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兰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404)
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当下大学生群体对于自媒体依赖的现象非常明显,其主要目的是社交活动、生活休闲、娱乐、获得信息、学习工作需要等[1]。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成为各科“课程思政”改革的突破口。
自媒体(We Media)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现代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它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的形式主要有文字自媒体、图片自媒体、视频自媒体、语音自媒体、漫画自媒体等,自媒体主体平台主要以微博、QQ、微信公众号、抖音、喜马拉雅等为主。个体通过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就可以在网络上传播分享自己的生活理念、思想观点、生活感受等,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创作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目前自媒体的主要形式为直播、短视频、语音、图文资料等。虽然自媒体信息具有碎片化、个性化的特点,但是它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它的传播性、交互性、群体性很强,同时它的趣味性、多样性、真实性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几乎占据了人们全部的碎片化时间,对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信息几乎占据了人们全部的碎片化时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年轻大学生更是把大量的业余时间花在自媒体信息上,观看直播、浏览文章,并积极与他人互动,建立粉丝群,分享自己的思想与观点。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要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要充分利用信息传播途径,积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占领思政教育高地,实现思政教育效果最大化。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改革,不仅要在课堂上融入思政元素,还需要拓展思路,注重课堂内外全程育人,利用网络时代的自媒体平台,有意识、创新地渗入思政元素,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与成熟的思想,把个人发展目标与国家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培养爱国、奉献、努力、敬业、积极、勤恳等健康的人格品质,使他们成长为新时代的“三有”青年、成为新时代的领航人。
通过调查得知,自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各方面影响都很大,思想方面占54.8%,审美方面占 66.2%,生活方面占 75.5%,言语方面占55%[2]。2019年央视新闻网民专题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18~35岁的中青年网民占比超过七成[3]。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通过自媒体途径,创新双向互动模式,利用自媒体的趣味性、即时与互动性、多样性、影响力等有利条件,拓展教育实践活动并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热情,激励他们展现自身的优势与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利用丰富的自媒体平台,突出学生“真实”的亲身感受,把“大道理”转化为“微话语”,把“大思想”融入“小活动”中,把“大理论”变身为“小知识”,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在实践活动体验中树立理想信念[4]。充分利用自媒体网络舆论的教育功能,强化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因此,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改革,可以利用自媒体自身的影响力、互动性以及学生对自媒体的依赖性,通过自媒体平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把心理成长与思想成熟联系起来,把心理修养与行为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控制情绪,缓解心理困惑,坚定人生信念,努力塑造健康积极的自我;根据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自我意识、人格发展、认知与思维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引导他们在自媒体环境下,通过网络学习与交流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促进自我成长与人格完善[5]。
在自媒体时代,各种网络信息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是网络时代信息平台的主角。如何在爆炸性的信息里面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提升认知水平、开阔视野、促进成长,以确保不放任自我、随波逐流,是自媒体时代个体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大学生接受新事物与新信息的能力较强,自媒体信息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这些信息对他们的思想与心理影响较大。但是在面对媒体信息流的时候,由于大学生个体经验不足或抗击诱惑的能力不够,注意力往往不自觉地被吸引到游戏、消费、消遣娱乐等方面,以至于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并且对自我的发展与成长有消极与负面影响。当下高校对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预测与研究存在缺失、对舆情应急处置的机制比较落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有待发展、学生的网络素养有待提升。因此,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自媒体网络信息分析能力的培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辨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媒体信息,学会吸收有用的知识,充分利用自媒体途径发挥自我优势,创新自我发展模式,在实践中挑战与超越自我;引导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客观认识社会、塑造正确的人生观,筑牢自媒体教育高地;教育学生理智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以便形成自己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判断,从而确定自己的态度与行为。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5次)指出,自2019年以来,一些以音频、短视频、直播等为传播形式的具有自媒体属性的社交产品纷纷出现并不断创新,这些自媒体的应用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时长和黏性。“全程育人”体系要求教师拓展课程思政教育平台,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使课堂教育与媒体教育和谐共生、交互作用,以促进教育效果最大化。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利用学生喜欢的自媒体途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在自媒体上主动发声,丰富其传播的内容、创新其传播形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自媒体记录与展现积极的自我,营造与维护自媒体的健康生态,传播正能量;使自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大舞台,确保自媒体网络舆情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充分利用自媒体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把思政教育元素与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融合起来,通过自媒体平台与学生相连接,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愉悦地接受思政教育,以完善自我、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培养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
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构建自媒体教育平台,使之成为课堂教育的延伸、成为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挖掘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抢占思政教育高地,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教育与引导,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思想素质提升与人格成熟。
(1)微视频平台:微视频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形式拓展教育内容,比如给学生布置微视频实践作业,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自己制作微视频,用微视频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如“展现积极的社会我、我的成长与快乐、幸福的滋味”等。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反思自我,还能够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传播自己的正能量、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获得成长和快乐。
(2)抖音平台:抖音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自媒体平台,它以生动性、丰富性、即时性、方便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通过抖音平台融入思政元素,主动积极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如布置给学生一些小任务,激励学生通过抖音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可以是自己成长的点滴,也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变化,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观点看法等。通过这种形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里相互学习,感受其他同学身上的进步,激励自己努力向前,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3)班级微信群平台:微信群是同学之间交流最常用的平台,信息传播快,又能够进行互动,深受学生的青睐。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的特点,鼓励学生在群里分享自己的生活,或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澄清认知、完善思维模式,或进行一些心理测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反思自己;教师融入心理健康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以课外小任务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班级微信群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在班级融洽的学习气氛中获得认知提升与思想进步。
(4)QQ群平台:QQ群也是学生喜欢的交流平台,它既可以传输文件、视频,也可以进行语音、文字的即时互动。教师可以融入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拓展学习内容,在班级QQ群发布一些案例、文章或小视频,如大学生超越自我的案例、大学生的创业案例、大学生公益活动案例、大学生职业规划比赛等,激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与讨论,教师在QQ群内进行积极讨论与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与家国情怀。
(5)微信公众号平台:学生在业余时间喜欢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得社会及外界的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引导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学习与发展。可以推荐学生关注一些优秀的公众号,并定期列出一些经典文章视频进行讨论,引导与激励学生反思,通过学生间的互动把思政教育融入其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其认知水平、完善其思维模式。
自媒体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平台,它们对学生心理与思想的影响力不亚于课堂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使它们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特别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延伸。教师把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自媒体平台中,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极接受思政教育,提升思想素质,学会反思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感受社会的正能量,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成长为思想健康、心智成熟的大学生,成长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脸上有笑、肩上有责的积极向上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