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军,王汝文,赵洪娟,陈明生
(1.山东菁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山东 诸城 262200;2.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 诸城 262200)
2017年以来诸城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示范县和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县。已连续15年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21年4月29日,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在诸城市召开,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落户诸城。
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是畜禽粪便、污水、养殖场的废弃物,对空气、水体、土壤等公共资源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1.1 臭气污染高含量动植物蛋白质饲料的应用及粪便不规范的存放方式等,导致臭气飘散,污染饲养场周边空气环境,影响居民生活。
1.2 对土壤、水体的污染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粪尿中大量的含氮化合物、磷、钾、重金属、抗生素残留、微生物、寄生虫等造成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对民众生活和健康构成直接和间接危害。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极易造成人畜共患病和畜禽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畜禽传染病发生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2)畜禽粪便中的抗生素残留会污染水体和土壤,二次污染农业、渔业类食品,给农业渔业食品带来安全风险。过量应用抗生素的畜禽粪便极易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人们的疾病治疗造成困难。
(3)畜禽粪便中的金属、重金属残留对水体,土壤的污染会造成农作物、水产食品的二次污染,影响人们健康安全。(4)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食用安全。
诸城市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诸城样板,立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创新提升“诸城模式”为动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标准示范推进为重点,以全链条品质提升为目标,探索走出“全链条协同、标准化引领、绿色发展”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不断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实现畜牧业生产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
畜禽养殖污染事关人与动物的健康和安全,诸城市的养殖业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怎样科学谋划解决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养殖污染怎样治理、如何实现绿色畜牧业的发展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诸城市就解决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养殖污染的治理等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3.1 加强领导,实行属地管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强化领导,属地管理,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各地政府要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领导、协调、组织、监管,对属地所有饲养场划片分工、明确责任,把污染治理纳入考核指标确保养殖污染治理持续、有效实施。
3.2 严格监管,搞好服务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认真履职,密切配合联动,加大对养殖企业的监管力度,搞好养殖污染治理的各项服务,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使养殖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养殖污染治理是综合性系统工程,污染治理要与美丽农村建设、高效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土地保护等紧密结合,合理规划,综合治理。
3.3 完善机制与政策,完善机制与政策
(1)完善投入机制,国家要对养殖污染治理给予一定的投入,对政府投入的治污资金,对养殖企业要以污染物达标排放为验收标准。
(2)引入市场机制,政府购买服务。养殖污染治理不单要有设施,还要有相关技术,一家一户养殖企业难以实施。政府要培育扶持专业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人才队伍,支持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推广。专业治理污染人才队伍可以承担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代为养殖企业治理养殖污染。政府和养殖企业可购买服务,与专业治污单位签约治污。对国家投入的治污资金应实施国家财政部门投入、专业机构建设运营、养殖单位使用治污、相关部门监管的四位一体模式。
(3)积极鼓励养殖企业治污。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地方政府要制定鼓励政策,根据治理规划限期强制治理。按照养殖户治理污染的先后,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规模饲养,解决养殖污染与畜牧业发展的矛盾,规模养殖企业要建全治污设施,确保养殖污染物持续达标排放。
3.4 分区域、流域治理养殖污染治理要科学规划,根据养殖场的分布区域、流域,养殖污染物排放造成的危害谋划治理,治理一片,成功一片,确保持续达标排放。
(1)要治理禁养区饲养场。禁养区内的饲养场一是强制搬迁。二是确实不能搬迁的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改造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设备水平,确保养殖污染物达标排放。
(2)对限养区和养殖区进行规划治理。一是限养区内除原来建设的饲养场,一律不准再建设新的饲养场。二是要分主次优先选择区内养殖场比较集中,污染物排放量较多,危害比较严重的区域进行治理,然后逐渐扩大治理规模和养殖区域。
(3)所有新建规模饲养场必需配套建全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养殖区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养殖数量多,污染物数量大,随意排放危害严重,企业要建全治污设施;确保养殖污染物持续达标排放。水冲粪便和养殖污水要作为治理重点。水冲粪便污水多,随意排放流向远,易渗入地下危害严重,应加强治理。养殖污水混有大量的尿液和粪渣,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状态下养殖企业远离村庄,污水排放接入污水管网的困难较大,可建沉淀过滤池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同时饲养场要全部建设雨污分流设施。
