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捷
永定河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太行山东北支脉,形成约110 km 的峡谷,其支流清水河平行分布在山脉之间,成为京西门头沟中部地区最大的河谷川地。该地区地势险要,自然资源丰富,古道纵横,村落密布,自古以来就是北京市与周边地区联系的重要枢纽,具有厚重、源远的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山地合院式民居。
清水河流域元代以前的民居已经很难考证,但在北京市区范围内发现的几处元代遗迹,如后英房胡同的大型住宅遗址等,显示元代民居已经具有明清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点。由此可以推断,元代清水河流域民居的合院特点已经形成定式。1421 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及周边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清水河流域的民居建设[1]。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通过古道往来充分沟通了各地信息以及先进技术,使得本地区的民居不仅沿袭了北京市区四合院的风格,也带有太行山区冀中、陕北地区的民居特点。目前,这一时期的民居院落保存较为完整的有多处,成为研究清水河流域早期传统民居的主要案例。
清水河流域的每座民居都不尽相同,但根据这些民居的呈现形式却能够归纳出共有的建筑原型,即四面围合而成的四合院。这种理想院落的特点是正房3间,两侧为两间厢房,倒座一般与正房间数相同。若受地形限制,则成为三合院或二合院。以1 个合院为单元,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灵活多样的大型宅院,主要的组合方式包括纵向组合、横向组合以及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复合式组合共3 种。
(1)纵向组合。纵向组合是指在1个标准合院基础上,纵向连接多个院落的组合形式,是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比较典型的有灵水村的刘增广院,一、二进院落之间以过厅分隔,二、三进院落之间则以障墙分隔,障墙中间设门楼,以供出入。纵向组合的方式也会根据地形灵活调整,如黄岭西的金柱套院。该院落处于山坡位置,宅基地形状并不规整,受地形条件制约,一进院和二进院之间不仅有较大的高差,同时轴线间也相应错开了一定距离。
另外,院落的布局还会根据使用功能进行相应调整。例如,爨底下村的骡马店,第一进为马棚,第二进为客栈。与普通两进院落不同,该院巧妙利用了门楼的设置方式,使马棚院和客栈院分别拥有单独的交通动线,并在东南角设置院落大门,这样既可以将人畜分开,又便于统一管理。从这种灵活的调整方式可见本地区居民在建造居所时富有创造性的智慧。
(2)横向组合。比较典型的例子有爨底下村的石甬居。该组院落位于村子东北的狭长台地上,由三跨坐北朝南的三合院横向组合而成。三跨院落的西侧曾经建有1 座门楼,将三跨小院整合为1 个大的组群。横向组合的院落主要受限于地形,且每跨院落的主人地位相当,一般为兄弟,因此这种组合方式在清水河流域并不多见。
(3)复合式组合。该组合形式主要用于更加大型的院落,如爨底下村的财主大院。整体院落坐北朝南依附于坡地之上,前后高差较大,总体可以分为三跨两进。三跨各有独立的大门,其中,西跨和中跨联系较为紧密,共用第二进院,东跨则为自成一体的两进院落。目前,部分建筑已经坍塌,但是房屋基础仍在,因此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这座大型复合式院落的整体布局[2]。
建设用地、家庭组成、经济能力等条件的不同,建成的院落也各不相同。尽管这些院落形式多样,却具有一定的空间序列性,院落组合有主有次,既不呆板也不凌乱。正房是整个院落建筑的中心,讲求坐北朝南,外形方整且体量最大。而处于次要地位的厢房和倒座房,在朝向、体量和装饰等方面都相应次于正房。由于山区院落用地有限,宽度不足,厢房无法完全退让至正房两侧,但为了凸显正房的地位,还是要尽量确保露出正房最中间的一间。之后若用地还有富余,则考虑在正房两侧建耳房,耳房的面宽、进深相较正房和厢房都要小很多,普通民居即使建有耳房空间也非常局促,一般用作服务型用房。
在平面中强调的建筑,通常在立面上也会着重强调。例如,院中正房的台明高度明显高于厢房,往往还会结合山地地形将正房设于地势较高的位置,用以突出其主要地位。处于同一标高的建筑,则可加大房间进深使屋面突出周边,来强调其主体地位。通过平面、立面和空间的处理手法,就能明显分辨出各个空间的主次关系。
讲究事物的象征意义是我国民居建设的特色内容,宅院的方位、外形与阳宅相法都有一定的关系。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房屋的象征意义并不容易实现,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优先考虑住宅的实用性。例如,传统民居讲究坐北朝南的方位最佳,其次为坐西朝东,再次为坐东朝西和坐南朝北,而宅门的最佳位置在东南角。因此,只要条件允许,人们一般都会将主要房间安排在坐北朝南的位置。
