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语薇
每年暑假,我都要到乡下舅爷家住几天,因为这里有我喜欢的人和喜欢的地方。
我喜欢去舅爷家的仓库玩。舅爷家的仓库不仅空间大,而且房梁上吊着的、墙壁上挂着的、地上摆着的,都是一些古董级物件,这些老物件印刻着时代的痕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这天,我在仓库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根扁担,上面布满了灰尘。扁担大约有1.5 米长,两端还嵌着竹钉,系着粗粗的绳索,挂着两个簸箕。这两个簸箕上破了许多洞,一看就知道年代久远。我心想:现在谁还用扁担挑东西呀?舅爷留这破玩意儿干吗?
我转过身,对着正在整理东西的舅爷说:“舅爷,仓库里的东西太多了,这破旧的扁担、簸箕谁还用啊?”舅爷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扁担,说:“小薇啊,这可不能扔,它可是个宝贝呢,陪舅爷好多年了。我留着它也是个念想。”舅爷思索了一会儿,问道:“小薇,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村的河流这么多吗?”
我不假思索地说:“难道不是自然形成的吗?”“哈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么多河,可都是我们一扁担一扁担‘挑’出来的呢。有了这些河,旱可灌,涝可排,庄稼年年大丰收。当年,我可是河工队的副队长,被兄弟们称为挑河的元帅!”舅爷一脸得意,朗声说。这时候,舅奶走进来,看到舅爷一脸的得意,说道:“又给你逮到显摆的机会了。”
“1970 年,我刚19 岁,县长号召全县人民投入‘三河一路’建设,我报名参加了挑河。我挑的河有东升河、红旗河、远东河……足足20 多条呢!”舅爷骄傲地说。
“这么多啊!你们怎么挑完的啊?”我惊叹道。
“当时,我们挑的每一担都有二三百斤,每人每天有规定的土方数。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来去挑河,一直挑到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才回到草棚里睡觉。”舅爷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扁担。
“草棚?不回家睡觉吗?”我继续追问。
“不回家。干活的地方离家远,那时又没有汽车,自行车都很少,出门主要靠步行。我们在工地旁边搭了一个简单的人字形工棚。大家白天干活太累,晚上倒头就睡。”舅爷说。
“那你们吃什么?”我好奇地问。
“那时乡里都是盐碱地,粮食产量低,我们只能吃萝卜粥,虽然每次都吃得很多,可不一会儿肚子就饿了。但是为了子孙后代能享福,我们一点儿都不觉得苦、累。”舅爷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记得有一次,我白天去公社开会,没能赶在收工前完成当天的挑河任务。作为党员,我又是副队长,怎能拖后腿?吃了晚饭,大家都回去睡了,我就挑了盏马灯,穿着破烂的草鞋悄悄到工地上挑土。晚上,视线不好,脚很容易被又大又硬的土块扎到,钻心地疼。”
“副队长就没有什么特权吗?”我偷笑着问。
“哈哈,你要是这么问,那我告诉你,我还真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带头干活。党员干部就得事事走在人前,干在人前!”舅爷拍拍我的肩膀,然后轻声念起,“面朝黄土背朝天,挑的扁担不离肩,吃三睡五干十六,祖国山河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