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婧 奚建媛(通信作者)
214000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观察室,江苏无锡
急诊观察室的医疗服务水平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急诊观察室人流量大,护理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普遍存在护理质量较低的情况。急诊观察室的患者由于病情等因素的影响,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较高,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护理模式解决此类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医院亟需解决的问题[1]。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流程为基本框架,对患者提供综合且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以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观察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观察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4~65 岁,平均(42.44±3.56)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3~68 岁,平均(42.68±3.8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加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者;认知、沟通能力正常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预测存活期<3 d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提供吸氧等对症护理干预,并对患者水电解质情况进行纠正。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①开启绿色通道:患者入院后为其开启绿色通道,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口唇颜色等情况,避免病情恶化。尽快完善各项检查,在病情诊断后,快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②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及家属在这一阶段存在焦虑和恐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将患者的病情状况及时传达给家属,并给予相应的安慰和支持,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避免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尽可能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有效地配合医护人员。③病情观察:给予患者相应的急救措施后,需对其进行持续观察,确保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确认患者病情无恶化风险后,可以将其转至普通病房继续休养,在此期间需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对急诊观察室的出入人员进行严格限制,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及时为家属讲解治疗情况,告知日常护理中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④不良事件及并发症预防:做好预防各项并发症的护理工作,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指导患者进行活动锻炼,改善身体血液循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问题出现。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合适的运动进行活动锻炼,加快病情康复。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调节患者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输液药液外渗、管路滑脱跌倒(或坠床)。②比较两组急诊耗时及住院时间。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④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满分100 分,80~100 分为非常满意,60~79 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两组急诊耗时、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急诊耗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诊耗时、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急诊耗时、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n(%)]
急诊观察室收治的患者大多存在脑、心、肺、肝、肾等方面的损伤,相关重要器官存在明显障碍,对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急诊护理的目的是对患者的疾病给予及时且快速的处理,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2-3]。常规的急诊护理中,诊疗措施较多且复杂,耗时较长,易延误治疗时间,对患者的治疗不利,易引起不良事件,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主体,对现有的护理资源进行整合,并在其基础上对各个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是急诊护理非常重要的部分[4-5]。由于急诊观察室患者对护理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护理工作中,非常注重急诊护理的效果,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完善的专业技能和整体护理能力,全面掌握相关知识[6-7]。在护理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确保患者顺利恢复。
由于急诊观察室接收的患者病情复杂,需在短时间内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所以,合理有效的急诊护理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8-9]。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基于患者的病情,以改善患者整体恢复效果为目的,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在急诊护理中,可确保患者从就诊到接受院内治疗均获得完整的护理服务[10]。院前急诊护理可对患者病情做出有效判断,将各项信息及时反馈给医院及急救人员,以便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缩短急诊耗时。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的同时,也会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具体护理需求。对患者心理及精神状态进行及时评估,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精神鼓励和支持,缓解患者及其家属内心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告知并耐心解释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和家属及时了解各项治疗计划,从而促使其积极配合[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急诊耗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究其原因,整体护理的实施是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关键因素,以现代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医学学科发展为主导,有效保证急诊护理服务质量,使医护人员能够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措施的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进行及时干预,以降低其发生风险。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实际工作,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和相关的人文知识,有助于强化其护理能力。整体护理模式能有效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使患者更有安全感,更容易配合医护人员。此外,应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使整体护理模式更好地应用在医院工作中。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用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及多种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安全管理质量,缩短治疗时间,是患者及家属较为认可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