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华,王芳芳
(1.安徽外国语学院 国际商务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2.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安徽 蚌埠 233000)
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九大报告明确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1]。自2013年9月以来,中国已陆续建成6批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有10个沿海自贸区、8个内陆(中部、西部、北部)自贸区和3个沿边自贸区,形成了东西南北协调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成为中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试验田。“十三五”时期,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并向全国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173项,且各自贸区累计形成13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当地推广,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梳理近十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领域文献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演化趋势和阶段特征,揭示自贸区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为中国自贸区改革发展提供翔实资料,进一步推动自贸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包含两种概念,广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FTA)和狭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FTZ)。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解释,广义的自由贸易区(FTA)指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单独关税区通过签署协定,改善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形成的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特定区域。如中国—东盟自贸区。狭义的自由贸易区狭义的自由贸易区,即“自由贸易园区”(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商国际函〔2008〕15号),是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如上海自贸区。本文旨在梳理中国21个自贸区的内涵和意义、制度创新、经济效应、东中西部差异化发展和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文中提及的“自贸区”,仅指狭义的自由贸易区(FTZ)。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和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对中国自贸区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直观地呈现中国自贸区研究热点及演化的知识图谱。文献计量是指综合文献学、数学和统计学,并对知识载体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CiteSpace是由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应用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的可视化软件[2]。
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收录了大量研究中国自贸区的文献,其中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核心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最高,在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研究中影响力最大,而外国文献对中国自贸区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内容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的基础文献均来源于CNKI,并精选出CSSCI和核心期刊。对期刊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条件设定关键词为“自贸区”或“自由贸易试验区”、限定检索年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得到1277篇文献。经过人工剔除研究FTA和会议等文献,得到有效文献948条,即为本研究的样本文献,其中最早的研究文献始于2013年,与上海自贸区成立同年。
选“知网”CSSCI和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进行Refworks格式转换,以纯文本格式导入CiteSpace(5.8.R3版本),设置阈值Top N%为10%,分别运行“Author”“Institution”和“Keyword”等节点。从研究力量来看,根据普赖斯定律,可得核心作者发文量下限为3篇,核心作者共计36人,占全部作者总数的4.52%;核心机构发文量下限为3篇,核心机构共计29家,占全部机构总数的6.7%。同时,通过Python爬虫技术并调用百度位置API,可以获取所有研究机构所在地域和地域发文量。从研究热点来看,关键词的中心性可以展示出高频热点词的汇总列表。从研究前沿来看,关键词的突现可以反映科学研究的新趋势或新动态。从研究趋势和阶段特征来看,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是将时间因素融入知识图谱的绘制中,使得对该领域的文献研究可以通过关键词的演变来体现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并梳理出阶段特征。
1.文献数量
通过对文献数量和发表时间的梳理,可以直观了解一定时间阶段内对中国自贸区研究的关注度和力度。如图1所示,近十年来中国自贸区领域的期刊文献数量呈现出急剧增长而后缓慢下降的动态趋势。按照试点的物理扩容和空间演进的特征,中国自贸区已分6批共建成21个,含沿海自贸区、内陆(中部、西部、北部)自贸区和沿边自贸区,形成了“1+3+7+1+6+3”东西南北协调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第一批1个自贸区,完成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框架。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并先后经历了3次物理扩区,肩负引领制度创新的重要使命。学界掀起了对其体制机制研究的热潮,文献数量于2014年激增。
第二批3个自贸区,完善沿海自贸区制度框架及对比性试验。随着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的积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2015年4月21日,自贸区正式挂牌扩围到东部沿海三地,即广东、天津、福建,分别定位于“与港澳深度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前两批共四大自贸区共用一张负面清单。学界对其与上海自贸区形成的对比、互补试验的研究,达到新的高潮。
第三批7个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不断向内陆推广和完善。2017年4月1日,第三批自贸区挂牌,即辽宁、浙江两个沿海自贸区,河南、湖北两个中部内陆自贸区和重庆、四川、陕西三个西部内陆自贸区,推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并对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兼顾东北老工业区竞争力和东部地区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学界对自贸区的研究随之拓展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建设,掀起了新的小高潮。
第四批1个自贸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贸港。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海南全岛作为第四批自贸区。2020年6月3日,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挂牌,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学界对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顶层设计和实践的研究,也保持一定的热情。
