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倩
(德阳市人民医院 麻醉手术中心,四川 德阳 618000)
目前,外科手术是骨科和外科的常用方法。术前患者常采用硬腰麻,术后震颤是常见的并发症。此外,由于手术过程中皮肤表面积大,术后液体较多,患者对低温和寒冷有焦虑,延长手术时间。研究表明[1],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减少手术中冷战的增加,确保患者的健康。关爱他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干预模式,通过鼓励、安慰和心理支持了解需求,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预防寒战症状[2]。本文以分析探讨人文关怀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中寒战的影响为研究目的,报告如下。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顾名思义,是一种硬膜外麻醉与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法。目前,该麻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基本上取代了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当然,部分患者仍选择硬膜外麻醉,腰麻有其适应证)。脊髓麻醉(蛛网膜下腔给药)起效快,效果肯定;硬膜外麻醉是一种方便长时间手术加用麻醉药物的麻醉方法。临床上,具体方法是:经腰背部皮肤和皮下局部麻醉后,放置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放置腰麻针。脑脊液通畅后,给予适当的局麻药,拔出腰麻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将硬膜外管置入硬膜外腔固定。如有必要,通过硬膜外管将局部麻醉剂每隔一段时间注入硬膜外腔,以达到持续局部麻醉的目的。
寒战是手术和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围手术期发生率为5%~65%,尤其是在脊柱麻醉期间,其机制尚不确定。麻醉后,颤抖会增加手术患者的心脏负荷,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导致缺氧和乳酸积聚,并引起患者的愤怒[3]。
患者在麻醉后经常会发抖,主要是因为麻醉期间麻醉药物对阻滞区的血管也有麻醉作用,血管代偿性收缩消失,导致血液中没有代偿性热量滞留,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输液量大,病人的体温也会下降,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麻醉后的寒战[4]。寒战,尤其是严重的寒战,不仅会妨碍正常手术,而且肌肉的不自主运动会增加组织耗氧量,加快心律,不利于手术过程和患者预后。
2.2.1 手术患者的心理因素
外科病人对手术和麻醉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紧张,他们的心理因素会影响低血压和震颤。
2.2.2 外科患者的个体因素
手术患者由于生理差异对血压下降和感冒有不同的反应,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术前检查患者的身体和意义,注意那些容易出现血压下降和感冒的人,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2.2.3 药物因素
麻醉是导致血压下降和寒战的主要因素。肌肉放松会导致血压下降。静脉注射药物可导致部分交感神经抑制,阻断停滞区域的血管,无法通过收缩进行补偿,从而降低身体对寒冷的反应,体温通过传导迅速从中央腔传递到周围腔,在那里体温相应降低。此外,在运动神经切断后,肌肉运动和拉伸会减少热量并阻止该区域皮肤温度的升高,从而导致调节系统的错觉。因此,局部关机后,对低于正常中心体温的实际温度没有反应,外部冷感信号被阻断,中心认为外围处于温暖状态,中枢神经系统不需要产生热量来提高外围温度。许多因素会降低人体的热量,进一步降低腔体的中心温度,并引起寒战反应[5]。
2.2.4 手术因素
由于手术时间长或手术时开胸,患者体内大量热量流失。此外,大量低温液体或血液冷冻、血浆等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体温。麻醉剂会阻塞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导致体温进一步下降,导致低血压、寒战。
2.2.5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与手术室的温度和颜色有关,颜色主要是冷的,这对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引起低血压。手术室体温过低容易引起感冒。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起源于西方的人文传统的核心即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6]。具体来说,它包括几个层次的渐进和密切相关的含义:①认识到人不仅是一种物质生活,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存在;②认识到人在促进社会发展或实现自身发展方面处于核心或主导地位;③承认人的价值,确保人类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统一的手段和目的;④尊重人的本质。人既是物质生活的主体,又是政治生活的主体,因此,人也是改善人们生活和生活质量的主体;⑤关心人民群众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同关心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一样,关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以及人们对自我发展和自我发展的需求;⑥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自由的、积极的发展,不受外力的强迫,质量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或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它是在认识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医疗和人道主义援助是指在提供医疗援助的过程中,不仅为患者提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为患者提供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文化和情感服务满足其医疗需求。医疗和人道主义援助的实质是“以病人为中心”。最佳的医疗过程应该是人文主义与医学科学的互补过程,解决患者生命痛苦的医疗技术手段,平息患者精神冲突的医疗人道主义手段[7];医疗人道主义救助赋予患者生命价值,强调尊重患者情感世界,尊重患者意愿,遵循敏感临床对象的一般理念。
