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朱水芬 杨 海 陈云明 陈 松 刘 敏 江 亚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继娅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人工饲料养蚕是传统蚕业迈向现代蚕业的一项革命性技术[1]。小蚕人工饲料育是家蚕人工饲料育的起步和必然阶段。目前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技术基本达到了实用化程度,并在小蚕共育生产实践中规模化运用[2-7],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优势明显,或将成为未来小蚕人工饲料育的主推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不同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公司、地区相继对各自地方的家蚕品种资源进行了人工饲料摄食性筛选,逐步培育出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8-13],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应用与推进[14]。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蚕桑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培育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氟等抗性强且复合性状优良的家蚕品种将成为今后在家蚕人工饲料育方面重点研究的内容与方向[15]。本文对3对华康系列抗BmNPV一代杂交种展开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收蚁24 h疏毛率、蚕体质量、龄期经过、蚕茧质量、生命力、抗病性等各项指标调查,为云南省下一步选育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对BmNPV抗性强且复合性状优良的家蚕品种提供参考。
1.1.1 供试家蚕品种 华康2号、华康3号、华康4号一代杂交种正、反交,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繁育提供。
1.1.2 供试人工饲料 膨化颗粒人工饲料,山东农业大学研制,购于泰安市振华蚕业用品研究所。
1.1.3 供试桑叶 桑叶育所用桑叶为果叶兼用桑树品种云桑2号,桑树栽植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科技示范园,园区海拔1 280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壤为红色黏土。桑树栽植密度为2.1 m×1.0 m,每667 m2桑园栽植300株,树龄为7年,中干树型养成,地面长期覆盖聚乙烯(PE)园艺地布。园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桑树长势良好,桑叶叶肉厚,叶质柔软嫩绿。
小蚕人工饲料育和桑叶饲育均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原种场同一通用蚕室内进行,试验时间为2020年秋蚕期。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每个试验品种正、反交各分别收蚁1.2 g蚁量于专用塑料饲育框内饲养。饵料调制、饲育环境控制、相关饲料育技术处理参照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992—2020《桑蚕小蚕颗粒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16]。3龄起蚕后于通用塑料蚕箔内转桑叶饲育,4龄饷食48 h数蚕分区,每个家蚕品种正、反交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区400头蚕,共18个试验小区、7 200头蚕,常规桑叶育至结茧。
3对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调查参照文献[17]的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各品种正、反交收蚁24 h疏毛率。并调查3对家蚕品种的龄期经过、蚕体质量、蚕茧质量、生命率等指标,各试验重复区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参照文献[18-19]的方法,文中数据为调查3个重复区再取平均值,蚕体质量与蚕茧质量比较数据均为同品种正交与反交的平均值。
收蚁24 h疏毛率是衡量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基本反映了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的优劣。从表1可以看出:3对家蚕品种的收蚁24 h疏毛率反交均高于正交;华康3号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表现较好,反交收蚁24 h疏毛率达94.4%,正交收蚁24 h疏毛率也达到了81.6%;华康4号的摄食性一般,收蚁24 h疏毛率正、反交均不到60.0%;华康2号摄食性最差,收蚁24 h疏毛率仅分别为3.6%(正交)和4.0%(反交)。
表1 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的收蚁24 h疏毛率 %
从表2可以看出,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之间在各发育阶段的蚕体质量差距不大。华康2号、华康4号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蚕体质量与华康3号的差距分别由33.22%、62.25%(3龄眠)缩小到2.30%、20.84%(5龄盛食),蚕体质量差距明显缩小,变化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说明3对家蚕品种从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到桑叶育后有较强的补偿生长能力。华康2号2龄眠蚕体质量与华康4号相当,但随着3龄转桑叶育后,华康2号的5龄盛食蚕体质量明显高于华康4号,接近华康3号,由此可见,华康2号的补偿生长能力较高。华康3号2龄与3龄眠蚕体质量、5龄盛食蚕体质量均较华康2号、华康4号高,说明华康3号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较好,转桑叶育时的适应能力也较强。
