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文化帮扶促进乡村振兴研究

2022-12-02 21:53龙思齐
山西农经 2022年3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文化

□龙思齐

(广西金融职业技能学院/广西银行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0)

2020 年我国赢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转为巩固扶贫攻坚战的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发展乡村经济不能一味给政策、给资助,要从精神上给予相对贫困户帮助,通过输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知识,激发家庭经济困难群众自发性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文化帮扶是防止脱贫边缘户和脱贫不稳定户返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文化帮扶作为物质扶贫和政策扶贫的一种辅助手段,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应该将文化帮扶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职业学校作为文化知识传播的最前线,应主动发挥文化技能优势,积极帮扶乡村困难群众,从根本上改变困难群众的思想,提高困难群众的生产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1 相关理论

1.1 乡村振兴

在“十四五”规划中,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全面脱贫后的重点建设内容。2021 年3 月2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乡村地区已经跟不上国家发展的进度,乡村人口越来越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乡村地区必须展现出应有的繁茂活力,从而真正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1.2 文化帮扶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表面上是由于经济落后,深入调查后发现是由于贫困地区长期比较封闭,人们思想落后、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文化帮扶主要侧重于从精神上和文化上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改变困难群众的思想,激发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困难群众运用科学知识改变命运的能力。因此,文化帮扶对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职业学校文化帮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调动了全社会力量对落后地区进行帮扶[1]。职业学校的主要生源是乡村学生,因此职业学校自然站在了扶贫攻坚的第一线。职业教育立足岗位、面向市场,在育人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资助育人,为提高我国落后地区群众综合素质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职业学校乡村地区文化帮扶的意义

2.1 从政府视角来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举全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多年的物质和技能扶贫,2020 年我国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伟大目标。但是,仅通过资助物质脱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经济困难的本质。

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约占建档立卡脱贫户人数的3%。此类人员一旦没有按时拿到国家资助,很有可能会出现返贫现象。改变乡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群众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提高乡村群众的综合素质,是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文化传播和职业技能方面,职业学校对文化帮扶具有先天优势。职业学校应积极参与文化帮扶,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传播优势,通过送文化下乡、培养原贫困家庭下一代等方式,提高乡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技能,帮助家庭困难群众实现由政府部门“输血”变成自己“造血”。因此,从政府视角看,职业学校文化帮扶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2 从职业学校视角来看

职业学校属于国家事业单位,是帮扶工作中重要的社会服务力量。职业学校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意义,在文化帮扶过程中主动担当起技能人才培训和智囊的责任,以精准帮扶就业为导向,想方设法帮助乡村困难群众提高思想意识、掌握一技之长、找准职业定位和实现稳定就业[2]。

职业学校文化帮扶对职业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一,教师和学生参与文化帮扶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的过程。学生通过把自己的所见所学传授到乡村,不但巩固了专业知识,而且得以学以致用。第二,职业学校师生在文化帮扶过程中,通过跟一线劳动人民接触,发现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第三,职业学校的科研成果可以在乡村地区转化为实际产出,对提升职业学校科研能力和师生科研水平大有裨益。第四,实现了职业学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目标,凸显了职业学校在社会中的价值。

2.3 从乡村视角来看

精准扶贫以来,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重视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的情况。虽然在经济建设中乡村生活条件取得了明显改善,但是乡村文化缺失的问题亟待解决。实现乡村振兴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职业学校在乡村地区的文化帮扶,提高了帮扶对象的自主能动力,从思想根源上解决帮扶对象“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使其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3 职业学校乡村地区文化帮扶的困境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了《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学校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但目前在实际文化帮扶过程中面临以下困难。

3.1 缺乏统筹规划

职业学校文化帮扶应是一项从上至下、从政府到职业学校、联合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有规划的项目。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大多是方向性的。由于各校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样,政策“不接地气”,导致帮扶缺乏精准度。职业学校对文化帮扶工作没有系统规划,职业学校老师不了解文化帮扶。职业学校和企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

在这种文化帮扶模式下,职业学校文化帮扶工作杂乱无章,效率低下。空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力不知道往哪使”,很难产生成果。因此,缺乏全面系统化的文化帮扶机制对文化帮扶工作在基层有序推进造成了消极影响。

3.2 缺乏实地调研

各地乡村经济落后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多数职业学校远离乡村经济落后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对文化帮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被动开展文化帮扶工作,很少主动对贫困地区开展实地考察,更不用说深入调查研究。表面上看,职业学校下乡帮扶轰轰烈烈,实际上当地群众反响平平,出现文化帮扶难以深入困难群众实际生活的现象。

3.3 缺乏精品示范

政府部门是文化帮扶的引领者,但对职业学校文化帮扶的指导不足,很少对文化帮扶工作成果优秀的职业学校进行宣传。各职业学校之间文化帮扶工作几乎没有交流,导致职业学校文化帮扶工作各自为战。很多好的文化帮扶经验没有得到发扬,一些优秀的文化帮扶“点子”由于力量有限没有得到实施。

