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刘俞灵
小熊是可爱的生物,圆圆的脑袋,呆萌的样子,还多了一点顽皮与机灵。在北方一些民间,会将活泼好动的孩子称为 “熊孩子”,指的是像小熊一样健康好动,亦或是小孩子惹祸时大人半喜半嗔的责怪之词,随着现代网络的发达,“熊孩子”一词则更多附上了贬义的味道,大多数用来指不守规矩、无教养的小孩。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表达着自己对熊孩子的不满,并寻求一些合理的解决措施,而这其中最为尖锐的矛盾,一般发生在出行的过程中。
近日,一条短视频流量飙高,在微博等一众自媒体平台上引起了热议,视频是一名高铁乘客拍的,视频中该名乘客按照规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而旁边坐着的则是一名七八岁的幼儿,该名幼儿不停地在座位上大幅度晃动,拍打座椅,大声喧哗,并时不时的撞到其他乘客,严重影响了其他乘客的乘车体验。而视频中该小孩的家长则完全对孩子打扰他人的行为置之不理,丝毫没有愧疚之情。
视频一出,即引起了网友们的激情讨论,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乘坐交通工具时遇到过“熊孩子”,对其吵闹不堪忍受,其父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制止的措施,只能无奈的隐忍。该名乘客的经历并不是个例,不论是高铁、飞机或是地铁公交,都有因为“熊孩子”而发生矛盾登上新闻的事例,且逐年增加。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出行的舒适度成为备受关注的核心需求,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想要安心的睡一会儿或是做点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人在不停地吵闹,的确让人十分苦恼。
乘坐公共交通时需要保持相对安静,维护公共环境秩序,是每一名公民的责任。
乘坐公共交通时需要保持相对安静,维护公共环境秩序,是每一名公民的责任。于2020年4月起施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中已明确规定,在乘坐公共交通时不得有大声喧哗以及外放电子设备或卖艺乞讨等影响他人乘车的行为,乘客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向列车的运营管理人员进行反应,并且要求制止,不听劝阻者,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罚款。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还会纳入到旅客信用信息记录中。在政策出台后,公共交通中嘈杂的环境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落实不到位、不自觉等情况,最重要的是这些规则更多的是针对成年人的,未成年人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很难收到约束。
关于公共交通上“熊孩子”的吵闹,双方都有苦难言,多年来在网络上与现实中也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首先被影响的乘客肯定是最委屈的,自己按照规则出行,并未有影响他人的任何举动,而自身却无可奈何的被熊孩子影响,在几小时甚至更长的旅途里,听着耳边此起彼伏的刺耳尖叫,心情当然好不了。而家长同样也是有话要说,不少带孩子出行的家长表示,自己已经尽全力管束孩子了,但是年纪小的根本不听话,捂住了孩子的嘴,孩子还是会挣脱开继续大叫,自己在他人审视的目光中也十分难堪。
随着视频点击率不断增加,一个新的观点被提出,并登上了热搜,即“建议高铁建立带孩子车厢”,该名提议者表示,建议高铁将一个车厢专门设置为带小孩乘客的车厢,让所有带孩子的旅客以及孩子集中在一个车厢当中,并由专人播放动画片并发放玩具,如此一来既不会打扰到他人又能让孩子玩的开心。
此建议一出,有不少人表示赞同,其中包括一些不带孩子的旅客,他们表示这样自己终于可以获得清净了,也有一些带孩子的旅客表达了赞同,他们表示自己也不愿意暴露在他人审视且不耐烦的目光之中。
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反对的声音,例如高铁单开车厢、培养能与孩子玩耍的乘车员是否增大了高铁的开销,添了麻烦,给孩子单独开了车厢,那其他特殊群体也作此要求又该怎么办。还有,带孩子的旅客无法计算,若超出车厢承载率或是远远不足承载率又该如何处理。
在大量的争论中,大家并未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来。
其实在出行中,大家互有难处,也应该做到互相理解。对于带孩子的旅客来说,要深刻意识到自己应该对孩子履行约束的义务,在家就进行良好教育,出外也要及时的进行纠正,不能以孩子还小为借口对干扰他人的行为坐视不理,而面对已产生的打扰也应该态度良好的进行道歉,并给予补偿,不应理直气壮的纵容孩子的行为。
而对于其他乘客而言,也需要尽量去体谅年纪较小的儿童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百分百的约束,可佩戴一些耳塞或是降噪耳机进行噪音的降低。
但对于那些年纪足够管理自己行为却故意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的青少年,或是监护人对其孩子行为并不约束且态度恶劣,没有履行监管义务的,也应有相应的惩罚,以维护出行环境。
同样是带孩子乘坐交通工具,网络上热议的另一案例则给人以相反的印象。一对夫妻带孩子乘坐飞机,因为孩子年龄较小,有可能会吵闹,因此该夫妻给机上每一名乘客都发了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一副耳塞几块糖,还有一个小纸条,言辞恳切的说会尽量约束自己的孩子,如果还是不小心发出噪音,希望耳塞和糖果能够缓解乘客烦躁的情绪。如此良好的态度,乘客们还会责怪孩子不小心发出的一点噪音吗。
因此,或许世界上并没有熊孩子,只有不够负责任的家长。
至于带孩子车厢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说的确是有益处的,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他乘客被打扰的风险,又让孩子不必过分拘束天性,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设置的人力物力耗费以及如何落实又是另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了。但我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出行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大家在出行途中也能和睦共处,共同打造良好的出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