第五批6个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向内陆、沿边自贸区推进。2019年8月30日,山东、江苏和河北三个沿海自贸区及广西、云南和黑龙江三个沿边自贸区正式挂牌,丰富了我国自贸区的沿海和沿边布局,分别定位于深化“中日韩合作”“开放型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东盟合作”“与周边国家合作”和“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合作和东北振兴”。
第六批3个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进一步向内陆自贸区推进。2020年9月24日,北京、湖南、安徽三个内陆自贸区以及浙江自贸区扩展区域正式挂牌,分别定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内陆开放新高地”。从第五批自贸区开始,制度创新规模效应递减,学界的研究热度相对降低。
至此,中国21个自贸区已经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了沿海、沿边和内陆地区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2.研究力量
总体来看,核心作者的数量较小,影响力较弱;作者大多来自高校,只有少量作者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主要原因在于作者们对自贸区之间协调联动的跨域、跨界研究较少。同时,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广泛但差异大;对该领域研究较深入、发文量高的地域,同时也是经济发达、外贸活跃的自贸区,反之亦然[3]。发文量排名前10的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自贸区的研究力量(TOP10)
1.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在图2中,中国自贸区相关文献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含网络节点444个、网络连线738条,其网络密度较低(0.007 5),表明了近十年的研究热点受关注的程度并随着自贸区物理扩容和空间演进而不断演化。其中,“自贸区”是相关文献中研究频次最高的关键词,频次达211次;其它高频的关键词依次有“制度创新”(49次)、“负面清单”(47次)、“金融创新”(29次)、“上海”(12次)、“一带一路”(11次)和“tpp”(11次)等。综合归纳,中国自贸区研究热点涉及如下四类主题。
图2 中国自贸区相关文献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第一,阐述自贸区重大内涵和意义。自贸区的实质是从边境开放向境内体制性开放过渡。中国自贸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发挥叠加优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加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变迁,重塑产业国际竞争力。
第二,加强自贸区顶层设计。最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实现了自贸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各片区以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和法制化环境等为制度创新着力点[4]。
第三,探索各片区差异化发展和协同发展。通过“区内创新发展+区外协同联动”,聚焦差异化试验任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我国内陆沿边地区自贸区建设可采取省会城市、口岸、省会与口岸联合布局等形式[5]。
第四,实证分析自贸区是否带来经济效益。张红霞等借助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认为自贸易区可以直接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沿海型自贸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6];彭羽等用合成控制法分析出自贸区建设对周边辐射区域不存在投资挤出效应,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产生更强的外溢效应[7]。
2.关键词的中心性
若关键词的中心性超过0.1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超过0.01表明其是研究的热点领域;若中心性为零,则表明该关键词不具有传递联系的功能。在表2中,关键词“自贸区”“负面清单”“金融创新”“一带一路”“溢出效应”的中心性较强,相关文献也较丰富。
表2 中国自贸区相关文献研究高频热点词(TOP10)汇总
在图3中,从2013年到2021年关键词突现呈现出明显的变化,选出前10个突现强度显著的突现词进行分析。在中国自贸区引领起步阶段,“负面清单”一词最早出现,是对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开放态度,其突现强度最大为7.12,说明该领域研究的发文量高且持续研究多;另外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开放”也是对外贸开放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可以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并产生“溢出效应”。在中国自贸区稳步发展阶段,自贸区明显地起到“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需要在制度创新中体现出“政策评估”和“市场准入”对自贸区建设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自贸区深入发展阶段,面临国内国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双重差分”等科学计量分析方法开始大量运用于自贸区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3 中国自贸区相关文献关键词突现(TOP10)知识图谱
在图4中,从2013年到2021年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可以据此将中国自贸区领域发展演化分为三个阶段。
图4 中国自贸区相关文献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
1.中国自贸区引领起步阶段(2013—2016年)
建设自贸区正是适应国际国内发展最新形势、创新开放模式、“先行先试”国家重大对外开放政策、深入实施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的迫切需要。2012年4月13日,商务部印发《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商贸发〔2012〕116号),明确提出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和国内区域布局。
中国自贸区引领起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以顶层设计来推动中国自贸区的建设,确立了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以“领头雁”上海自贸区来发挥制度创新的引领作用,与粤津闽一起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第一批自贸区研究集中在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制度创新、金融创新、金融开放和金融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法制化建设、经济增长效应等;第二批自贸区研究集中在自贸区发展路径、广东对接港澳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天津呼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融资租赁、福建深化两岸合作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2013年开始,上海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对接国际规则[8],以市场利率化[9]等推动金融改革,推动海关制度创新[10],通过短期的资金、人才以及政策的溢出效应推动上海和周边区域的发展[11]。沪津粤闽四大自贸区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作为中国前两批获批的自贸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其所在省或直辖市基本位列国内GDP总值和进出口总额前十。沪津粤闽四大自贸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2],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13],创新投入促进效应显著,文化贸易竞争力区域差异大[14]。
2.中国自贸区稳步发展阶段(2017—2018年)