但山区受地形限制,院落朝向和大门方位的布置一般比较灵活[3]。例如,黄岭西村沿着3 座山岭形成的沟谷地带建设,主要道路呈“Y”型布局,地势由道路向两侧逐渐抬升。沿南北向道路西侧的院落选择背山面路顺地势走向的布置,主要房间坐西朝东;而道路东侧的院落如果依旧选择背山面路,那么正房就变成了坐东朝西,并非理想的居住方位,因此道路东侧的院落选择坐北朝南布置,将大门开在院落的南侧。
同理,位于东西向道路北侧的院落很容易获得坐北朝南的格局;而位于道路南侧的院落则面临南高北低的情况,即使将院落坐北朝南布置,也无法获得较好的日照和布局,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将主要的房间朝向北面布置,如图1所示。很明显,该地区民居宅院的方位首先由现实条件决定,风水因素则退出居于次要位置。
除了宅院的方位,对常见习俗的摒弃也体现了该地区民居实用性强于象征性的特点。例如,传统民居的间数一般取奇数,北京城里的四合院,正房一般为5 间,厢房一般为3 间,均为奇数。究其原因,说法之一是我国古代称奇数为阳数,阳宅配阳数是吉利的象征。但地处山区的清水河流域,用地限制了院落的整体进深,因此厢房一般都只有两间。村民们摒弃了对偶数的偏见,选择了更为实用的方式。另外,城区四合院的宅门进深往往要大于倒座房,因此屋脊也会稍高一些,用以象征宅门地位[4]。但在清水河流域,经济条件受限,为了节约用材,宅门的进深一般都小于或者等于倒座房的进深,屋脊自然也就矮于倒座房或者与倒座房共用1 条屋脊,在实用范围内再进行重点装饰,体现其象征意义。
以自然朴实的方式建构民居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清水河流域合院式民居建设的低成本首先是以低技术为基础的。房屋构造方面,无论是正房还是厢房,一般都采用五檩抬梁构架形式。由于正房的进深远大于厢房,所用的五架梁也相对较长,为了节省用材,需在山墙中间增加1 根山柱,将原本的3 架梁变为单步梁,原本的5 架梁变为双步梁。这种方式既能使整体构架更加稳定,又能减小梁的跨度,从而节省用料,这在木材并不充足的京西地区尤为重要。合院建筑的构架示意图如图2 所示。
图2 合院建筑的构架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需要明确的是,低技术并不代表低水平的技术,而是长期经验积累与实际需求巧妙结合的一种技术。以墙体做法为例,为了节省用材,一般外层用一皮好砖,内里用碎砖和石头衬里,这样碎砖石也得到充分利用。这也得益于木构架的承重体系,墙体主要起维护作用,只需承担部分屋面重力。
另外,使用简单易得的建筑材料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京西多石山,石材在本地民居建筑中得到大量应用。各种石材依据不同的特性用在建筑的不同位置,例如河滩石、山石等体积较大的作为基础,形状扁平的则砌筑成麦穗状的墙体,页岩比较容易加工成石板,多用于屋面,也可代替木板作为望板。在木料匮乏的情况下,村民们还研究出一套节约材料的建造手法。例如,选择弯曲的木材做梁,在建造时将曲面向上以抵消部分向下的压力。这种方式巧妙利用了木材天然的弯曲,不但节省材料,还提升了梁架的整体受力体系[5]。
尽管清水河流域的民居在技术和材料方面都体现了低成本的特点,但这并不影响民居的美观性,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装饰,反而成就了本地区的民居美学特色。例如,屋面瓦做法中,瓦垄的排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式美,但工匠们并不满足,还尽可能利用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组合出一些新的样式。棋盘心屋面就是结合了合瓦和石板瓦的做法,既节省了瓦的用料,又起到了丰富的装饰效果。
墙体也是装饰的重点部位,墀头是最显眼的地方,一般都饰以砖雕。较为讲究的山墙分为下碱、上身、山尖3 个部分,下碱和墙腿部分做干摆丝缝,墙心做软心,即用砖和石头糙砌,然后在表面抹灰,再在山尖与屋面相交的边缘镶砌装饰性博缝。还有一些特殊的山墙做法,如黄岭西村的一处院落,特意留出墙心做梅、兰、竹、菊4 幅壁画。另外,临街的檐墙以封护檐墙为主,檐口做法也颇具装饰性,常见的有菱角檐、素鸡子檐、瓦片檐等。除封护檐墙外,还有漏檐墙的做法,檐墙只砌至檐枋下皮,露出后檐的椽、枋等部分,做工更为细致。
清水河流域的传统民居原型是内向的四合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组合。虽然院落形式多样,但其空间布局却呈现出一定的序列性。另外,虽然传统院落追求象征意义,但当象征意义与现实条件产生冲突时,对实用性的考虑就会居于主导地位。总体来说,清水河流域的传统民居是建筑、经济与美学相辅相成的完美结合,以经济适用为前提,强调适宜的技术,充分展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