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苗
(伊犁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新疆 伊宁 835000)
科学研究是以问题推动的探索未知、追求真知、修正已知的创造性活动[1]. 因此,科学研究落实在论文上,其研究的总体思路大致可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对论文进行价值评估判断的审稿活动应该贯穿批判性思维,提出首要的根本问题:论文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重要问题?评估论文的价值具体可以从好的选题和好的创新、好的结构和好的论证、好的语言和好的规范三个维度进行判断.
唐朝历史学家刘子玄认为,一个高明的历史学家应具有史才、史学、史识的修养[2]. 同理,一个优秀的编辑应具有编才、编学、编识的修养,三者不可偏废,其中“编识”就是编辑对论文进行价值评估的独具慧眼的识别力和判断力,可称之为编辑的眼力.
编辑的眼力要识别判断问题的价值,就是要识别判断问题在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犹如一棵大树,编辑要能够识别判断论文研究的问题生长点是在树根、树干、树枝还是树叶:是在现有的树根、树干、树枝、树叶上做文章?还是在主干或枝干上增长了枝叶?抑或是在根部长了一棵小苗?
一般来说,好的选题取决于选题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它的研究背景清晰,在本学科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或是与其他学科专业有重要联系,或是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学科领域. 好的选题能够推进知识、方法的进展、深化或发达,因此这样的选题论文必然会是原创性的或是具有新颖性的,即有好的创新. 所以,选题重要性的判断往往也是创新程度的判断. 当然,还有一种创新是方法上的创新,如为解决某个问题而创造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方法或是奇妙的证明方法. 好的选题和好的创新是不可分割、形影不离的关系,它们是评估一篇文章价值的“关键”.
编辑初审时根据好的选题、好的创新的审稿理念,再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阅读摘要(有必要时进一步阅读引言),一般情况下就能够初步判定出优质稿件来. 不妨以数学论文稿件的初审为例,优质的数学论文稿件大致有如下几种特征类型:(1)数学理论类,如对一系列现有数学结果的理论框架的统一;如在经典问题上有进展,在概念上或在方法上有突破;如对一类数学问题上得到了深刻的结果;如对某个数学理论的推进、深入、延拓或细节的修补等;如对某个数学定理的推广、简化、强化等;如用同一种理论、方法在不同主题、领域、体系中作类似的横向延伸研究. (2)数学发现类,如在学科或领域交界处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如对某些数学现象新的关联发现或是共性发现,或是某个数学结果的反例揭示. (3)数学题解类,如对某个重要数学问题上的进展或突破;如对某个重要数学问题的新的优质解法、证法. (4)数学应用类,如将一个数学领域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数学领域的“体内应用”;如应用于物理、生物、医学、统计、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重要问题的“体外应用”[3]. 简言之,就是能够揭示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的重要科学原理和规律,在理论、概念或思想上有重大突破的,以反传统的、充满想象力的、独一无二的角度、手段或方法来进行研究的稿件.
一般来说,选题的前沿性和热点性大多数都具有选题的重要性特质. 因此,作为编辑,要与时俱进关注所编学科研究的最新动向,知晓前沿与热点,从而有助于把握和审定论文稿件选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当然,论文稿件选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有程度上的差别,编辑要凭借学识和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刊物的要求进行取舍和把握,有时有些没办法把握判断的则可提交给专家进一步审稿.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是学术成果的本质特点,是学术进步的根本所在. Gorley 和Gioia 认为,创新点是指“能够促进我们从理论、实证或方法论上更多地理解现象的诸多方面”[4]. 《Science》主编布鲁斯·爱波茨博士2010年10月来我国访问,在被问及《Science》杂志更青睐于录用哪类论文时,他回答“题材不能太窄,在某个领域能引起人们思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性”[5]. 可以说,学术论文的质量主要就是取决于其创新性,因此创新性应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判断稿件质量的首要标准和第一要务. 学术期刊编辑应深刻理解学术论文创新的含义,方能在审稿活动中更有把握地做好创新判断. 然而,正如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术界(包括学术期刊界)对创新的见解和判断进行了不少探讨,但始终难有一致的观点. 学术研究创新是发现、筛选、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是多维的,编辑审稿要指向有助于学科的进展的稿件. 问题是创新的原点,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价值是大是小,与后续研究是否达到创新、创新程度是大是小呈正相关.
