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象与本质
——分析当代具象雕塑在语境转换后的新思考

2022-12-05 11:56姜凡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
艺术品鉴 2022年27期
关键词:雕塑语境艺术

姜凡(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

“语境”一词,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即为语言环境,要想得出符合其意的判断和理解都自然而然地要借助言语的上下文关系、时间和空间、场景和事物等综合信息。语境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它又可分为可见性语境和不可见性语境,但它的呈现始终是在现实或经验的前提下,若未能与其相对应,语境就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也就会出现一个结果——不知所言。

所以,要能真正感受和欣赏艺术所依靠的这种语言逻辑,其依据是现实与语境转换之间的连线。当代具象雕塑所表现的“艺术的真实”,永远不会停顿在现实的表象,它会在记忆与未来的间隙中阐明我们如今身在何处。

在如今的艺术展览中,要求作品客观和主观的意图统一。在重叠后的呈现时,相互佐证并强调现场的知觉和体验。艺术的理性和直觉在交融过程中,如果不从语境中去把握,谈论作品的美感和目的性、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或更深层的意义等,将只是对表面现象的简单感受。

面对当代具象雕塑,可以从艺术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交际学等方面对语境进行综合思考看待,并从现实情境与文化属性、时代特征与精神所指等多方面对语境转换进行分析和总结。把握语境转换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打破传统的创作逻辑模式。语境本身从自定义的角度就可能具有模糊多义的特征。如语言表述的意向型思维表达习惯,可能会造成认知结果与表达初衷的巨大变形。随着视讯时代的飞速发展,直观性和有效性为作品的传播创造了良机,这就更要求把握好内容和语境的准确严谨性,以适应时代的变革。而在人们谈论艺术时,语境转换的价值和意义往往被忽略。所以把这个问题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对艺术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解读艺术作品中的“语境转换”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如若长期不去具体又系统地讨论和研究语境转换的意义,其导致的 “误读”可能会使原本“具象”的雕塑变成“抽象”的背离。所以要先理解“语境转换”的重要性和本质,再去思考和回答当代具象雕塑的艺术价值和精神指向。

纵观当代具象雕塑的现状,只看其表象显得有些混乱繁杂。其原因,一是,对作品自身的定位和所处的语境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且在混淆不清的边缘徘徊;二是,没有从语境的角度去研究分析过往的作品,厘清当代的语言结构以及产生转换的方式。语境的转换方式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可能性,其语意的述说方式在不同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多元化的表达。使得在全球化条件下,人与人的距离无限拉近的现状中,形成了一条理解与对话艺术本质的可行方法。所以清晰地去认识和把握语境转换,更便于在作品中去理解从再现到表现的过程,以及在未来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突破的路径。

当代具象雕塑的语境转换方式,通过场景、图像、材料的基本分类,阐释了语境转换与思考方式的必然联系。分析和理解现实环境的种种因素,为当代具象雕塑的语境转换提供了明晰真相的现实依据。从“语境转换”的现实意义出发,它不应该只是概念上的提出,更应该联系实际情况与具体艺术作品,寻找到它的价值并为当代具象雕塑的发展提供可研读的范例。

回望历史,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群体早已不复存在。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吸收和再发展是全球化语境下加速进步的必然结果,并导致了“多元”的一致性。雕塑中已被认定的固有特征和未知的发展可能,却是在捕捉这种全球化语境下的“多元”,从而创造了当代雕塑的时代基因和基本属性。它又恰恰迎合了物质可知性的前提下,艺术形式的无限可能。从而转换为当代语境下的自由语言,且记录了一段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

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各种新的方式尽可能地去与时代语境相结合,并竭力在时代的语境中探索具象雕塑新的出路和方向。王克庆、孙家彬等具有历史地位雕塑家的作品在具象雕塑的形式上开了先河,作品去掉了雕塑的纪念碑性,让英雄以普通人的形象展现出来,作品突破了传统的审美禁忌,在个人情感与固守模式的思辨中迈出了大胆的一步。