表2 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的蚕体质量 mg/头
从表3可以看出,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之间发育经过一致,原因是各品种正、反交之间没有明显的龄期差,由于家蚕各龄均有一定的入眠时间,在各龄期没有明显开差的情况下,便于操作,同一时间进行止饵饷食。华康3号全龄发育经过时间较华康2号与华康4号均短24 h,为24 d 6 h,龄期的缩短主要是在1~3龄的取食时间与眠中时间的差异上,大蚕龄期没有差异。龄期差异表现如下:华康3号1龄食饵时间比华康2号、华康4号均长24 h,但3龄食桑时间缩短12 h,在1龄眠中和2龄眠中分别缩短24 h、12 h,说明华康2号、华康4号同品种的个体之间对人工饲料适应性差异与生长发育开差较大,整齐度不高。
表3 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的发育经过 d:h
从表4可以看出: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之间的蚕茧质量性状差异均较小;公斤茧颗数方面,华康3号的最低,平均为409粒,华康4号的最高,平均达580粒;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方面,华康3号均最高,平均全茧量华康3号较华康2号、华康4号分别高1.74%、20.65%,平均茧层量华康3号较华康2号、华康4号分别高7.23%、30.88%,平均茧层率华康3号较华康2号、华康4号分别高0.76、1.30个百分点。综合各项指标来看,华康3号优于华康2号,华康2号优于华康4号。
表4 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的蚕茧质量
从表5可以看出,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的良蛹率、4龄起蚕结茧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均在95%以上,各品种反交的虫蛹统一生命率均高于正交,说明各家蚕品种能够适应颗粒人工饲料育的家蚕强健性较高,反交优于正交。从表6可以看出,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对BmNPV的抗性明显强,均未出现病毒病蚕,但均存在不结茧蚕、弱小蚕和薄皮茧的情况,其中华康2号正、反交均出现了少量的细菌病蚕。从各种综合抗性指标成绩来看,华康2号的抗病性较弱,但对比死笼率指标,华康2号表现更优,良蛹率99.00%(表5)。说明饲育过程中做好淘汰弱小蚕、病死蚕、饲育环境消毒卫生工作能控制蚕病的发生与蔓延。
表5 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的生命力情况 %
表6 3对家蚕品种正、反交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的抗病性情况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1)3对试验家蚕品种间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品种间反交优于正交,与相关研究者的日本种为母本的杂交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于中国种为母本的杂交种[20]的结论一致,反交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更具优越性。华康3号对小蚕颗粒人工饲料适应性较强及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疏毛率好、各龄期蚕体质量高、龄期经过正常、发育整齐度好、全茧量与茧层率高等多个蚕茧质量性状指标表现优良,具有进一步的培育价值,通过不断改良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望培育成为在生产应用中颗粒人工饲料育的抗BmNPV家蚕新品种。若在抗BmNPV家蚕资源品系缺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累代选育提高华康2号、华康4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借鉴用同一种人工饲料对家蚕品种进行连续7代选育可将疏毛率仅为5%提高到89%[21]的经验,再经过更多代数的选育进一步促进各项指标的提高,为培育适应人工饲料的抗BmNPV家蚕品种奠定良好的基础[22]。(2)华康2号的收蚁24 h疏毛率仅为5%,但随着转桑叶育后,后期各调查项目等综合饲育成绩与华康3号、华康4号间差距不大,蚕体质量增长较高,说明后期代偿生长能力较强,与文献[3]的结论一致。这也给我们在调查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时有所启示,不应单一以收蚁24 h疏毛率指标评价,应该结合收蚁24 h疏毛率、2龄起蚕率、2龄眠蚕体质量、3龄起蚕率等多个调查指标来确定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以此筛选适应性优良品种。(3)3对家蚕品种龄期经过的不同是在1~3龄的取食时间与眠中时间的差异上,华康2号、华康4号的眠期较长,尤其是1龄眠中时间长达2 d 6 h,主要是群体间发育不齐,我们进行眠起技术处理时,止饵早和饷食晚,说明华康2号、华康4号同一品种个体之间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差异较大。(4)华康系列家蚕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徐安英研究员团队选育出的“华康”系列抗BmNPV家蚕新品种。在调查强健性指标时,3对家蚕品种在试验饲育过程中均未出现病毒病,抗BmNPV效果名副其实。但在消毒和病原隔离等环境控制要求比桑叶饲育严格的人工饲料饲育条件下,3对家蚕品种均存在不结茧蚕、弱小蚕和薄皮茧等情况,尤其是华康2号在人工饲料育过程中出现细菌病蚕。