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晓斐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安徽合肥 230000)
自2016 年至今,政府工作报告反复提到“工匠精神”,并且出现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中。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过程,是培育众多“大国工匠”的过程,也是工匠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精神支撑的过程。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所要应对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关于“工匠精神”内涵的研究,学者们大多从职业素养、工作态度、产品品质、目标追求等几个方面展开。[1]具体而言,工匠精神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是从业者在技能方面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自己的领域里潜心钻研,关注细节,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打磨,追求极致,提升自我修养,培养职业精神,这体现了匠人们对于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第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道德追求。这是从业者对工作极端负责、敬业乐业的道德操守,是从业者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价值认同,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目标要求,这体现了匠人们的家国情怀。
第三,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的工作追求。古往今来,工匠都是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求突破、不断探索,为中国的革命、改革、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由“创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更需要匠人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创造出领先世界的产品,提升“中国制造”的影响力。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工匠传统,匠人们秉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攻坚克难、精益求精、传承创新的工匠精神,历尽艰辛奋斗推动中国跻身世界装备制造大国行列。这些内容都是思政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高职学校思政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可以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当中的“中国精神”部分,明确工匠精神对于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重要意义;融入“职业道德”“个人品德”部分内容中去,明确工匠精神对于职业素养养成、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内容中去,深化对于工匠劳模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的认识;可以将工匠精神同“形势与政策”实际教学的以此来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2019 年 1 月 24 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2]提出要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一直以来,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痛点”,即学生被动学习多、主动探寻少;部分高职院校班级人数都在80-100 人之间,导致师生互动方式单一有限、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效果难以尽如人意。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养的教育现状使得学生们更关注于专业技能的习得,将思政课放在次要位置上。为解决这些问题,工匠精神的融入需要更贴近高职学生的职业教育特点和需求,选择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案例素材,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随着“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个育人环节、每一份资源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让同学们在每一项活动中都能体会工匠精神的精髓与价值所在。
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海量信息、快捷的互动交流,但从主观上看,大学生存在“三观”不够坚定、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等问题;从客观上看,进入信息化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受到颇多的不良影响。为了早日完成学业,有的同学不是潜心学习,而是急于求成,照抄照搬他人研究成果,涉嫌学术造假;为了满足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有的同学不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而是陷入“校园贷”“裸贷”的套路里深受其害;为了实现所谓“财务自由”,有的同学放弃本专业的钻研,追求“短、平、快”,用长期利益换取短期利益。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直接进入生产一线,成为未来中国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发展要求他们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的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国家发展多做贡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行为准则,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
2020 年疫情爆发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对企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从国外看,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等;从国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3]这一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企业及时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企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是以企业需要为导向,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通过思政课主战场传承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样的人才进入企业后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制造出完美的产品,提供贴心的服务,才能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将课堂学习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求,必须深化同企业合作,实现校企共同育人。高职学校一般实施“2+1”的学习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实践。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和实践教学时间,进入企业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同现实工作相结合,更加深入了解具体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文化价值和工匠精神,在实际工作中锻造尊师重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特点和人才需求,和企业互补互利。学校的课程、师资和企业的设备、技术有效结合,既给学校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引、解决了实践实训基地不足等问题,又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校企共赢。
学校教学中,每门课程都有传授知识、答疑解惑、精神塑造、价值传递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实现育人目标。首先,以思政课程为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以课程为依托,进行教学改革,将“行业精英上思政课”“我来谈工匠精神”等实践内容纳入教学设计,通过“匠人”“精英”的现身说法,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他们的匠人情怀,明确个人未来发展方向,自觉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其次,以课程思政为助,让专业课老师也参与到“育德”的体系当中来。尤其是具有企业挂职经验的专业课老师,他们从生产实践一线中提炼出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也从单纯的技术指导、技艺传授到“育人育才”,他们可以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和需求来帮助同学们形成职业认同感、完善情感塑造,做好同学的职业启蒙。最后,学校因专业而异,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对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以及各专业赛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打造更加全面、专业的创新型教育,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标。
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个人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要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首先,在硬件方面,结合学校特点,通过学校橱窗、展板、海报等方式,展示具有感染力的大国工匠的照片、事迹、作品,实现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给同学们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更深入地去走近大国工匠,了解工匠精神。其次,在软件方面,将工匠精神融入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学生社团的参与。据统计,中国在校大学生有一半加入学生社团,所以,在社团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帮助同学们在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中领会工匠精神的精髓和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新媒体往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鲜与活力。[4]长期以来,对于工匠精神的宣传主要依靠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和纪录片,单一的宣传手段已经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知识获取方式,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从电视、报刊、杂志书籍大幅度转向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和APP,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向学生推介如“弘扬工匠精神”“遇见手艺”等相关优秀公众号,让同学们关注主流媒体对于工匠精神的精准解读;另一方面,也可以带领学生发挥创新创造精神,以“匠人匠心匠造”为主题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校内APP,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迎难而上、不断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