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大家讲诗词

2022-12-04 01:48:40鱼饮溪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林庚主题思想尺子

文|鱼饮溪

童庆炳教授在1991 年曾批评道:“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如果面对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作品只会分析段落大意,抽取枯燥的‘主题思想’,却走不进作品的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对作品没有具体、深入的体会和领悟,不会解析作品,那么这个语文教师很难说是合格的。”

20 多年过去了,现在很多语文老师还是照本宣科地解释字词,解释句意,抽取枯燥的主题思想,告诉学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怪不得很多学生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来。

照本宣科可能与有些语文老师在大学里学艺不精有关,但这只是部分原因。我看过一些名牌大学教授解析诗词,也无甚精彩处,虽然显得博学,但给人一种是电脑而非人脑解析诗词的感觉,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了点——“隔”如“雾里看花”,形象不清晰鲜明;“不隔”如“豁人耳目”,“语语都在眼前”,形象鲜明生动。

鉴于此,莘莘学子要想体验诗词的美,最好把目光投向大家的作品。

我认为讲解“不隔”的大家,首推林庚。他在讲《青青子衿》时说:“艺术的语言原不是逻辑的语言所能尽的,艺术把人带到原始的浑然的境界,才与生命本身更为接近。我们如果用尺子去量一个美人的身体,便必失去了对这美人的欣赏,何况有些还非尺子所能量的呢。”就这一段话,极为艺术地解释了“不求甚解”这个成语。《春晚绿野秀》《君子于役》等许多篇章,林庚先生也都讲解得既“踩”人眼睛,又“踩”人心灵,有条件的可以亲自去让林庚先生“踩一踩”。

林庚之外,闻一多、顾随、叶嘉莹、苏缨等人的讲解也是不错的,不妨都找来看一看。

猜你喜欢
林庚主题思想尺子
把握主题思想
无题
诗潮(2021年6期)2021-06-28 01:00:01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寻找水源
故事大王(2020年8期)2020-08-04 16:55:33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把握四个『三』『尺子』也简单
韩国古典假传《书斋夜会录》的文本结构分析和主题思想研究
尺子变身记
紧扣细节文字,着眼文章“分歧”
青年文学家(2015年8期)2016-05-09 12:34:11
林庚:什么是诗
做人与处世(2016年6期)2016-04-20 0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