3.4 缺乏帮扶措施

职业学校文化帮扶的方式比较单一,形式大过于实际意义,主要有大学生“三下乡”、学生回中学母校宣传资助政策、向乡村职业学校捐助书籍等形式。职业学校发挥自身的技能优势,结合当地乡村实际情况和特色文化,找到两者契合点,才能实现乡村困难群众文化进步和职业学校老师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双赢局面。

3.5 图书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图书馆章程》规定,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如果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图书馆海量的科学技术藏书,将其用于乡村地区文化帮扶,对村民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乡村村民远离职业学校图书馆,而且平时需要务工务农,很难抽出时间去图书馆看书。职业学校图书馆在乡村地区文化帮扶过程中大多以捐赠图书为主,但捐赠的图书与村民实际需求不适配,容易出现供需错位[3]。

4 职业学校乡村地区文化帮扶的路径

4.1 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帮扶机制

建立由政府主导、职业学校参与、地方企业参与、人民群众配合的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帮扶资金、督查核实、奖励优秀等帮扶制度,让职业学校文化帮扶工作有章可循。各部门齐心协力,把文化帮扶工作做实、做牢。职业学校要把定点帮扶任务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完成,可成立以党委书记或校长为组长,学工部、教务处、党委宣传部、后勤处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派遣工作积极性高、熟悉乡村生活、懂当地方言的职业学校干部作驻村第一书记,形成“组长重视,组员配合”的工作形式。职业学校要制定文化帮扶文件,定期召开文化帮扶工作会议,建立考核机制,把文化帮扶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方案[4]。

4.2 深入乡村内部,进行实地调查

职业学校在开展文化帮扶时,要提前组织熟悉乡村当地情况的师生考察乡村的地理环境、经济产业、风土人情等。职业学校要成立调查研究小组,确定调研方向,设计符合乡村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或走访问题。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当地村民的基础个人信息,如年龄、职业、技能、收入等;了解当地村民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比如对乡村振兴的了解程度、国家资助政策的内容、对国家政策的满意度等;了解当地村民对未来的期盼或规划,比如认为政府在哪些方面的工作还需加强、希望得到怎样的帮扶等。通过调查,找出工作缺失的成因以及村民对何种文化有迫切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文化帮扶策略,为文化帮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4.3 利用网络扶智,提高教育水平

经过精准扶贫,2021 年乡村地区网络覆盖面已经达到90%以上。乡村群众利用网络的方式主要是看抖音、快手、头条等。如果把知识、技能、观念通过网络传输给家庭经济困难群众,帮助他们提升生产技能、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积极作用。

职业学校可以发挥自身技能文化优势,搭建网络教育教学平台,通过互联网推送高质量、接地气、针对性的文化教育信息,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改善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高乡村地区整体思想文化水平。

应建立文化帮扶工作论坛,使职业学校之间实现帮扶信息互通。可以借助互联网快速推广优秀的、有借鉴意义的职业学校帮扶方案,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学习典型的文化帮扶新通道。

4.4 找准工作重点,优化帮扶模式

在文化帮扶过程中,职业学校需要根据深入乡村调查的情况,分析文化缺失的原因,掌握文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将帮扶工作落在点上、扶在根上。要充分利用职业学校文化优势,建立帮扶长效机制,扶智、扶能、扶志三者结合并进,提升家庭经济困难群众的文化技能水平、增收创收能力,使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

职业学校文化帮扶模式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帮扶互动协调发展,激发家庭经济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创新思维;通过大力扶持乡村地区旅游服务业、养殖种植业、绿色新能源、创新产业等,为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基础产业链,培养脱贫原动力;通过校医院与村卫生室互通互联的形式,组织校医定期下乡提供咨询和免费医疗服务,提高校医和村医的医疗水平。

4.5 精准供给图书,提升信息能力

第一,职业学校图书馆在文化帮扶过程中要针对帮扶对象的文化需求进行精准帮扶。可通过驻村第一书记、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深入乡村阅读站、农家书屋等方式,与当地图书管理员密切沟通,统计当地村民的实际阅读需求,以点对点的形式精准提供图书资源,实现供需双方无缝连接。

第二,图书馆要加强网上图书馆等信息化项目建设。乡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群众长期以来信息闭塞,对网络的使用并不熟练。要针对乡村不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群众开展信息化培训,帮助他们有效利用网上图书资源准确检索出生产技术、医疗健康、国家政策等信息,拓宽信息获取途径。

5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节点。乡村变化日新月异,村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乡村地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限于经济的落后和文化的不足。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还需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职业学校文化帮扶是职业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职业学校有其他帮扶部门所没有的技能优势,应积极探索新的文化帮扶模式,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国家富强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谁远谁近?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