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茌平区:十年磨剑试锋芒 优质教育创新篇

2022-12-01 08:26孔祥雷沈庆剑
关键词:学校服务教育

孔祥雷 沈庆剑

党的十八大以来,聊城市茌平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牢牢把握教育既是国计,又是民生的属性,主动谋划,积极创新,全力保障,使得教育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激流勇进谋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十年来,茌平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学前教育跨步前行

首先,围绕破解“入园难”,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确保“有园上”。十年来,茌平区编制并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5处,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迅速增加,有力保障了不断增加的适龄儿童入园需求。2021年,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26110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8.92%,实现了基本普及,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跨越。

其次,围绕破解“入园贵”,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实现“上得起”。十年来,学前教育资源结构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到2021年,茌平区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7所,占幼儿园总量57.5%。其中公办园80所,充分发挥了公办园兜底线、保基本、平抑收费、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普惠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普惠率已达到86.76%,有效保障了绝大多数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二、资助育人落地有力

十年来,茌平区建设了高质量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项目更全、资助力度更大、资助标准更高、资助范围更广,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5元,逐步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普通高中、中职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助学贷款额度从每生每年不超过6000元提高到本专科生12000元,研究生16000元。十年来,累计资助学生100742人次,累计资助金额2.18亿,切实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三、办学环境焕然一新

近年來,茌平区深入推进“全面改薄”重要工程,改扩建46处中小学校舍。同时,“解决大班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建茌山学校、朝阳学校、金牛湖学校、朝阳小学共4所学校,改扩建信发街道信发小学、振兴街道北关小学、周楼小学共3所学校,增建茌平三中、振兴中学、第二实验小学、振兴小学综合楼教学楼;完成茌平二中综合楼、职业教育中心实训楼、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及220套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累计投资1300万元,新建录播室26座、同步课堂44个,升级改造互动课堂41处,全县初中之间、小学之间均可实现课堂互联互通、双向互动。学校面貌明显改善,“最好最安全的建筑在学校”,得到了群众的公认,缓解了家长的教育焦虑,提高了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基础教育保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质量并举立主线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教育的摇篮,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育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十年来,茌平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了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双提升。

一、队伍建设重质增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做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十年来,茌平区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专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3924人增长到2021年的5400人,增幅达到37.61%。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29.54%增长到76.51%,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出台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园教师队伍短板加速补齐,专任教师从2012年的92人增加到299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逐步转向关注素质能力提升阶段,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十年来,茌平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五育并举,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全面深入推动劳动教育开展,加强学生睡眠、手机、读物、考试、体质管理,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根据权威数据,茌平区近三年义务教育阶段80%以上的学生学业表现达到了中等以上水平。2019年,杜郎口中学再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2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全环境育人示范学校”,校长张代英被评为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和首届“水城英才”。

笃行不怠启新程

义务教育是一项基本公共服务。2015年,茌平区成为聊城市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实现了由不均衡到基本均衡的里程碑式跨越,目前正逐步向优质均衡迈进。

一、教育均衡再上新台阶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关注农村学校发展也是落实乡村振兴的内容之一。近年来,茌平区按照国家关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部署,持续巩固基本均衡的发展成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加快缩小县域内办学条件差距。统筹实施有关工程项目,重点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安防设施、食宿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建设,更好地实现办学条件校校达标。二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尽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全面解决“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切实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三是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加快缩小校际教育差距。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强化优质带动、资源共享,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科学有序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加快实现县域内学校间师资的均衡配置。四是推进关爱制度化,加快缩小群体教育差距。坚持面向全体、有教无类,完善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关爱教育措施;坚持因材施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双减”助力教育新生态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双减”政策,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今,茌平区义务教育学校开启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通过提高课后服务工作质量,让校园主阵地作用得到强化,让“双减”落在实处。

一是课后服务全覆盖。茌平区义务教育学校坚持课后服务对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自愿参加,不设“门槛”,不搞“一刀切”。目前,全区除寄宿制学校外,有57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96.09%。做到了“应开尽开,应上尽上”。二是保证课后服务时间。依据国家政策,结合茌平区实际,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正常下班时间。学校需根据需求提供不同时长的课后服务供学生和家长选择,并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三是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发挥学校主体责任,建立“课程超市”,供家长自愿选择,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参与率。对课后服务进行提质增效,一方面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另一方面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把课后服务变成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四是用好课后服务经费。学校课后服务坚持公益导向,所需经费通过财政补贴和收取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聘请的校外人员劳务补助、社会志愿者劳务补助、为参与课后服务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加强课后服务经费监管。

百年基业,十年辉煌。十年来,茌平区委区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教育建设改革把舵领航。十年来,各部门各乡镇各学校通力协作,推动义务教育从不均衡到基本均衡,再稳步迈向优质均衡。十年来,广大教师以昂扬的精神、专业的工作、无私的奉献,浇灌教育田地,为千万学子带来美好希望,撑起一片蓝天。未来,茌平区教育系统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振奋精神、砥砺前行,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第一目标,全力以赴把教育体育各项工作谋划好、部署好、落实好,为建设富强文明、幸福美丽和谐的茌平强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学校服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