“星星美展”和“85 新潮”的到来,为中国的具象雕塑带来了新的尝试和转机。通过传统文化研究、技术和技法更新、中国题材与哲学思潮的相互作用,把具象雕塑的理解范畴逐渐拓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时代作品,并具有了历史的价值。由于表现的方法沿用国外的艺术体系和表达逻辑,似乎这一时期的雕塑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与题材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具象雕塑就定义为那个时期雕塑的唯一可能和基本方向。而是在中国这个特定的艺术文化中,雕塑一直以来就缺乏系统的美学梳理。由于当代艺术在中国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和局限性,在这一时期,艺术家对传统的借鉴挪用和形式的模仿,逐渐建立了中国当代雕塑的雏形。而在这一过程中恰恰有了不可再复制的时代特征。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大浪潮,面对艺术发展长期的固守思维习惯和雕塑在呈现与传播上处于被动的大环境。新的一批雕塑家对之前的情境做出了回应。1992年的“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和“雕塑94——五人雕塑系列展”翻开了新的雕塑篇章。艺术家对材料和形式进行了炙热的研究,并广泛关注社会生活、心理状态、历史身份、传统底蕴、都市发展、女性题材等话题,人文的思考方式逐渐显现出艺术家的个性。各种艺术资讯相继融合,影响了当时的雕塑创作,同时,场遇的概念也在雕塑呈现的整体语境中被认识和重视。整体来说,雕塑观念的转变,使这时中国雕塑的多元发展越演越烈。

20 世纪90 年代末,一批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国际舞台,掀起了一股“中国风”,如:徐冰、蔡国强等。进入全球化的大语境中,共性的统一却把异性的差异逐渐放大,也使得中国化的符号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熟悉和认识,并连同国内艺术家一起形成了一种全球化的“中国式”审美习惯。90 年代的中国具象雕塑逐渐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大语境之中,并打出了一张“中国牌”。而这些艺术家在全球语境下的身份验证,却证明了全球化的包容度和理解力。但这种“主题先行”的创作方式,却视乎超出了艺术本应该表达的内容。必须警惕的是:这种地域文化的集中抒写,造成的集体自我主义,可能会使艺术关注的内容变得逐渐狭窄。

2000 年以后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具有了更广泛的研究话题并出现了各种文化跨界的趋势,形式与观念并行的状态,随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雕塑逐渐呈现拓宽边界的状态。

剖析当代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视觉语言”是跨国界和跨文化的共性语言,几乎不需要其他翻译和解释的过程,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作品的视觉冲击。同时,要想在视觉上满足人们猎奇的心态,直截了当地参与视觉与思维的对话,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冲击力,才能获得震撼人心的力量。

曹晖的“揭开你”系列和“可视的体温”系列,用血腥与暴力的美学,揭开了毫无掩饰的生命经验,隐喻出共生状态下社会的冲突和人性的焦虑。让血淋淋的冷漠与本性的回归共同上演出一场悲情的生存舞台。陈文令更是直接用人与动物的肢体嫁接,把物质与精神的欲望解剖开来。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人性的堕落、精神的枯萎等具有社会警惕性暗示的视觉言语符号。雕塑的体量被故意夸大,正有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触及着人们对自身状态和灵魂深处的反思。UNMASK 的“Do you know UNMASK” “0°”等一系列作品中,一直延续了他们对视觉语言先行的探讨,每一个系列中都敢于突破之前的视觉语言,创造了流行元素的当代视觉体验。这种勇于更新的创作状态是非常难以做到的,对与自我审美经验的一次次突破,非常具有全球化语境下快速“新陈代谢”的时代特征。

具象雕塑对“物性”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体现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将身体的体验和感官的交流在“物”的呈现过程中被得以展示。

隋建国是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从以前中国化的符号体系中大胆改变。作品《时间的形状》《运动的张力》等,对具象雕塑中时间的物性和空间的物性提出了具有当代意义的新思考。而艺术家李晖的激光系列作品,更是划定了一个看得见又摸不到的雕塑场遇,激光的物理属性把作品的空间体验清晰展现。用视觉的表象将情景的本质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这种明确的空间范畴和抽象的时间形态直接跨出了当代具象雕塑的物质边界,并启示了雕塑未来发展新的可能性。

