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向争,姬壮壮,李 萌,周 月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寒热错杂证,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既有寒证,又有热证,寒热证同时存在的一种证候[1],临床以上热下寒多见。上热症状诸如皮肤油腻、脂溢性皮炎、痤疮、口鼻热气、口疮口臭、口干渴、牙痛出血、咽干咽痛、白睛血丝、耳鸣、心烦失眠;下寒症状常有脘腹畏寒、少腹拘急冷痛、痛经、尿频、小便清长、大便溏泻、白带清稀、宫寒不孕、腰膝或双足疼痛寒凉。舌像亦可表现寒热错杂,舌质淡而苔黄腻,上热明显者,舌质红或暗红,苔黄或黄腻。中医外治疗效独特,历史悠久,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便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描述。至清代中期,《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外治专著的诞生,外治理论逐渐趋向成熟。中医外治特色疗法[2],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根据脏腑辨证及经络辨证,利用针法、灸法、罐法、放血、穴位注射等方法,调节脏腑平衡,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以针刺应用最为广泛。
寒热错杂证病机形成主要因气机不调[3]。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也是维持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基本过程。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则五脏安和;升降失常,出入无序,则五脏乖戾;故气机升降失常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素问·举痛论篇》载“百病生于气也”,提出气的升降失常在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气属阳属热,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气机郁滞不行,阳气不能正常循行宣发,敷布不均,则阳气郁的地方就偏热,阳气虚的地方相对偏寒。而临床上多见上热下寒证,亦与“火性炎上”“寒性润下”的六淫属性有关。机体出现寒热不调,关键在于中焦脾胃枢纽作用是否正常运行[4]。有学者认为,寒热错杂证在脾胃病中最多见[5],其原因可能与脾胃的气机升降失调,中焦郁滞,进而上焦之火不降,下焦之水不升,水火不济,则呈上热下寒表现。
寒热错杂证治疗关键在于调脾胃以达到调节脏腑平衡目的。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功能对整体气机的升降至关重要。因此,脾胃中枢郁滞引起气机升降失常,更容易形成寒热错杂之证。如或因脾胃中焦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或脾虚气滞,湿浊阻滞,导致在上有胆火肺气不降,心肝火旺上扰,在下有脾肾阳气亏虚,水湿之邪泛溢。脾胃功能失调是寒热错杂病机的核心因素[6]。故而立足脾胃,重新建立脏腑平衡是治疗寒热错杂证的关键。如上焦热证以胆火不降,心肝火旺,出现心烦、口苦、失眠,肺胃蕴热出现皮肤油腻、痤疮、口疮口臭;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见脘腹胀满、嗳气频频、大便不畅;下焦寒凝气滞或痰瘀互结症见小腹冷痛、足寒肢冷等,治以清上热,调脾胃,暖肾阳。女性患者还要重视冲带脉的调节。
