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川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是广州的旧城,因明清时地处城西门外而得名。明清时期,西关是广州的商贸中心,以商贸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西关文化也逐渐形成,西关文化也涉及建筑艺术、饮食文化、书画艺术、粤剧曲艺等方面。西关的经济和文化在近现代的广州具有标志性意义。在我国的建筑艺术领域,西关地区的建筑艺术风格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西关大屋、竹筒屋、骑楼等都是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建筑。其中最典型的是西关大屋,其依靠着荔枝湾,充满水性的灵气[1],在西关大屋中能够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不一样的淳朴和淡然。新时代环境下,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西关历史风貌特色的传统街道也不断面临着道路改建与高层建筑的冲击、街道生活的转变等问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对西关风情建筑进行微改造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分析了西关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西关风情相关建筑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西关风情建筑微改造原则以及内容。
通过查阅相关的史料可以发现,西关地区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正式建立西汉政权。与此同时,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在秦王朝被推翻之际割据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并以此和中原地区形成隔阂。汉高祖刘邦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结束华夏分裂、完成统一大业,在公元前196年派大夫陆贾南下说服赵陀臣服汉朝。陆贾在南下过程中,将西关处的修筑土城作为自己的驻地。由此可以发现,西关地区的历史底蕴是十分深厚的。在明清之后,广州地区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商业得到快速发展并不断繁荣,西关也因此成为广州地区较为繁华的商业区和贸易中心。四海之内的商人齐聚于此,在西关地区先后建立了“十三行”“十三夷馆”等诸多贸易机构,使得西关对外贸易行业空前繁荣。在1859年之后,西关的沙面岛成为英、法租界,当地开设有多家外国银行。据统计,大约有40 家洋行和企业分支机构在西关建立,广州的进口贸易也借此机会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传统的“十三行”“十三夷馆”等商业机构也因此被淘汰[2]。
通过分析西关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西关的文化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其发达的商贸上,而且西关的历史人文遗迹也极其丰富,许多建筑和地方特色都表现出了岭南的文化形式。除此之外,国内外的文化在西关地区也得到交流融合和发展,开放的思想和文化造就了西关诸多中西结合的名胜古迹,如泰华楼、八和会馆、广雅书院、陈家祠等。除了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之外,西关地区还有很多十分出色的民俗文化。如果要客观评价西关文化的特点,那么可以分为商业性、实用性和开放性3 个方面。西关文化归根结底还是贸易文化,其商业性是主要特色。而实用性就代表了西关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实事求是的特点。开放性则代表西关地区能够接受外来文化,并且鼓励外来文化和本地传统文化的结合,这使当地的文化和思想不断创新和改进。西关地区提倡思想解放,不会自我封闭,使得西关地区文化发展迅速,极具地方特色[3]。西关区域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西关区域范围(单位:m)
(1)逢源大街。逢源大街旧称泮塘,景色优美,是西关大屋传统民居的核心地段。区内有民国时期形成的龙津西路,道路两侧骑楼连续,保存完整。新中国成立后,在荔枝湾基础上建成的荔湾湖公园成为市民休憩的良好场所。
(2)昌华大街。此街因位于南汉昌华苑遗址而得名,街巷宽敞,格局整齐,除西关大屋、竹筒屋外,还有不少花园洋房,是广州清末民初高档住宅区的典型代表之一。
(3)骑楼特色街:龙津西路。龙津西路在荔湾湖周边,骑楼两边多为退台,为二层以上空间提供阳台和休闲场所。同时,龙津西路汇集了部分西关老字号餐饮店,但由于交通不变和功能定位较差等原因,人气不够。龙津西路如图2所示。
图2 龙津西路
