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章,于欣波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00)
在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国家顶层设计已经给足动力、明确方向,接下来是基层如何应对不同的复杂环境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互联互通的美丽乡村。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共同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由于政治、经济、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城市与乡村处于不同的发展道路。加上长期的乡村助力城市发展,使城市经济腾飞的同时让乡村更加伤痕累累。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低龄化、不合理的乡村规划建设使乡村格局杂乱无序,村庄外延异常膨胀,私占耕地问题严重,村庄内部老旧宅基地荒废,造成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建设稳步前进、即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三大”改造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如今全面取消农业税、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发展从相同境遇到如今的天壤之别。应通过分析城乡发展耦合关系,厘清城乡的发展状况,努力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现状。
据统计,1949 年全国人口54 167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 402 万人,占总人口的89.4%;工农业总产值为466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26 亿元,占70%[1]。这一时期生产生活都以农村为主,农村土地私有,固定的粮食收入无法满足日常温饱需求。与此同时,城市则相当窘迫,随后计划经济的实施带来严重的消极怠工、劳动力过剩、工作岗位饱和等问题,束缚了企业发展动力,经济市场缺乏活力,生产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还会因为分配不平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可以看出,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及“一五”计划的提出完成,1953—1960 年国内生产总值发生变化,从1953 年824.4 亿元到1960 年1 470.1 亿元,近乎翻了一番。其中,1953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72.62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0.9%增长到1960 年652.6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4.4%,显性数据的背后是隐性规模化的城市工业化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经济和配套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城市化进程加快。反观农村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53 年378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5.9%到1960 年340.7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3.2%,其中或许有特定时期、特殊因素影响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但是市场导向是根本原因。国家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多需要第二产业带动,中国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努力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蜕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在这种趋势下,第二产业的增加值远远超越第一产业增加值。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对内改革首先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这种“分田到户,自负盈亏”模式快速席卷全国,拉开了全国性对内改革的大幕。自此,长达20 多年的人民公社解体,城市也相应地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地方各级政府鼓励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专业户经济联合体涌现,从事工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增加,这两项体制政策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也为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21 世纪以来,中国发展进入发展机遇期。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效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分工:一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加强同多边贸易规则的对接,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城市经济向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型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迎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建设智慧城市体系,提前实现城市现代化。对于乡村来说,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让中国乡村经济同国际接轨,参照国际规范制订适应国情的农村发展规划,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划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减少其他国家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诸多限制。
通过对1949 年以来城市与乡村发展状况分析可得出乡村城市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但伴随国家发展,乡村逐渐脱离城市发展快车道,并持续不间断地输出城市建设,使乡村发展滞后问题越来越严重。初期乡村经济一度超越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远远超过二三产业增加值总和,现如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92.8%,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命脉、稳定国家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
据悉,2018 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 年末提高48.94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1 个百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来,我国实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2]。1949 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0.64%,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一五”计划实施,全国兴起一批以东北为代表的工业城市,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廉价劳动力和庞大市场优势,吸引外资兴办工厂,又吸引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些因工作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党和政府政策扶持下,大多数人在城里安家落户,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智慧城市,大中小城市发展齐头并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建设,从美丽乡村的提出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城乡二元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始终难以解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乡村人口流失问题严重。人口迁移和进城务工是当前乡村人口流动主要模式,乡村除第一产业外,二三产业匮乏,农村居民收入难以满足现有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提升的需求,因此进城务工是不二选择。为了减少进城务工成本,只能将孩子、老人留在家中,因此乡村剩余人口呈现老龄化、幼龄化和病弱化。二是乡村发展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多存在原地踏步、空有口号、难以实施的现象。对于目前能够普民惠民的科技成果在乡村普及不开,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企业家对乡村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较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村民收入较低,消费观念落后。乡村儿童教育重视程度难以达到要求,文化学习氛围不浓郁,甚至出现聚众赌博现象,缺乏创业激情。三是乡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医疗卫生难以保障,且无具体可实施的、符合乡村村情的规章制度约束。四是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乡镇企业基础薄弱,难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且呈现产业单一现象,不利于产业集群式发展。