中医是源于自然规律的疗法,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当机体发生疾病,只要能新建立新的平衡,就能使机体的五脏功能趋于稳定,也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境界[7]。中医外治法即是能够通过清热、理气、温补、祛痰、化瘀等措施,恢复脾胃生理功能。如针刺可以调理上、中、下三焦气机,健脾益气,升清降逆。背俞穴走罐有温通经络、除湿行气导滞、调节阴阳作用。对于气机郁滞日久有瘀者,兼予刺络放血以祛瘀,气郁较重者刺络以进行局部放气治疗。灸法借助艾草扶阳温经之功效以健脾升阳益胃,使胃气降而脾气升,从而有助于元阳之气充足。穴位注射是针刺与药物结合运用,能够调节脾胃,升降气机。
陈×,男,80岁。患者主因失眠10 a余就诊。患者近10 a余每晚入睡后常于凌晨3点醒来,醒后再难入睡,偶有服用助眠药,既往血压偶有增高,间断服用拜新同,仔细询问,伴有夜尿频多,每晚3次~4次,饮食、大便均无特殊不适,舌暗苔黄腻,脉双寸沉弱,双关滑。中医诊断:不寐,上焦痰热蕴结、下焦肾阳不足证。治以清上(清热化痰)、调中(调理脾胃)、温下(温肾助阳)。治疗方案,针刺:取穴百会、中脘、气海、尺泽、太渊、太溪、足三里、丰隆,其中太溪、足三里温针灸,神阙穴、气海艾灸。每周2次,每次治疗30 min。治疗5次后,患者夜尿每晚1次。治疗10次后,患者睡眠质量高,夜间凌晨3点未再醒来。后随访半年,患者睡眠良好。
按语:患者年老男性,失眠多年,主要表现为入睡后每于凌晨3点~4点醒来,醒后再难入睡。因凌晨3点~5点为手太阴肺经当令时间,肺“主一身之气”,“主治节”,肺失通调容易出现脾肺、肺肾疾病。结合舌苔黄腻,脉象双寸沉弱、双关滑,辨证为上焦肺热蕴结、中焦气机不畅;同时伴有夜尿频多,双尺脉沉弱,辨为下焦肾阳不足。选穴:百会开窍宁神,太渊、尺泽宣降肺气,中脘补益脾胃,气海、太溪温振肾阳,足三里升清降浊、调节气机,丰隆降逆和胃、化湿祛痰,神阙、气海、足三里、太溪用灸法,温补脾肾。全方共奏清上、调中、温肾之功,患者治疗10次,症状明显消失。
郭×,女,47岁,反复发作湿疹5 a就诊。患者5 a前无诱因出现湿疹,以颈部,腋下等皮肤褶皱处明显,夏季多见,用药治疗可缓解。本次发病,湿疹范围较前增大,分布在左侧腹股沟、左侧乳房下,左腋下,左颈部;右侧乳房下及右侧腹股沟有少许湿疹,颜色鲜红,瘙痒,患者因瘙痒,不能正常工作,难以入睡,情绪抑郁。患者常年觉双下肢无力,沉重。舌暗苔白厚腻,边齿痕明显,脉弦滑。中医诊断:湿疮,脾虚湿盛、肝郁化火证。治以健脾祛湿、清肝泻火。治疗方案:针刺:阿是穴、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地机、太冲、章门、期门,其中足三里温针灸、中脘艾灸,湿疹部位刺络放血拔罐。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后,患者湿疹消失,身体整体状态明显改善。随访半年,湿疹未再复发。
按语:患者中年女性,长期下肢沉重无力,是因湿邪聚集下焦,脾被湿困,清阳不升,浊阴难降。患湿疹后,每年发作,致使患者情绪焦虑不安,气机郁结,气郁化火,循肝胆经加重。治疗调理气机升降,健脾温中祛湿,是为治本,采用针刺+艾灸,温针方法。清肝化火、祛风止痒,是为治标,采用刺络放血拔罐。取穴:膻中调理胸中气机,中脘温中散寒祛湿,气海温补肾阳,期门、章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足三里升清降浊、补益脾胃,地机调和气血、活血理血、健脾利湿,太冲清热降逆、调节肝气。中脘、足三里用灸法以温中化湿;湿疹部位,刺络拔罐放血,以清热解毒、驱邪外出。全方共奏清肝泻火、健脾祛湿之功,患者治疗3周,湿疹消失。
