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五梅
游戏材料对幼儿起着游戏暗示的作用,会促使幼儿选择某种游戏方式,并产生不同的游戏行为,从而间接地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作用。沙池是幼儿园的基本游戏区域,在玩沙游戏中,教师投放铲子、小桶等主要工具可以满足幼儿基本的游戏需求,添加辅助材料能更好地推动幼儿自主游戏。那么,什么样的辅助材料才能有效推动幼儿自主游戏,促使幼儿进行深度学习呢?笔者探究的结果是开放性材料。所谓开放性材料,是指幼儿在游戏时可以移动、组合、重新设计、连接的材料,包括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开放性材料的玩法多样,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组合使用,对增强幼儿的主动 探究意识,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以玩沙游戏为例,谈谈户外区域游戏中利用开放性材料支持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方法。
在开展玩沙游戏前,笔者为幼儿营造了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游戏。在玩沙游戏开始后,幼儿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确立不同的主题,如挖沟、堆小山、挖隧道、建公路等。在确定主题后,幼儿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工具开始自主游戏,笔者则在一旁观察,尽量不干涉幼儿的游戏,只给幼儿提供必要的指导,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户外玩沙游戏中,教师不仅要细心观察幼儿,还要把握适宜的指导时机,因地制宜、恰到好处地给予幼儿支持和引导,以增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让幼儿在玩沙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一次玩沙游戏中,小吉和小毅合作挖了一段很深的沟渠,并找来长积木架在沟渠上面,小毅指着积木说:“这是路,我还要在上面架一座桥。”说完,小毅拿来软管构建弯弯的桥,并用铲子在旁边铲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但这条路并不明显,于是,笔者建议小毅在小路两旁放一些物品做标记。过了一会儿,笔者看见小毅找来一些落叶,准备铺在小路的两旁。这时,旁边的小吉看见了,他主动上前帮助小毅铺树叶,两人玩得很开心。
又如,笔者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经历,开展了主题玩沙游戏“回家的路”。在开展玩沙游戏前,笔者先让幼儿回忆放学回家路上都有些什么,并引导幼儿合作“铺路、垒房子、挖坑种树”等,增强了幼儿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儿合作开展玩沙游戏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性格内向、交流能力较差的幼儿与性格外向的幼儿安排在一起,以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促使幼儿获得一定的发展。
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游戏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并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这时,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幼儿的想法,而应保护幼儿的探究兴趣,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开展自主游戏,以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某次玩沙游戏中,高高先拿了一个铁碗和筛子,挖了一个小小的沙坑,然后问笔者:“老师,我能玩‘娃娃家’游戏吗?”笔者问高高:“你准备怎么玩呢?”高高回答道:“我做了一个灶台,准备先找一些蔬菜,然后淘米烧饭。”小吉听了高高的话,跑过来说:“我也想玩‘娃娃家’游戏,我和你一起玩吧!我来淘米,你去准备菜,等会儿我们一起烧饭。”说完,两人分头行动,高高去大树下面找落叶当作蔬菜,小吉则用原本架在沙坑上的碗盛了一些沙子当作米,两人合作开展了“娃娃家”游戏。过了一会儿,高高和小吉很热情地招呼其他幼儿去他们家做客,说已经做好了好吃的“饭菜”。
品种多样、数量充足的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物质基础,也是幼儿进行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户外玩沙游戏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游戏需求,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地探索,并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笔者根据园区沙池的环境和中班幼儿的兴趣特点,设计了主题建构游戏——为玩具娃娃搭建一个小型的“游乐场”,并投放了一些开放性材料,由此开启了幼儿利用开放性材料开展沙水游戏的快乐之旅。
在本次建构游戏的准备阶段,笔者借助问题“游乐场里有什么?”,启发幼儿主动思考,并鼓励幼儿结合自己去游乐园游玩时的经历,参考笔者提供的图片,确定“游乐场”的建构思路。最终,幼儿决定建构“水上滑梯”“速滑水道”“欢乐沙堡”和“惊险沙坡”,并分组绘制了设计图。
