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萍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扶贫政策也在与时俱进,易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措施的强有力抓手,在《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中被提上了新的历史高度。该政策从开始在地方性试点实施,到在全国各地区推行,扶贫成效与之前相比空前显著。
党和政府一直特别关注农村发展,大力施行扶贫开发政策。在一些生态基底差、地质灾害严重、交通条件落后、农民脱贫意识消极的地区,仅依靠传统的脱贫方式开展扶贫工作是极为困难的,而且特别容易返贫。1996 年国家正式提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这一政策是把大山深处、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艰苦的群众迁移出来,安置到可以长远发展、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展生产、生活活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同时,搬迁户能否适应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关系到扶贫目标“搬得出、住得稳、可发展、能致富”的实现。
以农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和心理3 个层面的适应状况为主要内容,探究当前易地扶贫政策实施后搬迁户的适应情况,并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帮助搬迁人群解决适应不良的问题,挖掘搬迁户的自身潜力,适应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最终达到“真脱贫,脱真贫”的扶贫目的。
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对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条件差等不具备生存条件和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的贫困群众,按照自愿的原则,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搬迁到生活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开发式移民,通过开垦宜农、宜林的荒山荒地,依托城镇和产业发展等易地安置[1]。
在《社会学百科辞典》中,“适应”与“调试”是相近的意思,是指人们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为了与他人、群体等之间和谐相处,相互调整、改变阻碍发展的层面,以便更好地适应变化。第一个提出“社会适应”一词的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他认为社会适应就是个体或者群体为了能够与社会环境和睦相处,不断调整自己身心状态,加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试的过程。
H 安置点共有农户40 户242 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0 户198 人,于2017 年完成搬迁工作。安置点搬迁户主要为小岭村的偏远村民,迁出地位于小岭村西北方。小岭村地形以山地为主,人口居住分散,贫困程度深,道路不便,至今依然为泥泞土路,通人不通车,距离村级基础服务点约7 km,造成居民求医难、求学难、入村办事难的“三难”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对其扶贫任务之重、难度之大。
H 安置点公共建筑领域建筑面积共360 m2,主要包括医疗诊所10 m2,有村医两人,解决了村民一般的就医需求;村民活动场所110 m2,主要用于村组开展办公议事、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活动,切实做到了发挥“一室多用”的功能。架设输电线路900 m,实现了每家每户通电的需求。架设排污管网1 900 m,解决了居民生活污水废水排出、雨水堆积的问题,为安置点居民营造了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安置点内新建水泥硬化道路8 100 m2,每家每户都实现了道路连接,纵横交错,便于出行。此外,村内的慧心小学位于安置点向南约700 m(最远安置户距学校的距离),大大便利了安置点孩子上学,也为曾因上学路途困难打算让孩子辍学的家庭解决了问题。以上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安置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也对安置点居民“搬得来,住得稳”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搬迁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提高贫困地居民的基本生活、生产水平,最终使其达到“能发展、能致富”的目的。对于搬迁户来说,“搬出来”不是问题,“住得稳”才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需要通过发现搬迁户在安置点适应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不适应变为适应,才能有效解决搬迁户对生存发展的需求,这才是正真意义上的“扶贫”。
生活方式适应是所有移民首先要面临的一大考验,不仅包括对饮食习惯、住房的适应,也包括对气候、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适应,特别是住房适应问题。安置点的两个迁出地均属于山地地区,搬迁前,住房以土坯房为主,冬暖夏凉,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住房简陋,室内暗淡幽静,家具简单实用,因居住在山林地区,村民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中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在家,其他时间均奉献在孕育了他们世世代代的“一亩三分地”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因为靠近山林,村里鲜有人家使用现代化电器,有的人家一年四季几乎不用电,做饭使用的是柴火,照明使用的是蜡烛、火堆,电器在这里并不受欢迎,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家依旧过着“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生活。
“民以食为天”,住房问题解决后,饮食问题自然也要提上日程,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公用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所以饮食水平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地区的生活水平。搬迁后,政府招标让工程队在集中安置点建设了48 栋200 m2的砖混结构住宅楼,安置点内交通、电路和公共设施都应有尽有,室内也进行了简单装修,减少了居民的装修工作,居民只需购买家具家电等基础生活用具。但因安置点为现代化农村小区,要求人畜分离,所以居民家中不允许饲养任何家禽家畜。此外,因安置点离原迁出地较远且道路不便,因此国家将居民迁出地周围的土地全部征收,实施封山育林,只有极少数人家因田地较分散未被全部征收而留有少量田地耕种,但绝大多数居民无田地耕种,这让那些习惯了耕田种地、放牛养鸡的农户无法适应。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篇中这样写道:“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2]可见,对于一个群体,尤其是搬迁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言,熟悉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针对搬迁户是否“住得稳”有极大影响。
