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火龙果“走出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2-12-05 03:20张诚杨琦薛晶洁朱月季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火龙果走出去海南省

张诚 杨琦 薛晶洁 朱月季

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火龙果“走出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张诚1杨琦1薛晶洁2朱月季1

(1.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海南海口 570100;2. 海南省农业对外交流合作中心 海南海口 570100)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热带农产品“走出去”具备明显政策与区位优势。面对海南火龙果产业出口份额少、外贸占比低等困境,如何挖掘产业“走出去”潜力,破解外贸滞后难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与出口现状,总结出口贸易困境及潜在优势,提出政府需在引进出口服务企业、促进产学研融合以及完善出口配套服务等方面助力,推动火龙果企业实现产业链内分工协作、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和发挥区域品牌效应。建议将火龙果产业作为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样板,做大做强。

海南省;自由贸易港;火龙果产业;农产品对外贸易

自贸区建设是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海南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在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中,被赋予了更为明显的政策优势;加之身处热带的区位优势,海南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为其热带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积极推动海南热带农产品不断“走出去”,对于促进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建立,以及实现双循环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海南打造农业对外开放新高地。

海南作为中国火龙果主产地之一,其火龙果拥有较高的经济、营养以及观赏价值,当前已成为省内规模及效益排名前列的农业产业,且种植面积持续攀升。但与国内其他火龙果主产省份相比,海南火龙果存在出口份额少、外贸占比低等问题,反映出海南火龙果产业对外贸易的滞后性,海南省火龙果产业“走出去”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提升。对此,充分利用自贸港建设下的宽松贸易条件,推动海南省火龙果产业“走出去”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尝试,能够以出口带动国内热带特色产业链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地理分布

海南省火龙果种植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由台湾引进品种[1],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2020年,海南省火龙果种植面积约8.33万亩(1亩≈667 m2),年产量近25万t。在琼海、文昌、定安、儋州、临高、乐东、东方、万宁、三亚、澄迈、昌江、海口、白沙、屯昌市县均有种植火龙果[2]。越靠近北纬18°区域的光热气候条件越适宜,火龙果种植越集中。

其中,东方、琼海、乐东、儋州、三亚与陵水6个市县的火龙果多是大规模基地化生产,种植面积占海南省火龙果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形成了以东方市为主产区,乐东、琼海市为新兴产区的发展格局。东方以3.3万亩种植面积位居海南省火龙果种植规模第一位,琼海以超2万亩的种植面积位居第二,乐东以近0.9万亩的种植面积位居第三,儋州、三亚、陵水种植面积分别为0.42万、0.20万、0.06万亩(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

1.2 种植品种特点

1.2.1 以红心火龙果种植为主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果皮以及果肉的颜色,可将火龙果分为三类:红皮红肉,红皮白肉和黄皮白肉,因品种及地域差异,种类繁多[3-4]。海南火龙果种植相较其他地区起步较晚,但是品种优良,红皮红心火龙果种植面积最大,红皮白心火龙果种植比例相对少,黄皮白肉火龙果的种植不多。这主要跟品种种植的管理成本、火龙果产量和市场价格表现等有较大关联。

1.2.2 主栽品种是金都一号 目前海南省种植的火龙果品种主要有4个(表1),分别为金都一号、软枝大红、大红二号、临家红韵,其中,金都一号种植面积最大。该品种从台湾引进,在海南种植和改进。无论从外形、个头大小,还是口味,该品种都优于其他品种,并且亩均产量表现较好。对比金都一号,软枝大红的甜度与之相近,亩产量更高且耐储藏,但由于种植管理方式不同,口感、外形存在差异,其市场认可度不及金都一号。大红二号在甜度上略逊于金都一号,但其为金都一号优化筛选出的品种,更耐储藏且不易裂果,市场前景较好。临家红韵诞生于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的临高县,其种植管理较为简单,且易在灯光调节下高产稳产,相较于金都一号,更耐储藏,货架期也更长。

表1 海南省火龙果种植主要品种及其特点

1.3 火龙果生产情况

在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下,海南火龙果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全省火龙果种植面积从2018年的4.68万亩扩大到2019年的6.09万亩,再到2020年的8.33万亩(图1)。种植面积逐年稳步提升,3年内种植面积增长率高达77.99%。结合海南火龙果的高效高产特点,火龙果总产出得以迅速提高,由2018年的10.11万t增长到2020年的24.63万t,3年内产量增幅达143.62%(图2)。相比于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火龙果年产量的增幅更大,从2019—2020年海南省六大主产水果的产量来看,火龙果产量增长态势明显,年增长率为16.89%,仅次于柑橘橙柚的产量增幅(图3)。这归功于火龙果的高单产,表明火龙果产业的产出效率在提升,规模结构在持续优化,不仅单产领跑海南省内其他水果,相较于省外火龙果种植区域依旧高效。

