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伟
山西省体操武术运动中心,山西 太原 030051
现如今,很多体校针对运动员的体育训练和竞赛成绩格外重视。而对他们的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方面往往比较欠缺。而体教融合的提出恰好解决了这一大难题,并且促进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它主要注重于运动员在学习专业竞技技能的同时,接触并不断加强文化水平的教育,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对运动员日后的运动生涯以及步入社会生活的发展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体教融合概念中,注重竞技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上把体育训练体系和教育体系相互融合在一起,并且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使运动员融入学校接受文化课的教育学习。甚至也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相融合。而在体教融合的概念中,人们往往会把融合教育误以为单纯的把教育和训练相融合,这种思想较为片面,体教融合的主体是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全方面的更具合理科学性的对运动员进行体育训练以及应试教育,更加注重运动员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传统体育教学中,青少年运动员在文化课学习上欠缺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学要求、入学要求和学习时间上不能做到此类要求,这对青少年运动员接受传统文化课教学往往是不利的。体教融合的概念能够使运动员在接受学校文化课教育并使运动员能够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力的同时,又能够很好地进行竞技体育训练。
在武术的训练中,不仅仅是对动作掌握的精准度有一定的要求,还需要运动员有武术动作精神。武术动作精神是指运动员在进行武术训练时的灵活度以及精气神,是否保持有较好的个人形态气质。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能够使形体动作在展示时更具有气势。我国武术精神就在于习武者在日常的训练和生活当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如今,许多青少年在进行武术训练时,只关注动作的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学习,自身却没有足够的武术训练精神,所以,在武术动作的呈现时,往往没有能被武术动作所吸引的关注点。并且长时间的训练,在没有接受精神思想教育,也没有明确的武术训练目标,只是单纯的以掌握武术基本技能为主,由此下去,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要展示的武术动作精神和自身展示的武术精神效果有较大的偏差,不利于青少年武术顺利的开展和长远的发展。在武术动作上,没有创新内容,一些青少年在训练武术套路上,夹杂其他运动项目的内容,使得训练内容杂乱无章,使武术动作在展示时显得更加失去本质,与武术传统文化背道而驰。
在武术训练过程中,青少年对武术真正的含义并不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绝对的思想意识,就会造成单一的进行动作练习,而没有真正思索武术动作的来源以及武术动作所带给自身真正的含义和文化思想。许多青少年在训练时,想要迅速掌握武术动作,对动作不去思考,在没有完全领悟动作含义的情况,对动作技能死记硬背,在动作展示时给人一种生硬、不灵活的武术视觉感。青少年人文主义的缺失,一贯进行被动的动作练习,没有根据自身能够所适应并且感兴趣的武术技能进行学习,也是导致缺少武术训练意识的主要原因。如像“借力打力”“拳似流星”、“刀如猛虎”等动作练习时,仅仅只是掌握了动作的基本技术的情况下,对一些动作所要流露的真情实感没有正确的意识,情绪抒发不够具体到位,就很难对武术竞技动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一些专业技能要求较强的武术动作时,例如,醉拳是武者醉酒状态下,有感而发创作的拳法,拳法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自身的真实情景和意境,而现代武者在没有真切的感受到武术带给自身的感染力时进行武术训练,不仅没有武术自身精神气势的表现,还有使自身的武术动作效果降低,从而失去武术训练的本质精神。
现代青少年在武术训练中往往缺乏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少有武术训练者做到不畏环境恶劣和训练动作艰难而坚持锻炼的优秀品质,很多青少年武术训练者在武术训练中害怕吃苦,会选择相对较轻的武术项目,并且在一些环境较差的情况下,训练者也对武术训练表现出不积极、向后退缩的态度。特别是在一些难度较高的武术训练过程中,很多青少年习武者由于害怕训练造成自身的身体损伤,从而退而止步,对训练缺乏刻苦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还有一些习武者在比赛失败后,或在平时训练里,没有达到自身预期的效果,往往就会失去信心,不再对武术技能继续尝试,反复练习,这就充分表明了在武术训练中,青少年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低下,对武术训练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不仅不利于在武术训练中有更高的造就,并且也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很多习武者由于对武术所展现的技能效果所震撼,从而进行武术训练,但却不能接受强度较高、难度系数较大的技能训练,导致无法提高武术训练的质量。
武术属于体育运动类教学科目,它对于教学场地和运动设施并没有什么特别苛刻的要求,但是教学场地却是可以保证武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很多以武术教学为特色的学校局限性比较强,可用于室内教学的场馆面积更是有限。他们用来训练学生的教学场地通常都是以操场为主,晴朗天气还好,一旦遇上阴雨天气,室内教学场馆就开始捉襟见肘了。室内场馆的面积原本就有限,相关配套设施是否全部到位也是个问题,例如减震地毯等。而就即便是操场这类室外的武术教学场地可以正常使用,也不能满足武术教学的日常使用需求。
我们都知道,武术动作有它自己特有的伸展标准和要求,跟普通的运动项目相比,它需要更宽敞开阔的空间来帮助完成各个武术动作。而以武术教学为特色的学校班级里,每个班级最少的可能都得有五十多名学生,甚至更多。这么多的学生聚集在一个教学场地里上课,身体能否自由伸展开先不说,单就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就不可忽视。在训练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碰撞到其他同学,造成轻重不一的损伤,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无法保证老师和学生们安全有效地完成教学。