观念艺术大张其道,也对中国当代具象雕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无须理解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或背景故事,让感官的共性意识也能够解读其意。其中胡庆雁的《模仿的故事》《一堆泥巴的故事》等作品,最终用图像的方式展现了物质在艺术力的驱动下,变形和造型的过程。一个状态切换成另一个状态,一个物体模仿为另一个物体。这种循环的创作思维方式,完全是艺术过程中的自我修行,观念的价值尽显其中。

物质现象本身是先于个人经验客观存在的,经验为思维提供语境的补充证明。当一个新的现象发生时,需要经验来对其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时,现象、思维、经验三者的关系才能变为:思维语境下的在场。这样的在场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去理解现象的本质。

雕塑作为空间中的艺术品,一直以来都和空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合适的空间展示,为雕塑营造了符合语境的表现场地。当代具象雕塑中对场遇的考虑,让雕塑、场地、观者的关系得到准确地把握。并通过改变思维习惯的“场”或创造“场”的隐射,得到新的述说方式。

例如,固定参照物是界定生活中比例关系的标尺,比例又可简单地分为视觉比例和心理比例。若没有了参照物,我们将失去生活习惯和思维空间中通过比例关系而得到的感受和结论,相对的真相也就难以判断。那么没有了默认参照物是怎样的真相,在这里带来了一个语境的新思考。雕塑可以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和对象,但雕塑中的比例却与生活中原物品的真实比例有着巨大的差别。那些生活经验中的事物被雕塑原版放大,并可直观判断雕塑做的是什么的时候,这种生活经验的重叠清晰地展示了雕塑的表象,作品本身可以说成是一种简单的仿制,但这种仿制却有着一种再现后的精神指向,让我们感受到普通事物改变尺度后的“威力”。作品尺度的变换、现场感受与生活经验的叠加,消除了固有的现实参照物,建立起了一个相对的尺度体验。雕塑将熟悉的事物通过比例缩放,让观众重新审视身边的普通事物,将不同的视角与场景用反经验的思维方式,赋予了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新的存在方式。给普通的事物构建起了“新生”的价值意义,让观众离开默认参照物的语境找到艺术所述说的真相。

雕塑的发展总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对视觉经验做出新的审视和改变,在艺术对现实模仿的进化过程中,雕塑可以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时候,其制作过程用复杂严谨的工作态度重新审视和探讨了生命过程中简单的形态和复杂的情感。作品常以时间的“点”来串联生命中的“线”。一些超越视觉经验的雕塑得以呈现,雕塑无限地接近真人的状态,但比例却和真人有着异常大的差别。作品的逼真性使观众仿佛能听见孕妇与胎儿共同的心跳、女人分娩前的痛鸣、婴儿在混沌中的第一次呼吸;回忆起青春期的彷徨与迷惑;感受到一个人的无奈与孤独;不可逆的衰老之后对世间的回眸一笑;甚至是面对死亡的无惧与真诚。失衡的比例与超级写实的技法探讨着生命的主题,这样的客观现实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言而喻的相似性。它让观众穿梭在记忆与未来的思绪中,永远无法靠近雕塑凝固的“真实”,却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雕塑的逼真性强烈地接近了现实中凝固的“时间”,作品与真人之间的比例差异是划分精神思维和现实世界的界限,简单生命状态的再现把复杂的情感融入难以言表的冷静中。

还有一些雕塑直接从真人上翻模,再后期处理的方式也构成了新的展现方式,真实的再现方式成为表现的直述体,而观者与雕塑的关系却不仅是真实的场遇。语言的简单直接成为一种力量或一种信仰的表白,其精神层面超出了真实的内容。雕塑在展示过程中的独立呈现方式,隐去了现实生活的场景,并提示了现实生活场景的空白和缺席。作品展示的方式脱离了事件本应该存在的叙事现场,叙事现场的缺席却可以用生活经验在脑海中重构。其语境的重点就放在了事件的本质上:叙事不是艺术的本意,思考生活中的本质才是观者与作品之间无法逃避的现实。这是对传统写实方法再现物象的一次颠覆,用更为直接客观的语境,转换了已有的定义。实际上,这样的场域对于观者来说更贴近艺术的真实,它所隐射的本质思考增加了艺术真实的又一种可能。