在完成设计图后,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了初次建构。在建构结束后,幼儿拿玩具娃娃试玩游戏项目,发现了建构作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沙堡里面空空的,不好玩”“沙堡太小了,玩具娃娃进不去”“玩具娃娃在滑梯上滑不下来”“沙坡太陡了,玩具娃娃会摔倒”等。笔者结合幼儿发现的问题和自己对幼儿建构过程的观察,分析了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具体如下。
1.作品呈现方面。幼儿的作品整体体积较小、造型简单。“欢乐沙堡”和“惊险沙坡”的外观区别不大,都是幼儿先用铲子堆出一个小山坡,再徒手拍打而成的;“速滑水道”又细又浅,分段随意且相互之间没有连接;“水上滑梯”由一个木桩和一根PVC管斜靠而成,造型过于简单。
2.应用材料方面。幼儿使用的辅助材料主要是树枝、石头和PVC管,他们用树枝和石头建构了“欢乐沙堡”的围栏,用PVC管建构了“水上滑梯”。笔者提供的辅助材料将近20种,幼儿只选取了其中的3~4种,材料使用率不高。
3.幼儿专注力方面。在建构过程中,部分幼儿缺乏专注力,经常随意走动,有的幼儿甚至站在一旁发呆或追逐打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专注度较低。
针对幼儿在初次建构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采取了多种引导方式,给幼儿提供了必要的 支持。
幼儿建构的作品较小、造型简单,这与幼儿的认知经验不足、空间概念缺乏有关。对此,笔者引导幼儿再次观察各个游乐设施的图片,丰富他们的认知经验。通过认真观察,幼儿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如滑道两边都有围栏、滑梯下面有架子撑着、沙坡的上面是平的、沙堡可以由许多小城堡组合而成等。在观察和表述的过程中,幼儿初步了解并掌握了相关游乐设施的基本构造。
针对材料使用率不高的问题,笔者与幼儿进行了交流,以期充分了解幼儿的想法,从而引导幼儿通过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幼儿说:“我是随便拿的。”有的幼儿说:“材料太多了,我不知道选什么。”还有的幼儿说:“我不知道瓶子能用来做什么。”总体来说,幼儿对材料的选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选取较随意。对此,笔者引导幼儿就材料的作用展开了讨论,促使幼儿探索开放性材料的多种玩法,以帮助幼儿有计划地选取适宜的材料。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幼儿说奶粉罐和石头可以竖着做滑道的围栏,有的幼儿说罐子垒起来能做滑梯的支架,还有的幼儿说将瓶子横着放,可以做成沙坡的滑道。笔者根据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将一些废旧材料进行了二次加工,并将加工好的半成品投放到沙池中,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搭建,体验创造的乐趣。
在笔者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开始了第二次建构,他们充分运用组合、镶嵌、拼接、垒高等方式建构游乐场的各种设施。在建构结束后,笔者发现这次的作品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材料使用方面,较第一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幼儿将挖了洞的奶粉罐和木棍组合起来,做成了滑梯的支架;将切割好的矿泉水瓶倒扣在滑道两边做成围栏,放在沙坡上当作滑道,横放在城堡上作为楼梯,实现了一物多用。
玩沙游戏是多数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在玩沙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投放各类开放性材料,准确把握介入时机并积极引导,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勇于挑战的良好学习品质。
开放性材料具有易操作、可变化的特点,幼儿可以自主操作材料,享受发现和创造的乐趣。在本次建构游戏中,除了让幼儿使用基本的玩沙工具,笔者还投放了许多开放性材料,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充分利用这些开放性材料,让幼儿体验了自由建构的乐趣。
在幼儿探索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支持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本次建构游戏中,笔者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并适时调整支持与引导方式,营造了自由开放的活动氛围,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模式。
深度学习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生的,可以增强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幼儿高阶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本次建构游戏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幼儿自由探索, 促使幼儿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迁移自己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深度学习。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区域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区域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幼儿进行深度学习,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