城乡发展一脉相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扩大内需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共同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绩,再到21 世纪以来扩大开放迎接新纪元。城乡之间因为区位、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如今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解铃还需系铃人,发展城乡经济更主要的是协调城乡发展关系,相互促进、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城市摆脱发展瓶颈,也有利于振兴乡村经济,为城市发展留有余地。
3.1.1 推动城乡经济发展
目前城市的发展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现阶段城市生活状况难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高需求生活,人们对钢筋水泥构建的冰冷城市和喧闹嘈杂的都市生活越来越排斥,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微乎其微,更多是需求得不到满足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对周围环境的不信任感。现代化城市建设并非是高楼林立厂区遍布,而应是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有机结合,是城乡结合发展,应打破当前经济发达、商业繁华的“城”与落后贫穷、交通不便的“乡”的传统概念。突出因地制宜的区位优势,打破城乡桎梏,通过区域环境定位区域发展模式,城市更多发挥贸易、交流等功能,而乡村则可以承接旅游休闲度假、康养、农林牧渔业高水平、规模化耕种养殖等功能,既可以疏散和减轻城市拥挤的现状,也能让乡村得到更多发展机遇,缩小城乡差距,淡化城乡概念。城市可以集中资源发展高精尖产业和人才交流,乡村可以充当后勤培育基地、成果转化、批量生产加工、农康旅等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各方利益,同时注重生态保护。
3.1.2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统筹城乡发展势必会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乡村经济、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必然前提。一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需对乡村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划分区域,在原有的乡村住址及基础设施上整合周边资源,避免日后承接产业转移后同原本的生活起居环境、生态系统相违背。不同乡村承接产业种类不同,规划布局也会“因村而异”。二要配套教育医疗设施,解决承接转移后迁入人群的问题,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而教育和医疗是重中之重,需要国家政府统一协调各方,满足乡镇教育医疗水平,这样迁入人群才会长期持久居住并融入和以往不同的崭新环境。三是生态保育,一方面是对原本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另一方面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承接产业。乡村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以人为本”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绝不能丢。以环境友好型的产业资源优势为主导,通过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推动乡村和城市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四是丰富乡村居民生活,发挥乡村特色,保留中国传统民间非遗文化,打造与城市电影院、KTV、酒吧、网吧等生活娱乐场所不同的精神文化娱乐项目。
3.2.1 城市发展拉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剔除垢弊,而乡村正需要通过这些发展经济,同时可以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城市空间压力,二者之间达到和而共生的状态。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政策支持。政府顶层设计和强有力的推动,会更有效率也更容易协调各方关系,让国家政策方针宣传到位,给投资者新的投资考量。二是资本资金支持。正如我国推行的农业产业园,树立典型示范区,让投资者看到商机,带来资本投入,激发乡村产业经济。三是小微企业转移。小微企业转移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自身发展会迎来新的机遇,我国会给转移企业很多政策上的便利,提供新的厂址环境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或税收减免等;另一方面也会给乡村带来市场活力,小微企业的转移势必会推动人口的流动,给当地带来新的商业机遇。四是康养旅游建设。我国目前农康旅建设很难找到一个长期立足的点发展下去,没有发掘自身特色,因地制宜,而是千篇一律。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会让城市服务业发展面临瓶颈问题,乡村发展服务业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乡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能够很好满足城市居民假日旅游踏青需求。五是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回归本源,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栖息地。
3.2.2 乡村振兴弥补城市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最终是会出现逆城市化的到来,城市发展带来的空间拥挤、人口密度剧增,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一面。乡村振兴带来乡村经济繁荣的同时对城市也是极大利好。一是康养旅游业的发展焕发新的活力,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风貌可以弥补城市同质化短板。城市的发展给城市人群带来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身心俱疲,而目前城市休闲的方式还是以室内娱乐活动为主,并不能给久居城市的人群排解压力、舒缓情绪。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地区康养产业应运而生,本身在具有地域优势的前提下,又有国家战略的支撑保障,民宿、康养旅游文化小镇应运而生,在带动乡村经济的基础上,也排解了城市的压力,间接提供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流渠道。二是农村低廉的经营成本可以满足企业需要的投资环境,舒缓城市用地压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乡村地区在占据地域环境及文化传承优势的同时,在人力物力的使用成本上也是有很大的优势,可以给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村民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可以兼职以增加额外收入。三是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振兴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有效建立健全农村生产、经营体系,在保障国家粮食等生活基本物资基础上合理规范管理,有效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增强农村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为城市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
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共生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城乡发展耦合性表明发展不能厚此薄彼,而应该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构建绿色、生态、智慧、宜居的人居环境。如今正值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经济、振兴乡村离不开城市的互助帮扶,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乡村振兴。城乡各取所需,努力提升居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城乡一体化进程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