(4)科学规划建设沼气池治污。沼气池建设要与农村清洁能源开发结合,按产气量和产气利用率为补贴标准,实施市场化运营。以社区、片区内的合作社、村经济联合社等农村经济实体或较大规模的养殖企业为龙头,建设永久耐用的沼气设施,全面综合利用沼气设施和沼气产品。避免单个用户建池沼气冬季不够用,夏季用不了造成大气污染和治污资金浪费的现象发生。
3.5 大力推广干清粪、粪便干湿分离和粪便堆肥发酵综合技术该技术相比投资少,易于操作,便于推广。要支持鼓励中小规模养殖企业、蛋鸡养殖场、肉鸡养殖场、特种动物饲养场尽可能采用该技术。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模式。(1)堆肥发酵后的粪便作为可再生资源用于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既可以治理养殖污染,还有利于生产绿色无污染农产食品。要支持鼓励养殖户、种植户直约或中介参与三方签约,推广种养结合模式。(2)稳定发展畜禽粪便有机肥生产企业。全市现有有机肥生产企业3家,年产畜禽粪便有机肥能力120t。推广饲养场内及周边植物、生物治污技术。结合食品安全养殖投入品的投入监管,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养殖投入品,从源头上控制养殖污染。做好养殖污染治理规划。诸城市的养殖污染治理,要按流域、区域,合理规划布局,循序渐进,科学治理,持续有效达标排放,最终实现清洁养殖。
3.6 合理调整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近年来,诸城市为进一步强化畜牧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畜牧业发展的行动,精准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了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根据环境保护法、畜牧法、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规模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农业农村部制定的畜禽粪污处理降低养分损失技术指导意见、六部委会联合发出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整县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经济,实行养殖业主承担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和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义务,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对粪污进行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严禁污染环境,通过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委托协议处理、堆积发酵就地还田等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结合畜禽粪污土地承载测算技术指南、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要求,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等规定,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杜绝粪污直排,推广“膜堆肥技术”“发酵床技术”“除臭剂”等粪污处理技术,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以上,实现了产业转型与生态提升双赢。发展壮大种养循环经济,扩大“种养结合、农牧对接”,发展“猪沼果”“猪沼粮”等多种循环经济,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和实施畜牧业绿色发展。
诸城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探讨农业产业化,不断改革创新,拓宽思路,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成功之路,被称之为“诸城模式”,先后催生出诸城外贸、得利斯、惠发食品、佳士博食品等国内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诸城模式”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赞扬。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和视察山东时两次对“诸城模式”给予了点赞,为实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提供了典型理论和实践样本,“诸城模式”主要解决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脱节问题,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等具体实践,创新了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形态,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生产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诸城是畜牧业大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诸城在不断的增加“诸城模式”的新内涵,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生活富裕,大力实施绿色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行“产业联盟+龙头企业+特色园区+种养农户”模式,推广领养代养、拎包养殖、按揭农业等新型产业化经营方式,2019年诸城市出资5000万元设立了肉鸡养殖专项引导基金,引进了山东仙坛公司投资30亿元的亿只肉鸡生态项目的建设,推开了全新的畜禽养殖新模式,全市8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肉鸡、节粮型草食动物、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畜禽养殖业,打造畜禽育种、畜禽养殖、屠宰、肉类制品加工生产、运输、储存、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一体化。2020年新建仙坛、新希望、德友等标准养殖项目31个,改造升级养殖场户1847个,初步形成年出栏2亿只肉鸡,300万头生猪的种养循环产业体系。
诸城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积极引导、鼓励大、中、小、散养殖业主,实现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建立家庭农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强化畜禽育种、疫病防控、动物检疫检验、畜禽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出台畜禽养殖区域化管理规定、畜禽粪污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与利用模式、病死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办法和补助标准等,畜禽养殖业依法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制度,严禁乱堆乱放、偷排直排、污染环境,建设配建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粪污处理设施,并确保正常运行,2020年11月4日,成功承办全国现代畜牧业推进会议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会,诸城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上,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