武术教学场地不足就不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对日常的武术训练就缺乏兴趣。长此以往,会直接影响学生们学习训练的积极性。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的重点是,首先要有一个能把徒弟们领进门的师傅,然后徒弟们才有自我提升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如果师傅都不具备把徒弟领进知识大门的能力,那么,徒弟再有天分也无法达到预期的高度。这里提到的师傅并不仅仅是指武艺高强,还要武德高尚,武德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人品、道德和为人处世让人信服等品质的综合概括。师傅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老师,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套用到现在的武术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纵观我国武术教学的现状来看,具备武术教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武术技能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武术老师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学校的武术教学课都是由体育老师来代教的。诚然,体育老师可能也进行过武术技能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但是与专业的武术老师相比较,他们对武术动作的学习和理解更多的是着重在动作是否标准和熟练上,对于武术教学里更深一层的武德武品武术精神等方面的理解不透彻,无法传授给学生们武术精神层面的知识,使得整体的武术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只有把武术老师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武术技能提上去,加强武术精神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才能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更专业的学习平台,为我国的武术发展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后续储备力量。
理想和信念是支撑习武者不断进步,为了自身所设定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而积极奋斗的思想观念。在青少年训练初期就对此实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让青少年武术训练时期,能够有较强的训练意识,并且积极参与到武术训练中来,并且使青少年设定阶段性的武术学习目标,再定期检查所完成的情况,从而促进其自身的武术信念,更专注于武术训练。要想在武术训练中,融入武术精神练习,就要根据青少年自身的情况考虑,有些项目不能够符合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情况,训练时也使青少年无法真正的投入到武术精神,并且全神贯注的进行训练。所以在训练初期,让青少年自主选择武术项目,在训练中期不断激发他们的武术潜能,融入武术真正的内涵精神教育,使武术精神深入人心,使他们能够发展个人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训练意识,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让青少年武者在武术训练中,找到自身训练的价值,并且不断突破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创造力。
思想道德观作为习武者是十分重要的道德观念,必须树立青少年武者的正确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够使其更好地完成运动训练。并且坚强的意志也是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思想概念。针对许多武者在习武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能够接受训练强度较低的训练,而面对困难和高难度训练时,往往产生退缩心理。针对这一现象,首先在训练时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将他们合理的进行小组合作训练,提升他们集体意识,并且帮助团体完成训练的合作精神。在训练时,设定严格的制度规定,加强他们的遵守规定的意识。其次在于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一些恶劣的环境条件影响下,给他们训练增加一定的难度,使他们能够通过自身坚持从而完成考验。还可以在训练周期上,增加一些高难度技能训练,在身体接近负荷训练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训练,提高和加强训练质量,同时,也让青少年意识到不畏艰难,勇敢面对的思想价值,这对青少年在训练和武术竞技的发展中都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传统武术教学的方式比较单调枯燥,要达到一定的熟练度就需要反复不停地重复,久而久之,学生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低。由此可见,当前武术教学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怎样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只有成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升他们对武术教学的兴趣,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考虑到学生们的心智和思维模式,再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武术老师们应该在教学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上多下点功夫。增加武术教学的内容和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们习武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乐于习武,并爱上习武。同时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对动作要领和技巧地讲解要做到耐心、细致、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面对学生们在学习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和畏缩,老师们更应该及时答疑,并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战胜对难题的畏惧和退缩。
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表现同样重要,对于学生们对武术学习是否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名合格的优秀武术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武术技能,还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和优秀的品质以及正确的三观。高质量的教学成果离不开武术教师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内容有趣的课程内容,而人品优秀三观正的老师,会带给学生们更多正能量的精神食粮。
在体教融合的视角下,青少年武者能够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训练意识、思想道德观念、坚强的意志应对训练的困难情况,就能够在武术运动中有更长远的发展,并且要根据青少年的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真实情况,做详细的分析,按照符合个人特点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武术训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