2 海南省火龙果出口潜力分析

2.1 火龙果产业出口比较

2.1.1 国内鲜火龙果出口分析

2.1.1.1 出口规模逐年攀升 近4年来,我国鲜火龙果年出口总量翻了三番,年出口总额日趋上升。截至2021年9月末,我国鲜火龙果出口总量达5 936.40 t(表2),远高于2020年同期的出口量(4 364.00 t),同比增长36.02%。可见,我国鲜火龙果出口形势乐观,未来出口总量(额)有望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于海南省统计局。图2、3同。

图2 2018—2020年海南省火龙果产量

图3 2019—2020年海南省主产水果的产量

2.1.1.2 出口反季节优势明显

由2017—2021年(1—9月)中国鲜火龙果月度出口趋势(图4)可知,国内鲜火龙果对外贸易集中于每年6—8月与10—12月份。淡、旺季间的出口量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而导致出口规模季节性波动的因素可能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国内外市场价格、火龙果品质等。

表2 2017—2021年中国鲜火龙果出口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

就海南火龙果而言,由于其自身具备“反季节”优势,在每年11月份后仍能持续满足市场需求,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国内其他省份火龙果企业所带来的出口竞争压力。因此,海南火龙果的“反季节”时间差优势,能够保证海南在将火龙果供应国内市场的同时,将高品质的“反季果”销往海外,避免了与国内火龙果在海外市场的过度竞争。

2.1.2 热区四省鲜火龙果出口分析 从火龙果出口市场均价分析,海南火龙果每年出口单价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出口单价比同期内福建和广东省火龙果出口单价高出2—4倍(表3)。根据2017—2021年全国鲜火龙果出口数据和热区四省出口数据,海南省火龙果年均出口量约为27.75 t(表4)。面对稀缺的外贸渠道与境外客户资源,海南火龙果存在出口量小、增速不明显的情况,其“走出去”潜力仍有待挖掘。

就企业角度而言,高售价可能来自于高品质或高成本,整体上较高的售价有利于海南火龙果的种植规模扩张以及企业对外出口贸易意愿提升。就国外市场而言,高售价虽会影响海南火龙果的出口竞争力,但较高的火龙果品质也将是国外中高端市场零售商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海南火龙果产业应准确定位国际市场,避免陷入低层次的“价格战”;应合理运用产品品质优势,着力发掘发达国家的高端市场,以便让高价优质火龙果走向国际市场。

表3 2017—2021年四省鲜火龙果出口单价 单位:元/kg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

表4 2017—2021年四省鲜火龙果出口总量统计 单位:t

注:括号内为各省火龙果出口量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量的百分比;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

2.1.3 火龙果出口市场分析 首先,海南省产出的火龙果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荷兰四国,在出口国别(地区)方面虽与其他省份存在少数交叉,但主要出口市场并不相同(表5)。这表明在出口规模不及外省的形势下,海南省火龙果出口受其他省份火龙果企业的外贸影响较小。此外,海南省火龙果出口均集中在发达国家及地区,表明高端市场定位策略对海南火龙果产业发展更加合理有效。

其次,虽然东南亚国家在热带鲜果出口中占据了较大国际市场(表6),但其鲜果生产标准较低,缺乏食品安全问责制[5];即便是火龙果主要出口国家之一的越南,其在欧盟果蔬市场的份额占比也不足1%。对此,海南可从提高产品品质和检疫标准着手,实现弯道超车,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

表5 2017—2021年四省鲜火龙果出口境外市场分布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表6 2019年世界热带鲜果进口额排行

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

2.2 海南省火龙果出口的潜在优势前提

2.2.1 区位优势特征明显

2.2.1.1 种植资源丰沛 海南省地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我国的热带省份,北纬18°线从中穿过,年平均气温22~26℃,年均降水量1500~2 0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1 750~2 750 h,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无霜降,优良的自然资源环境增加了火龙果全年产果次数、提高了火龙果果实品质,非常有利于火龙果的种植生产。

2.2.1.2 地理位置优越 从2018年海南全岛建设自贸港以来,海南港口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推动了对外贸易货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窗口,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更加有利于热带高效农产品走出国门,对接海外市场。

2.2.1.3 地理品牌效应渐显 经过长期发展,海南的热带水果产品已然在国内市场树立了较好的地理标识品牌效应[6-7]。在不断推动国际化的开放经济形态下,“海南”二字也在国外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品牌辨识度。带有海南地理品牌的热带水果产品将更易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海南火龙果在一定程度上将被赋予地理特色,对走向国际市场更加有益。

