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兴市东兴中学(538100)李 明
自从核心素养的概念被提出后,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培养也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家国情怀是对家国的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传承和心理认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国情怀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中国君子文化,以君子人格为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涵日渐丰富。与其说家国情怀是一种心理依附、认同和感触,不如说它是生命的自觉和道德传承,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追求和期盼。高中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但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部分高中生缺少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不强。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非常必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教学资源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从古到今,出现了无数像苏武、岳飞、周恩来一样,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尊严、人民幸福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质有着积极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这些都是家国情怀教育的良好素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传道、授业、解惑之间的关系,深入发掘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家国理念和爱国精神,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让学生主动承担责任,成为有担当的人。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如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道家和法家等多家思想,家国情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包含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借助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涵养家国情怀。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学习任务重,思维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情绪容易波动。如果教师和家长没能对他们做好引导,这对他们的学业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们甚至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重视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充分体现出历史课程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同时,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价值和发展规律,而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通过探究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目标。例如,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丝绸之路进行了解,同时体会丝绸之路精神。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教师设置以下问题:中国手工业在世界上有着什么样的地位?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特征?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手工业制品,如丝绸、瓷器等,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历史教师的责任。历史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搜集有关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的图文资料,如鸦片战争博物馆中的遗物图片、甲午战争前日本天皇的御笔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故事等,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这些图片、文字、故事讲述旧中国因为积贫积弱而遭受侵略的历史,让学生对这些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讲述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鼓励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多种教育资源的引入,能够吸引学生进入历史情境,让学生全面感知历史知识。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加上之后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使得国人开始惊醒。如果国人没有国民意识和家国情怀,国家就会缺少向心力和凝聚力。甲午海战中邓世昌不怕牺牲、反击侵略的爱国事迹,也是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良好素材。这样将各种家国情怀教育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营造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
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复杂而庞大,而且内容的时间跨度也非常大。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讲故事,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发学生的智力。如在教授“鸦片战争”一课时,许多学生对林则徐的结局很关心,为此,教师利用林则徐防卫新疆的故事拓展教学空间: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而闻名中外,为时人所称颂。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构陷革职,发往新疆戍边。虽然被革职,但林则徐并没有将个人前途放在心上,他担心的只有国家。在赴戍途中,他满怀悲愤地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到了新疆,他不顾年老体衰,对南疆八城进行了实地勘察,给予西北边防以高度重视。他发现沙俄对中国北部虎视眈眈,于是向伊犁将军提出了“屯田耕战”、有备无患的主张,这也为中国近代“塞防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他领导群众兴修水利,大力推广坎儿井和纺车。直至临终,他仍告诫国人警惕沙俄。果然,在林则徐死后,沙俄不断吞并我国领土,北方大片领土失守。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不仅有着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决心,而且高瞻远瞩、勤政务实。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是值得尊敬的精神领袖,也是应该学习的榜样。这样在课堂中借助名人故事来开展教学,可以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和媒体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家国情怀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单纯的讲授式教学,难以全面解释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也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具有容量大、形式多样、使用方便等特点,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的多样性、新颖性,使教学事半功倍。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巧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家国文化,接受家国情怀教育。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抗日战争有关的电影或者纪录片片段,如《南京!南京!》《地道战》《黑太阳731》中的片段,借此让学生了解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壮举,让学生对民众赤诚的爱国之心、战士们坚定的信念、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有直观、深刻的感受。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纪念抗战、缅怀抗战先烈的音乐短片,如《血染的风采》《淞沪战歌》等,让学生跟着哼唱歌曲,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歌曲雄壮、激昂的旋律里。这样借助多媒体来教学,能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给学生的听觉、视觉以有效的刺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家国情怀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为了拉进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将时事政治、影视作品等鲜活的素材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实际,对民族文化、国家成就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如在教学“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PPT 展示春运期间人们乘坐高铁出行的照片,引出最能体现中国发展、中国成就、中国价值的一张独特而靓丽的“名片”——中国高铁,利用网络上有关“中国高铁新成就”的新闻,讲述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和建设现状。如截至2019 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突破3.5万公里,全球占比超2/3。通过这些实际数据的展示,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思考为什么中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他们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各类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探究、体会其中蕴藏的家国因素,有助于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目标。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历史事件是重要的内容。高中历史教师可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情况以及我国领导人如何根据世界局势变化和中国发展需求调整外交策略,打造外交新格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事件:2020 年6 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返回营救战友,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支援途中为了救助被河水冲散的战友脱险,被淹没在河水中。教师让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从宏观角度对该事件进行分析,思考现在的局势下,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略外交的重要性。有效的外交有利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兴盛,而家国情怀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兴盛。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个人应发挥自身所长,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这样,通过分析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为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公民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