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敏( 湖南 邵阳 )
他,出生于邵阳贫寒农家,一路披荆斩棘,执着地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书法和篆刻,从市书协会员到省书协会员,再到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入选全国各类大展,赢得西泠印社大奖。
他,外表低调内敛,内心细腻丰富。他说,书法艺术就是无形的舞蹈,妙曼多姿自由舒展,是无声的音乐,高低起伏沁人心田,一笔一划都是觉知。他说,书法篆刻艺术的美,有线条之美、结构之美、章法之美,最重要的还有神韵之美。
80后青年书法家杨修亮,不事张扬的外表,透出儒雅、质朴的气息。从爱上书法开始,他人生的起承转合便与之息息相关。杨修亮的艺术工作室古雅又精致,走进去看一眼就让人过目不忘,心生欢喜。古意盎然的摆件,笔墨纸砚、印石刻刀、铁壶茶盏、盆景书籍,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雅致的空间。不用社交的时候,杨修亮大部分时间都会泡在这一方空间,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觉察细微又安静的美,孤独、自由且内心欢喜。
出生于邵阳农家的杨修亮,自小沉稳安静,不喜欢结群嬉戏打闹,唯独崇拜爱看书、爱写字写诗的“文艺”表哥,耳濡目染,在他的影响下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农活之余在家不停地写写画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宣纸和字帖在偏远的农村比较少见,杨修亮用于书法练习的材料多是写完的作业本、农村里红白喜事写对联剩下的纸张,甚至是家里的墙壁、门柱。
家里两个孩子上学,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初中毕业那年,杨修亮的父亲想让身为长子的他早早掌握一技之长,准备让他放弃学业南下去学汽修。临行前,恰巧碰到学校的教导主任来做家访催收学费。农村的孩子,居然写得一手好字,画也不错。教导主任被挂满房间的字画惊到了,于是极力劝说他的父亲,不要埋没难得的艺术人才,还亲自为杨修亮写推荐信,让他到专业学校继续深造。不光如此,教导主任还将他的书画作品在学校的橱窗里一一展示出来。少年时期被鼓励被认可的经历,给了杨修亮在艺术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勇气。
2005年,深圳打工热潮正兴。从艺术专业毕业的杨修亮,南下顺利进入深圳广告行业。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即使在为生活辛苦奔波的日子里,他也没有让刀笔蒙尘。昏暗、狭窄的出租房里,一张矮小的茶几、几沓宣纸,或是一方章石,他一有空闲时间就投入到书法和篆刻的练习中。
近十年的时间,杨修亮在广告圈也有了一席之地,但他的自由时间却越来越少。一边是努力打拼而来的职位和辛苦积攒的人脉,一边是心中向往但异常艰难的艺术之路。是去是留,他的内心一度挣扎。最终,他还是毅然决然选择回到长沙,投入到湖湘文化的怀抱,深耕书法和篆刻。
回到长沙的这十年,是杨修亮书法篆刻水平飞速提升的十年。他也从默默无闻的书法爱好者,成长为书坛引人注目的新秀,斩获一批大奖,深得书法前辈的青睐。他有幸得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全国著名书法篆刻家刘一闻先生的认可,并被收为弟子。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是抽象的艺术。在杨修亮看来,品评一个人书法功底如何,看他的线条就能看出几分。线条有刚正,有柔和,有苍劲,也有飘逸,各具形态,各有其美。沉浸在线条美学里,杨修亮安静、从容又自在。斟茶的动作、说话的语速,透着一股与时代不相符的儒雅淡然,他仿佛字画中翩翩而来的文人墨客一般。
说到书法,他总是娓娓道来。从颜真卿大义凛然、一生戎马的家国情怀,王羲之自然洒脱的魏晋风骨,再到康有为推崇碑学的种种故事,他有条有理,信手捏来,足见其对书法艺术的痴迷。
杨修亮说,如今的他,停下了俗务,专注于艺术,涵养精气神。精,是精益求精的精,练好扎实的基本功,遵循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坚持不懈,最终让量变产生质变。气,是气韵和气度。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在低处,拥有谦虚包罗万象的气度。神,是艺术的神韵,是文化精神,汲古求新的精神。
杨修亮说,书法之美来自于汉字特有的空间构造以及创作时的书写性和节奏感。
甲骨文中,美上面是羊,下面是大。甲骨文记载,在祭祀仪式中,商王会戴上羽毛装饰亲自舞蹈。在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国家头等大事。美是祭祀仪式,是精神需求。
美学家张世英曾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而忙,是美的敌人。
据说,明末清初的大才子李渔在家乡牵头造了一座过路的凉亭,取名“且停亭”。同时,吟出一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当下的我们何尝不需要“且停停”呢?多数人为名为利,整天在道路上奔波忙碌,身边的美却视而不见,何不停一停,欣赏一下眼前的美景,静一静自己的心情?
且过雁山门篆刻 杨修亮
对月临歌扇篆刻 杨修亮
停下匆忙的脚步,沉下心来坚持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去感知身边的美,过有趣的人生。杨修亮说,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感受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他看来,提高审美有路径:一是要看好的东西,看古代文人墨客的经典佳作,还可以多花时间去逛博物馆,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二是跟专业的人在一起交流,多听专业的人分析讲解。三是多看书,看经典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对美的理解力。
邵阳旧称宝庆,邵阳人俗称“宝古佬”。杨修亮老师是邵阳人,“宝古佬精神”一直支撑着他勇往直前,在艺术之路上坚持到底。他说,自己吃得苦,霸得蛮,扎得硬寨,打得硬仗。人一辈子很短,要做自己真心热爱的事,干自己不后悔的事;人一辈子也很长,要静得下心,坚持不懈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老子《道德经》里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其实传递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日复一日地积累,绝不放弃。“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艺术的道路不光靠天分,更要靠积累,只有一步一步积累才能达到质的变化,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杨修亮说,他认定了书法和篆刻艺术是他这一生所爱,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就会坚持走到底,即便无数次撞上南墙也不会回头,这份执着是刻在骨子里的。
笔者打心底里敬佩杨修亮老师,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由衷赞叹他舍的智慧,放弃深圳优厚的待遇和发展前景,回长沙坚定地走艺术之路。有舍必有得,大舍即是大得。深深地祝福杨修亮老师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