2.2.2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自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海南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将之作为推动海南发展的三大环境之一重点推进,并提出到2025年“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的奋斗目标。2021年11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实施,有望进一步提高海南的贸易、投资、金融、物流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推动高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和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海南吸引外资的能力,形成产业集聚,推动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链条的深入拓展;海南通过一二三产业进驻,可实现农业外贸产业链融合。

2.2.3 科技创新引领支撑 海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要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一系列相关举措,这将推动海南在热带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上做大做强,成为国家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种植生产企业尤其需要科技创新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国内火龙果优质品种大多从外部引进,本土品种生长特性不稳定,保鲜、贮存、运输等一系列难题尚未解决。未来,海南可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平台提供的可靠的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和技术人才支撑,推进热带农业技术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破解海南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农业企业效益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火龙果产业向好发展。

2.2.4 自贸港优惠政策加持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之下,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持续深化改革,对海南农产品的对外交流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国际化交流将更加频繁,海南的对外宣传将更加具有影响力。依托海南举办的“冬交会”“农博会”“消博会”“博鳌论坛”等展会及国际会议,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将被更大力度地推广至全世界,海南的火龙果企业将拥有更多直面世界、寻求客源的机会。持续提升博鳌亚洲论坛农业分论坛、中非农业合作研讨会的国际影响力,也将为世界热区国家农业合作交流提供智力平台,为海南热带农业发展引进农业农村领域、外贸领域等优秀人才。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政策框架下,便利的贸易条件、优惠的税收环境以及友好的入境签证等政策,将为海南农业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国际化的舞台,有利于推动火龙果等热带特色农产品的产业聚集与出口贸易[8-9]。

3 海南省火龙果“走出去”面临的困境

3.1 产业出口基础弱,出口产业链条不完备

无论是与国内其他火龙果主产区相比,还是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当前海南省火龙果种植整体规模不大,远不及其他产区[1]。同时,海南省内实力强、有竞争力的大中型火龙果企业较少[1],企业自身国际化能力较弱,难以独立担当起“走出去”的重任,火龙果产业整体出口基础薄弱。

从现有出口经验来看,火龙果产业“走出去”面临的交易成本较高,单靠一家企业难以完成,尚未形成便利出口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上多家企业的专业分工对推进火龙果“走出去”至关重要。海南火龙果企业产业链条短的特点较为突出,独立完成从种植到出口销售的全部业务对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巨大挑战。海南本土鲜有专业的外贸企业来协助企业进行农产品出口贸易,高昂的出口交易成本弱化了火龙果企业产品“走出去”的意愿。

3.2 产学研融合度低,研发支撑力不足

火龙果果实含水量非常高,呼吸作用强,不耐储藏,这对火龙果产业的出口带来了较大的挑战[3];此外,高端品种培育(如黄皮白肉燕窝果)受限。一方面,海南省火龙果企业的相关研发技术人员与行业规模相比,配比较低,难以满足火龙果“走出去”所需的技术支持。海南省火龙果的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美地区,运输距离远、时间久,贮藏保鲜技术尤为重要。就目前海南省火龙果龙头企业而言,虽有一定的研发投入,但大都集中在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缺少针对火龙果销售的保鲜贮藏等技术的投入[1]。

另一方面,海南省火龙果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间科研领域融合度低,未能充分利用省内高校及热作研究所的技术资源[10]。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足,成果转化慢,在火龙果产业上,暂未形成基于全产业价值链的科研合力。

3.3 配套服务不完善,出口贸易市场拓展难

中美贸易争端、疫情影响长期化以及美国加速“退群”等多事件使得全球经济复苏陷入更为严峻的外部环境。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意味着“逆全球化”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全球价值链体系及贸易秩序将再次进入分化重组的大变革时期[11]。这一系列关联事件的连锁效应冲击着中国各产业的对外贸易秩序,农产品对外出口更是存在出口市场难以拓展的现实问题。

就海南火龙果产业而言,“农业企业信贷服务与专项资金申请”“农产品出口贸易信息咨询”“外贸优惠政策讲解”“海外市场客源对接”以及“农产品贸易纠纷”是农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出口贸易时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农业企业固定资产难质押”“专项资金层层审批”“企业不了解对外贸易政策”“贸易纠纷难胜诉”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阻碍火龙果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现实瓶颈。潜在原因是海南农产品出口贸易政务配套服务有待完善。加之国内火龙果需求市场扩张,火龙果企业依靠国内市场即可赚取丰厚利润。出口贸易的巨大风险与内部市场的主动迎合,消磨了海南火龙果企业的出口意愿。因此,进一步推动海南火龙果产业“走出去”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否着力解决出口贸易配套保障服务不完善的问题。