“艺术的真实”又可分为:可见性和不可见性两种范围。

可见性范围,就像是中国的文字,可以发现在造字的时候就是一种象形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甲骨文中,仅对文字的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就能理解文字中所包含的现象和内容。这种象形的思维方式是把再现和事物本身进行了类比,以求得相似性的“度”,来表现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翁奋的作品《累卵计划》中,用数以万计的空蛋壳,垒砌而成了一幅巨型的立体50 元人民币。形式主义的类比方式隐喻出对金钱主义的批判,把真像组合进了空洞又易碎的蛋壳里面。立体的造型构筑出一种虚无的精神建筑,这种构筑的脆弱性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击垮的本质。可见性的思维语境把精神的在场演绎到了作品之中。

其不可见性范围,可从中国的“察言观色”说起,它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个人办事能力的一种标准。而一句话被说白了就觉得没意思,就看你自己能否顿悟。“言外之意”成了思维语境下在场的巧妙对话。语境的转换隐喻出不可见的事物和真像,“象征”成了只能感受而难以言传的纬度。史金淞在他的婴儿用品系列作品中,用类似武侠小说中寒光飞射的各种利器为元素,以一种暴力美学的方式重组了婴儿车的各种造型。本身亲切的事物被附上了诅咒的光环,矛盾的直观感受让人害怕接近。其作品隐喻出社会生活的现实压力。婚姻和家庭本身是一种幸福的模板,新生命的出现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和精神的寄托。但现实的生活压力已经把这种美好打破,物质生活和经济基础的重要性把原本简单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担忧。刺骨的疼痛象征了在作品之外已被扭曲的精神生活和社会价值观。观者心理上对作品语境的认同才是作品的不可见性想要述说的目的。

在“艺术的真实”可见性思维和不可见性思维中,作品不仅仅是物质和概念的替换。只有我们已知某种事物的现象,才能通过巧妙的方式表达新的内容,达到隐喻和象征的目的。思维方式的本质性转变是需要心理环境和某种感性条件产生为“弦”,才能听到现象本质的“音”,思维语境的互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场。

当代具象雕塑中“场”的概念已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对作品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仅是作为衬托的背景而存在,逐渐也变成了雕塑重要的组成部分。雕塑若想获得期待的语境效果,就必须要以“场”的关系相互依托,形成共生的语境状态。在雕塑中对“场”的把握不仅是对艺术范围的考证,更是构成当代具象雕塑语境的新形态。“场”的不可取代性为当代具象雕塑萌生了更广泛的空间定义。所以,在当代具象雕塑中“场”与雕塑的共生性价值远远超出了单一的雕塑真实性,而上升到“艺术的真实”。

中国的当代具象雕塑从艺术家的个人意识到群体意识,自我书写到世界认可。它批判地发展了具象雕塑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勾画出一道完整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近代史。为具象雕塑将来的发展奠定了研究基础。语境的转换过程存在着越来越多共通的元素,并与国际的述说方式出现重叠,也使在全球化中去理解与对话中国当代具象雕塑成为可能,并附带了转译的工具。

当代具象雕塑的边界变成了交流与扩张的场域,它不再是界定的屏障,跨文化和跨领域的多元融合已被学术界和艺术界默许。艺术家穿越艺术边界去探索现象与本质,已成为全球化语境中超越自我、开启艺术新模式的有效方式。在视讯时代飞速传播的当下,几乎所有的文化与艺术都在默默地相互影响与发展。从现状看来,这种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的相互吸收与自然生长,为艺术的生命力注入了新鲜元素,增添了视觉经验与语境更新的可能。而在全球化的趋势中,艺术家也需要注意的是“无差异”的全球化统一。现如今,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的艺术根基已逐渐牢固,并随着国家自信的崛起,新语境下的中国具象雕塑将以继承和创新的态度迎接当代艺术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雕塑语境艺术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写实雕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