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玉蓉
幼儿音乐课程以激发兴趣为主。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幼儿音乐课程是以传统教学方式开展的,没有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音乐创作游戏是一种以音乐为载体的游戏课程,旨在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开展游戏,激发幼儿的音乐创作兴趣,让幼儿爱上音乐,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等。本文分析了幼儿音乐创作游戏的教育意义,提出了幼儿音乐创作游戏的支持方法,探讨了幼儿音乐创作游戏的设计和开展,以期提高幼儿音乐课程的质量,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幼儿对音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锐感,大部分幼儿听到音乐会本能地舞动起来,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展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比如,当幼儿听到一首活泼、欢快的乐曲时,他们可能表现出开心的情绪;当他们听到悲伤、低沉的乐曲时,可能表现出低落的情绪。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艺术领域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因此,教师应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音乐创作游戏可以增添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等选择幼儿熟悉的、具有吸引力的音乐,比如儿歌、童谣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表演音乐剧,让幼儿进行合唱或者对唱,使幼儿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音乐环境对幼儿的音乐学习具有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开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了鼓励幼儿进行音乐创作游戏,教师应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为幼儿创设音乐的艺术乐园。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音乐教室,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不同的乐器,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丰富自身体验。此外,幼儿园还可布置利于音乐教学的环境,比如在沙池旁设置小鼓,在走廊悬挂音乐风铃,在建构区设置敲击风琴,让幼儿有机会进行自主探索,认识不同的音乐器材。
除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外,幼儿园还可以举办大型音乐活动,让幼儿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感受音乐的魅力。比如,在“六一”儿童节时,幼儿园可以举行幼儿游园活动,创设专门的音乐PK大舞台,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音乐。又如,幼儿园可以在相关节日举办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鼓励 幼儿通过演唱、舞蹈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总而言之,教师要尽可能为幼儿创造更多的音乐表现机会。
音乐创作游戏的基本理念是以游戏的方式,提升幼儿音乐学习的趣味性。音乐游戏既具有音乐的特点,又具有游戏的特点,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2~6岁是开发儿童音乐潜能的黄金阶段,而音乐游戏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音乐创作游戏的创作风格、表演形式不受限制,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1.小组歌唱类音乐创作游戏,如“小狗抬花轿”“小老鼠上灯台”“快来拍拍”等。这类游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小组内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的歌唱方式表现歌词,比如用低声歌唱、模拟动物的声音等。这类游戏适合中大班的幼儿,可以增强歌曲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歌唱表现力和节奏感。
2.小组表演类音乐创作游 戏,如“网小鱼”“找小猫” “蝴蝶找花”等。这类游戏以角色扮演为主,适合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根据歌词 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编动作、自由发挥。
3.小组动作表演类音乐创作游戏,如“我是领头人”“鸭子过桥”“小鸡出壳”“小兔乖乖”等。这类游戏强调音乐节奏感的训练和动作协调性的练习,幼儿需通过商量,设计相关角色的动作,并与歌曲节奏相吻合。这类游戏对幼儿能力的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难度,比较适合中班和大班幼儿。
4.小组邀请类音乐创作游 戏,如“找朋友”“邀请舞” “开汽车”“舞龙舞狮”等。这类游戏以舞蹈动作为主要元素,可以促进幼儿的交往与合作。以“邀请舞”为例,小组成员需提前设计不同的邀请动作,然后根据音乐选择相应的邀请动作,和同伴共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当调整游戏的规则和玩法,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在游戏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5.小组简单运动类音乐创作游戏,如“贴大饼”“水蜜桃”“丢手绢”等。这类游戏需要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跑、跳等运动性动作,适合中、大班的幼儿。另外,由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情绪高涨,往往会忽略游戏规则。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教师要学会根据场地情况和幼儿的特点进行合理调控。
6.小组乐器演奏类音乐创作游戏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乐器演奏的一种游戏。它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小组乐器演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还能使幼儿形成节奏感,增强其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以上列举的音乐创作游戏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幼儿需要和同伴商量,确定游戏内容和规则,选择不同的游戏方式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这些游戏能够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表达性、交流性、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创作游戏旨在组织幼儿通过小组合作,选择不同的乐器,自行分配音乐演奏和表演任务,创作出属于小组的音乐作品,最后参与比赛活动。创作要求是通过这首作品展示一个故事或者一种情感,由于幼儿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教师需提前做好引导工作,比如欢快的节奏可以通过快速的钢琴弹奏来表现,悲伤的故事可以通过缓慢的低音区弹奏来表现,等等。另外,因为幼儿没有任何的音乐专业基础,所以教师不能按照专业音乐评价方式对幼儿进行评价,而应让幼儿在创作、表演的过程中,了解到音乐传递的情感、思想,明白音乐与演奏者的关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以大班音乐活动“自主音乐创作赛”为例,课程时间为30分钟。在课前,教师准备了伴奏(快乐、悲伤两种曲风)、钢琴、电子平板。教师先播放两种风格的伴奏,引导幼儿感受每首伴奏代表的情绪。接着,教师进行讲解和演示。讲解悲伤的情绪时,缓慢弹奏,闭着眼睛感受;讲解欢快的情绪时,快速弹奏,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情绪。在弹奏结束后,教师根据电子平板上的钢琴模拟器,组织幼儿进行弹奏练习,让他们学习表达不同情绪,感受节奏与情感的微妙关系。在幼儿基本掌握弹奏技巧后,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创作赛,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选取一种曲风的伴奏,并协商决定小组成员的分工,如钢琴弹奏选手、指挥家、伴奏、伴舞(1-2人)等。当小组成员选好伴奏后,他们开始自己小组作品的创作排练。在此期间,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帮助幼儿解决疑难问题。最后,每个小组轮流进行作品表演,让班级其他幼儿共同评价。这种创作赛采取晋级和淘汰模式,能够让幼儿在比赛过程中掌握乐理知识和技巧,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由于幼儿对乐理尚不熟悉,教师应在前期让幼儿了解音乐情感、音乐表达,再将乐理知识融入音乐创作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温度,感知音乐表达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基于小组形式开展的音乐创作游戏不受作品形式和游戏形式的限制,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虽然幼儿弹奏的作品不一定悦耳,但是他们学会了通过弹奏的形式表达情绪、情感,这是音乐启蒙关键的一步,也是创作养成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