3.4 市场定位不准确,地理品牌效应有待发挥

在火龙果对外贸易中,海南火龙果企业不仅要与国内其他省份火龙果厂商竞争,更要面对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国家的竞争[12]。越南人力、土地资源等成本低,使得越南火龙果以较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然而,海南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以及生产种植标准已然成为促发海南火龙果从本质上与越南火龙果产生差异的关键因素,海南红心火龙果优越的品质使得其能够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但海南火龙果产业的资本投入力度也决定了海南火龙果无法通过价格战与国际市场抗衡,而部分海南火龙果企业将海南火龙果与其他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的做法,使得其在市场中不具备竞争优势,海南独特的品牌效应并没有发挥作用,这也使得很多海南火龙果企业放弃进军国际市场。因此,亟待火龙果企业重新制定相关营销策略。

4 海南省火龙果“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层面

4.1.1 加强火龙果企业与出口服务企业的联动是关键 引导海南火龙果产业更快更好“走出去”,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针对当前火龙果产业面临的出口基础薄弱等情况,政府应利用海南的区位优势,借助海南建设自贸港的政策优势进行招商引资,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以及服务保障企业发展。

紧紧围绕“引进新主体”的战略思路,活用针对企业的免税优惠政策。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火龙果产业龙头企业向海南集聚,形成产业联盟,催发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火龙果产业的出口实力;另一方面,更要吸引服务出口的外贸企业入驻海南,为火龙果企业与关联的外贸服务企业提供分工合作的契机,加强引导火龙果企业与外贸服务企业的联动,构建相对完整的出口贸易链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利用企业间合作推动海南火龙果走向国际市场。

4.1.2 促进火龙果企业与高校等的产学研融合是核心 充当服务者、引导者的角色,促进火龙果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特别是对火龙果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如良种培育、贮藏保鲜技术等)研发等方面,政府要在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要充分发挥引导与推动作用,让科研成果更快更好地得到应用。

鼓励产学研融合的方式多样化,支持火龙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对火龙果产业育种、保鲜、深加工等技术的科研经费投入,并考虑企业的需求,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协助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确保产学研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为海南火龙果产业“走出去”提供技术保障。

4.1.3 提供配套“五服务”解决外贸出口难题是保障 围绕火龙果产业出口链条中存在的痛点,政府要建立高效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服务工作机制,着力提供以下五点配套服务,提升火龙果企业乃至海南省内农业企业出口积极性。

4.1.3.1 提供农业企业专项金融服务支持 农业企业在金融借贷过程中往往难以通过企业固定资产质押担保,制约了部分私营农业企业的规模扩张。农业企业专项资金的审批依然存在层层审批、流程缓慢、放款难的现实问题。因此,政府不仅应继续简化资金审批流程,还应解决小规模农业企业信贷问题,为私营农业企业提供合理金融服务,支持农业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竞争。

4.1.3.2 提供农产品出口贸易信息咨询服务 搭建出口贸易信息平台,收集、整理、公布有关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的政策文件、市场动向、贸易前沿争端等信息,通过建立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公众号、讲座等,为有出口意愿的农业企业提供信息支撑和咨询服务。

4.1.3.3 提供农产品出口贸易优惠政策培训 积极推动外贸、法律人才与农业企业对接,为农业企业高层及专业人员进行有关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以及政策法规条款讲解,提升企业对海南省外贸政策的了解程度。

4.1.3.4 提供农业企业出口贸易宣传交流支持 依托海南自贸港建设举办国际农产品展销会,促进海南火龙果企业与国际采购商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品牌影响力,拓宽海外客源、促进出口贸易。积极鼓励海南火龙果企业参展国际展销会,并提供适当的资金补贴支持。注重对海南地理标识品牌的保护,全力打造属于海南的国际性地理标识,充分发挥海南区域优势下的品牌效应,真正打好“海南牌”。完善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深化海南绿色农业发展,努力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起“绿色无污染、营养安全又健康”的农产品形象,提升海南火龙果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4.1.3.5 提供农产品出口贸易纠纷法律服务保障 海南火龙果企业出口意愿不够强烈的原因之一是海外市场的高标准。严格的检疫标准使得企业背负着巨大的市场交易风险。因此,政府应在本省农业企业出现涉农国际贸易纠纷时,合理有效维护本土企业权益,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以此提高海南火龙果企业对外贸易的积极性。

