛群出现死亡现象。

1.3 人畜交叉感染几率大随着养殖行业规模扩大,牛与人之间的共患病在不断增多。常见的人牛感染病毒有结核、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都可以直接感染人类,交叉感染后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养殖规模越大越容易发生感染。且具有极高的传染性,通过食物便可感染人类。目前,我国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结核病患者中有近两成来自于牛。

1.4 寄生虫感染的概率较高经过对养殖户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养殖户没能按照规定设置养殖密度,这便增加了牛感染寄生虫的概率,目前包虫、吸虫以及线虫均为经常出现的寄生虫,倘若养殖户没有严格按照相应流程对牛进行驱虫处理,则会增加寄生虫的感染率,给牛的健康造成影响。比如,出现皮肤穿孔或结节等症状,这会对养殖户经济效益造成影响,甚至会致使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可挽救的损失。

1.5 病原的抗药性增强目前的牛病都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在使用药物治疗时,病原体经常会发生变异,会给后续治疗工作造成困难,甚至会增加牛死亡的概率。

1.6 病原体数量增加,混感严重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还采用人工喂养、秸秆喂养或者集中喂养的方式开展养殖工作,人为缩小了牛群的活动范围,增加了牛群之间相互碰撞的概率,甚至会加快了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出现严重的交叉污染问题。倘若一个牛群中出现某一病毒,便给后续防控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养殖户对可能出现的疾病种类掌握情况不足,并且还存在用药不合规的现象,这些均会增加病原体的耐药性,给防治工作造成困扰。

2 牛病的防控原理

首先,防控牛病需要养殖户重视日常喂养管理,加大对养殖环境卫生的管理力度;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以及防疫工作,阻断病原体感染;其次,结合本场养殖情况制定完善的防疫制度,根据牛群习性划分养殖空间,定期对养殖现场进行消毒,同时还应制定完善的免疫步骤,定期开展防护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疫工作,正确做出诊断,及时治疗,将损失降到最低。

3 牛病防控存在

3.1 养殖户的专业知识不够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发现,养殖户或养殖人员的专业技能很差,很多养殖户没有配备专业兽医,现有的管理人员以及养殖人员具备的专业技能不足以支撑治疗工作,而且有些牛病的细小症状很难发现,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间,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还有一些养殖场所聘请的员工学历较低,大多数不具备养殖经验,未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对养殖技术不了解。

3.2 养殖户的防控措施很简单由于养殖场的老板大多为房地产老板,其对养牛涉及的专业技术以及防控技术不甚了解,也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这些老板只是通过饲料以及药物宣传来了解相关内容,对病情防控重要性的认知不足,没能意识到饲养管理、消毒以及检测等工作的重要性,也不重视对病情的精准控制。

4 常见牛病防治措施

牛病种类繁多,且易对牛群产生重大危害,所以对牛病防治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大于治的原则。

4.1 牛病毒性腹泻该病多发于小牛,因为小牛年龄小,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且牛犊的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发生牛腹泻。该病通常表现为两种症状:腹泻和消化不良。病牛感染后排泄粪便与正常牛群不同,相关人员应多观查牛的排泄物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否则牛的体质会越来越差,病情恶化,死于脱水。养殖场出现上述病牛,必须立即对其进行隔离、消毒和通风。制病毒的传播,减少牛群中的病牛数量以及降低扩散速度,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改善牛群管理,定期检查牛身体情况,并及时解决任何异常情况,以减少小牛患病的风险。

4.2 科学养牛科学养牛是预防牛病的有效途径,许多牛病主要是由营养不良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必须提高养殖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责任心,密切关注牛的营养状况。根据品种、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将牛分组饲养,并记录其饲料的营养平衡情况,在喂养牛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营养不良和代谢性疾病,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同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定期对牛圈、牛地面和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及时清除粪便,清洁牛排泄物,保持地面干燥无积水,保持排水畅通。应始终为奶牛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以防止呼吸道、胃肠道、皮肤和蹄部疾病。必须对受感染的牛群进行消毒,并定期进行流行病学检查,确保没有病牛混入牛群,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应该对受感染的牛群进行消毒隔离治疗,加强疫苗接种措施。

4.3 做好牛病防疫工作饲养者引进大规模牛群时要对牛群进行检疫工作,并且不能抽样检疫,要加大力度,将引进牛群全部进行各方面检查,将筛查工作做到一丝不苟,以免漏查病牛而使整个牛群受到影响。并且要为新生牛犊进行疫苗注射,根据牛品种以及相关地区易出现的牛病进行疫苗选择,使牛病的发病率降低,极大程度上保护养殖者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结合当地气候温度变化以及流行病出现规律进行调整,并做出相应规划,降低牛群在发病季节的发病率。

4.4 加强对日常饲养管理的重视在开展饲养管理工作时,要求养殖户加强对饲养管理工作的重视,做好以下工作:(1)时刻保持牛舍内部环境的整洁,定期为其进行清理、通风、照光,同时还应及时清理粪便,对其常用物品进行消毒,确保牛群运动场所内不存在积水,防止出现呼吸道以及消化道感染的病情,为牛群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2)根据牛群生长的实际需要进行喂养,做到营养均衡,还可以根据牛群生长情况补充蛋白质以及维生素,为其健康生长提供帮助,从根本上提高抵抗力,最大限度降低发病率,应杜绝向牛群喂饲过期饲料或食物。除此之外,养殖户还应向牛群喂养健康饮用水,其中温水效果为最佳,避免牛群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病情,特别是怀孕或者哺乳期内的母牛。

4.5 重视对牛类物品检测及流通工作由于牛类物品的流通和牛病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对各地区内流通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管以及重视,保证流通物品的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当地防疫部门制定完善的检测步骤,在完成检测工作后向其提供食物合格证明,为流向市场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运输监管工作的重视,严禁将疫病地区的食品传输出去,同时还要求养殖场加大对各环节信息记录,为每一头牛建立档案,当出现问题时确保能有效追踪到病原体。

4.6 制定完善的疫苗接种管理方案疫苗接种对牛群防疫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帮助,并且占据十分重要的角色,能从根本上降低牛群的发病率,要求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1)对牛群进行接种前,要重点调查当地病情的主要特点,以及可接种的疫苗,掌握病情高发期,进而能制定出完善的免疫程序,为后续接种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2)应聘请专业的兽医人员完成接种工作,饲养员起到辅助作用,并且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还应严格按照相应程序以及说明书进行,应避免给治疗期或者长势弱的牛接种,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除此之外,应将2种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控制在30d以上,并且在接种完毕后还应及时观察,出现问题时应及时治疗,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开展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4.7 最短时间内救治病牛,防止传染当发现有牛生病时,需在最短时间内为其进行治疗,将病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应严格做好以下工作:(1)发现病疫牛时,应立即将其隔离,防止病原体发生扩散,对其他牛的正常带来不利影响;(2)应聘请专业人士对牛进行专业检查,具有针对性地 开展治疗,做到有据可依;(3)兽医可以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救治,最短时间内恢复牛健康。

猜你喜欢
牛病养牛牛群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48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8:48
与牛共眠
中国慈善家(2020年3期)2020-09-10 03:23:47
怀揣百万转行养牛的能人
新农业(2016年23期)2016-08-16 03:38:10
牛病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50
春季牛病的预防和治疗对策分析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5
春季牛病的预防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4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其治疗分析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0
探索养牛模式 打造养牛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