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强”打造“四有四引”教师创新队伍*
——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生物技术系党支部教师队伍建设为例

2022-12-04 23:02刘青山陈亮
智库时代 2022年39期
关键词:支部生物教师

刘青山 陈亮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具有“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标准。赋予了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使命,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行动指南。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党支部现有党员19名,非党员8名,平均年龄40岁,其中高级职称12人,具有博士以上学历(含在读)22人,博士占比80%,研究生占比96%。2019年生物技术系党支部获教育部全国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结合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发挥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为生物医药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推动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2019年,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入选全国“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中国科教网评估2020和2021连续两年生物技术类专业全国排名第一,2021年,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师创新团队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业建设成果入选教育部首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

二、具体做法及工作成效

生物技术系党支部牢记总书记嘱托,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支部把做好“四个引路人”,培养“四有好老师”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三抓三强”打造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教师思想认识、实践能力、业务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呈现出全面提升、全面过硬的发展趋势,育人效果不断显现。

(一)抓思想铸魂强信仰

1.坚持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

支部坚持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时刻关注关于科技创新、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落实支部书记作为理论学习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党员、群众理论学习同部署、同开展,做到“五有三结合”1,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深入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职业教育增强社会适应性发展要求,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立足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通过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和“课程思政——大家谈”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活动,将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将教师发展、学生培养、专业建设与国家、产业实际需求相结合。

三年来,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党员、系部教师,开展《强化党支部在系部发展工作中的领导作用研究》等党建课题研究,公开发表《以课程思政推动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等论文4篇。

2.抓实学习教育,把稳思想之舵

支部不断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制订“‘学习强国’每日自学+文件集锦每月领学+重要文件集中学”的学习模式。坚持以“主讲主问制”理论学习为引领,探索“实践悟学”等理论学习形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利用“学习强国”“电科院微党建”“生物小微”等平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职业教育最新动态和疫情防控科技最新进展等内容;线下组织开展专题参观、集体读书活动,集中开展观红色影片《建党伟业》、话剧《呦呦鹿鸣》等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技能报国、强国有我”的职教自信。

结合百年党史,针对生物技术类专业师生的特点,举办“党史大讲堂”,支部委员、先进典型、学生骨干走上讲堂,为师生广泛宣讲党史知识,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奋进合力;结合产业发展,举办“先锋论坛”,邀请生物医药知名院士、疫情防控技术专家、防疫产品创新企业兼职教师等开坛论道,以身示范,讲好生物故事,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抗疫精神。

3.注重队伍建设,激发力量之源

支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总体思路,把支部建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党员在事业发展上做先锋、担使命、攻难题,在推进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项方面坚强有力,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样板。实施“五维四划”2强化教师创新队伍建设。支部把好方向,党员教师引领深入产业企业,做好产业市场调研,了解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缺口和疫情防控科技攻关需求,及时修订药品生物技术、生物产品检验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院所、知名企业联合开发核酸检测等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提升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及时修订课程内容、转换教学形式,将疫苗生产、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项目关键技术为《细胞培养技术》《免疫技术》等课程的实际教学案例,加强疫情防控亟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联合组建研发小组,开发疫情防控相关医药健康产品;所有党员加入到“一对一,点对点”的学生管理中,以“健康打卡”“线上访谈”“心理疏导”等形式关心关爱学生,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支部组织师生党员投身生物医药产业,多名师生获得所在街乡“疫情防控志愿者”等感谢信,近1/3学生成为国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等新冠疫苗研发生产、核酸检测企业骨干,形成高职学子服务国家抗疫的典范。

(二)抓平台建设强锻炼

1.搭建红色育人平台,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支部坚持对教师思想引领,锤炼道德品格,通过建立校外“红色育人基地”“实践育人基地”等形式开展活动,加强对教师引导。以“爱教、善教、真教”的良好教风促“勤学、好学、会学”的良好学风,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弘扬工匠精神、抗疫精神为突破口,将尽职尽责、精益求精、舍生忘死、尊重科学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支部前往中国生物制品行业博物馆学习,集体备课,将我国疫苗之父汤飞凡打破国外封锁,研制出中国第一批青霉素,以身试验,在自己眼中接种沙眼病毒并成功分离,被誉为“世界衣原体之父”的案例引入《免疫技术》课程,起到了良好效果。

近三年来,《免疫技术-流感疫苗的制备》等作品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研究院“战疫课堂”课程思政典型案例;9个案例入选校级“三金”案例评选活动,3个案例获“最美课堂”。

2.搭建企业实践平台,强化教师技术技能

通过校企党支部红色“1+1”共建,以党建引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资源共享、双向服务、双向共赢”的校企党建工作新模式。联合亦庄生物医药园,协同中国检科院、博奥生物等开发区知名院所、龙头企业,整合校企双方人才、设备、技术方面的优质资源,打造政治素质过硬、职业本领精湛、校企互融、开放务实的培训师资团队,共建北京市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发核酸检测、现代仪器分析等教师培训项目,面向北京地区职业院校教师开展技术技能提升培训,增强教师先进技术、关键技术和实用技术的实践能力,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提供精准培养培训服务,加快北京市医药健康类专业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领生物医药产业职业人才培养。