4.2 企业层面

4.2.1 推进企业合作降低交易费用,打造火龙果出口贸易线 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企业在产业链条分工合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火龙果产业外贸出口的分工合作。火龙果种植企业专注于种植管理,应完善火龙果供应链,通过市场的方式,将出口方面的相关工作交给专业的外贸企业来做,实现产销明确分工,降低海南火龙果产业“走出去”的交易费用。

推进火龙果企业间的通力协作,自身实力较强的火龙果企业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具备出口经验的火龙果企业可以发挥领头羊作用,规模较小的火龙果企业可以协助主导、领头的企业,以此打造特色火龙果企业出口贸易线,降低出口风险、提高出口销量,实现出口利益共享、互利共赢。

4.2.2 整合资源推进产学研融合,培育人才促进高质量发展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承载体,承担着科研成果的开发、转化和应用等职能,在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火龙果企业应当结合自身需求,整合科研资源,与高校科研机构在火龙果出口的贮藏保鲜等技术方面加强交流合作,通过技术转让、联合研究等方式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和协同创新发展,探索适合本企业的产学研融合之路,提升企业的出口能力。

此外,创新型人才是火龙果企业能够持续“走出去”的后劲所在。应通过校企合作培育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为相关研发技术人员提供学习与培训机会,从而为火龙果产业出口提供持续不断的研发支撑力。

4.2.3 精准定位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国际化品牌效应 海南火龙果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应规避低端市场的“价格战”,突出打造火龙果鲜果的差异化战略,逐步规范提升海南火龙果的品质及种植标准。明确将产品的出口贸易定位在境外的中高端市场,构建并利用海南的地理标识品牌效应,突出海南火龙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展销会,融合目标市场的文化符号,增加国际化的宣传力度,迅速拓展火龙果贸易的国际市场。

[1] 李向宏, 韩剑, 罗志文, 等. 海南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C]//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烟台: [出版者不详], 2015: 138-142.

[2] 韩冰, 韩剑. 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形势及其建议[J]. 中国南方果树, 2015, 44(5): 156-158.

[3] 张秋芳, 张美寿. 火龙果的特点与引种技术[J]. 福建果树, 1999(4): 45.

[4] 曾曦, 胡桂兵, 秦永华. 广东省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果业信息, 2019, 36(9): 9-12.

[5] 曾媛, 彭宏祥, 何姗珊, 等. 越南火龙果产业现状及国际合作发展路径探析[J].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50(1): 156-160.

[6] 李玉萍, 叶露, 刘燕群, 等. 自贸港背景下海南热带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路径[J]. 热带农业科学, 2020, 40(12): 150-155.

[7] 侯媛媛, 刘恩平. 海南省品牌农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7): 51-57.

[8] 李猛, 胡振娟.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其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J]. 价格月刊, 2021(4): 22-33.

[9] 李猛, 黄庆平, 翟营. 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对接[J]. 经济体制改革, 2021(4): 58-65.

[10] 蔡林希. 海南农垦“走出去”投资模式研究[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32(2): 10-14.

[11] 佟家栋, 谢丹阳, 包群, 等. “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笔谈[J]. 中国工业经济, 2017(6): 5-59.

[12] 陈圆, 严婉荣, 赵志祥, 等. 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前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8): 326-327.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oing Global” of Hainan Dragon Frui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ee Trade Port Construction

ZHANG Cheng1YANG Qi1XUE Jingjie2ZHU Yueji1

(1. Management School,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100, China; 2. Hainan Agricultural Foreig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Center, Haikou, Hainan 570100,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ree trade por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inan tropi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go global” with obvious policy and location advantages. In the face of Hainan dragon fruit industries’ export share was small, the proportion was low and other difficulties, how to explore the industries’ potential to go global and crack the problems of foreign trade lag we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xport status of the dragon fruit industry in Hainan province, we summarize the export trade difficulties and potential advantages.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introduce export service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improve export support services to promote dragon fruit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llaboration within the industry chain,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talent team and play the regional brand effect. The dragon fruit industry should be as template for Hainan’s tro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go global” and become bigger and stronger.

Hainan province; free trade port; dragon fruit industry; foreign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326.13

A

10.12008/j.issn.1009-2196.2022.09.018

2022-05-05;

2022-05-19

海南省火龙果产业“走出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项目(No.Qhys2021-83)。

张诚(199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小农决策理论,E-mail:zhangcheng@hainanu.edu.cn。

薛晶洁(1991—),女,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合作,E-mail:onlyyou21@163.com。

(责任编辑 林海妹)

猜你喜欢
火龙果走出去海南省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火龙果里有黑芝麻
火龙果Pit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