如果说论文的形式结构是混凝土,那么内在逻辑结构就是钢筋. 好的结构主要体现在题名、层次标题与段落布局的逻辑性和简明性. 好的论证主要体现在概念准确、明确,论据坚实、充分,引证准确(著录准确,引文的效用准确)、规范,论证逻辑严密无谬误. 好的结构和好的论证是评估一篇文章的“重点”.
编辑的眼力首先从论文题目和层次标题把握作者是如何对论题展开论述和组织论证的. 它是一篇论文的骨架和体格,大致能够反映出论文的骨质是致密还是疏松,体格是强健还是虚弱,即大致能够反映出论文论述、论证的宽度、深度、高度和力度. 进而把握标题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词语与词语、符号与符号、词语与符号之间的搭配关系. 这种对论文组织结构漏斗型的深入“围剿”式把握在逻辑上、内容上和语言上是高度统一的.
好的论文组织结构表现为布局、层次和段落的安排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各段落的分论点明确、协调. 具体表现为论文分析、推理、论证过程中大小论点环环相扣,层层相应,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具有观点的一致性和语气、语意的连贯性. 但次品、赝品论文恰恰相反,表现为组织结构松垮,往往有如下特点:论文题目和层次标题冗长,没有概括力,没有重点,“大帽子底下小身子”;论文结构杂乱无章,段落关系凌乱,语句关系散乱;重复的内容、无关的内容或矛盾的内容较多.
论文是写给读者看的,其目的是让读者信服论文确立的特定主张或一些事实,为知识殿堂添砖加瓦. 因此,论文的组织结构好不好和论证有无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作者的思维质量的好坏,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和信服程度. 如果一篇论文结构松散,条理不清,行文不紧凑,那么可以肯定它不会有好的论证,不会有论证的力量,纵然它有好的选题或好的创新,也会因此失色或不能凸显. 因此,在评审人看来,好的论文需结构精致、条理分明、行文紧凑,并且论证有力量.
那么,何为论文的论证力量呢?根据科学修辞的观点,论文的论证经得起读者的质疑挑战即为论证有力量. 因为,如果读者的质疑难于得逞,那么读者就会信服,论证就会产生力量. 论证有如筑城布阵,一砖一瓦要严丝密缝砌接得牢不可破,一兵一将要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作为砖瓦兵将的语言、符号、图、表,推理、引用、论据、实验、调查和观察等,在科学的论证方法的统帅之下筑城布阵. 评审人就是试图攻城略地的读者,用挑战的姿态、认真的态度、质疑的方法评审论证内容[6]. 文章论证的前提条件是否充要?文章的论据是否真实可靠,为多数人所知?文章引用是否推进了论证?文章引用的事实是不是学术共同体里的共识或经典?文章引用的文献作者和文献来源是否权威?文章引用的、实验的、调查的或观察的数据是否真实准确?文章数据的分析及其结果是否能够说明问题、支持论点?文章论据之间的关联度和它们支持论点的力度是否强大?文章呈现事实的语句能否尽可能“祛语态化(de-modalization)”[7]而使读者受之更理所当然?由此可见,论证的力量就是作者说服读者的力量,就是论文确立主张或事实的力量.
语言在为人的不同类型的思维和写作活动提供有效工具的同时,也为这种思维和写作成果的交流提供了有效途径[8]. 好的语言不仅指用字用词、计量单位、公式等语言符号的准确、客观、真实、规范,还包括概念明晰、判断准确、推理严密、语法规范、引用准确、观点明确. 好的语言和好的规范是评估一篇文章的“基础”.