孙×,女,52岁,胃脘胀满,嗳气频频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感冒,咽痛,咽哑,服用中药清热解毒剂后出现胃脘胀满,嗳气频频,情绪焦虑,少腹隐痛,排便不畅,矢气不爽,咽痛口苦,舌淡,苔薄腻,脉弦细。患者自述:咽痛、胃胀、腹痛,稍进食寒凉即反复发作。中医诊断:胃痞,胆火上炎,肺气不宣,脾胃虚寒证。治以清胆火、宣肺气、畅中焦、温脾阳。治疗方案,针刺:百会、天突、膻中、中脘、天枢、腹结、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其中中脘、腹结温针,大椎、肺俞刺络放血拔罐,足三里穴位注射,督脉、膀胱经走罐。每周2次,治疗10余次后,患者胃胀、腹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咽痛消失。随访半年,诸症未再发作。
按语:患者中老年女性,因服用寒凉药物,既往反复出现咽痛、胃胀、腹痛症状,表明患者存在中焦气郁,脾胃虚寒,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因其服用寒凉药物在治疗局部疾病(咽肿咽痛)同时,损伤脾阳,导致脾胃虚寒、温煦不足,造成患者胃胀、少腹痛反复发作;又因中焦气郁,“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功能不足,导致肺气不宣,反复出现咽痛咽肿;中焦气郁则肝胆疏泄不及,气郁化火,患者则有焦虑不安、口苦等症;脾胃升降失常,则肠腑通降不利,表现为排便不畅,矢气不爽。
患者中焦寒凉,以中脘、腹结温针灸暖脾阳;上焦胆火及肺气郁结,大椎、肺俞刺络放血,泻邪气;中焦气郁较重,足三里穴位注射以理气畅中。百会平肝熄风,升阳益气;天突降逆化痰,通利肺胃;膻中调理胸中之气;中脘补益脾胃,温中散寒;天枢疏通腑气,升降气机;腹结为腹气结聚之所,调理肠胃气血;足三里补益脾胃,升举阳气,升清降浊;三阴交气血双调,与足三里合用,振奋中焦阳气,调理气机;太冲平肝熄风,清降肝气;督脉膀胱经走罐,温煦经脉,通达全身气机。治疗10余次,症状基本消失。
韩×,男,48岁,双下肢疼痛寒凉10 a余就诊。患者近10 a余双下肢疼痛寒凉,睡眠不能脱袜,足跟疼痛,脘腹胀满,排便不畅,口苦口干,失眠,长期吸烟史,舌暗苔黄腻,脉沉滑。中医诊断:痹证,痰热郁肺,脾肾阳虚,寒凝经脉证。治以清肺化痰、温补脾肾、温经散寒。治疗方案,针刺:百会、天突、尺泽、太渊、中脘、申脉、照海、涌泉,其中涌泉、申脉、照海温针灸。每周2次,患者治疗10次,双下肢寒凉疼痛明显好转。随访3个月,诸症好转。
按语:患者长期吸烟史,口苦口干,舌暗苔黄腻,是因痰热蕴肺,肺被痰热之邪所扰,宣发失职,热在上焦,熏灼心神,故而失眠。气机受到热邪所扰,下降不及,中焦郁阻,出现腹胀,排便不畅。上焦心火过旺,则下焦肾水匮乏,水火失济,肾阳亏耗。涌泉为肾经起始穴,《黄帝内经》:“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肾经气血从此喷涌而出。患者双足寒凉,尤以脚心为重,睡眠不能脱袜,肾藏真元亏虚严重。患者寒热夹杂,由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水火失济,气血运行受阻。取穴:百会清头散风,开窍宁神,升阳益气;太渊、尺泽宣降肺气;天突降逆化痰,通利肺胃;中脘补益脾胃,升清降浊;申脉舒筋活络;照海治疗肾阴不足,与阳跷脉穴申脉相配合,体现寒热平调思路。涌泉,肾经起始穴,引火下行。涌泉、照海用灸法。患者治疗10次,双下肢寒凉疼痛好转,能脱袜睡眠。
寒热错杂证为临床常见证候,病机形成主要由于气机不调,恢复气机升降为调节寒热错杂证的常用治法。调气机的三大要素为清上焦热郁之邪,调脾胃升降功能,温下焦振奋肾阳。清上焦郁热常针刺百会、天突、大椎及肺俞刺络放血。调中焦脾胃气机常针刺膻中、中脘、天枢,若脾胃虚寒,则针刺+艾灸;若气机郁结明显,则针罐或电针。温下焦肾阳常针刺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温针灸或者火针。外治法同内治之理,由于治疗途径的不同,对难以服药者,病邪在表者,恐肝肾损害者,未病先防者,均有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