201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明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中国自贸区稳步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探索基层创新实践;推动中部、西部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的互动开放,系统性集成性更强。第三批自贸区研究集中在内陆自贸区的差异化发展、内陆经济、转型升级、功能定位、协同联动、战略叠加如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中部崛起倡议等;还有辽宁对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浙江为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和油品全产业链交易中心;第四批自贸区研究集中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财税制度、国际旅游、会展业、仲裁机制、法治保障等领域[15]。内陆自贸区建设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之一,优化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我国区域间的均衡发展[16],对腹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兼具技术溢出效应和外资虹吸效应[17],促进产业聚集与跨境电商良性联动发展[18]。
3.中国自贸区深入发展阶段(2019—2021年)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
中国自贸区深入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改革力度和开放程度提升;沿海、沿边、北部和中部内陆地区的物理扩容、战略叠加和高质量协同差异化发展。第五、六批自贸区研究集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产业集聚效应、数字经济和双循环等领域。学界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合成控制法等计量方法对自贸区做了严谨的定量分析,通过“注意力分配的政治”范式来探讨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上海、广东、天津自贸区分别促进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经济发展;而制度创新效果具有地域差异化效应,如沿海型自贸区体现为提高产品市场发展,内陆型自贸区体现为提高要素市场发展[19]。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于2021年7月22日发布“2020—2021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平均得分为75.84分,同比提高了0.71分;从省级排名来看,上海(86.21)排名第一并与广东、天津、重庆、北京和四川等六地同属第一梯队(高于80分),福建、海南、陕西、湖北、浙江、江苏、辽宁和河南等八地同属第二梯队(高于全国平均分),山东、广西、云南、湖南、黑龙江、河北和安徽等七地同属第三梯队(低于全国平均分)[20]。以长三角为例,长三角一体化面临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政策水平的“剪刀差”,需要制度创新来完善一体化的制度规范[21]。受产业基础薄弱的影响,中西部的制度创新相对来说经验欠缺、实施效果有限。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产业链断链威胁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国际背景和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的国内背景下,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从沿海向内陆、沿边地区的有计划扩展,复制推广及差异化制度创新。而在“十四五”时期,新一批的自贸区设立应在前期制度创新和成效的基础上,突出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并不断探索创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一揽子授权”“自贸联盟”“港区合作与南北联动”“数字贸易”“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关键创新,以开放产业引致和要素集聚推动等模式来推动新疆、内蒙古等地自贸区申请工作,走出差异化的高质量协同发展路径[22]。
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自贸试验区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中国自贸区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不多,研究力量较不均衡。针对发达地区如沪津粤闽的研究和制度创新成果多,而内陆地区少。研究力量主要为高校教师和高等院校,作者及研究机构间的跨域跨界合作少。
第二,从研究热点来看,主要反映四大热点主题,即阐述自贸区重大内涵和意义、加强自贸区顶层设计、探索各片区差异化发展和协同发展和实证分析自贸区带来的经济效应等。
第三,从研究前沿来看,在中国自贸区引领起步阶段,聚焦顶层设计,缩减自贸区负面清单;在协同发展和深入发展阶段,聚焦底层逻辑,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从研究阶段特征和演化趋势来看,中国自贸区引领起步阶段主要特征是确立制度创新基本框架,稳步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探索基层创新实践,深入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改革力度和开放程度提升;下一步将向沿边和西部内陆地区继续拓展,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基于上述系统、动态视角的中国自贸区研究综述,未来对中国自贸区的研究可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探索科学、系统的自贸区评价标准。应厘定中国自贸区的评价和测量标准,针对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和法制化环境等领域设置多元评价维度,构建一套科学、系统评估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的指标。应在评价标准的架构上,加强国内外自贸区的对比研究,分析中国自贸区的比较优势和别国值得借鉴推广的措施。同时应重点研究中国发达地区自贸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自贸区及沿边地区自贸区的不同战略定位和差异化评价指标,为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和地域差异化发展提供完善的理论体系。
第二,探索跨域跨界协同联动。从跨域视角来看,应探究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自贸区各片区、自贸区之间及经济圈之间如何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并加强产业互补、融合和升级。如何充分发挥开放联动机制和制度溢出效应,如何在东部自贸区空间局限和中西部自贸区资源禀赋的矛盾中实施飞地经济。如何抓住自贸区的制度红利,中国自贸区的三次产业如何融合和发展,制度创新和产业发展如何有机结合等。
第三,研究自贸区企业的痛点。应聚焦自贸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痛点,如营商环境差、原材料成本攀升、融资难融资贵、产业链断链威胁、“卡脖子”技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绿色贸易壁垒等。应探究如何实现理念创新,如何推动全域分阶段简政放权和电子政务,如何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搭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把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并获取核心技术的能力纳入自贸区成效评价体系。应实证分析自贸区体制性开放给市场带来的活力和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如行政审批简化、金融便利、税收优惠、人才聚集、生态改善等,及其带来的经济内生性增长、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
第四,探索自贸区的中国特色。应探析中国自贸区如何深化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如何破除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要素流动、绿色发展等难题,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凝练中国自贸区渐进式开放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如何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轮驱动,如何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如何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