(4)一般历史特色街:宝源路。宝源路原名宝源大街,1932年扩建成路,沿用“宝源”作路名。宝源路有14 座历史建筑旧民居,是广州历史建筑最集中的老街。宝源路也是西关大屋的核心地段之一,该区域民俗文化氛围浓厚,历史上是粤剧艺人聚居之处,其历史风貌和绿化都保持得很好。龙津西路与宝源路交界如图3所示。
图3 龙津西路与宝源路交界
(5)林荫道:逢源路、多宝路。作为具有老广州花园城市特征和良好绿化风貌的道路,逢源路和多宝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惬意的步行休憩空间。浓荫蔽日、历史悠久的街道,既彰显了广州城市文化,又有效提高了市民出行的友好度,有利于宜居广州的打造。龙津西路与多宝路交界如图4所示。
图4 龙津西路与多宝路交界
(6)传统生活特色街:宝源中约、宝源正街等。街巷尺度宜人,生活氛围浓厚,保留着老西关特有的味道,一条条传统的麻石街承载着旧城的记忆,是旧城区典型的特色居住街巷。
在分析西关地区微改造建筑必要性之前,需要明确微改造的目的。微改造的根本目的是在保留西关地区建筑特色和原貌的基础上,对已经损坏和破旧的区域和局部进行修复,使其在保留原有艺术魅力的同时,能够延长其艺术寿命。现阶段对西关地区相关历史文化遗迹和相关建筑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发现,部分建筑外立面墙体老化脱落,西关地区的违章建筑搭建情况十分严重,部分老旧房屋出现了雨棚破损的情况,甚至有建筑物缺乏夜间照明设施,给当地的居民生活带来不便。除此之外,通过调查部分骑楼街区,发现有很多骑楼天花破损,首层的商铺杂乱不一,个别楼栋还缺乏门禁系统等。总之,雨水管老化和破裂,楼道内墙面抹灰脱落,楼栋消防设施老旧以及楼道内楼梯扶手缺乏,都是西关地区老旧房屋的现状,亟须相关部门对此进行解决和改进。除了房屋之外,人居环境部分也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善和解决的问题[4]。例如,很多围墙出现潮湿破损情况,有部分的景区入口缺乏相关的标识,当地的居民生活垃圾堆积利用率不高,社区的相关景观绿化层次十分单调且后期维护措施不到位,部分的空间闲置缺乏利用,个别道路存在铺装老旧、形式凌乱、质量不一的情况等。另外,公共设施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分析调查可以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问题:片区公共三线凌乱;片区室外消防设施陈旧;片区室外排水网管破损;垃圾收运点缺乏规划美化;部分化粪池堵塞;信报箱陈旧破损;社区部分宣传栏破旧;片区监控系统不完善;片区夜间照明设施缺乏。因此,亟须通过“微改造”整治模式,改善和提升社区老旧房屋、人居环境及公共空间景观,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社区居住环境。这不仅可为片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基础,而且也为未来全面推广社区微改造工作提供参考[5]。片区历史建筑如图5所示。
图5 片区历史建筑
在正式开始结合西关风情的建筑微改造计划前,需要先明确改造原则,才能够确保改造的质量、水平以及效率。本文通过对西关风情相关建筑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以下3 个建筑微改造原则:①整体规划,分期实施。②活化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文旅产业和宜居社区。③文化传承、环境美化、功能完善、服务优化、业态升级。现阶段西关虽然有文化遗迹的相关产业,但是产业缺乏输出路径和体系,缺乏活力;虽然有足够的历史底蕴,但是特色较弱,带来的体验性较差;即便有宜居环境,但是设施质量不到位,居民没有认同感。要想真正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串路径、强体系,调产业、强秩序,强重点、显文化,保基础、重民生”等措施。微改造项目从“文化传承、环境美化、功能完善、服务优化、业态升级”的原则入手,对片区进行“原汁原味”的整治提升,恢复街道的历史风韵和建筑特色。微改造从“建筑微改造、道路改造、环境升级、设施完善”4 大方面对片区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与品质提升。根据“保留建筑特色,彰显历史风韵”的原则,采用“保留现状、保养维护、整治改善”3 类整治手法对外立面进行整治,修复损坏的构件、门窗、门店招牌、防盗网和空调机位,从而协调街区建筑风貌。微改造项目有助于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及老城区的道路交通环境,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进而在新时代环境下赋予老旧小区新的生命[6]。
西关建筑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相关部门需要对西关地区建筑的微改造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新时代环境下使得西关建筑焕发新的活力,使其能够带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底蕴,走向更加遥远的未来,为后人彰显华夏建筑艺术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