在心理适应层面,对于易地扶贫的搬迁户而言,主要包括返迁意愿、依赖心理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3 个方面。社会适应的过程就好比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而心理层面的适应可以说是社会适应这条“食物链”中的顶端,就好比人类对于任何事物只有内心真正接受和认同了算得上是适应了,因此只有搬迁户把安置点当作自己情感上的归宿,才能算得上真正的适应。想让搬迁户对安置点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除了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过渡和接受,还需要政策、制度、后续措施的推动,才能帮助他们完成心理适应[3-4]。
搬迁户的返迁意愿是衡量搬迁工程成功与否的标志,这也说明了返迁意愿是很多搬迁移民都会出现的心理现象[5],年轻一辈可能不是很突出,但在老一辈人心里返迁意愿可能从得知要搬迁那一刻开始就伴随了他们的后半生。
专业的社会工作是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个人、群体和社区,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将工作人员(社工)、案主、问题、资源、环境等因素相互连接起来,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做到以最少的付出谋求最大的利益,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在搬迁户社会适应问题中,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专业的人使用专业的方法来帮助,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而社会工作者就是这样一个专业的团队。搬迁只是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帮助移民找到使他们致贫的关键所在,助他们走上致富、增收、脱贫、奔小康的大道,才是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专业的社会工作是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个人、群体和社区,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6]。
易地搬迁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义为弱势群体,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援助,更需要心理层面的关怀与疏导。搬迁过后,居民易产生返迁心理、依赖心理,对未来生活迷茫以及社会融入困难等问题,政府和扶贫工作人员因为工作任务繁重,他们对于搬迁居民能顾及的只有物质层面,人文关怀的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这方面,政府可以向社会征集拥有心理辅导资格的公益人士,但考虑到地域问题以及服务的延续性,这个想法似乎不太可行,因此向当地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成为了政府帮助居民解决心理难题的最佳选择。社会工作者不仅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的困难,而且还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达到自助的目的,真正做到“授人以渔”。针对同类问题的居民,社工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组织他们开展治疗、成长、支持、教育等性质的小组活动,用“同伴影响同伴,同伴支持同伴”的理念让居民在小组活动中,在社会工作者和同伴的支持帮助下,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并培养自助的能力得以面对今后的问题。对于问题较为特殊或程度较深的个别居民或是家庭,社工可以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以个别化的方式为困难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7]。
对于一个搬迁安置点而言,H 安置点目前的社区关系还算比较有利于搬迁后社区暂时的和谐相处,但长远来看,这样的“病变和谐”关系并不是理想的社区关系,并且他们和临近主村小岭村的交往也很少,相关部门应该有所察觉并付诸行动[8]。
建立良好社区关系,就要打破原有的关系,社区工作者可以依托当地小学、社区等资源开展大型的亲子活动、社区活动,以“小手牵大手,共筑和谐村”的方式拉近居民关系,也可利用民族节日开展社区活动,例如端午节可以举行粽子评比大赛,邀请全村的居民到村委会活动室包粽子,向民政、政府等单位申请项目经费,准备奖品并邀请当地有声望的乡贤担任评委。开展社区活动,对于调适社区关系、舒缓社区矛盾、增进社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居民间的关系也会有实质性的改变[9]。
居民的自我否定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是一种自我认知不足的表现,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居民解决认知困境的问题,主张引导居民辩证看待自身不足,在思考问题时,不要刻意逃避不愿意面对的一面,而是应该以一种期待的心态去坦然面对,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改变,将自我否定变为自我肯定,重新认知自己,从而挖掘自身的潜力。对于搬迁居民而言,目前的经济贫困属于一种暂时的困难,从优势视角侧面定义这种困难,它未尝不是一个磨炼搬迁户的机会,并且每个人都有依靠自身的力量和资源解决困难的潜能,具有在困难中依旧能迎难而上的抗逆能力[10-11]。
此外,“技多不压身”,在帮助居民重新自我认知的同时,也要鼓励居民积极参加村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响应发展村级经济的号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H 安置点的搬迁户对安置点的环境、公共设施等硬件条件还是比较满意的,并且在搬迁刚完成阶段,以政府为主导为搬迁户提供就业机会的措施,有效安抚了广大不能外出务工的搬迁居民搬迁后对经济来源的苦恼,从侧面说明这些措施对实现易地搬迁政策“稳得住”的目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后来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扶贫项目日渐没落,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满足民众诉求,为我国扶贫事业做出建设性的榜样;帮助易地搬迁居民更快、更有效地适应变化,做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扶贫政策的完善进言献策,让我国的扶贫工程跨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