结合文献[23]华康3号对细菌病抗性不强及文献[24-25]多湿饲育环境容易引起华康2号发生细菌病的试验报道与实践总结,初步分析细菌病的发生是与我们饲料育多湿环境有关。针对不结茧蚕情况,我们在科技服务期间也深有体会,2018年、2019年在元阳县试验示范抗BmNPV家蚕品种云抗1号[24]期间,春蚕、夏蚕、秋蚕期间均出现明显的不结茧蚕情况,抗BmNPV家蚕品种是否都存在明显的不结茧蚕情况,需进一步试验。这给我们在生产上选用抗BmNPV家蚕品种时提供了饲育技术参考,饲育中要加强对细菌病的防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做好淘汰弱小蚕和提青分批工作。(5)华康2号是以秋丰、白玉为母本通过导入对BmNPV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基因而育成的夏秋用家蚕品种[26],华康3号是以菁松、皓月为母本通过导入对BmNPV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基因而育成的多丝量品种[27],华康4号是用全国推广量最大的夏秋种两广二号为母本培育的抗BmNPV新品种[28],试验调查的疏毛率结果与文献[27]有所不同,华康2号的24 h疏毛率达到79%,菁松×皓月的24 h疏毛率为98%,两广二号的24 h疏毛率为96%,而我们试验的华康2号24 h疏毛率仅4%左右,华康3号的24 h疏毛率在90%左右,华康4号的24 h疏毛率不到60%,初步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和我们对饲料的保质措施即颗粒料的贮藏地点和存放时间有关,文献[29]对影响家蚕摄食性的分析也提到饲育环境和饲养方法是在饲料因素之外决定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的重要外在因素。我们试验的颗粒饲料是春蚕前购买的,贮藏房间为单层平房内,太阳暴晒时,屋内温度较高,饲料的贮藏、放置时间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而影响到食性,特别是饲料内可能含有某种成分的减少,对华康2号影响非常大。一方面也可能与颗粒饲料的生产工艺有关,此次试验用颗粒人工饲料吸水时间较长,吸水充分均匀需20 min以上。(6)3对试验家蚕品种的良蛹率、4龄起蚕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均在95%及以上,可能是经过人工饲料育的适应过程,部分不适应人工饲料的个体被淘汰,存活下来的家蚕个体综合健康度更高,也可能是人工饲料育环境要求严格,洁净高,育出的小蚕强健性较高。
综合试验结果我们体会到:一是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是否良好,不仅品种间存在差异,同样的品种正反交之间也有差异,同品种不同个体之间摄食性也存在很大的变化。二是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家蚕的生长发育及蚕茧质量性状。因此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人工饲料育的一代杂交种,需进一步进行人工饲料适应性改良,不宜直接推广应用,并且在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过程中,做好饲料配方的同时,要加强专用人工饲料育的品种选育。云南省小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工作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理想进展,而适应人工饲料的抗BmNPV家蚕品种选育工作刚起步,我们可以在已育成的抗BmNPV品种云抗1号[24]的经验基础上,结合适当的选育方法,对抗BmNPV家蚕材料不断筛选、逐步选育出适应人工饲料育的抗BmNPV优良家蚕品种,对发展云南省的人工饲料育研究及应用意义重大。
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和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与改进是加快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基础,也是解决在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推广应用中,出现家蚕发育不齐、弱小蚕多、人工饲料成本相对其它养殖业饲料成本较高等问题的主要途径。经过我国蚕业界4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在我国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人工饲料育的饲料配方、加工技术、饲育方法等已日趋成熟,随着科研攻关速度的加快,实现家蚕人工饲料研制的突破,人工饲料成本必将进一步降低,并逐步实现产业化生产。但在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方面,我国不同高校、科研单位、不同地区相继对各自地方的家蚕品种资源摄食性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筛选,培育出一些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但总体来看,人工饲料适应性实用家蚕品种的选育工作仍然明显滞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复合性状多元化家蚕品种是我国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的规模化实用推广,大幅度提高了养蚕生产效率,但BmNPV病仍然是家蚕养殖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若能培育出家蚕新品种切实解决好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又能解决抗BmNPV等问题,将会极大地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试验未作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照,只进行了人工饲料育试验家蚕品种间的比较,需待以后试验进一步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