现代医学模式注重患者社会、心理和生理的有机融合,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文学科[8]。医疗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患者的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让人们明白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患者不是疾病,而是人,关爱人是自然的,特别是在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中,由于医务人员的工作直接旨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他们必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受到人们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没有医生或护士会反对人道主义援助,但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病人之间缺乏人道主义援助,或者愿意在医疗实践中为人道主义援助做出贡献。护士应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同情患者的疾苦,尊重患者的思想,耐心消除患者的顾虑,努力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事实上,人道主义并非空穴来风。像亲人一样对待患者,要幸福工作,以医学为艺术[9]。医学的初衷是医生和护士帮助病人预防和治疗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与人们的心理行为和社会环境有关,因此,医生和护士应给予患者更多个性化的人文关怀[11]。
3.3.1 制定人文关怀培训计划
按照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对作者所在医院手术室的15名麻醉护士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人文关怀培训。首先,采用护理能力量表(CAI)对手术室麻醉评价护士的护理能力,了解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实际表现、他们的勇气、学习方法,包括:多媒体学习、专业学习等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不同[12]。护理人员培训从服务礼仪入手,规范语言行为,按标准佩戴仪器,具有良好的工作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护士长在护理实践中灵活运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让他人参与、关心、理解患者,强调职业化、人性化护理,深化内涵;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以口试的形式对护士的人文知识进行评价,并将评价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全面评价护士的人道主义救援能力[13]。
3.3.2 完善人文关怀相关制度
从规范护士行为入手,提高“谨慎独立”“技术技能”和“抢救”领域专家的技能,重点培养“工具疗法”和“护理行为”技能;提高“积极护理”“健康教育”和“疾病评估与治疗”的情感表达水平。在语言和行为责任上,规范服务流程,形成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救助组织管理体系,让人道主义救助体系科学、高效、可行、奖惩、约束,营造爱心氛围,培养护士意识促进人道主义措施[14]。
3.3.3 实施人文关怀措施
人文关怀措施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中的应用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时,密切观察患者生活指标的变化,鼓励患者使用运动语言,以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②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四肢应盖上被子。脱患者的衣服和裤子时,应在被子下进行;如果患者的体温仍然很低,可以使用加热毯进行加热;③加温干预,手术过程中维持生命体征需要大量输液和输注储存的血液。因此,对于大量的输液,可以对输液管进行加热,提前将液体放入恒温箱保温,对于需要快速输液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这种快速加热方法可用于急救期间的紧急输液和输血。然而,这种加热方法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普通输液器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气泡,存在一定的风险;④预防,除以上干预措施外,还要注意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局麻药的用量,避免局麻药的积聚,避免使用变质药物,减少局麻药被污染的机会[15];⑤重视随行来访人员,通过对随行来访人员的人性化服务,我们将向随行来访人员灌输人文思想,使随行来访人员将人文关怀与自身责任结合起来,一点一点展现人性化服务,营造温馨的人文氛围。在护理工作中,“请”应该是第一个字,“谢谢”应该是最后一个词;接班时应该有问候语;患者在提问时应耐心倾听,并作解释、回答和安抚;当护理操作失败给患者带来痛苦时,用“对不起”来道歉;加强护士的语言修养,使用准确、恰当的词语,并添加适当的非言语行为。
寒战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反应,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负面影响。当病人的肌肉抽筋或僵硬时摇晃,导致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显著增加,伴有二氧化碳和分钟通气量增加、心跳加快、大幅度降低混合氧的静脉饱和度,不会对年轻人的正常心脏状况产生明显影响,这适用于低储备患者,对新陈代谢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会使病人的病情恶化,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补偿,即使发生事故,严重的寒战也会导致颅内和眼压升高。在抖动时,切口处的肌肉收缩增加切口疼痛,由于无法控制的肌肉波动引起的不适增加了患者的焦虑。此外,寒战会影响血压控制、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而不是对患者术后状况的正确判断。在寒战期间,肝肾血流减少,麻醉恢复时间延长了,因此,术后寒战的预防和治疗是必要的。
人文主义是人性的属性,是爱、归属和自尊的需要。护理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满足和支持他们自己的需要。本主题旨在提高严重药物依赖患者的人性化和人性化治疗水平,即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并及时干预以预防或消除麻醉期间寒战的后果[10]。如提高手术室温度,避免低温输液;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倡导个性化治疗;积极关心患者,给患者舒适感、最好的麻醉效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人文关怀能有效预防外科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减少围手术期低温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