但在实际中许多写作者都存在语言方面的问题,比如喜欢用长句子. 论文遍布长句子,像小孩的长鼻涕断不开,其中表现特别的是一句就是一个自然段,几百个字符只用逗号隔开,让读者抓不着它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这种意思表达不清的长句子一般有几个特点:随意自创没有解释力、没有洞察力、没有概括力或没有学术生命力的新词、新概念,而且也不予新词、新概念下定义、作解释;抽象词汇、术语像火车站攒动的人头,拥挤堆积得一塌糊涂,不给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腾出任何空间“回家”;词语华丽,但其意思却空泛、虚浮,甚至不着边际;时政热词、科技热词像是交际花,无视其内涵、意义,在各学科专业中随意搭配词语和语意;陈词滥调,废话连篇,没有自己的语言;口语化严重,最常见的口语化类型就是通篇使用“我们……”;另一种常见的口语化类型类似课堂讲义,如“下面,……”“接下来……”等等.
在编辑看来,这些长句子的特点反映了作者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不熟悉、不深入、不精通,因而思路不张、思维不清、思想不通. 显然,笔者并不是说论文使用长句子一定不好,而是说表达不清的长句子不好,长句子大多数是作者欲盖弥彰其学术水平和学术态度的自我暴露,正如《处世悬镜》中所说“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浮而狂”[9]. 另外,从学术交流和写作技巧的角度看,学术写作和论文发表的目的是让同行读者容易理解和交流. 毋庸置疑,短句子比长句子容易理解,中外概莫能外. 例如,在《Effective Communications》一书中就提到一个现象:对于一个只有8个单词的句子,90%的人第一次就能够读懂,但对于一个有27个单词的句子,只有大约4%的人能够一次就读懂[10]. 然而,学者都知道,短句子并不容易写,这也许是长句子泛滥的又一个原因. 这又可以供编辑由此反观判断论文作者的学术水平. 因此,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笔者建议,作者和编辑都要共同努力,论文尽量用短句子来表达.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个特点并不只是长句子的“专利”,而是集中表现在长句子中居多而已.
科研工作者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这些形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投稿的命中率. 好的格式与规范便于作者表达思想,便于读者理解,也便于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应用.
一般的格式与规范写作者易于学习,但一些“隐性”不规范却常常发生,如随意引用权威. 无论引用社会时贤的话语、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专家学者的成果理论,还是引用权威机构、权威期刊的文献. 引用的目的和作用都应该是将引用的观点或研究成果作为有效论据强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论点或反驳他人的观点或结论才是,然而,很多论文作者似乎忘了引用的目的和作用,他们引用权威的目的明显是扯虎皮做大旗,虚张声势为自己站台助阵;其效果在编辑眼里恰恰相反. 因为这种引用一般有如下特点:引用的内容是权威的平常话语而非新的或独特的观点;引用的内容是权威论著里的学科常识而非研究成果;引用的内容与文中的论述关联度不大,无益于论证的推进;引用时介绍与文中内容无关的权威的头衔和机构一大串;引用A学科领域权威的观点到文中B学科领域作论据甚至直接作论点而不加解析说明;引用内容不完整,断章取义;时新的论题却引用很旧的权威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要素和格式残缺凌乱;参考文献多为二手材料,如生态学中反映物种多样性指标的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等,引用的文献却是中国学者的名字;引用只冠冕堂皇一句:“根据某理论或某方法,……”,而不引述某理论或某方法的具体内容.
写作者应该认真思考诸如论文的逻辑结构、符号的选取和布局,以及在引言及其他章节里的启发性的、不正式的、动机的和总体的概括性的材料. 理想的情况下,文章中的每一部分,读者应该知道直接的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是什么,核心论断和关键步骤会在哪里证明,符号、引理和其他引进的东西与这些目标关系何在,明白这些论证上下文的含义. 简单说来,一篇好的论文应该告诉读者“为什么”和“在哪里”,而不仅是“如何”和“什么”.
综上,只有具备了好的选题和好的创新、好的结构和好的论证、好的语言和好的规范,才能构建好的文章. 而学术期刊编辑具有了这种独具慧眼的识别力和判断力,才能对文章进行准确评估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