近三年,校企双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形成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支部党员教师到企业实践,提升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全面提升教师职业教育综合素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保障。

3.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支部坚持“立足开发区,服务首都,融入京津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明晰了“初次职业教育、继续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五项办学功能,为专任教师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为首都职业人才提质升级注入动力。以推进“校企联建支部,‘三双’共育人才”等特色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职教特点,校企共建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立培训专家库,针对准毕业生、入职员工、骨干职工等人群开发高端培训项目和特色培训项目,提供定制化、多层次培训服务。通过“政、校、园、企”四方合作,吸引多方跨界合作,共建“生物医药中试生产性实训基地”、北京市级“亦庄药品生物技术工程师学院”和开发区级“化药制剂和蛋白药物研发中试基地”等产教融合科技转化平台,为大分子药物、中药制剂等生产研发提供CRO、CDMO研发、生产服务。

三年来,为北京化工大学等5所本科院校490多名大四准毕业生提供药物制剂生产顶岗实践;为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所、企业的专业工作人员共计260人提供生物大分子检测、毛细管电泳检测等高级研修班培训;为来自葡萄牙等28个“一带一路”国家214名技术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教师申报授权专利16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到账600余万元。

(三)抓成长发展强引导

1.党支部把好师德师风关,引导教师恪守职业道德

支部坚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在遵循教师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一体化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实践框架,通过打造“做学生成长的导师、做学生成才的教师、做技能传承的匠师、做技术创新的工程师、做服务社会的培训师”的复合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荣誉体系,选树师德先锋、育人先锋、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模范,通过立楷模、树标兵,激励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严格落实《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在有关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的指导意见》,以党建工作带动专业发展,在教职工聘用、晋职晋级、评奖评优、年度考核工作中支部主动发声,严格把好政治关、师德关,采用多种形式不断促进基层党支部强化政治把关责任。

三年来,生物技术系党支部通过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建成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党员积分制”获校级党建工作“十佳工作法”,“校企联建支部,三双共育人才”获得校级特色党建品牌,获得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名,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师德标兵5人次、“五四奖章”3人次、优秀班主任2人次、记功人员1人、嘉奖9人,9名教师的先进事迹得到了《教育头条》等新闻媒体报道,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2.党支部把好教学质量关,引导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支部注重对教学质量的监管,责成教学改革每推进一步,教学质量关就跟进一步。在教材把关方面,支部遴选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同志,组建教材遴选工作组,重点在思想意识和政治方面把好关。在教师引聘方面,注重加强源头管理,在新教师引进前,支部选派2名党员赴应聘人员单位进行走访调查,做到档案清、背景明;新教师引进后,通过“两课一会”加强对新教师的教育培养,采取支委集体谈话的形式上好入职第一堂政治课,组织新教师培训,上好入职第一堂师德课,选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织开展拜师会,让师傅作为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通过对新教师安排试讲、课堂督导、成长述职汇报、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提高教学基本能力。

2020年,由4名青年教师组成的团队以博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典型工作任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为基础,参照核酸检测指南,开发转化生物化学课程项目《核酸的提取与检测》,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并作为获奖代表进行了现场展示。

3.党支部把好科研项目关,引导教师注重科技创新

支部注重专任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科研活动提高教学能力,科研以项目化推进,在实验安全、科技创新、项目监督等方面形成三个体系,通过成立科创社团组织,组建“专任教师+企业专家”领衔的师生科创团队,结合研究生教师的研发能力、企业专家的市场把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确保科研活动的高效开展。在科研工作中,党支部号召党员瞄准国家“卡脖子”技术、疫情防控技术痛点难点等方向,带头组织科研团队申报课题和项目,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科研中来,做到人人重科研,师生励创新,难点有突破。

2021年,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师创新团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项,参与子课题5项。承担《药品生物技术》等29项国家标准制订,申报授权专利16项,发表文章56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发明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市级以上获奖20余项,2021年《新球战疫-PCR核酸检测试剂新型冻干微球》获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入选大学生科技成果展示会,产品受到亦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社会认可,2名教师获得202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三、展望

生物技术系党支部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需求,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将加强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为抓手,强化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实践锻炼和服务引导,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把市委对学校提出的“当标杆、作示范、走在前、做表率”的要求,作为支部一切工作的奋斗目标,对标“双高计划”建设标准,提高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更高质量党建引领更高质量发展,让创优争先蔚然成风,将打造一支“四有四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责任扛在肩上,带领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用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注释】

1.“五有三结合”指:有主题、有准备、有解读、有感悟、有交流,结合学习内容、结合个人思想、结合实际工作。

2.“五维四划”指“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研发能力-服务能力”五个维度,“师德铸魂-创新引智-科研领军-教学领航”四个计划。

猜你喜欢
支部生物教师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支部联建润“甘泉”
最美教师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大山里的教师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第12话 完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